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呼唤我们的良知贫血:爱心缺失;缺钙:心理脆弱;脑膜炎:思想疲软。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写道: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唤醒学子孝心学会自立吧,我可爱的弟子们从二道江到石井沟,从东大滩到冯家屯,我迈进了57位弟子的家门,我拜访了57位弟子的双亲。我可爱的弟子们哪,你们可知道,这60多天的仆仆风尘,这50多家的目睹耳闻,使我得出了怎样一个动心的结论?57对父母,不管年轻年老,不管为官为民,每一位都是爱子如命,每一位都是勤勤恳恳:清晨,儿女还在酣睡,慈母早已起身,精心精意地调剂饭菜,只怕儿女的眉头皱起愁云。严父本想唤醒爱子,内心却翻腾着激烈的矛盾:既怕打扰了爱子的睡眠,又怕浪费了晨读的光阴。可敬的严父,象忠诚守时的报晓鸡;可亲的慈母,象任劳任怨的女仆人。而我那作儿女的弟子们哪,却似乎习以为常,倒有些麻木不仁。只要学校收钱,再清贫的父母也会慷慨解囊;只要孩子买书,再懒惰的父母也会踏遍书店的大门;只要孩子端起书,再劳累的父母也不肯让孩子洗洗手帕;只要孩子拿起笔,再辛苦的父母也不肯让孩子为家务分神。而那些可亲可敬的父母们哪,却还在反复地检讨自身。我常常听到这样的叹息:嗨,都怨我们文化低,连孩子的学习都辅导不了。我常常听到这样的慨叹:唉,都怪我们记性差,当年学过的只剩些薄雾残云。我见过这样一位父亲,为了辅导女儿学习,年近四十还去攻读夜大。我见过这样一位母亲,英语一窍不通,却一次次来校请教,帮助儿子补习英语的法门。我可爱的弟子们啊,你们可曾理解,父母已成为两头点燃的蜡烛:一头点燃,照亮了工作,一头点燃,照亮了你们。他们在加倍地煎熬着心血,他们在加速地毁灭着自身。你们可曾见到:烛落泪时母泪落;你们可曾听到:烛心燃时父呻吟;你们可曾反思:习以为常是多么无情无义!你们可曾自省:麻木不仁是怎样违背天伦!学会爱吧,我可爱的弟子们!学会爱吧,可怜天下父母心!享受父母的爱,却从不想到反哺,我不相信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享受老师的爱,却从不想到回敬,我不相信他是一个纯粹的人。索取朋友的爱,却从不想到答谢,我不相信他是一个高尚的人。获得集体的爱,却从不想到回报,我不相信他会成为爱国的人。学会爱吧,这是作人之本。学会爱吧,这是报国之根。这就是我得出的动心的结论。我可爱的弟子们哪,请你良心发现,请你扪心自问:你是否吃得好却不觉甜,穿得暖却不觉温,得到爱却不领情,享着福却忘了恩?我可爱的弟子们哪,请别再呼唤“妈妈,再爱我一次!”请你真诚地对父母说句:让我也来爱一爱你们!清晨,让闹钟把自己早早叫醒,放爸爸到户外去练练气功;夜晚,让妈妈陪爸爸看看电视,也该让二老放松放松。上学时,专心听讲,埋头用功,纵然不能科科优秀,也要使成绩逐步上升。放学后,玩要玩得适可而止,学要学得雷厉风行。达材成德是自己的事,父母包办情理难容!妈妈不放心,就让她看看你的自强规划;爸爸不放心,就给他讲讲最近的成功。自醒吧,良知未泯的弟子!自尊吧,难以长大的儿童!自强吧,九十年代的娇子!自立吧,父母心中的龙凤!用你自学自治的行动,超越儿童的心理;用你自胜自强的举措,证明你业已长成;用你坚定不移的自信,创造一个自救的上帝;用你顽强自立的成果,重新调整爱的天平!我可爱的弟子们哪,昂起你的头,挺起你的胸,迈开你真正自立的步伐,奉献你回报父母的赤诚!回头吧,浪子!李哲下午暴雪忽临,气温骤降。放学后,我发现妈妈捧着大衣站在门口等着接我回家。好久没和妈妈一起骑车了,突然有一种感觉:她怎么那么慢。第三次催她快点之后,我开始皱眉。在她摔倒之后,我不禁嘟哝起来:“怎么那么笨,连车都骑不明白!”我看不到她的表情,只听她在喃喃地说:“是啊,人老了,不中用了,连车都骑不稳了。老了呀!”当时我竟没去扶她,甚至都没去问她伤没伤着。回到家后,与妈妈一同吃饭,在桌上相对而坐,才发现她竟憔悴得如晚秋的树叶了。天啊,我怎么这么冷酷!我怎么能对那个倾注一生给我的人那么冷酷?是啊,妈妈现在是老了,她已不是那个能把我高高抛起,再稳稳接回怀里的妈妈了;她已不是那个半夜起来,一口气背我跑到几里外的医院的妈妈了;她已不是那个风雨无阻,天天骑车带我上学、放学的妈妈了。是啊,她真的老了,不知不觉,我都比她高半头了。儿子长大,母亲衰老,这是大自然定下的规则,但可悲而又可怕的是,她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也随之衰老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刚愎自用,不再尊重母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桀骜不驯,逆反心理日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觉得妈妈太唠叨,太罗嗦,太能操心。于是,我甚至开始厌恶她——人老,心也老了。真烦!真正的清醒,总是在极度糊涂之后的。现在回想起童年的岁月,我是多么地爱我的妈妈呀!三岁我已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六岁我已知道“好孩子要孝敬父母”,九岁我已能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而今天,“饱读诗书”的我竟然对母亲那么冷漠!而母亲对我的爱却一如既往,有增无减。这只能有一种解释——我变得无情无义了。我好怕,好怕自己会变成那种令众人唾骂的不知该叫什么的“生物”。妈妈才刚过“不惑”之年,我就已嫌她老,那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面对一个满口无牙、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太婆,我会做些什么?我真的不敢再想了!滴水之恩,尚当涌泉相报;对于沙漠里的一眼清泉,我又怎能自己喝足后就将其埋葬呢?擦干头上的冷汗,长吁一口气,自我庆祝一下:现在觉悟还不晚,浪子回头金不换。趁现在我还是我,赶快把这份难得的清醒记录下来。但愿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倘我真的堕落到与狗彘称兄道弟之时,这篇文章仍能将我那奄奄一息的“人”的良知再一次唤醒。一流“学生”,以德为先德才兼备,是成品;德才兼缺,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本文标题:呼唤我们的良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6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