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颠狂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19世纪后期著名作家,世界文学天才,在20世纪文学中受到极大的推崇,被西方现代派奉为鼻祖。1、苦难经历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病态的天才,陀氏生于莫斯科,父亲是贫民医院的医生,胸襟狭窄、暴虐和易于冲动是他们父子俩的共同特征。母亲随和、善良、温柔,同时又十分干练、机敏,她身体虚弱,留给陀氏的印象总是在病中。少年的两大打击15岁时,他的母亲因肺结核去世,他沉浸在丧母的哀痛之中。16岁时,他最崇拜的诗人普希金在决斗中死去,这对多愁善感的陀氏是个沉重打击,每次随哥哥和叔母从教堂朝拜回来,他总是不断痴痴地朗诵普希金的诗句。军事工程学校读书17岁时他入军事工程学校,那里的学生多是富家子弟,为了避免受辱,他孤独地躲在一边。兵营式的生活痛苦难熬,敏感的陀氏感到难于忍受。毕业后在工程局任职一年就退职,专事写作。判处死刑1849年4月,陀氏因在一次集会上朗诵了别林斯基致果戈理的信而被捕,并被判处死刑。行刑那天,他和其他21名死囚站在处刑台上,陀氏后来回忆,称它是“可怕的、无限恐怖的、等待死刑降临的时刻”。就在执行处决的前一刻,传来了沙皇的赦免令,陀氏的死刑改为四年苦役,流放西伯利亚。苦役犯苦役犯的生活十分艰苦,他生活在杀人犯、盗窃犯、暴徒和疯子中间,要时时刻刻和他们打交道,这些人都对他抱怀疑和敌对的态度,因为他是他们中间唯一的一个贵族。四年之后,他在边防营里做列兵,最使他难以忍受的是军队的体罚。陀氏在西伯利亚待了九年,才回到彼得堡,重返文坛。2、颠狂的爱情陀氏直到34岁还没有谈过恋爱,直到西伯利亚四年苦役后才认识了他的第一个妻子玛丽娅。玛丽娅是个中学教师的妻子,比陀氏小4岁,她是个神经质的女人,情绪变化无常,动辄伤感落泪。陀氏认为这是深沉、崇高的感情的特征。第一次婚姻1857年2月6日,陀氏和玛丽娅结婚。玛丽娅不理解陀氏的写作,不断指责他,最后夫妻关系破裂,1861年起分居,各自独立生活。1864年4月玛丽娅死于肺病,陀氏在她的最后几个月里一直照料她。她死后,他抚养她和前夫生的儿子。在陀氏的很多小说中,都有玛丽娅的原型。第二次爱情陀氏经历的第二次爱情是与年轻的女大学生阿波利纳里娅的恋情。阿波利纳里娅比陀氏小20岁,他们认识时,她刚22岁,当时正是陀氏和玛丽娅分居的时候。1862年秋,毫无顾忌地委身于陀氏。她希望陀氏离婚,和她结合,但陀氏借口妻子有病,不愿走出这一步。因此当玛丽娅去世,陀氏可以和她结合时,她坚决拒绝了陀氏的求婚,理由是,她过去不顾一切地爱他,他却没有给予相应的回报。1866年他们分手。尽管他们分手了,但他把她称为“永恒的女友”。在他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中都有阿波利纳里娅性格的体现。第二次婚姻陀氏的第三次爱情是他与他的第二个妻子安娜的幸福婚姻。安娜本是陀氏的速记员,她比陀氏小25岁,善良,温柔,贤惠。1866年10月,安娜经老师推荐,到陀氏家当速记员,帮助陀氏速记小说,整理和誊写《赌徒》的速记稿。他们配合得很好,在20多天中便完成了《赌徒》,陀氏本人也与速记员相爱了。他们很快结婚。幸福婚姻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具有平民气质,但精神和性格截然不同。他们婚姻成功在于安娜从不介入他的心理,不干预他的内心生活,不想影响和纠正他。正是“不干预”原则取得了他的信任,加强了他的自由感,他在她面前不拘束。安娜的功绩他们共同生活了14年,有一儿一女。安娜在丈夫死后一直守节,当时她35岁,但她认为自己的女人生活已经结束了,便献身于维护他的声望的工作。她出版了他的作品全集,1906年收集了有关陀氏的五千多种书目,在莫斯科历史博物馆开辟了陀氏手稿、遗物和肖像展室。创建了陀氏中学。收集他的书信和杂记,强迫他的朋友为他写传记,并亲自写回忆录。她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整理他的文学遗产,在这项事业中创立了丰功伟绩,作出巨大贡献。安娜之死1918年,安娜远离家庭和朋友,住在克里米亚。正值德俄战争时期,她收不到儿子寄的生活费,经常吃不饱,简直要饿死了。6月1日,她买到两磅冒着热气的面包,全吃下去了,当晚腹痛剧烈,诊断为急性肠炎。6月9日去世,终年73岁。死时身边既无儿女,也无亲眷,孤苦伶仃,穷愁潦倒,凄凄惨惨。3、疯狂的赌博陀氏一生有两大激情,爱情和赌博。赌博和女人在他的精神和生活中,都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他常常为自己不能自制而悔恨,为自己的堕落而自责,但他又无法克制狂赌的激情。和安娜结婚后,他仍然疯狂地赌博,嗜赌如命,不可自拔。陀氏曾经在赌场输得精光,写信给妻子,说他回家的路费和宿费都没有了。安娜把家里所有的钱都寄给他。他收到钱后,直奔赌场,又全部输光。戒赌1871年陀氏彻底戒赌了。这是在又一次赌光之后,一种可怕的预感和空前强烈的悔恨笼罩在他的心头。他梦见了父亲和妻子的白发,为此感到痛苦不堪,永志不忘。他把自己彻底献给了家庭和妻子,从此戒赌,一举成功。4、为生计写作写作是他思想和感情的出路,是他不顺利的私生活的无意识补偿。此外,为了维持生活,他必须拼命写作,稿费是他的唯一生活来源。他是俄国第一流的职业作家,却永远为囊空如洗的屈辱和不断赶写稿子没时间修改而诉苦。他永远欠出版商的债,必须拿作品抵偿预支的稿费,连夜为即将出版的杂志赶写连载小说的下几章。为此他非常嫉妒贵族作家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冈察洛夫等,因为他们不需要为生计而写作。同时写作两部小说1865年,陀氏受到债主逼债,把三卷集选集的版权出让给出版商,并答应1866年11月1日交付一部新小说。如果到期交不出新小说,得付赔偿费和丧失9年的三卷集的作者版权。出版商在这点上耍了心计,他明知陀氏忙于杂志的连载小说,不可能同时再写新作,才和陀氏订这个苛刻的合同。陀氏直到用完最后一个卢布,才明白他在借据上签字是给自己脖子上套上绞索。为了实现契约,他铤而走险,在四个月内写完两部小说,一部小说早晨写,另一部晚上写,这就是《罪与罚》与《赌徒》。为此他请了速记员安娜来协助他写《赌徒》。1866年10月29日,陀氏口述了《赌徒》的最后几行字,在25天中完成了这部小说,实现了计划。10月31日,手稿通过警察局送交给出版商。二、小说作品介绍主要小说篇目:《穷人》(1845)《双重人格》(1846)(《孪生兄弟》中篇)《死屋手记》(1860)《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罪与罚》(1866)《白痴》(1868)《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1、《穷人》(1845)马卡尔·杰符什金从17岁进政府机关当书记员,迄今已经30余年,仍旧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瓦尔瓦拉·杜勃洛谢洛娃是生活在贫民窟里的孤女,被杰符什金救出了青楼。杰符什金碰上瓦尔瓦拉之后,生命开始出现生机,但正在此时,一个地主贝柯夫插了进来,他向瓦尔瓦拉求婚,不是为了爱情,只是为了有个子嗣。瓦尔瓦拉为了不连累杰符什金,毅然跟随地主走了。杰符什金痛苦不堪。2、《罪与罚》第一部给作者带来世界声誉的作品。穷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在彼得堡读书,因交不起学费失学了。他看到贫穷对自己一家和退职文官马尔美拉多夫一家的威胁,便想改变他们的境况。为此他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并在慌乱中还杀死她的妹妹,另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太婆。杀人后他良心不安,向马尔美拉多夫的女儿,妓女索尼娅坦白了杀人的事。索尼娅劝他自首。他被判了8年苦役,索尼娅自愿跟他到了西伯利亚。罪”与“罚”的多重含义1.法律上的罪与罚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犯罪,受到法律惩罚。2.理性上的罪与罚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杀人理论:“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超人”,推导出“不平凡的人”可以为所欲为,他要做不平凡的人,去杀放高利贷的老太婆,用她的不义之财接济穷人。这是一种理性的误导。因此在实践中破产。3.宗教道德的罪与罚基督宣扬爱一切人,包括爱仇敌,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违背宗教道德——博爱,受到良心道德的惩罚,最终皈依宗教。3、《白痴》(1868)梅思金公爵患病,在瑞士养病三年,在回乡的火车上偶遇富商之子罗果静。梅思金来找本家叶潘钦将军夫人,先是因为囊中空空、“不识时务”而被视为“白痴”,颇受冷遇。后来,因为继承了一笔财产,又成了到处受欢迎的对象。娜斯泰谢·费里帕夫娜是彼得堡第一美人,她本是孤女,富商托慈基花费大量金钱对她加以培养,长大后成了托慈基的情妇。目前,托慈基感到已经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他看中了叶潘钦将军的女儿,于是安排将军的秘书加纳娶娜斯泰谢,以免“后院起火”。罗果静贪恋娜斯泰谢的美色,想用十万卢布买下她,在娜斯泰谢的生日晚会上,娜斯泰谢对自己像商品一样被卖来卖去非常不满,她烧了那十万卢布。正在此时,不请自到的梅思金公爵来向娜斯泰谢求婚——他的求婚主要是出于怜惜和仁爱。娜斯泰谢也爱公爵,但是他怕自己毁了对方。娜斯泰谢在罗果静和梅思金之间摇摆不定,最后下决心与公爵结婚。绝望的罗果静把她杀了。罗果静被逮捕,充军西伯利亚。梅思金公爵受此打击、旧病复发,再次去瑞士疗养。4、《卡拉马佐夫兄弟》老卡拉马佐夫年轻时是寄食于富户家的丑角,后来依靠不正当的手段发家,晚年成了富豪,他贪婪残暴,极端好色,娶过两次妻子,结果一个逃亡,一个被他折磨致死,所生的三个孩子都被他弃置不顾,幸亏有一位老仆人加以抚养,他们才得以长大。长子德米特里当过军官,性情暴烈,生活放荡,曾利用上司老中校因挪用公款案情危急之机,逼迫中校之女卡杰琳娜接受了他的求婚。但不久他又爱上了风骚女子格鲁申卡,为和荒淫无耻的父亲争夺这个女人以及家产,他一再声言要杀死父亲。次子伊凡上过大学,善于思考,是个无神论者,他抗议现存的社会秩序,同情人类苦难,但是为了继承父亲的家产,他盼望父亲早死。他爱上了卡杰琳娜,希望哥哥和父亲争斗,以便自己从中渔利,独占卡杰琳娜。三子阿辽沙纯洁善良、谦恭温和,是修道院院长卡西马长老的得意弟子,他周旋于家庭成员中起到了抑恶扬善的调节作用。斯麦尔佳科夫是老卡拉马佐夫奸污疯女丽莎留下的私生子,他被父亲用作厨师,对父亲心怀不满,最后为了夺取钱财杀死了老卡拉马佐夫又嫁祸于德米特里。卡拉马佐夫气质“卡拉马佐夫”父子兄弟之间充满着猜疑、仇恨和斗争,最后演出一幕杀父丑剧而走向瓦解、灭亡。这个家庭的主要成员尽管身份不同、性格有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气质:思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行动上的极端卑鄙无耻和为所欲为,其具体表现是贪财、好色、任性。这即所谓的“卡拉马佐夫气质”。三、病态人物陀氏描写的人物几乎都是病态,与所表现的内容具有一致性。根据不同的病态激情,可以把陀氏病态人物分为三类。1.自虐性小人物城市底层小人物,处于被侮辱与被欺凌的社会地位,处境艰辛,命运悲惨,作者对他们寄予了满腔的同情,对他们表现出切肤之痛。这类人物有索尼娅、杜尼娅(《罪与罚》),娜斯塔西娅(《白痴》),卡杰琳娜、格鲁申卡(《卡拉马佐夫兄弟》),瓦尔瓦娜、杰符什金(《穷人》),娜塔莎、尼丽、彼得罗维奇(《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地下人”(《地下室手记》)等。这类小人物的共同特征是热爱苦难,自我牺牲,既谦卑又高傲,表现出一种病态的顺从,残酷地折磨自己,在自虐中得到一种辛酸的满足和痛苦的享受。小人物的文学传统从文学传统看,陀氏的小人物直接继承了普希金开创的写小人物的传统,与普希金和果戈理的小人物所不同的是,他更加突出了小人物自虐、病态的特点,并且大量描写被欺凌的妇女与儿童形象,宣扬宽恕和解、忍耐顺从的理想,主张用基督的爱来拯救社会。2.心理实验英雄一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具有心理的实验性,拿自己做实验,在心理实验中认识世界和自身,把自己看做英雄。当他们的理论在现实生活面前遭到破产,导致心理实验的失败,他们也就由实验中的英雄强者变为现实中的懦夫与弱者。为此,我们称这类人物为心理实验的英雄。这类人物有拉斯柯尔尼科夫(《罪与罚》),伊凡、德米特里(《卡拉马佐夫兄弟》),韦尔西洛夫(《少年》),斯塔夫罗金、彼得·韦尔霍文斯基、沙托夫、基里洛夫(《群魔》)。双重人格心理实验英雄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双重人格,内心世界分裂,充满精神变态的激情,大都是虚无主义者,创立自己的行动
本文标题:27陀思妥耶夫斯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97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