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C3S:硅酸三钙(50~70%)C2S:硅酸二钙(18~30%)C3A:铝酸三钙(5~12%)C4AF:铁铝酸四钙(5~8%)其中:硅酸钙占70%以上另外还有石膏相(CaSO4)和游离氧化钙(f-CaO)和碱相(K2O+Na2O)等。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1、C3S和C2SQCHHSCHSCSC)(23一、C3S、C2S和C3A的水化产物及特性222223)(a23OHCCHOHHSiOCaOSCSiOCaOSC(1)化学反应C-S-H凝胶属无定形体,不能用固定式表示。(2)C3S和C2S的水化产物占水泥水化产物的70%;结晶度很差,是各维度上都非常细小的,属于胶体尺寸范围(小于1微米)的粒子组成。其是水泥基材料强度的来源和耐久性的保障。C-S-H凝胶C-S-H凝胶的分类:无确定组成,无定形的材料,产物的生成形态多变(4种)。微观结构名称形貌名称形成时间未名物开始几天Ⅰ型C-S-H(针状)扩散控制阶段外部(产物)基体质早期产物Ⅱ型C-S-H(网状)诱导期期间内部(产物)显粒子Ⅲ型C-S-H(等大或扁平)中间阶段,开始2-3周后期产物Ⅳ型C-S-H(球状)后阶段,几周-几个月Ca(OH)2/CH钙氧占浆体固体体积的20%~25%。层状结构、结构层内为离子键,结构层之间为氢键,片状晶体。由于CH的结构和形状,决定了它对水泥石的强度贡献很少。其层间较弱的联结,可能是水泥石受力时裂缝的发源地和侵蚀离子的快速通道。水泥水化产物稳定存在的pH临界值C-S-HC-A-HAFt、AFmCH钢筋钝化膜10.411.410.712.2311.5A、CH的作用是水泥石的主要组成,是维持水泥石碱度的重要组成,是其他水泥水化产物稳定存在的重要前提。属于层状结构,易于产生层状解理,大量存在于集料与水泥石的界面,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侵蚀性能(抗钢筋锈蚀性能、抗碳化性能、抗溶蚀性能、体积变形性能等密切相关),被视为混凝土中的“薄弱环节”。B、CH的不利影响石膏存在:C3A+3CSH2(石膏)+26H=C6AS3H32钙矾石(AFt)石膏不足:C6AS3H32+2C3A+4H=3C4ASH12单硫型硫铝酸盐(AFm)OHCaSOHSCOAlCaOAC242323232、C3A(1)化学反应AFtAFt:针棒状晶体(2)C3A的水化产物AFt的形成常常伴随着明显的体积膨胀,水化期间,控制AFt的形成,由此产生的膨胀是补偿收缩水泥的基本原理C-S-HAFtCH需要掌握的知识1、C3S、C2S与C3A的水化产物及特性;2、C3S、C2S与C3A水化特性的区别;3、C3S的水化过程。AFm:六方薄板状或不规则花瓣状AFm√AFmAFm1、水化速度C3A>C4AF>C3S>C2S(24h:大约有65%的C3A水化,C3S水化50%左右)二、C3S、C2S与C3A水化的比较2、放热量C3A>C3S>C4AF>C2S(特别是早期)思考题:如何设计低水化热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冰3、抗压强度C3S>C2S>C3A>C4AF在水泥混凝土中作用:C3S早期强度来源;C2S后期强度来源。4、耐化学侵蚀性C4AF>C2S>C3S>C3A5、体积收缩C3A>C3S>C4AF>C2S需要掌握的知识1、C3S、C2S与C3A的水化产物及特性;2、C3S、C2S与C3A水化特性的区别;3、C3S的水化过程。√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中,C3S的质量分数占50-70%,是水泥的主要矿物,研究C3S的水化,可以模拟或指导水泥的水化。这也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层析法)。水泥化学家把C3S水化模型作为水泥水化的模型。利用量热计来测量C3S加水后的水化放热反应用分析化学方法测定C3S浆体中液相内的[Ca2+]的浓度和pH值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水化产物的生成形态三、C3S的水化过程1、研究方法2、C3S的水化过程诱导前期:加水后立即发生急剧化学反应,但持续时间较短,在15min.内结束。诱导期:反应速率极其缓慢,持续2~4h(水泥浆体保持塑性)。初凝时间基本相当于诱导期的结束。加速期:反应重新加快,反应速率随时间而增大,出现第二个放热峰。在达到峰顶时本阶段即告结束(4~8h),此时终凝时间已过,水泥石开始硬化。减速期:水化衰减期,反应速率随时间下降的阶段(12~24h),水化作用逐渐受扩散速率控制。稳定期:反应速率很低,反应过程基本趋于稳定,水化完全受扩散速率控制。硬化浆体的性能与水化早期浆体结构形成密切相关,诱导期的终止时间与浆体的初凝时间相关,而终凝大致发生在加速期的终止阶段。人们对于C3S早期水化进行的大量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形成诱导期的本质这个关键问题进行的。3、C3S的水化诱导期产生机理C3S在水化初期形成的水化物的Ca/Si高,逐渐在未水化的C3S周围形成一个致密的保护膜层,从而阻碍了C3S的进一步水化,使放热速率变慢,Ca2+向液相中溶出的速率降低,并导致诱导期开始。当初始水化物由于相变等原因转化为渗透性较好的二次水化物时,致使保护层区的渗透率提高,因而水及溶出离子又逐渐通过膜层而使水化速率加快,导致诱导期结束而进入加速期。(1)保护膜假说(H.N.Stein等)但20世纪80年代,人们用电子光学能谱仪观察,发现C3S整个表面受水侵蚀的情况并不是均匀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发育出可以观察到的水化产物,致使保护膜理论受到怀疑。(2)富硅双电层和Zeta电位理论(Skalny&Young)当C3S与水接触后在C3S表面有晶格缺陷的部位即发生水解,使Ca2+和OH-进入溶液,溶液中的Ca2+被该表面吸附而形成双电层,它导致C3S溶解受阻而出现诱导期。在C3S粒子表面形成一个缺钙的富硅层但由于C3S仍在缓慢水化而使溶液中CH浓度继续增高,当达到一定的过饱和度时,CH析晶,双电层作用减弱和消失,因而促进了C3S的溶解,这时诱导期结束,加速期开始。C3S的中期水化主要是减速期,后期水化主要是稳定期。这两个阶段对水泥的性能,如强度、体积稳定性、耐久性等的影响十分重要。主要集中讨论一个问题:浆体硬化后,C3S又将如何继续水化?4、C3S的中后期水化机理H.F.W.Taylor教授认为:后期水化不是通过离子在溶液中扩散,而是通过离子在固体中的移动和重排来实现。H+由液相进入内C-S-H,迁移至界面区,直至未水化的C3S表面,使硅酸盐离子质子化;界面区的Ca2+和Si4+向外迁移进入液相,参与沉淀反应,外产物继续形成。界面区获得H+,失去Ca2+和Si4+,原子重新排列后形成C-S-H凝胶,界面不断内移。
本文标题:C3S水化特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777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