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分析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分析财政支出作为政府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维持政府职能的财政基础,也是市场经济下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内容的总体概括。它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我国财政支出进行研究的意义重大。论文主要是对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进行分析。一、财政支出规模分析(一)财政支出规模含义及衡量指标1.含义财政支出规模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集中、占有和使用财政资源的数量状态。财政支出规模通常表现为财政支出的总量,表现财政支出总量可以是支出数额的绝对量,也可以是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相对量。2.衡量指标(1)绝对指标绝对指标是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财政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数额。其作用是:第一,其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第二,对绝对指标从时间序列加以对比可以看出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趋势(2)相对指标相对指标是指绝对指标与有关指标的比率。其作用是:第一,相对指标本身可以反映政府公共经济部门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地位;第二,通过指标的横向对比可以反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的差异;第三通过指标的纵向比较,可以看出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化发展的趋势。3.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二)财政支出规模发展情况总体概况:绝对规模快速增长,相对规模先降后升。1.我国财政支出绝对规模增长情况1n1nn1nGGGGG(%)G(%)(%)GDPGEgGDPGMGP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从1978年的1122.09亿元,快速增长到2009年的75873.64亿元,32年间增长了近67倍.。从1950年国家财政支出的68.05亿元到1998年跨入第一个万亿元台阶,用了49年;2002年财政支出登上第二个万亿元台阶,仅用了4年;2005年财政支出跨上了第三个万亿元台阶,仅用了3年;2006年财政支出跨上第四个万亿元台阶则只用1年时间。此后又经历三年时间,我国财政支出已登上第七个万亿元台阶。表11978-2011年我国财政支出情况1978-2011年我国财政支出情况(单位:亿元)年份GDP全国中央地方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全国中央地方19783645.21122.09532.12589.9730.7814.6016.1819804545.61228.83666.81562.0227.0314.6712.3619859016.02004.25795.25120922.238.8213.41199018667.83083.591004.472079.1216.525.3811.14199121781.53386.621090.812295.8115.555.0110.54199226923.53742.21170.442571.7613.904.359.55199335333.94642.31312.063330.2413.143.719.43199448197.95792.621754.434038.1912.023.648.38199560793.76823.721995.394828.3311.223.287.94199671176.67937.552151.275786.2811.153.028.13199778973.09233.562532.56701.0611.693.218.49199884402.310798.183125.67672.5812.793.709.09199989677.113187.674152.339035.3414.714.6310.08200099214.615886.55519.8510366.6516.015.5610.452001109655.218902.585768.0213134.5617.245.2611.982002120332.722053.156771.715281.4518.335.6312.702003135822.824649.957420.117229.8518.155.4612.692004159878.328486.897894.0820592.8117.824.9412.882005184937.433930.288775.9725154.3118.354.7513.602006216314.440422.739991.430431.3318.694.6214.072007265810.349781.3511442.0638339.2918.734.3014.422008314045.462592.6613344.1749248.4919.934.2515.682009340902.876299.9315255.7961044.1422.384.4817.912010401202.089874.1615989.7373884.4322.403.9918.422011441761.1108930.016514.1192415.8924.663.7420.922.我国财政支出相对规模情况瓦格纳法则指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则相对停止,相对稳定。(1)我国财政支出相对规模“V”形发展趋势在任何体制背景下,财政支出绝对规模都是不断增长的,但相对规模在计划经济时期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上,自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财政支出的相当规模由1978年的30.78%下降到1996年的11.15%,1996年之后开始反弹,到2007年上升为19.95%,呈现“V”形变动轨迹,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的相对量仍处于连年上升的态势。图1财政支出占GDP比重(2)V形曲线形成原因:图1反映了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动趋势,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呈现“V”型变化态势,这种变化趋势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特征。1992年以前可以称之为V型曲线的左半部分,该阶段的明显特征是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且下降速度明显加速发展。1981-1985年,预算内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平均值为23.29%,比上一时期下降了5个多百分点,下降速度明显加快,该时期预算内外财政支出平均比重为38.15%,充分表明改革开放之初,政府参与国民经济活动的程度很高。1992年之后可称之为V形曲线的右半部分,1996年我国财政支出降到历史最低点,在GDP中的比重只有11.15%,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财政支出规模变动经历了四个明显的阶段。1992-1996年为支出规模紧缩阶段,这时期财政支出相对规模处于V型曲线的底部。该阶段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在下降,但下降速度比较缓慢,不存在较大的波动,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推动了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的热情,使1992年的经济增长了14.2%,1993年经济增长13.9%,经济出现过热的情况,我国开始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使1993-1996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回落了1个百分点,这一时期中国开始了企在提高两个比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开始正式实行,由于前期的惯性,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在改革前两年仍沿既有的路径缓慢下降,但是从1997年开始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开始恢复性提高。1997—2002年为支出规模扩张阶段,这一时期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开始缓慢的恢复性上升。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1998年中央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并在2000年收到初步成效,经济增长率由下滑转为上升;在扩大内需取得显著效果后,我国适时的将财政政策由积极转为平稳。2003-2007年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规模保持在17.8%和18.7%之间。2008-2009年为支出规行压力加大,我国及时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模扩张阶段,2008年下半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蔓延至全球,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经济下政策,有效地遏制了经济的快速下滑。二、财政支出结构分析(一)财政支出结构的含义财政支出结构指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者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财政支出各个部门之间的相对关系。也就是说,各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重,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总供需结构、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各个方面构成等,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1.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情况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也逐步从过去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转变,与此相适应,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由偏重经济建设转向公共事业和服务方向。表2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年份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197864.813.114.964.713.16198058.2216.215.776.153.66198556.2620.389.568.535.27199044.3623.929.4113.448.86199142.1825.099.7512.2210.75199243.125.9210.112.388.5199339.5225.389.1713.6612.26199441.3225.929.5114.638.61199541.8525.749.3314.68.47199640.7426.219.0714.939.04199739.526.748.814.7210.24199838.7127.18.714.810.7199938.427.68.215.310.5200036.1927.67.617.4211.19200134.2227.67.618.612200230.2626.877.7418.616.53200328.0426.247.7419.0318.94200427.8526.297.7219.3818.75200527.4626.397.2919.1919.67200626.5626.837.3718.7320.51200729.7827.057.1425.5110.52200831.4727.016.6824.6710.17200933.3926.426.4920.0513.65201034.2128.485.9321.310.08从上表可以看出:(1)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比重仍然偏高。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从1978年64.1%降至2006年的26.6%。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仍很薄弱,而通讯、能源、交通等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根本保障,需要政府大力投入。所以,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经济建设支出内部结构不合理,其中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2)社会文教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过慢。1978年该项支出所占比重为13.10%,到2006年则达到26.83%,超过了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26.56%,首次成为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多的一项,这说明我国对教育、文化和社会服务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3)国防支出比较稳定,并有所下降。1980年国防支出曾达到15.77%,但由于国防支出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较大,从2000年以来,一直维持在8%以下。在和平发展时期,国防费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稳定,并以适当的比例下降,有力地支援了经济建设。(4)行政管理费增长迅猛。从1978年的4.71%增至2004年的19.38%,增长了近4倍。这与我国政府机构膨胀、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低下有关。但2006年有所下降,从2005年的19%降到了18.73%,可见政府机构改革略有成效。(5)其他支出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90年代后期开始,升幅明显增加。1997年用于其他支出达10.24%,是1980比重的3倍;2002年更是从2001年的12%突增
本文标题: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960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