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ppt
第一章当代世界政治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掌握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出现的新变化。教学重点难点: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节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三)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两极格局的松动与瓦解(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在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图为雅尔塔会议三巨头)2.两大阵营的形成(1)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为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①建立冷战理论,发出冷战信号②抛出杜鲁门主义③提出马歇尔计划④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⑤提出“第四点计划”⑥加强对亚洲的扩张(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①政治上,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简称“情报局”)。②经济上,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③军事上,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3.两大阵营的对峙(1)政治上,主要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2)经济上,主要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3)军事上,表现为由冷战发展到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4)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1.社会主义阵营分裂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中苏两党和两国关系的恶化是社会主义阵营矛盾激化和解体的最重要表现。社会主义阵营因中苏关系破裂而解体。(图为珍宝岛战争中苏舰艇用高压水枪喷射我渔民)2.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6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阵营因美国、西欧、日本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对各自利益的考虑,也开始分化。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政治上、外交上开始出现了独立自主倾向,要求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大的发言权,主要表现是戴高乐主义、新东方政策和多边自主外交等。(图为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3.第三世界的崛起1955年亚非会议的举行、1961年不结盟国家第一次首脑会议的召开,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这些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世界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股独立于两大阵营之外的新兴力量。(图为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三)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两极格局的松动与瓦解1.美苏争夺世界霸权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美苏争霸态势表现为,美国进攻苏联防守。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态势转变为,苏联进攻美国防守。20世纪80年代,美国采取了攻势,苏联处于守势。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社会又发生了深刻变化,长期争霸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由激烈对抗走向缓和。2.两极格局的终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剧变,1991年12月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图为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总体上看,战后形成的世界两极格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政治上两大力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势不两立。2、军事上两大集团强烈对抗。3、两种类型的经济并行发展,交往较少。4、两大阵营内部基本是一元结构、一个中心5、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四)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纪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国际行为主体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已成为决定当今世界格局的两个最核心因素。第二节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一)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二)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三)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中(一)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1.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2.促进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3.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二)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受到多方面的挑战2.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3.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4.世界发展的多样性5.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不断增强(三)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1.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2.共同谋求世界的和平与稳定3.共同维护人来生存与发展的家园(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中1.世界政治的两极格局已经瓦解,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但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仍然处在变革与调整之中2.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3.大国关系处在深刻的调整中第三节当今世界政治面临的主要问题(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二)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四)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1、新干涉主义盛行。2、冷战思维依然存在3、对外战略更具进攻性(二)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当今世界不少国家都是由多民族、多部落组成的,由于历史的纠葛和现实利益的冲突,政治上的分歧和文化传统的差异,特别是殖民主义的后遗症,一些部族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这些冲突又常常升级为内战。现实中,民族问题往往同政治、宗教、经济、社会等一系列问题纠缠在一起,更增加了局势的复杂性和解决的难度。原苏联和波黑的一些地区,民族冲突仍相当严重。领土争端也成为导致国际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传统安全威胁,从行为主体看主要是来自其他国家;从行为方式看主要是指其他国家军队实施的武装入侵或针对国家政权组织实施的颠覆活动。非传统安全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主要是指人类社会过去没有遇见或者很少见到的,这些年逐渐凸现出来的,发生在战场之外的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国家相互作用,并对本国和别过乃至地区与全球的生存与发展,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能够构成重大威胁的,非军事和政治冲突所引起的其他领域的安全问题。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在非传统安全威胁中,恐怖主义问题尤为突出。恐怖主义恐怖主义是指为了达到某种政治和社会目的,通过制造恐怖气氛来引起社会注意,以威胁有关政府或社会,无论弱者或强者都可以采用的针对非战斗目标特别是无辜平民目标的各种形式的违法或刑事犯罪性质的暴力破坏活动。恐怖主义的主要特点使用爆炸、袭击、投毒、暗杀、劫机、绑架人质等暴力手段或以暴力相威胁,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这是它与一般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绑匪、劫匪的区别;采取密谋的方式,其袭击目标既对准政府也对准平民,这是它与把推翻政府作为主要目的、公开进行武装斗争的反政府游击队不同的地方。(图为9.11事件中世贸大厦遭撞击的瞬间)恐怖主义的形式1.国内恐怖主义2.国家恐怖主义3.国际恐怖主义中国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3.14”事件“7.5”事件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反恐要坚持防范和打击相互结合。恐怖主义往往是跨国犯罪,涉及的范围又特别广泛,所以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但其中一个前提是,对待恐怖主义问题不能搞双重标准。(四)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不确定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确定因素的变化及其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出现新的难以预测的情况;另一方面指确定因素之外的新情况、新现象、新问题和难以预测的因素。中国要增强危机意识,尤其要警惕和预防以下几个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首先,要防止周边环境的恶化。其次,要避免有些本来是积极的、有利的国际现象可能带来的消极和不利的影响。此外,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手段的进步,发达国家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军事情报的刺探,以及政治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渗透也日益加剧。这无疑是一种新的政治文化侵略。思考题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2.当今世界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当今世界政治面临哪些主要问题?4.冷战后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为什么突出表现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5.怎样认识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本文标题: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706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