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五章 综合国力 一
第五章综合国力第一节综合国力的概念第二节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第三节综合国力分析第一节综合国力的概念如政府质量、政治体制、外交关系等是指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国家的总体力量。综合国力:如资源、领土、人口、经济、军事等物质因素(硬国力)精神因素(软国力)第二节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一领土二资源三人口四经济五流通六政府1.地理位置一、领土在国防、经济上也有重大意义,它们是构成综合国力的最基本的要素。自然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国防地理位置等2.国土面积国土面积作为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评价一国实力时,往往首先关注其幅员大小。3.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指一国的自然形态。它对国家力量,尤其是国防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二、资源资源是综合国力中影响重大又相对稳定的因素,并可以计量。三、人口1.人口数量:保证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一定数量的人口是必不可少的。所谓人口质量即国民素质,是指国民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道德面貌、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等等。2.人口质量:3.人口分布:人口的地区分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国的国防。4.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人的性别、年龄、民族、种族等要素的构成情况,它是具体计算劳动力资源和兵源潜力的重要依据。5.人口的宗教信仰、民族构成:四、经济其次,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战争的破坏力及消耗量都有极大的增加,这也提高了国民经济对战争进程的决定作用。首先,强大的国防必须有强大的经济作后盾。五、流通1.交通:指用来运输物资和军队的空中、陆地和水上的交通网络,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及其设施等。2.通讯:由士兵组成的人流,由武器及保障系统组成的物流,以及由人流和物流所产生的报告、命令、指示计划、报表、图像等等军事情报(信号)所组成的信息流。政府是对整个国家进行组织管理的机构,也是使用国家权力的核心。综合国力各要素能否形成合力并发挥最大效能,相当程度上要靠政府的质量。六、政府1.政治性质2.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3.政府的机构和效能4.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第三节综合国力分析90年代以后,以美国学者R.S.克莱因为代表的一批国力理论家将国力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国力分析由单项比较转入综合研究,国力理论研究也由定性分析开始转向定量化,从而使综合国力分析进一步趋于接近各国的国力现实。式中:Pp——被确认的国力;C——基本实体,包括人口和领土;E——经济能力,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中的各部门;M——军事能力,等于战略力量加常规军事力量;S——战略意图;W——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一、克莱因的国力方程介绍Pp=(C+E+M)×(S+W)式中:P——表示被确认的国力C——包括人口、领土和自然资源E——(GNP+人均GNP+实际增长率)+(工业实力+农业实力+商业实力)M——军事实力G——国内政治能力D——国家外交能力日本学者福岛康仁对克莱因的国力方程作了如下的修改:1.福岛康仁“国力方程修正”学派:P=(C+E+M)×(G+D)二、其他学派介绍2.“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第一,国际贡献能力的构成要素第三,强制能力的构成要素第二,生存能力的构成要素3.我国学者的国力理论举要:(2)丁氏综合国力质量公式(1)黄氏综合国力动态方程三、对国力方程的评估运用国力方程来测算评估综合国力,标志着国力研究实现了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转变,是国力学研究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飞跃。1.对国力要素的不同认识2.对“软”、“硬”要素的不同认识3.对各要素对国力影响大小的不同认识4.对“软”要素的不同评价5.对经济发展指标的不同认识
本文标题:第五章 综合国力 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24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