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章国际分工学习指导•学习目的和要求充分认识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掌握西方国际分工的主要理论和学说。•重点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因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的国际分工学说•难点社会生产力在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的合理内核及其适用条件2.1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2.1.1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2.1.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最初分工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一,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英国是国际分工的中心,第三,交换物品以大宗商品为主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至二战)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一,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变为单一型的依赖经济,第二,分工的中心由英国变为一组国家,第三,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依赖加强2.1.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4)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二战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的兴起第一,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分工的基础也有变化第二,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有增强的趋势第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相对削弱第四,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分工日趋加强2.2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2.2.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3)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2.2.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2.2.3资本流动、特别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成为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力量2.2.4上层建筑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2.3西方国际分工学说介评2.3.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1)分工的利益在于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一,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第二,分工使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第三,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2)一国内部的分工原则同样适用于国家之间的分工第一,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第三,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2.3.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国家酒所需劳动(单位)(人/年)毛呢所需劳动(单位)(人/年)分工前英国葡萄牙11201801701110分工后英国葡萄牙2.3751902.7190交换后英国葡萄牙11.3751.712.3.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1)李嘉图(1772-1823)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学家,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产生背景:《谷物法》的存废2)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2.3.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国家酒所需劳动(单位)(人/年)毛呢所需劳动(单位)(人/年)分工前英国葡萄牙11201801100190分工后英国葡萄牙2.1251702.2220交换后英国葡萄牙11.1251.212.3.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3)对比较成本说的评价第一,曾经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第二,他的出发点是世界是静态均衡的,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第三,假设过于苛刻,分析方法是静态的第四,未能揭示国际分工的主要原因第五,未能揭示国际商品交换的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2.3.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4)比较成本说的基本假设第一是只考虑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第二是只有劳动投入,且劳动是同质的第三是生产成本不变第四是没有运输费用第五是要素在国内是充分就业的(包括劳动),在国内流动国际则不能第六是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第七是收入分配不发生变化第八是贸易是按物物较好方式进行第九是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2.3.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1)H-O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来的,俄林的代表作是《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2)要素禀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第一,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第二,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或国家间的商品价格不同第三,商品贸易趋向于(即使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2.3.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3)H-O理论的基本假设第一,2个国家2种商品2种投入第二,两国生产技术相同第三,规模报酬不变第四,要素密集度不同第五,两国都是不完全分工第六,偏好相同第七,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第八,要素在两国间不能流动第九,无运输成本第十,资源充分利用2.3.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4)基本概念第一,要素丰(裕)度:一个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总量。可以用实物数量和相对价格来表示。第二,要素密集度: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如一种要素的投入比例大于另一种要素,则称其为某要素密集型产品。•要素丰度(禀赋)•要素密集度反转2.3.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5)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狭义)第一,两国同样产品价格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第二,两国商品价格的相对不同是前提条件第三,商品价格的不同源于成本不同(必要条件)第四,成本不同的原因是投入要素供给比例不同第五,投入要素不同的原因是两国要素禀赋不同2.3.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6)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H-O-S定理):在要素在国际间不能流动的条件下,商品贸易会使各国商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均等。要素价格均等化只能是一种趋势:第一,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价格水平难以一致第二,要素在国际间不能充分流动第三,产业对要素“联合需求”的性质(整体性和固定性相结合)第四,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必然使要素价格呈现地区差异萨缪尔森的修正2.3.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7)评价第一,相对于比较利益理论的进步第二,正确指出了生产要素拥有状况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和地位第三,完全违背了劳动价值理论第四,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作用第五,只能用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第六,抹煞了国际生产关系2.3.4里昂惕夫反论与要素禀赋论的扩展1)里昂惕夫反论第一,反论的提出•人们认同并检验H-O理论•检验的结果并不支持H-O理论第二,美国1940’S-1950’S的实际出口结构•美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是现象和理论的矛盾而非理论和现实的矛盾2.3.4里昂惕夫反论与要素禀赋论的扩展2)对里昂惕夫反论的解释及有关学说第一,劳动熟练说里氏本人及辛格第二,人力资本说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等资源的总称。第三,技术差距说•需求差距(收入、认识滞后)•反应滞后(厂商反应、规模经济、关税、市场价格等)•掌握滞后(取得技术的渠道、消化技术的能力)•模仿滞后第四,产品生命周期说产品创新时期产品成熟时期产品标准化时间2.3.4里昂惕夫反论与要素禀赋论的扩展第五,需求偏好相似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提出人均收入相似的国家需求结构相似,收入越高越相似第六,产业内贸易说产业内贸易的特点:内容和产业间不同,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产品具有多样化,在消费上能相互替代而生产上需要相同或相近的要素产业内贸易的成因: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重要基础,规模收益递增是重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是重要制约因素2.3.4里昂惕夫反论与要素禀赋论的扩展3)评价第一,反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二,对原有理论进行了修补第三,缺陷仍在:掩盖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性质仅从生产力的角度研究,未用历史观点缺乏独立性和完整性小结和练习一、基本概念1、国际分工2、绝对成本论3、比较成本论4、要素禀赋论二、简答1、国际分工的主要阶段有那些?2、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那些?3、为什么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4、绝对成本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主要内容?5、比较成本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主要内容?6、要素禀赋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主要内容?7、里昂惕夫反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解释有那些?
本文标题:第2章 国际分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76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