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5-卢沟桥烽火ppt
日本帝国主义为武装侵略中国东北制造的事件.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军队炸毁了沈阳近郊的一段铁路,不但诬陷是中国军队炸毁的,还诬陷中国军队袭击日军。于是他们炮轰沈阳军事重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更让人羞耻的是,国民党主席蒋介石却下了“绝对不抵抗”的命令,使得卑劣的日军在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沈阳城,四个多月就侵占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日寇的虎狼之心并没有满足,他们又接着逐步蚕食华北,妄图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于是,日本又策划了蓄谋已久的挑衅,发动了“卢沟桥烽火”。九一八事变:卢沟桥烽火同学们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吗?①“烽火”指什么?②“卢沟桥烽火”是什么意思?③卢沟桥在哪里?卢沟桥烽火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位于北平南郊的卢沟桥是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烽火,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古代在边境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通过山峰之间的烽火迅速传达讯息;古有周幽王为褒姒一笑,博烽火戏诸侯而失信于天下,导致周朝衰败的典故。•(1)(名)基本义: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2)(名)比喻义:战火或战争。也说烽烟。卢沟桥位于天安门西南十五公里的永定河上,它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多孔联拱大石桥,距今已有八百年历史。5卢沟桥烽火卢沟桥卢沟桥是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占领了我国的东三省,又妄图将魔爪伸向全中国。“九一八”事变之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重要战略位置。南京大屠杀:日军刺杀中国人南京大屠杀:日军在活埋南京市民听读建议: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注每一自然段的序号。5卢沟桥烽火.mp3烽妄伪喉蓄烽火妄图虚伪咽喉蓄意fēnɡwànɡwěihóuxù我能行凌聋爹呐歼凌晨耳聋爹爹呐喊歼灭línlónɡdiēnàjiān我能行哭爹喊娘狼狈而逃抱头鼠窜万籁俱寂众寡悬殊同仇敌忾猝不及防鬼哭狼嚎如火如荼làiguǎkàicùtú读一读读一读háodiēcuànbèi烽火妄图伪军凌晨呐喊歼灭震耳欲聋蚕食挑衅fēngwàngwěilíngnàjiānzhènxìnlóng魔爪(zhuǎzhǎo)咽(yānyàn)喉明晃晃(huǎnghuàng)——————卢沟桥烽火万籁俱寂众寡悬殊哭爹喊娘同仇敌忾恼羞成怒狼狈而逃如火如荼鬼哭狼嚎猝不及防烽火妄图伪军咽喉凌晨呐喊歼灭挑衅读一读蚕食:象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占。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蓄谋已久:心里早就有这种计谋(指坏的方面),很久了。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恼羞成怒:由于羞愧怨恨而发怒。众寡悬殊:众:多。寡:少。悬殊:相差很远。双方人力多少相差很大。同仇敌忾:忾:愤恨。敌忾:对敌人的愤恨。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震耳欲聋:欲:快要。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猝不及防:猝:突然,出乎意料。出乎意料,来不及防备。抱头鼠窜: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相。夜以继日:日夜不停。多用以形容人勤奋。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默读课文要求:1、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2、用笔划出文中表示顺序的词语。3、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写卢沟桥事变过程的?“九一八”事变后(1)1937年7月7日深夜(2—3)第二天凌晨(4)当天晚上(5)卢沟桥事变第二天(7—8)按时间顺序卢沟桥烽火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第四段(9):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卢沟桥烽火【卢沟桥事变前】1931年8月,日军借口有一个日本军官在东北失踪,把大批军队调入东北。9月18日,他们炸毁一段铁路,并诬赖是被中国军队破坏的。当夜,日军聚集军队,炮轰沈阳城,发动“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以日本官兵2人在上海虹桥军用机场被击毙为借口,出动大批海陆军和飞机进攻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卢沟桥烽火这显然是赤裸裸的挑衅行为。合作探究:日军为何要侵占卢沟桥,入侵宛平县城?自读第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习第一段卢沟桥烽火自由读第一段“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学习第一段卢沟桥烽火理解词语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吞。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位于北平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卢沟桥烽火学习第一段卢沟桥是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时间敌军我军1937年7月7日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仔细品读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词语,然后就其中一个时间段里的战事情况进行小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填在表格里。时间敌军我军1937年7月7日深夜全副武装偷偷摸来气势汹汹蓄谋已久挑衅无理要求恼羞成怒首先开起火来严词拒绝开枪还击①表明事变的发生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②表现了日军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的狰狞面目,也表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1937年7月7日深夜卢沟桥烽火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卢沟桥烽火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1937年7月7日深夜卢沟桥烽火可以体会出日军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的狰狞嘴脸,事变的发生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1937年7月7日深夜日军我军全副武装喝问气势汹汹严词拒绝首先还击1937年7月7日深夜时间敌军我军第二天凌晨人仰马翻“哇哇”吼叫疯狂扑来狼狈而逃哭爹喊娘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举起冒着冲出砍去可以体会出日军遭到我军的迎头痛击和我国守军不畏强敌,勇抗侵略者的英雄气概。日军开始炮轰我军奋起抵抗卢沟桥烽火第二天凌晨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卢沟桥烽火第二天凌晨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第二天凌晨日军我军人仰马翻同仇敌忾狼狈而逃奋起还击卢沟桥烽火第二天凌晨可以体会出日军遭到我军的迎头痛击和我国守军不畏强敌,勇抗侵略者的英雄气概。时间敌军我军当天晚上猝不及防人头滚落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手握腰佩悄悄进发呐喊两面夹击可以体会出日军在正义面前遭到惨败的下场和我军的英勇无敌。卢沟桥烽火当天晚上当天晚上日军我军抱头鼠窜悄悄进发鬼哭狼嚎两面夹击可以体会出日军在正义面前遭到惨败的下场和我军的英勇无敌。卢沟桥烽火比较下面两组词语: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卢沟桥烽火“偷偷地”和“摸”是贬义词,讽刺挖苦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行为。“悄悄地”和“进发”是褒义词,赞美中国军队正义反击侵略行为。①“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举起、冒着、冲出、砍去”表现了我国守军不畏强敌,奋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②“猝不及防人头滚落尸横桥头鬼哭狼嚎抱头鼠窜”表现了日军遭到我军的迎头痛击,在威武不屈的正义面前,侵略者遭到惨败的可耻下场。卢沟桥烽火学习第三段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1.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2.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急之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3.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及声援。链接相关资料:【毛泽东】向全国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蒋介石】一方面派人向日本提出抗议,一方面派人向日本密谈。抗议是做给人民和国际上看,密谈才是主要意图。卢沟桥烽火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卢沟桥烽火(1)平津、华北、中华民族危急!(2)华北危急!平津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比较卢沟桥烽火(1)三个感叹号表明当时中国形势非常严峻,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了。(2)不能调换顺序,因为这是按范围从小到大安排的,说明中国的领土正在被日寇蚕食。比较卢沟桥烽火学习第四段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卢沟桥烽火(1)“序幕”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在文中,“序幕指的是抗日战争。(2)如火如荼,形容旺盛、激烈。在课文中体会到抗日战争的持久与激烈。卢沟桥烽火小练笔写话练习:站在卢沟桥头,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侵略者遭到可耻的惨败。本文写作特色•1抓住双方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战斗场面。•好处是:能写出战斗的氛围来。•2按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事件。•好处是:使人感到事情的发展有头有尾,脉络分明,也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近年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并且越演越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其中的历史意义吗?一、何为靖国神社日本的靖国神社,地处东京市中心的皇宫附近,周围环境怪异,它源于日本民间悼念死去亲人。50年代后,日本的一些右翼势力不断地把参加二战的一些战犯供养在里,现在里面有1067个被盟军处死的“甲级”战争罪犯,以及在侵略战争中战死的200多万死难者。这里被视为军国主义的象征,阴森中透出一股杀机。在靖国神社里有许多东西都是展示日本帝国军人的“好战功绩”,有16面浮雕,其中有10面与侵略我国有关,又是“奉天入城”,又是“占领南京”等等。振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在这里面竟成了天皇及他部下的丰功伟绩了,令中国人民不堪入目。现在靖国神社已成为战刀与征战、侵略的象征了。作业:(一)组词烽()妄()喉()呐()峰()忘()侯()纳()zhuǎ()yān()diào()爪咽调zhǎo()yàn()tiáo()(二)照样子写词语明晃晃()()()气势汹汹()()()如火如荼()()()课后作业:练习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要求:①要有顺序,做到条理清楚;②内容要具体,尽量用课文中的词语,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③要有感情,表情要丰富,还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时间敌军我军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全副武装气势汹汹恼羞成怒首先开火人仰马翻吼叫疯狂扑来哭爹喊娘狼狈而逃猝不及防鬼哭狼嚎抱头鼠窜大声喝问严词拒绝立即还击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举起冒着冲出砍去手握腰佩悄悄进发齐声呐喊仔细品读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词语,然后就其中一个时间段里的战事情况进行小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填在表格里。根据上述表格中的内容,你能讲述“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经过吗?课
本文标题:5-卢沟桥烽火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2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