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计算机科学导论》概述详解
计算机科学导论学习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将会带领大家遨游计算机海洋!!!课程的主要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程序设计与算法•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图形学和可视化计算•智能系统•离散结构•与信息系统有关的人文知识课程的学习目的•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把握计算机学科的研究方向、发展前沿及每门课程在学科中的地位•搞清各学科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应用领域,在学科的学习初期对整个学科有个初步的认识,以做到在今后的学习中知道要学什么、怎么学•掌握常用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课程的特点•涉及面广、概念多、理论性较强、认知难度大•每一章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门核心课程•每一节都是核心课程的一章•要求大家不一定要全部掌握,但要理解基本思想和掌握重要概念,形成一个全面准确清晰的计算机学科认识第一章概述本章学习目标◆初步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阶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概述◆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育计算机是什么?Computersareeverywhere!计算机成了社会的必需品计算机是一种相对其能力而言比较便宜的工具,同一台机器能够做许多种不同的事:算题(科学计算)制作图案处理文字记录事实控制其他机器游戏发送消息识别语音问题:大多数机器只能做一类事,为什么计算机能够做许多种不同的事?是不是计算机什么事都能做?计算机是一台快速,笨拙的机器只有有限的能力。只能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与逻辑比较。必须由程序来指示它做什么事。——GeorgeBeekman计算机是一台笨拙的机器,具有从事令人难以置信的聪明工作的能力,...计算机程序员则是一些聪明的人,具有从事令人难以置信的笨拙工作的能力。简而言之,计算机与程序员实现了完美的配合。——JamieShiers电子数字计算机•电子数字计算机(ElectronicDigitalComputer)简称为电子计算机或计算机,也是人们常说的电脑,是二十世纪最辉煌的成就之一。•计算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地、高速地、精确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并且具有记忆(存储)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能的数字化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1.1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阶段◆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漫长历史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科学家们经过艰难的探索,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顺应了当时历史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1.1计算机产生的史前史1.算筹•算筹又称为筹、策、算子等•算筹在中国的起源很早•中国著名科学家祖冲之(429—500年)借助算筹作为计算工具计算出圆周率祖冲之(429—500年)2.算盘•算盘也称珠算,是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工具•由古代“算筹”演变而来•素有“中国计算机”之称•最早见于汉末三国时代徐岳撰写的《数术记遗》•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杨辉发明了《乘除通变算宝》3.机械计算机•1623年,德国科学家契克卡德(W.Schickard)为天文学家开普勒(Kepler)制作了一台机械计算机3.机械计算机•法国科学家布莱斯•帕斯卡(BlaisePascal:1623—1662年)是被公认为是制造出机械计算机的第一人。3.机械计算机•德国著名数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WilhelmLeibniz:1646—阿1716年)将帕斯卡的“加法器”扩大为乘除运算•1700年左右,莱布尼茨从中国“易图”(八卦)里受到启发,悟出了二进制数之真谛。4.提花机•西汉年间中国的纺织工匠已能熟练掌握提花机技术。4.提花机•法国机械师约瑟夫•杰卡德(JosephJacquard),大约在1801年完成了“自动提花编织机”的设计制作,真正成功地改进了提花机。5.差分机和分析机•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科学家查理斯•巴贝奇(CharlesBabbage:1792—1871年)在1822年研制出第一台差分机。Babbage(1792—1871年)5.差分机和分析机•阿达•奥古斯塔(AdaAugusta:1815—1852年)是计算机领域著名的女程序员。Ada(1815—1852年)6.模拟计算机•19世纪末,赫尔曼•霍列瑞斯(HermanHollerith:1860—1929)首先用穿孔卡完成了第一次大规模数据处理。6.模拟计算机•托马斯•沃森(T.Watson)和IBM6.模拟计算机•布什(V.Bush)为了求解与电路有关的微分方程,制作了一台模拟计算装置助其求解•1873年,美国人鲍德温(F.Baldwin),利用齿数可变齿轮,设法制造出一种小型计算机样机6.模拟计算机•英国数学家布尔(G.Boole:1815—1864年)•第一部著作《逻辑的数学分析》•1854年,已经担任柯克大学教授的布尔再次出版《思维规律的研究——逻辑与概率的数学理论基础》•凭借这两部著作,布尔建立了一门新的数学学科——布尔代数6.模拟计算机•1938年,美国数学家香农(C.Shannon)第一次在布尔代数和继电器开关电路之间架起了桥梁,以脉冲方式处理信息的继电器开关,从理论到技术彻底改变了数字电路的设计。•1948年,香农凭借《通信的数学基础》一书,被誉为“信息论之父”。•1956年,香农参与发起了达特默斯人工智能会议,率先把人工智能运用于计算机下棋方面,还发明了一个能自动穿越迷宫的电子老鼠,以此验证了计算机可以通过学习提高智能。6.模拟计算机•1937年11月,在AT&T贝尔实验室工作的斯蒂比兹(G.Stibitz),运用继电器作为计算机的开关元件。6.模拟计算机•1939年,楚泽继电器组装了Z-2。•1941年,楚泽的电磁式计算机Z-3完成。•希特勒战败后,楚泽辗转流落到瑞士一个荒凉的村庄,一度转向研究计算机软件理论。•1938年,28岁的楚泽(K.Zuse)完成了一台可编程数字计算机Z-1的设计。•1945年建造了Z-4计算机。•1949年,他建立了“Zuse计算机公司”,继续开发更先进的机电式程序控制计算机。Z-3重建Z-1Z-4老年楚泽(中)数字计算机之父6.模拟计算机•电磁式计算机叫MarkⅠ,也叫“自动序列受控计算机”,在计算机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计算机“史前史”里最后一台著名的计算机,发明者是美国哈佛大学艾肯(H.Aiken)博士。1.1.2计算机的产生1.图灵•1936年,阿伦•图灵(AlanTuring:1912—1954年)在他的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OnComputerNumbersWithanApplicationtotheEntscheidungsProblem)中,论述了一种假想的通用计算器,也就是理想计算机,被后人称为“图灵机”(TuringMachine——TM)。1.图灵•1939年,“图灵炸弹”(Bomba),图灵称它是“罗宾逊”。•1945年,图灵领导一批优秀的电子工程师,着手制造自动计算引擎(AutomaticComputingEngineer——ACE)。•1950年,ACE样机公开表演,被称为世界上最快最强有力的电子计算机。1.图灵•1950年l0月,图灵发表了论文“计算机和智能”(ComputingMachineryandIntelligence)——“图灵测试”(TuringTest)。•图灵荣膺“人工智能之父”称号。•1954年,42岁的图灵英年早逝。从1966年开始,每年由美国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forComputingMachinery——ACM)颁发“图灵奖”(TuringAward)给世界上最优秀的电脑科学家。图灵纪念馆2.ENIAC和冯·诺依曼•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成功研制出了ENIAC,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莫尔学院的两位青年学者——36岁物理学家约翰•莫齐利(JohnMauchly)和他的学生,24岁的电气工程师布雷斯帕•埃克特(PresperEckert),向戈德斯坦提交了一份研制电子计算机的设计方案——“高速电子管计算装置的使用”。2.ENIAC和冯·诺依曼•1944年夏的一天,在阿贝丁火车站,戈德斯坦邂逅了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JohnVonNouma:1903—1957年),于是戈德斯坦向冯•诺依曼介绍了正在研制电子计算机,冯•诺依曼非常感兴趣。几天之后,冯•诺依曼就专程到莫尔学院参观还未完成的ENIAC,并参加了为改进ENIAC而举行的一系列专家会议。2.ENIAC和冯·诺依曼这台名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的缩写)的机器,使用18800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耗电150千瓦,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可谓“庞然大物”也。2.ENIAC和冯·诺依曼•冯•诺依曼决定重新设计一台计算机,命名为“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ElectronicDiscreteVariableAutomaticCalculator:EDVAC)。•1946年6月,冯•诺依曼和戈德斯坦、勃克斯回到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院,完成了另一台ISA(高级研究院的英文缩写)电子计算机,他们联名发表了计算机史上著名的“101页报告”。2.ENIAC和冯·诺依曼•1946年,英国剑桥大学威尔克斯(M.Wilkes)教授,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参加冯•诺依曼主持的培训班,完全接受了冯•诺依曼存储程序的设计思想。•1949年5月,威尔克斯研制成了一台由3000只电子管为主要元件的计算机,命名为电子储存程序计算机(ElectronicDelayStorageAutomaticCalculator:EDSAC),由此,他获得了1967年度“图灵奖”。1.1.3计算机的发展阶段•计算机的出现是二十世纪最辉煌的成就之一,按照采用的电子器件划分,计算机大致已经历了四个阶段:•1.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7年)•其主要特征是逻辑器件使用电子管,用穿孔卡片机作为数据和指令的输入设备,用磁鼓或磁带作为外存储器,使用机器语言编程。•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运算速度低、存储容量小、可靠性低。几乎没有什么软件配置,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其代表机型有:ENIAC、IBM650(小型机)、IBM709(大型机)等。2.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4年)•其主要特征是使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了磁芯体,引入了变址寄存器和浮点运算硬件,利用I/O处理机提高了输入输出能力。•在软件方面配置了子程序库和批处理管理程序,并且推出了Fortran、COBOL、ALGO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及相应的编译程序,降低了程序设计的复杂性。•其代表机型有:IBM7090、IBM7094、CDC7600等。3.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2年)•其主要特征是用半导体、小规模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作为元器件代替晶体管等分立元件,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磁芯存储器,使用微程序设计技术简化处理机的结构,这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耗电量显著减小,而计算速度和存储存量却有较大提高,可靠性也大大加强。•在软件方面则广泛地引入多道程序、并行处理、虚拟存储系统和功能完备的操作系统,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计算机开始定向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此时,计算机的应用进入到许多科学技术领域。•其代表机器有:IBM360系列、富士通F230系列等。4.第四代计算机(1972年—)•其主要特征是使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块集成电路的出现,使计算机沿着两个方向飞速向前发展。•一方面,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多种逻辑芯片,组装出大型、巨型计算机。•另一方面,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运算器、控制器等部件集成在一个很小的集成电路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处理器。•完善的系统软件、丰富的系统开发工具和商品化的应用程序的大量涌现,以及通信技术和计
本文标题:《计算机科学导论》概述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786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