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谢洪昌第四章:体育锻炼与运动处方运动处方: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即为运动处方。第二节:运动处方原理有氧运动:运动处方锻炼主要是采用中等强度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运动。一、有氧运动的价值体育锻炼的基本目的是、增强体制增进健康,提高抗病能力,而关键环节应该是提高心肺功能和心血管的输氧能力。有氧运动是恒常运动。所谓恒常运动也称稳定运动,是人体活动时的一种功能状态。简单来说:(恒常运动是持续5min以上尚有余力的运动,而非恒常运动是持续5min以内便疲倦了的运动。)二、超量恢复原理人体对一定量的运动负荷刺激有个适应过程,一般分为负荷、恢复、和超量恢复三个阶段。一般来说,超量恢复常在运动后1~2天内出现。三、全面身心健康概念运动锻炼固然重要,但是应注意保持理想体重、合理膳食、戒烟及控制饮酒。第三节:运动处方的种类运动种类一、运动的分类(日常运动、劳动运动、体育运动及表现运动四类)二、运动的三个种类从运动胜利学氧的代谢程度来看,对健康有效的运动项目可分为三类,即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及混合运动。三、运动种类的选择现代新兴的运动处方要求包括三种运动种类,即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及力量性运动,以达到全面锻炼的最佳效果。二、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是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定量化与科学性的核心问题。运动量:也称运动负荷,是由强度、密度、时间、数量、及运动项目的特点等因素构成的。三、按心率确定运动强度的方法年龄减算法:运动适宜心率=180(或170)—年龄最适宜的锻炼强度在65%~75%,即心率在130~150次/min之间。运动心率在110次/min以下时,机体的血压、血液、尿和心电图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健康价值不大心率在140次/min时,每博输出量接近并达到最佳状态,健身效果明显;心率150次/min时心脏每博输出两最大,健身效果最好。四:运动时间运动时间指每次持续运动的时间。由于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的乘积决定运动量,因此即使等量的运动量,因运动目的不同而有运动强度和时间不同的处方。根据研究每次进行20~60min的耐力性运动是比较适宜的。心率达到150次/min以上时,最少持续5min即可开始收到效果如果心率在150次/min以下,那需要5min以上才会有效果。(必要的运动时间):一次必要的运动时间,也是根据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目的、年龄及身体条件等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使生理功能充分发动起来,达到恒常运动的时间的时间轻运动时为5min左右,强运动时需3min左右。一般可在持续有氧运动20~60min范围内,按运动强度及身体条件决定必要的运动时间,便是运动处方的要点。五、运动频度运动频度指每周的锻炼次数。每周锻炼3~4次是最适宜的频度。第四节:制定运动处方的程序一、制定运动处方的步骤第一步:一般体检:收集病史、运动史。第二步:临床检查(包括人体测量及体脂测定)。第三步:运动试验及体力测试。第四步:制定运动处方,安排锻炼计划。第五步:善后工作和复查。第六章:体育卫生与保健方法学原理第三节: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一、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自我监督又称自我检查,它是健身爱好者在体育健身过程中,对自己健康状况和生理功能变化作连续的观察并定期记录。二、自我监督的内容和方法自我监督包括两方面:1、主观感觉2、客观检查主观感觉:1、一般感觉。2、锻炼心情。3、不良感觉。4、睡眠。5、食欲情况。6、排汗量。7、体征。8、其他情况。客观检查1、安静时脉搏:每天早晨醒后,先不起床立即仰卧测1min的脉搏数,这就是安静时脉搏。也称为“晨脉”。2、锻炼后即刻脉搏。3、体重。4、血压、肺活量、心电图。(锻炼后收缩压上升20~25mmHg,舒张压下降5~10mmHg,应视为正常。肺活量测试时,应连续测5次,每次测的结果是逐渐上升的,说明呼吸机能良好,若逐渐下降或前后显著下降,说明呼吸肌耐力差,是反应不良的表现。)第五节:运动性疾病的预防与处理一、运动性晕厥在运动中,由于脑部突然供血不足引起的一时知觉丧失现象。原因: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症状:全身无力、头晕耳鸣、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失去知觉、突然晕倒、手足发凉、脉搏慢而弱、血压降低、呼吸缓慢等。处理和预防:处理:应立即使患者平卧,足略高与头部,并进行由小腿向大腿心脏方向按摩或拍击。同时用手指点压人中、合谷等穴位。必要时给氨水闻嗅。预防:平时要经常坚持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久蹲后不要突然起立;不要带病参加剧烈运动;疾病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不要在饥饿情况下参加剧烈运动。二、低血糖症正常人的血糖为80~120mg,若低于正常植的50%~60%时,会出现一系列症状,称为低血糖症。原因:饥饿、过分紧张、长时间运动、有不同程度的糖代谢絮乱疾患,运动时诱发。表现:轻者:感觉饥饿、疲乏、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重者:出现低血糖症休克症、神志不清、语言含糊、四肢发抖、烦躁到昏迷、脉快且弱、呼吸急促、瞳孔扩大。处理:轻者喝浓糖水或进食含糖类食物,平卧保暖休息,短时间便可恢复。预防:不要在饥饿的情况下参加紧张的、剧烈的运动或长时间的运动。进行长时间或长距离的运动时,中途应当补充些含糖、盐的饮料。有轻度症状时、应停止运动。迅速进食一些含糖或饮糖水。久病初愈及基础差的,应避免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三、运动性贫血血液中红细胞与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因运动引起的这种血红蛋白量减少,称为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贫血的指数,男性的血红蛋白量低于12g,女性低于10.5g。原因:症状;头晕、恶心、呕吐、气喘、体力下降、以及运动后心悸,心率加快、脸色苍白等。处理和预防:处理:如运动中(后)出现头晕、无力、恶心等现象时候,应适当减少运动量,必要时暂停运动,并补充富含蛋白质和铁的事物,口服硫酸亚铁,这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有明显效果。预防:遵循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的原则,调整膳食。四、运动性血尿、蛋白尿剧烈运动后,尿中发现肉眼或显显微镜下可见的红血球者,称为运动性血尿;运动后引起尿中有蛋白质排出称为运动性血尿。五、运动性腹痛主要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开始时运动过于剧烈,或者跑得过快,内脏功能尚未达到竞技状态,致使脏腑功能失调,引起腹痛。也有因运动前吃得太饱,饮水过多,以及腹部受凉,引起胃部痉挛;少数因运动时间过长或过于剧烈,使下腔静脉压力上升,引起血液回流受阻,隔肌运动异常,致使两肋胀痛。处理: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迹象,一般可采用减慢跑速、加深呼吸、按摩疼痛部位或弯腰跑一段等方法处理,疼痛常可减少或消失。预防:饭后一个小时才可运动,做好准备活动,运动量要循序渐进,并注意呼吸节奏。夏季运动要适当的补充盐分。六、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变得坚硬。运动中最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腓肠肌,其次是足屈拇肌和屈趾肌。原因:在体育锻炼时,肌肉受到寒冷的强烈刺激时,即可发生肌肉痉挛。处理:对痉挛部位的肌肉做牵引。预防: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对容易发生痉挛的部位,事先应做好适当按摩,夏季运动要适当的补充盐分。游泳时,不要在水中停留时间过长,疲劳和饥饿时,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七、肌肉酸痛在一次活动量较大的锻炼以后,或间隔较长时间未锻炼,刚开始锻炼之后,往往会出现肌肉酸痛。这种肌肉酸痛不是在即刻发生在运动结束后,而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1~2天,因此称为延迟性酸痛。原因:运动时肌肉活动量过大,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纤维的痉挛所至。处理:1、对酸痛的局部肌肉进行热敷。2、对酸痛局部进行静力牵引练习,保持伸展状态2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重复练习,每天做几次这种伸展练习,有助于缓解痉挛。3、对酸痛局部进行按摩。4、口服维生素C有促进结缔组织中胶原纤维合成的作用。预防:科学的安排锻炼负荷。避免长时间集中联系身体某一部位。准备活动中,即将练习时负荷重的局部肌肉的活动应更充分。放松练习外,还应该重视进行肌肉的伸展牵引练习。第一节:体育锻炼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概述常见的运动损伤一、挫伤二、肌肉损伤三、关节韧带损伤四、骨折五、关节脱位六、脑震荡第八章:体育锻炼损伤的预防与康复一、挫伤现象:受伤后局部红肿、疼痛,皮肤破裂的当时就出血,皮肤没破的,过几天就会出现青紫淤血。原因:首先是运动前准备活动做得不够,肌肉关节没有得到充分活动;其次是活动时用力过猛,超过了肌肉、关节、韧带的负荷限度;再次是参加活动的人员过于拥挤或没有按正确的方法进行;另外,是场地不平或器械设备不安全以及没有做好保护工作。处理:如果皮肤出血,立即停止运动,先用酒精或碘酒将伤口消毒,用净布包扎,如果受伤部位红肿疼痛可先用冷水或冰进行冷敷局部,抬高伤肢,必要时加压包扎,防止继续出血。24小时以后改用热敷,按摩以活血、消肿、止痛。经过治疗待伤势减轻以后做针对性的活动,使关节、肌肉得以恢复功能,如做下蹲、弯腰、举腿等,避免伤后关节不灵或发生肌肉萎缩。二、肌肉损伤主动收缩损伤时由于肌肉做主动的猛烈收缩时,其力量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能力。被动拉伤主要是肌肉力量牵伸时超过了肌肉本身的伸展程度。原因:备活动不充分;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剧烈活动所需的状态就参加剧烈活动;体质较弱、运动水平不高、肌肉的弹性、伸展性和力量较差、疲劳过度、运动技术低、姿势不正确。动作不协调、用力过猛、超过了肌肉活动范围、气温过低、温度太高、场地太硬等。处理:立即采取冷敷,局部加压包扎,并抬高患肢肌肉损伤主动收缩被动拉长三、关节韧带损伤症状:一般表现为压痛,自感疼痛。原因:上肢关节以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损伤最为常见,掷标枪引枪后的翻肩动作错误造成的肩、肘关节扭伤;下肢关节以滚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损伤较多,从高处跳下,平衡缓冲不够使得膝、踝关节受伤桥”练习时,过分提腰造成腰椎损伤等处理:发生、韧带扭伤应在24小时内采用冷敷,必要时加压包扎,24小时后采用理疗、热敷、按摩、针灸治疗。四、骨折症状:肿胀和皮下淤血、疼痛、功能障碍、出现畸形和假关节、压病和震痛原因:身体某部受到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以及肌肉强烈收缩等。处理:一旦出现骨折后;暂勿随意移动患肢。立即进行急救,应先用夹板或其他代用品固定伤肢,动作要轻巧,缓慢,不要乱拉乱拽;以免造成错位,影响整复。如果是上肢骨折,可用一个长40cm、宽6cm的木板托住伤肢,用绷带扎紧骨折处的上、下两端、如果是下肢骨折,先将伤腿轻轻放好,然后用宽布条或褥单将两条腿缠在一起,慢慢抬到硬板担架上,送往医院救治。如果是头部、颈部或脊椎骨发生骨折,运送时就更要小心.以免损伤神经和脊椎,造成肢体瘫痪,搬运时,头部用枕头或衣服塞紧,防止移动;固定好以后,病人不要扭动肢体。在送医院的路上也要迅速。平稳。完全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骨折五、关节脱位症状:关节脱位后常出现畸形;与健肢对比不时称,因软组织损伤而出现炎症反应.局部疼痛、压痛和关节肿胀,并失去正常活动功能,甚至发生肌肉痉挛等现象。原因:受外力作用,使关节面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叫关节脱位又称脱臼。处理:用长度和宽度相称的夹板固定伤肢。如果没有把握做整复处置时,切不可随意做整复手术,以免再度增加伤害。六、脑震荡症状:神志昏迷,脉搏徐缓,肌肉松弛,瞳孔稍大但能对称,神经反射减弱或消失;清醒后,患者常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感;平时情绪烦躁,注意力不易集中,耳鸣、心悸、多汗。失眠、记忆力减退等。原因:脑震荡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打击后,使大脑管理平衡的膜半规管、椭圆囊、球囊等感应器机能失调,直至引起意识和机能的一时性障碍、在体育锻炼别,两人头部相撞,或撞击硬物,或从高处跌下时头部撞地,都可造成脑震荡。处理:立即让患者平卧,头部冷敷;若有昏迷;即指压人中、内关、合谷穴;若呼吸发生障碍,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脑震荡一般都可自愈,无需住院治疗
本文标题:大二年级理论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91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