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重庆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政策环境问题研究(摘要)
-1-重庆市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政策环境问题研究(摘要)牵头部门:重庆市科委一、重庆市科技体制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一)科研院所实力较弱,改革的目标不明确我市共有市属以上科研机构62家。总体上看都属于中小型科研机构,有的甚至是微型机构,规模小,装备落后,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差。院所实力弱有先天不足的原因,市级科研机构是由原计划单列市院所脱胎而来的,起点低,基础差。也有政策导向的问题,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院所把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向生产和市场,科研院所的研发内核被一再弱化;由于体制因素,财政对院所的投入,尤其是硬件投入得不到保障;院所也缺乏改善自身装备与基础条件的内在动力。国家在重庆市的科技机构布局太少,我市属于全国少数几个没有中科院机构的省市区之一,国家级研究机构只有11个,大大低于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区的数量;2001年,伴随着21个市属开发类研究院所全面转制为科技型企业,虽然成果转化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开展共性技术研究,为行业和中小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的环节出现了明显的缺失。我市实施的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是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科研院所如何明确发展方向与定位,如何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问题,以及如-2-何解决科技发展中市场机制失灵问题等缺乏深入研究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企业化转制+股份制改造=院所改革的思维定式。从目前取得的成效来看,我市前一阶段的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二)市场机制与政府管理的有机结合未引起足够重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在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突出。但对大多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行业共性技术、公用技术、前瞻性的重大技术问题,市场机制的配套功能就会弱化或会失效,这要求政府管理及相应的政府公共财政要适时地、高效率地发挥作用。对重庆而言,应该建设那些公共技术平台,用怎样的模式建设和管理这些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后的公共技术平台如何有效的运行与管理,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三)社会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急需加强从重庆的实际看,政府科技资源的效率如何对重庆市科技发展影响极大。重庆市科技资源存在总量小,资源分散,关联度低,外向型不够,相对封闭,产出效率不高等问题,如何实现以政府科技资源为主的重庆市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科技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四)全社会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严重不足一个地区的科技发展与进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全社会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倡导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重庆地区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作为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培养的科学普及工作的投入严重不足;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创新意识与精神的宣传教育不-3-足,政府对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培育关心不够,引导不足。(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力度不够重庆市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处在发展阶段,但目前看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及其规划的制定,实施还存在目标不清晰,模式陈旧、观念落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创新体系三个平台的互动机制尚有待进一步论证,三大平台每个独立单元的投入模式,管理机制缺乏创新,重要的学科、重要发展方向的选择论证不够,民间资本、个人资本、社会资本对科技的投入、关心程度不够,创新创业环境有待改善。(六)改革政策配套性差改制科研院所离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之比达到2.45:1。科研院所转制前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由市财政统一解决。但在2003年出台的渝府发[86号]文件规定凡单位退休人员占在职职工的比例超过35%的参保单位,由参保单位按单位在职职工人均缴纳基数的8%按月为每位退休人员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此规定,每年给转制类院所增加近500万的负担,绝大多数院所无力承担。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已经成为影响科研院所稳定的重要因素。国家为扶持科技创新专门出台了减免科研院所进口国外先进的仪器设备、装备的关税和进口增殖税的优惠政策;国家对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实施免征营业税的优惠政策,随着院所转制已成为“橱窗”政策。(七)科技中介体系建设薄弱重庆目前的科技中介有800余家,从业人员6000余人,与其他三个直辖市比较,差距很大,没有达到全国省市的平均水平。科技中介-4-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既有中介机构定位不明、缺乏独立性的原因,也有基础资源薄弱、要素保障缺乏、以及重庆科技市场主体发育不足、中介服务供需错位、政策法规不健全、扶持力度不够的制约。(八)政府科技投入的管理控制尚待加强重大的有市场前景与拉动力的项目储备太少;经费投向尤其是向产业技术方向的投向有的还不明确,国家资金没有发挥好杠杆作用,成效不显著;科技项目的立项竞争还有不同程度的限制性,公开、公平、公正的立项与管理机制并未完全建立,民营科技计划发展缓慢;科技投资管理的相关机制与配套政策还不成熟,尤其是大项目和较大项目的过程管理与合理监管。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运作成效不明显。二、重庆市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政策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体制与发展政策环境建设的精神为指导,把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同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科技体制改革应以科研院所市场化改革为核心,以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特别是三大科技平台的建设和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标,科技体制改革要实现对地区支柱产业、重点行业及企业产出效益的有力驱动,实现对科技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有力驱动,科技体制改革要有利于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三、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政策环境建设的战略重点(一)2007年前完成开发类院所的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公益类院所的分类改革;(二)2010年完成区域创新体系的调整整合,2020年建成具有重庆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5-(三)2015年前形成完善的科技法制环境和政策环境;(四)2010年前形成完善的科技立项与管理制度,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五)2010年前建立起完整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四、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政策环境建设主要任务(一)到2010年形成若干家以转制院所为基础重组成立的大型科技型企业(集团)。(二)重庆应用技术工程研究院、重庆农业科学研究院在2007年前按照新的投资模式、管理模式和现代研究院所制度的要求完成组建。(三)2010年前依托骨干企业和大型院所建成4~6家具有全国影响力与水平的技术创新中心。(四)依托行业、重点企业,采取多元化出资方式逐步建成15~20家具有行业特色的工程研究中心。(五)采取院所合作,企所合作、校所合作的多元化模式,使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能够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的架构。(六)今后5~10年内,根据重庆实际情况制定一批科技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和条例。(七)五年内80%以上立项项目应集中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农业百万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三大科技创新平台,包括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上。(八)重庆市应力争2010年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本金能够达到10亿元。有3~5家多种产权模式(包括境外)的风险投资公司能够入驻重庆并开始成功运作。-6-(九)针对重庆地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较为薄弱的实际,政府职能部门应保持相应的支持力度,通过必要的政府投入,建设和稳定一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干科研队伍,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十)建立1~2家综合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议重点建设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和西信生产力促进中心,使两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下,逐步完成对现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调整、整合。(十一)国际合作在项目和资金额度上实现重大突破。尽快制定重庆市扩大对外科技合作的规划纲要。五、促进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政策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一)建议成立重庆市科技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主管市领导任组长,加强对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二)按照中央国务院统一布置,结合重庆情况,尽快完成重庆市未来五年科技体制改革实施纲要的制定工作。(三)科技体制改革既要注意系统的协调,又要抓住重点,当前的中心工作是抓好院所体制改革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四)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是政策性极强的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科技体制改革中要加强政府不同职能部门在各项政策中的协调。-7-前言重庆直辖以来,科技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实施科教兴渝的战略决策和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目标全面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取得了重要进展,科技发展的宏观环境进一步改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但毫无疑问,重庆市科技进步与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增速呈下降趋势。直辖以来,政府及社会对科技的投入虽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全国的投入增长趋势相比较,重庆市科技投入水平呈现下降趋势,用于研究开发的支出占GDP的比重在国内省市排名中下滑,政府科技投入在全市科技经费中的比例2002年一度降为17.3%,所占份额越来越少。2、基础研究薄弱,有重大影响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少。重庆市高层次创新人才与拔尖学术带头人队伍在国内处于较弱的地位。政府这几年在科技成果转化方向加大投入,但基础研究费用明显不足,基础研究投入占政府科技总投入的比例由2001年的16.5%降到2002年的10.1%。经费投入下降直接影响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2002年重庆市在三大检索系统上被检索的论文仅为438篇,占全国的0.8%,(四川3.04%,陕西5.09%,甘肃1.83%)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导致重庆地区原创性科技成果少,自主知识产权匮乏问题也相应出现。3、缺乏支撑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8-重庆市虽然有较完整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但由于投入不足,体制陈旧,为行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的公共平台相当缺乏,公共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明显的不能对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尤其是院所实现企业化转制以后,政府还没有形成完整地提供共性技术支撑的方案。三大科技平台建设已启动,但真正发挥作用还尚待时间。4、管理与资源分散,形不成合力科技发展中政府管理由于分工不明确,导致管理分散,在科技投入上,有限资金未能发挥集约化效应,存在不少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投入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大型科研设备由于没有建立良好的机制,协同作用,资源共享不明显。5、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重庆市大型企业1999年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投入的比例仅为0.8%,排在全国倒数几位,2001年下降为0.61%,这两年依然处于徘徊的状况。重庆企业研发机构总量偏少,大中型企业仅有120余家拥有研发机构,在全国排到21位,低于四川,陕西,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企业中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2001年仅为5.3%,这几年有所上升,但比例仍低,这反映企业的技术构成或技术密集程度不够。6、科技成果转化虽有一定进展,但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直辖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表现为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意识在增强,重庆市政府职能部门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进行了不少卓越成效的探索,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也取得了相当-9-的成效。但总体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亟待改善,科技成果转化并未建立起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有国内外重大影响和带动力的成果转化项目不多。7、科技管理仍需加强重庆市科技管理主要问题表现为科技管理体制尚待完善,科技评价体系的建设,科技投融资体系的发展在国内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纵观直辖以来重庆市科学技术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我们不难发现,重庆科技发展纵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最根本的制约来自传统计划时代的科技体制仍然在束缚重庆市的科技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在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事业具有基础性的促进作用。不改革不适应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旧的科技体制,不在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政策环境上做出好文章、做出大文章,全面系统地探索重庆市科技体制改革的途径和方法。重庆市科学技术工作要取得超常规跨越发展是不可能的。本课题基于此展开对重庆市科技体制改革发展与发展改革政策环境问题的研究。整个课题分为六章第一章分析和总结发达国家科技体制
本文标题:重庆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政策环境问题研究(摘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1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