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兰州石化总医院任东主要内容员工心理健康的一般概念影响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压力、应激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挫折与心理健康学习目的了解心理健康的现状、内涵与标准;理解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及面对压力就采取的应对策略;挫折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表现,如何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挫折心理;一、心理健康的一般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精神和心理疾病的负担也正在日益加重。2008年中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调查报告显示:仅2.7%的企业员工没有遇到心理困惑。1、员工心理健康的现状报告显示,96%的人认为企业有必要为员工进行职业心理健康管理,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管理,提出员工援助计划以消除心理困扰。2010年,富士康员工频频跳事件2008年中国企业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管理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引起心理困扰的原因有:办公室人际关系(52.9%),职业生涯规划(52.6%),工作压力大(49.4%),家庭、工作难以平衡(33.9%)。中国是世界上妇女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自杀人数比男性高25%,而在西方国家,男性的自杀人数是女性的3.6倍。中国有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在中国,男女两性平均一天用于家务劳动时间比:1.31׃4.01中国的整形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其中女性占91%。75%的女性认为她们太胖。另一组数据2、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健康指不仅没有身体上的缺失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和有良好地道德观。(世界卫生组织)嗜酒+嗜烟+懒惰饮食合理+运动适量+定情绪健康稳有关专家总结出健康公式如下:心理健康的综合标准有以下五个方面:认知正常:对外界与自我认识正常。情感协调:情绪稳定,只有轻度焦虑。意志健全:有耐压力与耐挫折的能力与毅力。个性完整:有责任感、活动性、外向性与独立性。社会适应良好:对社会、人际环境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具体到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知之明。对自己的需要、动机、情感、优缺点的客观的评价。要自尊自制。自己要有行为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能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善于与人相处。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好,较少人际冲突。情绪正常。个体活动与社会要求处于良好的和谐状态,能保持心理活动的平衡与稳定。行为适度。行为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受意识的支配。乐于工作。对工作意义和价值有正确的认识,愿意参加工作并能从中取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简单的心理健康状态判断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社会功能良好—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在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判断依据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员工心理健康,就是企业员工有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主要体现在企业员工五大心理状态,职业压力感、职业倦怠感、职业方向感、组织归属感、人际亲和感都是积极均衡的。了解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可以透视职场“病症”,发现职业状态背后深层的心理原因,通过一些缓解和治疗的手段,帮助员工从职业心理焦虑中解脱出来,缓解压力带来的心理伤害,保持职业心理健康。3、员工心理健康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能带来什么?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员工心理健康、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组织文化、提高企业绩效等。一个有效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无穷的效益。一个人人心理健康的企业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和谐的企业。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压力、应激与心理健康压力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问题。压力作为一种外部因素,是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我国0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有28%的人认为“压力较大影响工作满意度”,2%的人认为“压力超负荷”,60%的人认为“压力适度可以承受”,7%的人认为“压力不足”,仅2%的人认为“没有压力”。1、压力的概念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是现实生活要求人们去适应的事件.工作压力又称职业紧张、职业压力或工作紧张,是指由于工作或与工作有关的因素所引起的压力。2、压力影响的两重性适度的压力能够提高绩效和有益健康。压力影响过大会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但没有压力会刺激不足,无法加速人体运转,大脑能力无法提升。如下图:低(苦恼、忧虑)最适度(无忧虑)高(苦恼、忧虑)压力水平健康与绩效低高①刺激不足,缺乏激励②低频率或低强度的工作压力反应③苛严的工作负荷④刺激过度,压力过大①②③④苦恼、忧虑感知到压力最合适的压力负荷图:压力对健康和绩效的影响3、压力源分析压力源分类:生物性压力源、精神性压力源和社会环境性压力源。生物性压力源--这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和种系延续的事件。精神性压力源—这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社会环境压力源--这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的事件。常见压力来自何处?1、社会环境因素:经济不景气,社会变迁的速度,噪音、空气污染、交通阻塞、拥挤的空间等。2、工作环境因素:⑴任务方面:资源条件不佳、任务过重、任务多样化。⑵角色方面:角色负担过重,角色混淆。⑶人际关系:同僚的支持与否。⑷组织结构:呆板、管道不通。3、个人能力与期待:⑴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⑵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⑶个人的抱负与理想⑷对他人或自己的期待与看法。4、重大生活事件:⑴婚恋、亲子关系、健康。工作压力源具体可细分为以下五种:工作构成工作环境工作关系员工本人的情况组织的作用4、应激反应当刺激事件打破了人的平衡与负荷能力,或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就会体现为压力,并引起应激反应。急性应激:短暂的唤醒状态,典型的进攻或撤退。慢性应激:长期的唤醒状态,持续很长时间,如沮丧感。应激或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应激原)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更多时候,压力的心理反应表现为消极的一面。长期处于压力状态的人可出现行为异常。处于压力状态下人还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躯体疾病。有关工作压力在心理、生理和行为方面的消极后果,见下表:一个人一年可以承受200分左右的压力150分以下者,承受的压力不算大。150-200之间,承受的压力已超负荷量。201-300分,超载红灯亮了,需要立即进入减压工程。300分以上则处于崩溃的边缘,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否则会出现心理异常。调查表明,高LCU与心脏病猝死、心肌梗塞、结核病、糖尿病等关系明显。十种正常的异常心理现象1.疲劳感: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高考,并随着事过境迁而很快缓解。3.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多见于妇女和儿童。有些女性和丈夫吵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胁自杀。不成熟所致。4.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了等。但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生活工作。5.恐怖和对立: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到会不会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6.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特别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和意外死亡后容易出现。但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7.偏执和自我牵挂: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特别是对自己有不利影响、如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这种现象通常是一过性的,而且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密。8.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9.幻觉: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称之为心因性幻觉。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觉体验,不能视为病态。10.自笑、自言自语: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属正常现象。5、压力的管理策略要降低员工的压力感,可以从组织和个体两方面着手进行:(1)组织方面的管理策略合理地进行人事配置对职工进行工作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强群体建设,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对职工开展心理辅导。(2)压力的个人调适承认压力是无处不在的,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正确看待压力对人的影响。掌握自我缓解压力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类:求助心理医生问题解决法通过直接排除应激物而消除应激影响的方法。如采用新的工作方法、放弃目前的工作合作者、离开一个工作岗位、寻找新的职业等。此方法比较直接和有效,但要注意所采取的行动的社会文化可能性、道德可能性、法律可能性和现实可能性,即不能对他人和自己带来不利的后果。情绪调节法在不改变应激物的情况下,个人通过改变自己的观念或行为反应来削弱或消除应激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不苛求高目标、适当学会屈服、学会暂时逃避、找知己倾诉烦恼、放弃与人比较、适当的运动、食物减压、游戏减压等等此方法是间接的调节方法,在应激物无法改变或没有必要改变的情况下效果比较理想。但如果应激物有可能改变,而且不改变无法保证能否真正摆脱应激困扰时,此方法不仅不起作用,还可能带来新的应激因素。问题解决法与情绪调节法的比较调适方法有利的方面不利的方面问题解决1、你的行动可能适宜地消除压力源;2、可能消除你的情绪;3、可以弥补未发现的损失4、可以提高自尊心5、可以提高控制感1、可能陷入事与愿违的忧虑;2、可能错误地诊断问题;3、可能增加行动不当带来的烦恼。情绪调节1、可能降低自己的情绪反应;2、可以维持增长的希望和勇气;3、可以重新获得自尊。1、防卫机制可能干扰适宜的行为;2、可能变得情感麻木;3、意识到威胁可能干扰后续行动。4、可能维持对症状与原因之间的关系的无知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挫折与心理健康1、挫折的定义挫折是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与动机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的情绪反应。2、挫折产生的原因外部原因有些挫折是由于非人为的环境因素造成的。如一个急于想完成学业以便能负担家庭生活的大学生还必须苦读一二年才能毕业挣钱;身处异国的留学生由于远隔重洋而无法与思念至亲的亲人朋友等。另一种外部挫折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遭受到人为因素所引起的。例如,两个相爱至深的大学生,但因男方家庭是农村,遭到女方家庭反对等。个体生理条件的限制动机冲突能力和期望的矛盾人际关系障碍学习上的不适应生活上的创伤内部原因挫折的积极意义挫折能提高人的认识水平挫折能增强个体的承受力挫折能激发人的活力挫折的消极意义减弱个体的成就动机水平降低个体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水平3、挫折的作用4、挫折时的心理与行为反应攻击心理与行为倒退与回归心理与行为固执心理与行为妥协心理与行为压抑心理与行为自杀心理与行为5、挫折心理的对策——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指运用一定的心理诱导策略和方法使受挫者在别人引导下发挥内在潜力,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明确前进方向、排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心理疏导要在三个层面上进行:一、找寻诱发挫折的诱因层面;二、确定挫折引起的心理反应的层面;三、探寻认知根源的层面。人是这样自寻烦恼的!1.滚雪球式地扩大事态:让问题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扩大。2.反其道而行之:把别人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而自怨自艾,自寻烦恼。3.盯着消极面: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不好的事情上,你就会用消极的方法来制造烦恼。4.“我早就知道会如此”综合症:如果你预料到坏事会出现,它多半是会兑现的。5.做不可实现的梦:如果你想真
本文标题: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966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