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十一讲 中国佛教..
中國佛教述略AShortIntroductiontoChineseBuddhism劉樂恒•(一)原始佛教教義概述;•(二)佛教流傳的諸派別;•(三)中國佛學的思想;•(四)中國佛學在近代的進展。賈師古菩薩像名稱釋義•“佛”(Buddha、佛陀、浮屠)譯成漢語卽“覺悟者”。•“如來”:佛之十號之一,對佛的總稱。《金剛經》:“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世尊”:佛之十號之一,佛陀為世上最殊勝、最受尊敬者,故稱世尊。釋迦牟尼•現代通常所說的佛陀,是指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Śākyamuni);•二十九歲時深感人生生老病死之苦,苦思而不得其道,於是出家修行求道;•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餓受苦;釋迦牟尼•三十五歲時在菩提樹下禪定,發願不成正覺永不起身;•七日七夜瞻望明星而悟道,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成為佛陀。公元前三世界阿育王於菩提樹所在地建金剛寶座(此為十二世紀重建)釋迦牟尼•說法四十五年,度化諸多弟子,如舍利弗(智慧第一)、摩訶迦葉(禪宗祖師)、須菩提(解空第一)等;•八十一歲時(公元前486年)滅度;•佛涅槃後,經弟子數次結集,形成“經”、“律”、“論”三藏。佛教傳播的三個分支•佛滅度後,佛教衍生出不同的部派。阿育王時期,佛教不斷傳播,主要分為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兩支。•南傳佛教以上座部佛教為主,通過斯里蘭卡,傳至緬甸、泰國、印尼、老撾、柬埔寨、越南南部。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八正道•四諦•三法印•緣起/十二緣生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八正道•釋迦在鹿野苑初轉法輪(說法),為五個弟子講說中道(八正道),批評苦行學說。•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所習所行與實相相應)、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四諦•講完八正道後,佛為說四諦(染:苦集/淨:滅度)義。•佛於四諦義講說三次(三轉法輪):初轉明人生老死是苦;二轉應遍知修行,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三轉明修行效果,苦已明、集已斷、滅已證、道已修。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諦(satya),審實不虛之意。•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惱之狀態。•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常所怨仇憎惡之人,本求遠離,而反集聚)、愛別離(所親愛之人乖違離散)、求不得、五取蘊(色受想行識)。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五取蘊/五蘊/五陰之苦:色、受(苦、樂、捨、眼觸等所生之諸受)、想(眼觸等所生之諸想)、行(意志與心之作用)、識(眼識等諸識之各類聚)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集:招聚之義。審實一切煩惱惑業,實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集諦即關於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諦。•滅,即寂滅。審實斷除苦之根本(欲愛),則得苦滅,可入涅槃。滅諦即關於滅盡苦、集之真諦。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道,能通之義。審實滅苦之道,乃正見、正思惟等八正道,若依此修行,則可超脫苦集二諦,達至涅槃。道諦即關於八正道之真諦。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三法印•一、諸行無常:一切世間有為諸法概皆無常,眾生不能了知,反於無常中執常想,故佛說無常以破眾生之常執。(破法執)•二、諸法無我:一切世間有為無為諸法概皆無我,眾生不能了知,而於一切法強立主宰,故佛說無我以破眾生之我執。(破我執)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三、涅槃寂靜:一切眾生不知生死之苦,而起惑造業,流轉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故佛說涅槃之法,以出離生死之苦,得寂滅涅槃。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緣起(十二因緣)•三法印之基礎為緣起說•因與緣:無明等展轉感果名為因,互相由藉名為緣。換言之,因指引生結果之直接內在原因;緣指由外來相助之間接原因。•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無明:煩惱之惑蓋覆本性,無所明了。•行:從無明而起善不善身口意業。•名色:名者心之謂,色卽是身。•六處:身形具六根,攬外境成六塵,相互涉入。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觸:根塵相對,俱名為觸。•受:由於根塵相對,漸解領納前境好惡,名為受。•有:卽執著有三界、三有。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印度大乘思想:•公元一世紀中葉起,印度開始流行大乘思想。•大乘與小乘釋義:一般而言,係大乘佛教徒對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之貶稱,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場來看,大乘並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發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礎。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般若經》之出現(玄奘編撰並譯出《大般若經》六百卷。•《華嚴經》之出現(漢譯有六十卷本及八十卷本)。•《法華經》與《維摩詰經》。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龍樹(Nāgārjuna)及其思想•在漢地有“八宗共祖”與“千部論主”之稱;西藏尊龍樹為密教祖師;•論著:《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論》等。其弟子提婆作《百論》。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中論》“三是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卽是空,我說卽是空,亦為是假名(施設),亦是中道義。”•中:非有非空、非有非無;“因緣故非有,緣起故非無”/破的方式•問題:如何理解“空”?“不壞假名而說實相”。中國佛學•後來天台宗吸收《中論》之思想:體眞止空觀真諦三止方便隨緣止三觀假觀三諦俗諦息二邊分別止中觀中道第一義諦中國佛學•《中論》“八不偈”:•《中論·觀因緣品》:“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中國佛學•中土佛學之演進:•印順之三系說: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眞常唯心(如來藏)•中土佛學諸宗:般若空宗、俱舍宗·成實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密宗·法相宗·律宗·三論宗·淨土宗中國佛學•主要講般若空宗與《肇論》、《大乘起信論》、華嚴宗、禪宗。般若空宗與《肇論》中國佛學•大乘中觀學與魏晉玄學之相融互動:•魏晉玄學關切“有”與“無”之問題。•王弼“貴無”與郭象“崇有”。中國佛學•王弼:“天下之物皆以有為生,有之所始,以無為本,將欲全有,必反於無也。(《老子注·四十章》)•郭象:處有而無待,處有而不有。“夫唯與物冥而循大變者,為能無待而常通,豈〔獨〕自通而已哉!又順有待者,使不失其所待,所待不失,則同於大通矣。故有待無待,吾所不能齊也。至於各安其性,天機自張,受而不知,則吾所不能殊也。夫無待猶不足以殊有待,況有待者之巨細乎!”(《莊子注》)中國佛學•牟宗三:郭象玄學之三義:•一、觀冥:無•二、觀跡:有•三、觀跡冥圓,此為具體之中道:玄中國佛學•牟宗三並認為郭氏之此三義,乃與天臺三觀相通:•一、從假入空→一切智(空)•二、從空入假→道種智(假)•三、雙遮二邊→一切種智(中)中國佛學•如順著此思致,則郭象之論“有”,處有而無,實際上就是“觀跡冥圓”、“雙遮二邊”之義。而王弼之論“無”,則重在觀冥、從假入空一邊,但王弼並不是只有這一個面相。王弼所論有與無,實具備三面相,只不過王弼特重無的一面而已。是故,王弼之論無與郭象之論有,乃在三義中得以統一。中國佛學•因此般若中觀空宗能夠與魏晉玄學融合無間,並發展出中土般若如《肇論》等著作。•對於“空”的理解:僧肇與六家七宗•《物不遷論》:論動靜,非動非靜、卽動卽靜;《不眞空論》:論有無、空有,非空非有。中國佛學•《物不遷論》:•夫生死交謝,寒暑迭遷,有物流動,人之常情。余則謂之不然。何者?《放光》云:法無去來,無動轉者,尋夫不動之作,豈釋動以求靜,必求靜於諸動。必求靜於諸動,故雖動而常靜。不釋動以求靜,故雖靜而不離動。然則動靜未始異而惑者不同。緣使真言滯於競辯,宗途屈於好異。所以靜躁之極未易言也。中國佛學•〔……〕試論之曰:《道行》云:諸法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中觀》云: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斯皆即動而求靜,以知物不遷明矣。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動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然則所造未嘗異,所見未嘗同。逆之所謂塞,順之所謂通。茍得其道,復何滯哉?〔……〕中國佛學•噫!聖人有言曰:人命逝速,速於川流。是以聲聞悟非常以成道;緣覺覺緣離以即真。茍萬動而非化,豈尋化以階道?復尋聖言,微隱難測。若動而靜,似去而留。可以神會,難以事求。是以言去不必去,閑人之常想;稱住不必住,釋人之所謂往耳。豈曰去而可遣,住而不可留邪?中國佛學•故《成具》云:菩薩處計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摩訶衍論》云:諸法不動,無去來處。斯皆導達群方,兩言一會,豈曰文殊而乖其致哉?是以言常而不住,稱去而不遷。不遷,故雖往而常靜;不住,故雖靜而常往。雖靜而常往,故往而弗遷;雖往而常靜,故靜而弗留矣。然則莊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臨川,斯皆感往者之難留,豈曰排今而可往?是以觀圣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見得也。中國佛學•〔……〕人則求古于今,謂其不住,吾則求今于古,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應有今;古若至今,今應有古。今而無古,以知不來;古而無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于一世,有何物而可去來?然則四象風馳,璇璣電卷,得意毫微,雖速而不轉。中國佛學•是以如來功流萬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彌固。成山假就於始簣,修途托至於初步,果以功業不可朽故也。功業不可朽,故雖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遷。不遷故,則湛然明矣。故經云:三災彌綸而行業湛然,信其言也。〔……〕•(趙州禪師)問:“如何是不遷義?”師曰:“一個野雀兒従東飛過西。”中國佛學•《不眞空論》發明非有非無非常非斷之義:•〔……〕何者?謂物無耶,則邪見〔按:邪見即斷見〕非惑;謂物有耶,則常見為得。以物非無,故邪見為惑〔按:非有斷見之無也〕;以物非有,故常見不得〔按:非有常見之有也〕。然則非有非無者,信眞諦之談也。〔……〕中國佛學•《答劉遺民書》中謂“言其非有者:言其非是有〔按:即不是常見之有〕,非謂是非有〔按:是非有則執著斷見了〕。言其非無者:言其非是無〔按:即不是斷見之無〕,非謂是非無〔按:是非無則執著常見了〕”。•《涅槃無名論》又謂“篤患之尤,莫先於有;絕有之稱,莫先於無。故借無以明其非有,明其非有,非謂無也”。《大乘起信論》與如來藏眞心系統中國佛學•《大乘起信論》•譯(著?)者:眞諦•《起信論》與《楞伽經》•如來藏眞心系統:破與立•“一心開二門”:心眞如門與心生滅門中國佛學•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亦作佛性,也叫覺性、自性、真如、實相、圓覺等:指於一切眾生之煩惱身中,所隱藏之本來清淨(即自性清淨)的如來法身。中國佛學•《起信論》:“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眞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中國佛學•“心眞如者,卽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眞如。”中國佛學•當知眞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卽是眞心,常恆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中國佛學•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中國佛學•轉識成智:•第八識:阿黎耶—轉為大圓鏡智•第七識:末那—轉為平等性智•第六識:意—轉為妙觀察智•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轉為成所作智中國佛學•引申:唯識宗/法相宗(大乘有宗、區別於中觀學派卽大乘法性宗)•唯識宗之三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有染淨之別]、圓成實性)•一切法分為五位百法(五位:心法[卽八識]、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華嚴宗中國佛學華嚴宗依《華嚴經》及《起信論》而立;法藏、圭峰宗密;法界緣起、四法界、十玄門、六相圓融中國佛學•四法界:•宗密《注華嚴法界觀門》:“清涼新經疏云:統唯一眞法界,謂總該萬有,卽是一心。然心融萬有,便成四種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義,一一差別,有分齊故。二理法界。界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無礙法界。具性分義,性分無礙故。四事事無礙法界。一切分齊事
本文标题:第十一讲 中国佛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98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