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船体结构与制图 外板和甲板板
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概述•外板和甲板板是船体箱形结构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外板围成船体的外壳,而甲板则封闭船体的上部。本章主要介绍外板和甲板板的作用、受力、排列布置、厚度分布以及加强情况。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外板•一、概述•外板(shellplate)是构成船体底部、舭部及舷侧的外壳板,由一块块钢板对合焊接而成。•1.接缝与列板•外板的钢板的长边通常沿船长方向布置。长边与长边相接的纵向接缝叫边接缝(seam),短边与短边相接的横向接缝叫端接缝(butt),如图1-3-1所示。钢板逐块端接而成的连续长板条称为列板(strake),若干个列板组成船体外板。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图1-3-1接缝与列板如下: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2.列板名称•组成船体外板的各列板名称如图1-3-2所示。位于船底的各列板统称为船底板(bottomplate),其中位于船体中线的一列板称为平板龙骨(platekeel)。由船底过渡到舷侧的转圆部分称为舭部,该处的列板称为舭列板(bilgestrake)。舭列板以上的外板称为舷侧外板(sideplate),其中与上甲板连接的舷侧外板称为舷顶列板(sheerstrake)。生产图纸中,一般称平板龙骨为K行板,相邻列板为A行板,接下来是B行板,余此类推,直至舷顶列板为S行板。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图1-3-2列板的名称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3.外板的作用和受力–外板的作用是保证船体水密,使舰船具有漂浮及运载能力。它作为船梁的组成部分,参与船体的总纵强度,并与船底及舷侧骨架一起,承受并传递各种横向载荷,共同保证船体的局部强度和刚性。–外板承受如下各种力的作用:–(1)总纵弯曲:船底板是船梁的下翼板,舷侧外板是船梁的腹板,承受总纵弯曲应力。–(2)横向载荷:外板直接承受舷外水压力,以及舱内液体压力。这些横向载荷使板产生局部弯曲。–(3)动力载荷:外板在首部承受较大的波浪冲击力,在尾部承受螺旋桨工作时的水动压力。对于在冰区航行的船舶,外板还受到冰块的撞击和挤压力。–(4)偶然性载荷:如碰撞、搁浅等外载荷。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二、外板的厚度分布•二、外板的厚度分布–外板上的各块钢板因其所在位置的不同,受力也就不同。为了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轻结构重量,外板厚度根据受力大小,沿船长和肋骨围长方向是变化的,即在受力大的部位取厚些,在受力小的部位取薄些。–外板厚度沿船长方向的变化–当船舶总纵弯曲时,弯曲力矩的最大值通常在船中0.4L(L为船长)的区域内,向首尾两端的弯矩逐渐减小而趋于零。因此,一般在船中0.4L区域内的外板厚度较大,离首尾端0.075L区域内的外板较薄,两者之间的过渡区域,其板厚可逐渐减薄,如图1-3-3所示。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因考虑锈蚀、磨损等因素,平板龙骨的宽度和厚度从首至尾保持不变。此外,在船首底部波浪拍击区,底板要适当加厚。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外板厚度沿肋骨围长方向的变化•平板龙骨和舷顶列板的位置在船梁的最下端和最上端,受到较大的总纵弯曲应力,平板龙骨还承受船舶建造时龙骨墩或坞墩的反力和磨损,舷顶列板与上甲板相连接,又起着舷侧与甲板之间力的传递作用,因此平板龙骨和舷顶列板要比其它外板厚些。其余从船底列板向上的各个列板,随着水压力减小而逐渐减薄。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局部加强•对于有些局部受力较大区域的外板,应采用加厚板或加装骨架等局部加强措施。这些区域主要有:首部锚孔区域、尾端螺旋桨区域、外板开口区域等。加强的具体要求详见船舶建造规范。•此外,对于航行冰区的船舶,其外板厚度在冰带区部分也需作必要的加强。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外板的布置•外板的接缝线是根据船体分段的划分、外板的厚度和板材的规格以及工艺和结构上的要求布置的。外板接缝线的布置分边接缝线和端接缝线的布置。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外板边接缝的布置•平板龙骨和舷顶列板的宽度由船舶建造规范或强度计算决定,舭列板的边接缝由工艺性决定。布置边接缝线时的要求如下:•(1)应考虑到甲板、平台、纵桁、纵骨和内底边板等纵向构件的布置。外板的边接缝与纵向构件的角焊缝应避免重合或形成过小的交角,否则会影响焊接的质量。若纵向构件与外板边接缝的交角小于30时,则应调节接缝改为阶梯形,如图1-3-4所示。此外,板缝布置与纵向构件在很长一段距离中平行时,其间距应大于50mm。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图1-3-4外板的边接缝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2)外板的排列须充分利用钢板的规格,尽可能减少钢板的剪裁。在线型平缓的船中或大型船上,采用较宽的钢板。而在型线曲率较大的首尾端或小型舰船上,通常采用宽度较小的钢板,以便于加工和装配。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3)在水线以上部分的舷侧外板,其边接缝线与甲板边线或折角线平行,并保持相同的宽度伸至船的两端,以使外板排列整齐美观。在首尾端,由于肋骨围长减小,外板板列的数目也要相应地减少,形成并板结构。并板不宜设在平板龙骨、舭列板和舷顶列板上,通常布置在满载水线以下的其它外板上。并板(stealerstrake)的形式一般有下列两种: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①双并板:两相邻列板的端接缝同时中断,并成一列板,见图1-3-5a);•②齿形并板:两相邻列板的端接缝不同时中断,并板处成阶梯形接缝,见图1-3-5b)。如下图所示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图1-3-5外板的并板接缝a)双并板;b)齿形并板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外板端接缝的布置•船舶总纵弯曲时,外板的端接缝恰好位于横断面上,因此端接缝比边接缝的质量要求更高。布置外板端接缝的要求如下:•(1)应考虑到建造工艺上船体分段的布置情况,同时又要充分利用钢板的长度。各列板的端接缝应尽可能布置于同一横剖面上,以减少装配和焊接的工作量,有利于采用垂直自动焊接,并且容易控制焊接变形。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2)外板的端接缝应布置在1/4或3/4肋距处,因板在该处局部弯曲应力最小。且端接缝应避开横向构件的角焊缝及大开口角隅部位。•(3)外板各列钢板的长度在船中部分可取长些,而在首尾端则取短些。因船中部船体一般被划分为平面分段,分段较长;而首尾端船体被划分为立体分段,分段较短。此外,船中线型平缓,可充分采用长的钢板;首尾端线型较复杂,采用较短的钢板便于加工。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图1-3-6所示为某沿海货船首部的外板展开图。它具体地表示了外板的结构,标出了外板的边接缝、端接缝、分段接缝及纵横构件的位置。其中细实线及斜栅线分别表示板逢线和分段接缝线。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图1-3-6首部外板展开图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甲板板•概述•甲板板的概念•船舶的主体部分设有一层或几层全通甲板,小型舰船仅有一层甲板,而大型船舶根据使用要求往往设置二层或多层贯通全船的连续甲板。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分别称为上甲板(upperdeck)、第二甲板(seconddeck)、第三甲板(thirddeck)等。根据需要,有时在部分舱室中设置局部间断的平台甲板(platformdeck)。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甲板板(deckplate)由许多钢板并合焊接而成,钢板的长边通常沿船长方向布置。沿甲板边缘与舷侧邻接的一列甲板板称为甲板边板(deckstringer)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甲板的形状•为了减少上浪及迅速排除积水,船舶上甲板通常为曲面形状,且首尾窄中部宽,船长方向中部低于首尾端,船宽方向中间高于两舷,如图1-3-7所示。上甲板边线沿纵向向首尾端升高的曲线称为舷弧,上甲板沿横向的拱形称为梁拱。非露天的甲板和平台,则可做成平直的结构。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图1-3-7上甲板的形状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甲板板的受力•(1)总纵弯曲:上甲板是船梁的上翼板,承受总纵弯曲应力。•(2)横向载荷:上甲板承受上浪水压力或甲板货物等的载荷;下甲板和平台等非露天甲板的载荷则视甲板的使用情况而定。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甲板板的作用•甲板板与外板和舱壁板共同组成供各种用途的舱室。上甲板作为船体的水密顶板,遮蔽舱室空间,有些船舶的上甲板上也载货。下甲板和平台甲板分层安置设备及各种装载物。在长江客货船上,通常设有舷伸甲板(sponsondeck),以扩大甲板的使用面积。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甲板板的作用•甲板板与外板和舱壁板共同组成供各种用途的舱室。上甲板作为船体的水密顶板,遮蔽舱室空间,有些船舶的上甲板上也载货。下甲板和平台甲板分层安置设备及各种装载物。在长江客货船上,通常设有舷伸甲板(sponsondeck),以扩大甲板的使用面积。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甲板板的厚度•在各层甲板中,上甲板在保证船体总纵强度中的作用最大,故较下层甲板为厚。•沿船长方向,上甲板参与船舶总纵弯曲时,中部受力最大,故在船中0.4L区域内的甲板板应厚些,且保持厚度相同,向首尾两端则逐渐减薄。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甲板板的布置•甲板板的长边沿船长方向布置,且平行于甲板中线。甲板边板因需保持一定的宽度,故沿舷边呈折线形状。在首尾端,由于甲板宽度减小,甲板列板的数目也要相应地减少,也可以将钢板沿横向布置。此外,在大开口之间也可将钢板沿横向布置,如图1-3-8所示。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图1-3-8甲板板的布置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甲板布置时,应注意如下问题:•甲板板的端接缝不宜设于大开口的四角,因为该处是应力集中区域,板缝与舱口横端至少应相距500mm。此外,甲板板排列时也应注意甲板上下构件的位置,避免使甲板板缝与这些构件的焊缝相重合或太接近,一般要求两者的间距大于50mm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甲板开口处的加强及甲板间断处的结构•1.甲板开口处的加强•为了让人员、机器、及装载物等出入船舱,在甲板上通常设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开口,如机舱口、货舱口、人孔和梯口等。船舶总纵弯曲时,在开口角隅处将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因此,在船中0.5L区域内应予加强或补偿。•甲板上的人孔开口,应做成圆形或长轴沿船长方向布置的椭圆形,以缓和应力集中的程度。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矩形大开口的长边通常沿船长方向布置,大开口的角隅应做成圆形、椭圆形或抛物线形。圆形角隅处的甲板板要用加厚4mm的板或复板给予加强,常用的加厚板形式如图1-3-9a)和b)所示。椭圆形或抛物线形角隅可不必采用加厚板,但须符合图1-3-9c)规定的要求。为了对甲板大开口的削弱进行补偿,有的船沿舱口两侧设置长条形的加厚板,见图1-3-9d)。对强力甲板舱口线以外的圆形开口,可采用图1-3-9e)所示的套环形式加强开口边缘。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图1-3-9甲板开口处的加强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甲板间断处的结构•上甲板以下的各层甲板若在机舱、货舱等处被切断,由于结构连续性被破坏,在甲板突变的地方可能产生应力集中。为了防止结构破坏,在甲板间断处应增设舷侧纵桁,且在过渡处用尺寸较大的延伸肘板连接,如图1-3-9所示。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舷边连接•舷边是指甲板边板与舷顶列板的连接部位。目前常用的舷边连接形式有如下两种:•舷边直角连接•如图1-3-10a)所示,这种舷边连接形式的特点是施工简便,但舷边应力较大。当舷顶列板与甲板边板直接焊接时,舷顶列板的上缘应平整,必须严格保证焊接质量。在船中及上层建筑端部,高出甲板边板的舷顶列板上不准许开流水孔。目前此种形式多用于中小型船舶和一些有加强措施的船舶,如杂货船等。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圆弧舷板连接•如图1-3-10b)所示,弧形的舷板使舷顶列板和甲板边板构成了一个整体。圆弧舷板的厚度至少应等于甲板边板厚度,圆弧半径不得小于板厚的15倍。•此种舷边连接形式特点是,能使甲板和舷侧应力顺利过渡,结构刚性较大,舷边不易变形。但甲板有效面积减小,甲板排水易弄脏舷侧板;此外,由于型线的变化,圆弧板只适用于船体中段,向首尾端逐渐过渡仍需采用舷边直角形连接,施工较麻烦。目前多见于大型船舶的船中部位,如大型油船中部。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图1-3-10舷边连接形式第三章外板和甲板板习题•外板由哪些列板组成,分别用什么代号表示?•外板的厚度是如何分布的?•外板边接缝和端接缝布置要求?•并板有哪两种形式?并板通常设在什么位置?•主船体内有哪些甲板?•甲板通常做成什么形状?为什么?•甲板板的
本文标题:船体结构与制图 外板和甲板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9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