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九年级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九年级模拟考试物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号二三总分积分人核分人13-2223-2526-30313233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在答题卡对应的栏内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字母标号涂黑)1.《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2.“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下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形成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3.图1是扬州瘦西湖五亭桥风景照,其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由于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漫反射4.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鞋底和轮胎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自行车刹车时,闸皮压紧在钢圈上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并加润滑油D.体操运动员比赛前在手上抹镁粉5.如图2是跳水运动员跳板跳水时的情景,从运动员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整个过程中A.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增大,机械能不变B.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减小C.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D.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增大图2图1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26.两滴水珠接近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滴,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物质间有扩散现象7.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说明A.宇宙处在不断的膨胀中B.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D.太阳和太阳系最终也会走向“死亡8.图3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发电过程中,下列所述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A.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D.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9.如图4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直线滑动。以下叙述中的二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D.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1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逐渐进入百姓家庭,图5是小华家购买的一辆小轿车,他发现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则轿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A.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减小,压强增大B.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减小,压强减小C.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加大,压强增大D.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加大,压强减小11.发生以下哪一事件会使汽车上的乘客突然往后倾A.汽车突然刹车B.汽车突然减速C.汽车突然起动D.汽车突然拐弯12.以下电路图中与图6实物图一致的是核反应堆汽轮机发电机电网核燃料图3图5图4图6ABCD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一模考试物理试卷第3页共10页得分阅卷人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3.小红利用一把钢尺在课堂上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践活动,这个实验说明尺伸出桌面的长短会影响音调的高低,伸出部分越短,尺子振动越,音调越。利用该图所示实验还可以进行哪些有关声音的探究实验(举1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lkg、20℃的水吸收了2.1×105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司机往汽车发动机的水箱里灌水,这是因为水的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冷却效果好。15.俗话说“鸡蛋碰石头”,鸡蛋碰石头的结局通常是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鸡蛋壳的_________(硬度/延展性/密度)不及石头,假如用鸡蛋和石头相碰撞,鸡蛋对石头的力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石头对鸡蛋的力。16.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小宇同学认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深度,并运用图8所示的情景对其中的一种猜想进行了实验验证。小宇验证的是液体压强和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过程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如图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小车将弹簧压缩后松手释放,小车被弹开。弹簧形变越_________,弹性势能越__________,小车滑行距离越远。(大/小)18.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瓶,装入A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如图10所示,则ρ甲_______________ρA;ρ甲__________ρ乙。(大于/等于/小于)19.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实验中,为了研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我们通常选用_________________做实验来显示其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如图11所示的是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分布情况,根据实验现象可初步推断: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与______________图8图7图9图11AA甲乙图10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4得分阅卷人得分阅卷人磁铁的相类似。20.图12是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CD”部件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当线圈转动到平衡位置时,能自动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实现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连续转动。电动机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21.如图13所示电路,电阻R1=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5A。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_________A;电源电压为___________V;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_____W。22.江苏交通广播网(FM101.1)是一个广播电台,它是通过__________波向江苏境内的司机听众传送信息,它的频率是101.1MHz,则它的波长是___________________m。(v=λf,小数点后保留2位)三、解答题(共52分)23.(2分)请在图14中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24.(2分)请在图15所示的家庭电路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一个两孔插座和一个带按钮开关的螺口灯泡正确接入电路。25.(3分)夹子是生活中常见的器具,对此小明进行了探究:①小明用力将夹子张开(如图16甲),此时夹子属于(省力/费力)杠杆;②用夹子夹住物体时(如图16乙),画出动力臂和阻力。图12甲乙图16甲乙开关灯泡插座火线零线图15图14图13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一模考试物理试卷第5页共10页得分阅卷人得分阅卷人26.(3分)读出下列各图的示数物体长度体温砝码及游码总数27.(6分)如图17所示,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⑴对比A、B两套器材,你觉得应该选_____________套来完成实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组同学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D所示,对比发现,他们相同点是: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上升/保持不变/不断下降);沸腾时,水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回答出一个理由)28.(5分)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18为该实验的装置图。【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cm。【评估实验的方案】方案甲: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方案乙:除甲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方案丙: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方案丁:与丙不同的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它步骤相同。图17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6得分阅卷人得分阅卷人以上四种方案中,哪些是科学合理的:_____________(甲/乙/丙/丁)【解决实验中问题】⑴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18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上/下)调节。⑵小丽同学做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光屏的位置,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请你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5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⑴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19甲所示,此时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左/右)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⑵当左侧钩码处于图乙所示A位置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使杠杆恢复水平位置平衡。⑶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5N,L1=20cm,F2=2.5N和L2=4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考虑到弹簧测力计有自重,若弹簧测力计拿倒了,如图丙所示,测出的拉力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变大/变小)。30.(7分)要测量一个额定电压是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估计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约为10Ω。现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三个规格分别为“10Ω1A”、“50Ω0.5A”和“1kΩ0.1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源(8V左右)一个。(1)小星设计了图20甲所示的电路图,通过分析你认为小星应选用规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图18图19甲乙丙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一模考试物理试卷第7页共10页得分阅卷人(2)请你根据电路
本文标题:九年级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4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