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第二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二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先进的施工经验、新型的施工工艺、人员及机械的合理搭配,不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工期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消除质量通病、确保工程质量的有力保证。一、施工准备为保证本工程能及时开工,顺利施工,按期竣工。施工准备工作必须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一)施工技术准备1、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1)收到图纸后,仔细检查施工图纸是否完整和齐全。(2)各技术人员抓紧熟悉图纸,及时进行施工图纸会审,掌握拟建工程的特性及重点注意的问题,给工程的全面施工创造条件。2、各项资料的调查分析:开工前,派有关管理人员对该地区周边的技术经济条件等进行调查分析,如三大材的价格、材料进场来源、交通资源、施工队(班组)的施工能力等。3、作好施工预算及分部工程工料分析。主要构配件平均供应及加工计划,提出加工定货数量、规格及需用日期。4、按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往施工经验及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各部门的工程技术措施、技术方案,组织技术交底工作。(二)施工现场及生产准备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完成施工现场的全场性前期准备工作,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包括以下一些内容:1、施工现场临时围墙的施工2、大型临时设施的搭建。包括材料堆放区、施工通道,周转材料堆放,门卫,公共厕所等。3、临时施工道路、临时用水用电管网的布置和敷设。4、复核及保护好建设方提供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既定的永久性坐标定好施工现场的测量控制网。5、有计划的组织材料、机械设备、劳动力的进场。(三)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的主要材料由施工方供应,项目经理部将与业主密切配合,并严格按照公司质量管理文件中物质采购程序来操作,以保证进场材料的质量。由我方提供主材的准备:我方中标后的半个月内向业主提供总量材料入场计划,在每道工序前15天向业主提出分批量入场计划,以便业主及监理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材料的入场检验工作。二、工程测量控制(一)工程测量的基本原则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长方向控制短方向。(二)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测量技术人员将对现场水准点及轴线进行全面复查,复查后报业主和设计部门批准认可,方可施工。从控制点向施工作业面定轴线放样,轴线点位误差要控制在±5mm以内,按长距离计,极坐标放样精度必须满足要求。故选用的测量仪器有:经纬仪用于控制角度测量;S3型水准仪用于结构标高控制。施工现场的测量工作,项目经理部将派专人负责,并上报阶段测量成果,以保证整个工程施工准备完美和正常进行。(三)控制点引测及轴线控制基准点的布设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及红线图,引入场内控制点。再根据控制点离开挖线边沿3m远位置测设各轴线方向控制基准点,以工程主轴线为主控制线,埋设外控基准点。外控基准点要求埋深0.5m并浇筑混凝土稳固,作为该建筑物轴线及标高控制的相对固定水准点。(四)对水准点的检测及要求1、对场内设的水准点,每定时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仪器采用S3精密水准仪,精度按二等水准技术要求执行。2、对检测后的数据须采用微机电算,电算成果须逐一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五)工程测量注意事项1、测量前必须对场地原有地下给排水管线进行实测,了解其走向标高(相对于本工程±0.000的高差),埋置深度,并作明显的标志。2、根据现场所掌握的实际情况,与设计施工图进行比较分析,看现场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特别是±0.000标高的确定)。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及时向业主反映,并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3、进行测量时,必须反复校核、读数、记录、计算准确。三、绿化工程主要施工工程工艺一、苗木种植:(一)施工准备:1、材料要求:土质疏松、通气、排水良好,石灰渣、炉渣、沥青、混凝土等对植物生长不利的物质和粒径20公分以上的石块及树根杂草必须清理干净,严禁采用建筑垃圾和粘重板结的死土。2、机具准备:装运土方机械备有:挖掘机、自卸汽车、翻斗车等,碾压机具为自制的铁滚筒,一般机具备有手推车、铁锹、皮管等。3、现场准备: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车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4、高程控制:⑴水准点和基准点的确定:①水准点的确定: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准确地引测到施工场地附近便于监控的相应位置上,用于监控的水准点位置应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形。②坐标基准点的确定:基准点由业主给定,位置应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形,并设置矮护栏加以保护,以免施工中受到损坏。⑵设置测量控制网:在绿化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控制的测量与校核。场地整平后设10M×10M的方格网,在各方格点上做控制桩,并测出各标桩的自然地形标高,作为计算挖、填土方量和施工控制的依据。用经纬仪将图纸上的方格测设到地面上,并在每个交点处立桩木,边界上的桩木依图纸要求设置。(二)施工工艺:1、操作工艺:⑴填土前,对原有设施及树木做出统计,上报甲方,根据甲方意见迁移或挖除,对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加以清除干净。⑵认真做好土质检验工作。对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进行检查,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控制在设计范围之内。⑶填土进行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为40-50cm。⑷滚压时,轮迹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将分段进行。⑸地形整理:种植土回填结束后,要进行地形整理,挖高填低,使地形符合施工图要求。同时把表面土壤翻松,并将整理出的石粒和杂物清运掉。⑹完工确认:检查是否按设计图纸整平土地,坡度是否适当。⑺雨期施工:①在雨期填方工程施工中,我们将进行尽快连续的完成;工作面不求过大,分层分段逐片进行,并尽量在雨期前完成。②在雨期施工时,做好一切防雨措施或方案。(三)质量标准:1、主控项目⑴栽植地有效土层下方有不透水层的,回土应打碎或钻穿。⑵栽植土的主要理化性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严禁使用建筑垃圾土、盐碱土、重粘土、砂土及含有其它有害成分的土壤。栽植土的主要理化性状项目指标类别PH值乔木栽植土6.0~7.8灌木栽植土6.0~7.5一般草坪栽植土6.0~7.5⑶栽植土有效土层厚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栽植土有效土层厚度栽植土有效土层厚度项次项目尺寸要求(cm)检验方法1有效土层厚度大、中乔木胸径≥15cm≥130挖样洞,观察或尺量检查。<15cm≥100小乔木和大、中灌木≥80小灌木、宿根花卉≥60地被、草坪及一、二年生草花≥402、一般项目⑴回填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⑵回填土的分层压实系数、分层厚度及含水量应符合设计要求。⑶地形基本平整,地形的造型和排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且基本恰当,无明显的低洼和积水处,花坛基本无积水。⑷栽植土与道路、侧石接壤处,栽植土略低于3~5cm,栽植土与道路边口线平直。⑸地形相对标高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地形相对标高的尺寸要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cm)检验方法1地形相对标高全高<100cm±5用水准仪测量或尺量检查100~300cm±10301~500cm±20(四)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回填时采用挖机整平。严禁使用推土机,以免影响土壤的通气和排水,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回填土应根据设计标高预留沉降量,沉降方法以人工灌水和自然沉降为主。(五)成品保护:1、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控制桩、标准水准点及桩木等,填运土方时不得碰撞,并定期复测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2、夜间施工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并供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以防止铺填超厚,避免用汽车直接将土倒入基坑(槽)内。二、乔灌木种植:(一)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⑴苗木:苗木移植前,应对苗木进行严格的选择。选苗时,除根据设计要求的苗木规格、树形等特殊要求外,不要注意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和树形端正的苗木。并用系绳或涂红漆等方式,作出明显标记,以免掘错,苗木数量上应多选出一定株数以供备用。所用苗木尽量采用自己苗圃内的苗木。⑵Φ8杉木桩、铁丝、草绳、棕绳等。2、主要机具:钢尺、镐、尖头铁锹、铁锤、撬棍、浇灌机、杠子、修枝剪、手锯等。(二)作业条件:1、基层土已回填到位,地形改造已完成,并经验收合格。2、种植土已到位。3、苗源已落实。(三)施工工艺:1、操作工艺:⑴定点放线:采用网格法,即按比例在设计图上和现场分别划出等距离的10*10米方格。定点时,先在设计图上量好树木对其方格的纵横座标距离,再按现场放大的比例,定出其相应方格的位置,撒灰线标明。⑵挖种植穴:①以定点标记为圆心,以规定的穴径,先在地上划圆,沿圆四周向下垂直挖掘到规定的深度,然后将穴底挖松弄平。②挖出的好土与坏土应分开堆放。种植穴的上下口大小应一致。③土质不好的应加大穴的规格,并将杂物清运干净,换上好土。④挖穴时发现电缆、管道及其他障碍物时,应及时与设计人员协商,适当改动位置。⑤绿篱等株距很近的可以刨成沟槽。⑶树木的起掘:1)起掘前的工作:①掘苗前要对土壤进行处理,土壤过干,应提前浇水湿润;土壤过湿,应设法排水。②野生树木起掘前须进行修剪。修剪时,不得破坏树木的原有姿态;修剪方法主要是前去枯枝、病虫枝、徒长枝、内向枝、重叠枝;修剪量在三分之一左右。③对于侧枝低矮、冠从庞大的树木(如雪松、桂花等)应先用草绳将其冠捆拢。但应注意松紧适度,不得损伤枝条。2)带土球起掘:①土球大小规格:地径4cm以上的乔木以地径的10倍做为土球的直径;地径大于4cm的乔木,以下式计算土球的直径:D=(d-4)×5+45(D为土球直径,d为乔木的地径);灌木以冠幅的1/3为土球的直径;珍贵树木土球适当增大。②开始挖掘时,以树干为中心,按土球规格大小,划一正圆标明土球直径的尺寸,挖掘时应适当放大范围,以保证土球符合规格大小。③起掘断根时,直径3cm以上的大根用锯,小根用剪,不得将根部扭断或强力拉断。断口必须平滑。④土球的根表土必须削去,土球厚度必须将大部分的根群包括在土球范围内。⑤修削土球的表土和底土时,必须先扎腰箍。土球底部的修削,越小越好,不应大于土球直径的1/3。⑥土球的包扎宜采用桔子包法。草绳应绑扎紧实不松脱,碎保土球不松碎,不用发霉变质的草绳。小灌木或土球直径在30cm以下的苗木,可用稻草一束摊平,由底向上翻包,在植株基部近处扎缚牢实。乔木在离地1米以下用草绳卷主干一层。⑦土球包扎完毕,应从主干的基部徐徐拉倒,但不可折损树枝。遇有底根,须用锯剪齐泥底断去,切不可长出泥底。起掘包扎完毕的树木应随时起运,如当日不及装运,必须用稻草盖好土球,使根系保持湿润。⑷起掘树木的装运:①装车前应检查树种、规格、质量等。凡不合规格要求的,应予以更换。起运土球较大的树木时,先在移出的一面开好斜坡口。②用汽车装运树木时,应根部朝向行进方向倾斜放置,并盖以防水物。当植株须支撑在车后方栏板上时,应垫以稻草等软质垫物,并用绳束缚稳,土球下边须塞石块,固定土球位置。行车时应注意上空电线及两旁的人、物。树木上不得载物或坐人。③装运竹类时,不得损伤竹竿与竹鞭之间的着生点与鞭芽。④藤本植物装车时,应顺势将藤盘曲在车上,不得折伤或着地拖运。⑤树木装卸时,应轻拿轻放,不得损伤树根、树皮、枝干或土球。⑥长距离运输应用油布覆盖树木,并经常洒水,保持土球及枝叶的湿润。⑸树木的栽植:1)散苗:①散苗时应轻拿轻放,不得损伤树根、树皮、枝干或土球。②散苗后应及时核对图纸,发现错误立即纠正,以保证植树位置的正确。2)栽植前修剪:树木在栽植前,应根据树木的朝向和周围环境进行进一步修剪,主要是剪去一些过密枝、枯伤枝、末梢枝和其他影响树形和整体景观效果的枝条,并将叶片摘去1/2。3)卷干:胸径在5cm以上的乔木,在主干与接近主干的主枝部分,用草绳密接卷缚,以防日灼。卷缚必须整齐。4)栽植:①栽植深度:灌木应与原土痕齐;乔木比球顶部深2~3cm。②定向:在栽植定向前应将束缚树冠的草绳解除。丰满完整的方向朝主要视线。③入穴种植:先在穴底用种植土填至放土球底面的高度,并稍稍踩实;将土球放置在填土面上,定好方向,根部用土塞实后将土球的包扎物自上而下小心解除(如土球土质松软时,下压的包扎物可不予取
本文标题:第二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758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