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摘要
1(某些文字略有删改)吴宏钢2006/09/18第1章地面气象观测组织工作自动观测项目每天24次定时观测;人工观测项目,昼夜守班站每天02、08、14、20时4次定时观测,白天守班站每天08、14、20时3次定时观测。正点前约10分钟查看显示的自动观测实时数据。00分,正点数据采样。00-01分,完成自动项目的观测。01-03分,向微机录入人工观测数据。正点前30分钟左右巡视观测场和人工仪器设备。45~60分观测云、能、温、湿、降水、风、压、地温、雪深等,连续观测天象。雪压、冻土、蒸发、地面状态等项目的观测可在40分至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基准站使用自动气象站后以自动观测记录进行编发报,但仍然保留24次人工定时观测。人工器测日照以日落为日界,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以地方平均太阳时24时为日界,其余观测项目均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值班员每日19时正点检查屏幕显示的采集器时钟,当与电台报时的北京时相差大于30秒时,在正点后按自动气象站技术操作手册规定的操作方法调整采2集器的内部时钟,保证误差在30秒之内。未使用自动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用钟表要每日19时对时,保证走时误差在30秒之内。表1.1定时自动观测项目表时间北京时地平时每小时20时每小时24时观测项目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地温及其极值和出现时间时降水量、时蒸发量日蒸发量辐射时曝辐量辐射辐照度及其极值、出现时间时日照时数辐射日曝辐量辐射日最大辐照度及出现时间日照总时数表1.2定时人工观测项目表时间北京时真太阳时02、08、14、20时08时14时20时日落后观测项目云能见度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0-40cm地温降水量冻土雪深雪压80~320cm地温地面状态降水量蒸发量最高、最低气温最高、最低地面温度日日照时数说明:未使用自动气象站的基准站除02、08、14、20时外,其它正点时次还需观测压、温、湿、风。第2章地面气象观测场观测场25m×25m;条件限制16m(东西向)×20m(南北向)。可将观测场南边缘向南扩展10m。稀疏围栏约1.2m高。草高不能超过20cm。小路0.3~0.5m宽。仪器东西间隔不小于4m,南北间隔不小于3m,距观测场边缘护栏不小于3m。旧站址的观测记录持续到12月31日,新站址的正式观测记录从1月1日开始。新旧两地水平距离超过2000m、或拔海高度差在100m以上要对比观测,时间基准站为1年(1~12月);基本站和一般站为1、4、7或7、10、1月,对比观测的时次为02、08、14、20时(80cm、160cm、320cm等层的地温仅在14时)4个时次,夜间不守班站02时可用自记记录代替。3表2.1仪器安装要求表仪器要求与允许误差范围基准部位干湿球温度表高度1.50m±5cm感应部分中心最高温度表高度1.53m±5cm感应部分中心最低温度表高度1.52m±5cm感应部分中心温度计高度1.50m±5cm感应部分中部湿度计在温度计上层横隔板上毛发湿度表上部固定在温度表支架上横梁上温湿度传感器高度1.50m±5cm感应部分中部雨量器高度70cm±3cm口缘虹吸式雨量计仪器自身高度翻斗式遥测雨量计仪器自身高度雨量传感器高度不得低于70cm口缘小型蒸发器高度70cm±3cm口缘E601B型蒸发器高度30cm±1cm口缘地面温度表(传感器)感应部分和表身埋入土中一半感应部分中心地面最高、最低温度表感应部分和表身埋入土中一半感应部分中心曲管地温表(浅层地温传感器)深度5、10、15、20cm±1cm倾斜角45°(曲管地温表)±5°感应部分中心表身与地面直管地温表(深层地温传感器)深度40、80cm±3cm深度160cm±5cm深度320cm±10cm感应部分中心冻土器深度50-350cm±3cm内管零线日照计(传感器)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准纬度以本站纬度为准±0.5°方位正北±5°底座南北线辐射表(传感器)支架高度1.50m±10cm直射、散射辐射表:方位正北±0.25°直接辐射表:纬度以本站纬度为准±0.1°支架安装面底座南北线风速器(传感器)安装在观测场高10-12m风杯中心4风向器(传感器)安装在观测场高10-12m方位正南±5°风标中心方位指南杆电线积冰架上导线高度220cm±5cm导线水平面定槽水银气压表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准水银槽盒中心动槽水银气压表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准象牙针尖气压计(传感器)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准采集器箱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准第3章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当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时,平行观测期限至少为2年。第1年以人工观测记录(采用原用观测仪器)为正式观测记录,1年后以自动观测记录(采用新观测仪器观测)为正式观测记录。平行观测时次为02、08、14、20时4个时次,非昼夜守班站,02时可不平行观测。换用不同技术特性的仪器平行观测期限至少3个月。表3.1我国自动气象站技术性能要求表测量要素测量范围分辨力准确度平均时间采样速率气温-50~+50℃0.1℃0.2℃1min6次/min相对湿度0~100%1%4%(≤80%)8%(>80%)1min6次/min气压500~1100hPa(任意200hPa)0.1hPa0.3hPa1min6次/min风向0~360°3°5°3s2min10min1次/s风速0~60m/s0.1m/s(0.5+0.03V)m/s(0.3+0.03V)m/s(基准站)降水雨强0~4mm/min0.1mm0.4mm(≤10mm)4%(>10mm)累计1次/min日照0~24h60s0.1h累计蒸发0~100mm0.1mm1.5%累计地温-50~+80℃0.1℃0.5℃0.3℃(基准站)1min6次/min总辐射0~2000W/m21W/m25%1min6次/min净辐射-200~1400W/m21W/m215%~20%1min6次/min直接辐射0~2000W/m21W/m22%1min6次/min第4章云5层积云视宽度角多数大于5°。高积云大多数云块的视宽度角在1~5°。γd为干空气的绝热直减率,近似于0.98℃/100m,γz为露点温度在干绝热阶段的直减率,近似于0.17℃/100m。全天无云,总云量记0;天空完全为云所遮蔽,记10;天空完全为云所遮蔽,但只要从云隙中可见青天,则记10—;云占全天10分之1,总云量记1;云占全天10分之2,总云量记2,其余依次类推。天空有少许云,其量不到天空的10分之零点5时,总云量记0。云高的云状只记10个云属和Fc、Fs、Fn3个云类。因雪暴、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无法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因吹雪、雾、轻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表4.2各云属常见云底高度范围表云属常见云底高度范围(m)说明积云600-2000沿海及潮湿地区,或雨后初晴的潮湿地带,云底较低,有时在600m以下;沙漠和干燥地区,有时高达3000m左右积雨云600-2000一般与积云云底相同,有时由于有降水,云底比积云低层积云600-2500当低层水汽充沛时,云底高可在600m以下。个别地区有时高达3500m左右层云50-800与低层湿度密切关系,湿度大时云底较低;低层湿度小时,云底较高雨层云600-2000刚由高层云变来的雨层云,云底一般较高高层云2500-4500刚由卷层云变来的高层云,有时可高达6000m左右高积云2500-4500夏季,在我国南方,有时可高达8000m左右卷云4500-10000夏季,在我国南方,有时高达17000m;冬季在我国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区可低至2000m以下卷层云4500-8000冬季在我国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区,有时可低至2000m以下卷积云4500-8000有时与卷云高度相同表4.3几种特殊情况下云量、云状的记法举例观测时天空实况有雾,整个天空可辨,有4成Actra有雾,天顶或部分天空可辨,可见Actra有雪暴,天空不明有沙尘暴,天空不明有浮尘,整个天空可辨,无云总云量为10,无缝隙。下层布满Sccug从云隙中可见上层有总云量为10,无缝隙。下层布满Sctra,从云隙中可见上层有6Ac,但类别不能确定云,云状无法判定总云量/低云量4/010/1010/10-/-0/010/10-10/10-云状Actra≡ActraSccugAcSctra-第5章能见度气象光学视程是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途长度。白天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对比感阈为0.05)的人。能见度观测记录以千米(km)为单位,取1位小数,第2位小数舍去,不足0.1km记0.0。夜间观测能见度时,应先在黑暗处停留5~15分钟。目标物的视角以0.5°~5.0°之间为宜。目标物的仰角不宜超过6°。⑴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清晰可辨时,能见度通常可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5倍以上。⑵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隐约可辨时,能见度可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2.5到5倍。⑶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很难分辨时,能见度可定为大于该目标物的距离,但不应超过2.5倍。第6章天气现象大风——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0m/s(或目测估计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的风。尘卷风——很小的尘卷风,直径在2米以内,高度在10米以下的不记录。大风的起止时间,凡两段出现的时间间歇在15分钟或以内时,应作为一次记载;若间歇时间超过15分钟,则另记起止时间。两次闻雷时间相隔15分钟或以内,应连续记载;如两次间隔时间超过15分钟,须另记起止时间。若雷起止方向之间达到180°或以上时,须按雷暴的行径,在起止方向间加记一个中间方向。沙尘暴、雾、雪暴以及浮尘、吹雪、烟幕、霾现象出现能见度小于1.0km时,都应观测和记录最小能见度,记录加方括号[]。.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大于10mm时,应同时测量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强浓雾能见度小于0.05km浓雾能见度0.05km~小于0.5km雾能见度0.5km~小于1.0km特强沙尘暴能见度小于0.05km强沙尘暴能见度0.05km~小于0.5km7沙尘暴能见度0.5km~小于1.0km6.1降水现象的特征和区别天气现象符号直径(mm)外形特征及着地特征下降情况一般降自云层天气条件雨≥0.5干地面有湿斑,水面起波纹雨滴可辨,下降如线,强度变化较缓Ns,As,Sc,Ac气层较稳定阵雨0.5同上,但雨滴往往较大骤降骤停,强度变化大,有时伴有雷暴Cb,Cu,Sc气层不稳定毛毛雨0.5干地面无湿斑,慢慢均匀湿润,水面无波纹稠密飘浮,雨滴难辨,St气层稳定雪大小不一白色不透明六角或片状结晶,固体降水飘落,强度变化较缓Ns,Sc,As,Ac,Ci气层稳定阵雪同上同上飘落,强度变化较大,开始和停止都较突然Cb,Cu,Sc气层较不稳定雨夹雪同上半融化的雪(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同雨Ns,Sc,As,Ac气层稳定阵性雨夹雪同上同上强度变化大,开始和停止都较突然Cb,Cu,Sc气层较不稳定霰2~5白色不透明的圆锥或球形颗粒,固态降水,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常呈阵性Cb,Sc气层较不稳定米雪1白色不透明,扁长小颗粒,固态降水,着地不反跳均匀、缓慢、稀疏,St气层稳定冰粒1-5透明丸状或不规则固态降水,有时内部还有未冻结的水,着地常反跳,有时打碎只剩冰壳常呈间歇性,有时与雨伴见Ns,As,Sc气层较稳定8冰雹2~数十坚硬的球状、锥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内核常不透明,外包透明冰层或层层相间,大的着地反跳,坚硬不易碎阵性明显Cb气层不稳定(常出现在夏、春、秋季)表6.2地面凝结现象的特征和区别天气现象符号外形特征及凝结特征成因天气条件容易附着的物体部位露水珠(不包括霜融化成的)水汽冷却凝结而成晴朗少风湿度大的夜间地表温度0℃以上地面及近地面物体霜白色松脆的冰晶或冰珠水汽直接凝华而成或由露冻结而成晴朗微风湿度大的夜间,地面温度在0℃以下同上雾凇乳白色的冰晶层或粒状冰层,较松脆,常呈毛茸茸针状或起伏不平的粒状过冷却雾滴在物体迎风面冻结或严寒时空气中水汽凝华而成气温较低(-3℃以下),有雾或湿度大时物体的突出部分和迎风面上雨凇透明或毛玻璃状的冰层,坚硬光滑或略有隆突过冷雨滴或毛毛雨滴在物体(
本文标题: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摘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736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