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2011简要版)
区域:地理学把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经济学把区域理解为一个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政治学一般把区域看作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把区域作为具有人类某种相同社会特征(语言、宗教、民族、文化)的聚居社区。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认为,区域就是对描写、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来说,被认为有用的一个地区统一体。社区的基本含义,即它是由一定区域内人们组成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进行社会生活的社会有机体。1.1.2.2农村社区的概念、类型和结构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农村社区的类型(1-5)(1)按距离中心城市周围的远近可划分为城郊社区和一般农区。城郊社区又可分为近郊和远郊社区。(2)按经济结构即按所从事的主要产业来划分,又可分为农业村、渔村、矿业村、牧村、综合村等社区。(3)按基层社会组织的层次分类,我国现在一般分为行政村和自然村,行政村设衬民委员会,自然村设村民小组。(4)按聚居规模和社区生活服务的功能大小可分为基层村和中心村。(5)按居民点分布状况和社区演变过程可分为散村、集村、小集镇等社区。。,农业可以划分为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两大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的主要贡献在于:(功能①提供了人类生存最必要的生活资料;②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必不可少的劳动力;③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所需要的部分原料。1.2.2.1农村非农产业的两条途径:一条是原有附属于农业、附属于农户家庭经营的副业生产,从扩大规模开始,直到最终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另一条是通过内部或外部的投资,建立当地原来没有的非农产业。1.2.2.2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意义(1-3)农村社区的非农产业获得一定发展以后,就可能对当地农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其他剩余生产资料提供了更加充分利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当地社区资源配置的效率,增加了当地社区及其成员的收入。其次,在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以后,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可以扩大人均生产规模,提高从事农业生产本身获得的收入。再次,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加速农产品市场的发展。1.2.2.3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农村社区的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从总体上看,农业的发展决定非农产业的发展,而在农业和非农产业协调发展的条件下,非农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能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和非农产业相互促进的必要前提条件是双方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速度协调一致,农村社区的经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1.3.1.1关于发展的几种不同观点3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发展就是指社会发展,即包括经济在内的社会整体性发展。第二种观点认为,发展是社会有意识地逐渐向科学和成熟变化的过程,目的是实现既定的、估计可行的社会和经济进步。这种观点把发展看作是由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方面组成的。第三种观点,把发展看作是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态环境等每一个方面的进步与优化。1.3.1.2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轻,严重的失业状况有所缓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等等经济结构不断变动与优化的过程。我国学者认为,社会发展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导致社会结构与功能的不断优化与强化的过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现为:一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脱离经济发展的社会发展是一句空话,任何最优越的制度,没有以高度发达的经济作为基础是不可能体现其优越性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重要保证。。经济增长论存在着严重的弊端:①以GNP为中心的发展受到资源的限制;②忽视了社会的其他方面,产生了一些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③GNP的增长并没有真正消除贫困;④即使这种发展最终能使人们达到相当高的物质消费水平,也不能保证人民能真正得到幸福。1.3.2.2增长极限论1971年由麦多斯等人撰写的《增长的极限》一书的出版,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震动。增长的极限的中心论点是: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是影响经济增长的5个主要因素,这五种因素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增长都是指数增长1.3.2.3综合发展观:综合发展观认为,发展不单单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经济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过程,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政治民主、文化变迁、科技进步、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各个方面。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发展的两个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还强调发展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2.1平衡发展理论平衡发展主要指在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产业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在区域间或区域内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即在区域间及其内部对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以使工农业、轻重工业、一、二、三产业及原料、加工工业等各部门基本得到协调平衡发展。.最小努力命题论、大推进论、贫困恶性循环论、平衡发展理论、梯度推进理论了区域经济梯度推进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1-4)(1)区域经济的发展盛衰,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及转移,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各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2)由科技进步引致创新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以及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因此,产业结构的更新,促使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和集中。(3)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经济发展的时间推移和生命周期的衰退,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多层次转移。(4)梯度推进过程是在动态上产生的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产生经济向高梯度地区进一步集中,对周围地区起支配和吸引作用,又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将造成地区间两极分化。2.2.2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下列几方面:(1-3)(1)增长极理论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为出发点的,其核心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总是首先在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上不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中心(极或城市)。(2)增长极的形成有赖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存在,所在地区既具有能集中相当规模的资本、投资、技术、人才从而形成规模经济的能力,又要有较好的区位环境条件,即周围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建设条件较好,能吸引周围厂商、投资、人才和技术,才能最终促成增长极的形成。(3)增长极具有两种作用,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2.2.3中心一外围论弗里德曼的中心一外围论,。2.2.4区域成长理论威廉姆森的区域成长理论认为:3区域发展的条件1自然资源2、人口与劳动力、3、技术条件3.1.1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性按照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应用的目的可将自然资源进行多种分类。如①根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可以将自然资源分为地下资源和地表资源;②根据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用途可将其划分为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旅游资源等;③据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可将其划分为直接生活资源(天然食物、森林及草原中的动物、鱼类等)和劳动资料资源(矿产、森林、土地等);④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可将其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三类。自然资源有3个特性:①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的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②区域性,任何一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③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3.1.2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晌(1-3)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是:(1-3)(1)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2)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2)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3)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4)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示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程度。战略重点是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的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的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战略重点通常在如下几方面考虑:①竞争中的优势领域。②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是工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交通是经济运转和区际物资流通的基础。③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战略方针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的策略,总的原则,是规范地区发展行动的指南。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实施战略的手段。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力的能力,即已经投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活动和尚未投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的人口的能力。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是指农村中符合劳动年龄并有劳动能力人口数量以及不到劳动年龄和虽然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仍然参加劳动人口数量;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是指农村劳动者的体力素质和智力素质状况。,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自然因素包括:(1)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这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2)达到和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数;(3)劳动力的自然减员等。5.1.2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数量大,质量低,开发利用不足。。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既包括在农业内部由种植业向林、牧、渔业的转移,也包括由农业部门向工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农村劳动力区域转移,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已使得不少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劳动力为寻找就业机会开始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中相对廉价劳动力。城乡转移扩大农村就业措施主要有:(1)引导农民从事开发性生产和扩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选择合适的农业技术类型。(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4)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6.1《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21世纪议程》认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结合在一起的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二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体系;三是保持与经济、社会可持续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6.2.1我国农村的现状现阶段农村发展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12)(1)人口增长过快和耕地减少的趋势尚未有效控制。(2)双层经营管理体制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产品流通不畅的问题相当突出,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粮食主产区出现增产不增收或增产多增收少的情况。(3)我国现阶段乡镇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经济,存在着技术含量低,三废处理能力弱,资源利用率低等特性。(4水土流失,草原三化(即退化、沙化、碱化)现象依然十分严重。(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缓慢,农村就业形势严峻。(6)农村居民的消费方式有待改进,婚、丧、嫁、娶浪费现象严重,投资意识与自我保障意识不够强烈,农村家庭教育投资以及有利于提高家庭成员文化素质的费用增长与收入增长不同步。(7)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难以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生产风险的增加缺乏行之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体
本文标题: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2011简要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957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