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期末复习积累课之--2015新课标卷古代文化常识题•5、(新课标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D2015新课标卷古代文化常识题•5、(新课标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C古代文化常识的范畴一、古代称谓六、地理山川二、传统节日七、宗法礼制三、教育科举八、宫室建筑四、古代职官九、衣食住行五、古代纪年十、文化典籍古代文化常识的范畴一、古代称谓六、地理山川二、传统节日七、宗法礼制三、教育科举八、宫室建筑四、古代职官九、衣食住行五、古代纪年十、文化典籍•年龄称谓•人名称谓•人际称谓一、古代称谓1.襁褓-------2.孩提-------3.垂髫-------4.豆蔻-------5.及笄-------6.加冠------7.而立之年---8.不惑之年---9.知命-之年--10.花甲之年---11.古稀之年---12.耄耋-之年--13.期颐之年---古代年龄的专用称谓:未满周岁的婴儿2-3岁的幼儿儿童(又叫“总角”)女子十三四岁指女子15岁指男子20岁(也叫“弱冠”)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80、90岁的老人一百岁的老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A、60岁B、70岁C、100岁D、141岁D牛刀小试古代的人名称谓对于下列人物称谓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A.邹君海滨,邹是姓,加“君”字表示礼貌,海滨是字。B.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他的籍贯,萧是姓,君圭是名,君玉是字。C.王忠肃公翱,王是姓,忠肃是谥号,加“公”字表示尊敬,翱是名。D.百里孟明视,百里是姓,孟明是字,其中“孟”表示排行第二,视是名。答案:D真题再现古代的人名称谓•《礼记·檀弓》:“幼名,冠字。”孔颖达疏曰:“名以名质,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冠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礼记·曲礼上》:“父前,子名;君前,臣名。”这些话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称人称字是尊重,自称称名是谦卑.•古人有名、字、号,士大夫死后还有谥号。如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谥文忠。•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所以名和字一般是有关联的,如诸葛亮字孔明(很亮的意思),李商隐字义山;也有相反相成的,如韩愈字退之,王绩字无功。古代人名称谓习惯1:【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2:【称郡望】韩愈,昌黎人,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韩昌黎。3:【称官爵】•《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古代人名称谓习惯4:【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5:【称斋号】:蒲松龄,聊斋先生6:【兼称】先官名,次籍贯,后姓名。•《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古代人名称谓习惯7:【直呼姓名】用于自称: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用于厌恶的人: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用于给人作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8:【谥号、庙号和年号】•谥号是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根据他的一生主要行为而起的称号。如:“辟土服远曰桓”、“经天纬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克定祸乱曰武”、“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曰厉”、“好内远礼曰炀”•庙号是天子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位上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一般原则是祖有功而宗有德。•年号是天子即位以后为了纪年而起的名号。年号始于汉武帝,一般认为汉武帝第一个年号建元就是年号称呼的开始。例如: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古代的人际称谓•古人的谦称和敬称•古人如何称谓自己和对方亲属•古人对不同的朋友关系的称谓古人的谦称和敬称•一、谦称有哪些?•君王---孤(小国之君)、寡人(少德之人)•官吏---臣、下官•读书人---小生、晚生、晚学(自己是新学后辈)•女子---妾•晚辈---小子•一般人自称–愚,自己不聪明。-鄙,自己学识浅薄。–仆,谦称是对方的仆人,含为对方效劳之意。–不才、不佞,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古人的谦称和敬称•二、敬称有哪些?•君王---天子、陛下(逝者称庙号)。•皇太子、亲王------殿下。•将军---麾下•尊长朋辈之间----君、子、公、足下、大人等。•老师—-夫子、先生•逝世的尊长---称谓前加“先”。如:先考、先父(去世的父亲)先慈或先妣(去世的母亲)交际用语中如何称谓自己和对方亲属?1、古人对别人称自己的亲属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专指比自己辈分大或年长的亲属,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专指比自己辈分小或年幼的家人。如舍弟、舍妹、舍侄等。2、称呼对方亲属,常用令、尊、贤等敬称。令(善、好、美之意),称呼对方的亲属,不受辈分和年龄的限制。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郎、令嫒。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多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古人对不同的朋友关系的称谓•布衣之交---•刎颈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你知道古人这些交友习语吗?1.贫困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2.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3.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4.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5.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6.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7.看似平淡以道义相交的朋友8.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朋友9.旧称两家世代有交情者为10.友谊最深的朋友叫1.------“贫贱之交”;2.------“金兰之交”;3.-------“刎颈之交”;4.-------“患难之交”5.------“莫逆之交”;6.-------“竹马之交”;7.-------“布衣之交”8.------“忘年交”;9.-------“世交”;10.-----“至交”;二、古代纪年•古人的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年号纪年和年次纪年三种。•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此两两相配而成的纪年方法。天干地支4567890123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45678910110123公元年数字的个位数所对应的天干,再加上公元年数字除以12的余数所对应的地支,合起来就是当年的干支年名称。如:1911年,辛亥年。公元年份的干支推算真题演练(4)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1995年是农历______年,1996年是农历丙子年,1997年是农历________年。乙亥丁丑•古人的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年号纪年和年次纪年三种。•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此两两相配而成的纪年方法。•年号纪年是以王即位的年号来纪年如:庆历四年春、永和九年、康熙元年。•年次纪年是以帝王即位的年数来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兰亭集序》中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28夜间时辰五更五鼓五夜现代时间黄昏一更一鼓甲夜19~21点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23点夜半三更三鼓丙夜23~1点鸡鸣四更四鼓丁夜1~3点平旦五更五鼓戊夜3~5点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仄晡时日入黄昏人定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现代时间23~11~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2121~23三、职官与科举柳宗元……第进士、博学宏词科,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擢礼部员外郎,欲大进用。俄而叔文败,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新唐书柳宗元传》古代职官的任免升降下列句子中关于古代官职变化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陈情表》)—除:免除授职。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拜:改任官职。C、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召,任以官职。D、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出:出任京官。答案:C常用词语•拜、除、授:授予官职。如:“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征、辟:征召为官。如“连辟公府不就”。•擢、迁:提升官职。如《张衡传》:“再迁为太史令。”•谪、左迁: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如《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常用词语•出:出京调任地方官。如:“出为河间相”•徙:官职调动。如“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去:离职。如《张衡传》:如“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视事:官员到职工作,任职。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下车:指官员初到任工作。如“衡下车,治威严”《张衡传》•乞骸骨:官员年老请求辞职回乡。牛刀小试1、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化,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B、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左迁:一般指升官。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陟(zhì):处罚官员。D、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举:由郡国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A解析:左迁:贬官。陟zhì:进用,提拔;罚:处罚;臧:表扬,褒奖;否:批评。牛刀小试C解析:答案:C解析:放:放逐,贬谪。“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擢:晋升,升任。就:就职,上任。假:暂任的,代理。如《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2、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放:暂代,代理。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陈情表》)——擢:放逐,贬谪。C、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就:就职,上任。D、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假:晋升,升任。牛刀小试B解析:黜:废免,革职免官。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这里是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去:离职,卸职。3、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黜:辞去官职,卸职。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迁:升迁。C、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徙:废免,革职免官。D、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传》)——去:改任官职。四、地理山川•阴阳---•江河—•关中—•山东、山西—•江左--•五岳—•六合—•九州—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专指长江、黄河函谷关以西地区山特指崤山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
本文标题: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778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