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方剂学方剂教研室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与治法的理论,方剂的配伍规律以及临床应用为主要目的的一门学科。地位和重要性:1、是辨证施治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架于中医基础到中医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一、方剂学定义:二、方剂的定义与标准:1、方剂的标准:l能体现辨证论治的精神。l能体现正确的治法。l符合组方原则。l用法、用量、剂型切合病情。l有良好的疗效,无副作用的方剂。2、方剂的定义:在辨证施治的前提下,根据病情,确立治法,按照组方原则,选择药物,斟酌用量,决定剂型,规定用法,有机地组合而成的药方。第一章方剂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上古时代“伊尹制汤液”2、形成春秋战国《五十二病方》意义: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方书。载方:283首,用药242味。《黄帝内经》意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载方:13首。3、确立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意义:“方书之祖”、“经方之祖”载方:314首。其中《伤》113首,《金》245首。4、发展晋、唐、宋《肘后备急方》葛洪意义:收载便、廉、验之方剂于一书。载方:单方510首,复方494首.《千金备急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意义:集唐朝以前方剂之大成。载方:前者5300首,后者2200首。《和剂局方》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为政府编辑的成药药典。载方:788首。《伤寒明理药方论》意义:是第一部剖析方剂理论的著作。也是第一部有方解的著作。载方:320首,论述伤寒方20首。5、健全明、清《普济方》意义:是我国历史上最巨大的一部方书。载方:61739首。《医方考》意义:是历史上第一部详细剖析方剂理论的专著。6、停滞民国百年《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7、创新新中国成立《方剂大辞典》意义:辑秦汉以来一直到1986年的医学文献中有方名的方剂共96592首。堪称当今方剂之大成。第二章方剂与治法要求:1、掌握方剂与治法的关系。2、熟悉八法的基本内容。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1、从方剂历史发展角度看:是先有方,后有法。治法是在大量使用方剂的基础上,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总结而成,是后于方形成的理论。2、从方剂临床应用角度看:治法是通过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成为指导遣药组方的依据,而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归纳起来:“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即是法”。二、常用治法: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地采取的治疗方法。八法: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书中曰“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病之方,则再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l和法:通过和解和调和的方法,用于祛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狭义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和法广义调和营卫、阴阳、表里、肝脾、寒热如桂枝汤、逍遥散。l消法:通过消导和散结方法,以祛除体内气、血、痰、湿、虫、食积聚的一种治法。狭义消食导滞消食剂消法广义消散体内气、血、痰、湿、虫积聚如理气剂、理血剂、祛痰剂、祛湿剂。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求:掌握组方原则与方剂的组成变化,突出方剂的配伍意义及君臣佐使在组方中的指导作用。一、为什么要组成方剂?1、增强药物功效,提高临床疗效。2、产生协同作用3、监制药物毒、烈之性。4、随症合药,扩大治疗范围。5、控制单味药物的作用趋向。6、不产生抗药性。二、如何组成方剂?辨证立法按照组方原则选择药物规定用法、用量、剂型组成新方。三、方剂的基本结构:1、来源:《素问知真要大论》“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2、含义:君药针对主因、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方中不可缺少的主药。如麻黄汤中麻黄。君药的特点:A、药味1~2味。B、用量大。C、作用强。臣药增强君药的药效,起辅助治疗作用的药物。如白虎汤中知母。佐药有三种含义:A、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治疗兼证或次要症候的药物。如麻黄汤中杏仁。B、佐制药:监制君、臣药物的毒、烈之性,起到药用安全目的的药物。如十枣汤中大枣。C、反佐药:药性与君药相反,起相反相成作用的药物。如芍药汤中肉桂。使药有二种含义:A、调和药性。B、引经药,引药直达病所。如肝经柴胡心经黄连脾经白术肺经桔梗肾经附子、熟地四、方剂的变化形式:1、为什么要组方变化?A、病情的复杂性。B、体质的强弱C、年龄的大小。D、气候的差异。F、地区用药习惯。2、组方变化的形式:A、药味加减变化随症加减:主药主症不变,随次要兼症的不同而加减。(佐药的加减)如桂枝加杏朴汤桂枝汤证基础上兼咳喘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证基础上兼颈项拘急B、药量的增减变化:药物组成相同,由于药量变化,使方剂功效、主治均发生变化。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的比较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大黄四两厚朴八两枳实三枚枳实五枚厚朴二两大黄四两攻下热结阳明腑实证行气通便气滞便秘C、剂型的更换变化:组成、用量相同,而剂型不同,其作用亦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药力大小与峻缓的区别,适应病势缓急不同。如理中丸和人参汤。第六章方剂的服法要求:1、掌握汤剂的煎法。2、熟悉服药时间与服药方法。一、煎药法:1、煎药用具:2、煎药用水:3、煎药火候:4、煎药方法:A、先煎:B、后下:C、包煎:D、单煎:E、溶化:F、冲服:附:古今药量换算1、唐代前后度量衡差异很大。2、5~3:12、唐以后的度量衡大致一样。3、1979年起改为克公制。1两=31、25克1钱=3、125克
本文标题:方剂学总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07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