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1)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的地质灾害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基础知识众多实例理性分析最终目的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一、自然灾害1、自然灾害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具有明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自然灾害发生在自然界的异常现象;社会属性是指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危害。2、自然灾害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自然灾害形成诱因客体自然异变人、财产、资源3、自然灾害系统自然灾害系统: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四个方面共同组成了自然灾害系统。其中,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三者共同作用。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人财产资源受灾体灾情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自然灾害系统孕灾环境——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受灾体——是灾害的承受体,包括人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自然资源;致灾因子——是对人类及其经济社会、自然资源造成损害的自然异常变化。通常用自然因子是否经常发生异变(频率)、异变的程度或是灾变能量大小(强度)[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如多少年一遇的洪水、震级的大小等;灾情——是指因灾导致的生命、财产、资源损失的情况。[学习方法]灾情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和受灾体的易损性。异变频率、能量大小,受灾体的易损性等。思考[学习方法]判断自然灾害的技巧:一是诱因为自然异变;二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自然异常变化人、财产、资源破坏自然灾害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热带气旋、干旱、寒潮洪涝、风暴潮病害、虫害、鼠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地质灾害分类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⑴不是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⑵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当然。⑶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雨雹)为诱因,还造成作物受灾的灾情。(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漏,13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⑷不属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的核事故。二、自然灾害的特点材料一:世界性自然灾害的重灾区位于环太平洋带和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带。这个地区的自然灾害占全球自然灾害的60%~70%。每年统计的地震发生次数都比较多。-----广泛性、区域性、频繁性材料二:一次台风登陆可引起近海区的风暴潮灾害,深入内陆可转化为暴雨。暴雨在平原地区可引起洪涝,在山区可引起山洪暴发,诱发滑坡、泥石流而成灾。------联系性材料三:某一地震带发生里氏6级以上地震的间隔时间为50年;1954年我国长江流域洪水属百年一遇。是否意味着每隔50年就必定发生一次同样震级的灾害?或者是一百年后长江流域必然会发生洪水?----周期性、不确定性、不重复性材料四: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46秒,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里氏7.0级地震[1],震源深度13公里。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此次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三个重灾县上报经济损失达1700亿元。------不可避免性和严重性•①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②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③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④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⑤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⑥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1、人员伤亡三、自然灾害的影响(1)自然灾害对人员的伤害(生理、心理方面)自然灾害生理伤害断水,断粮、失亲,失家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心理伤害精神伤害给人体造成死亡、伤残等说明: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是自然灾害产生的最严重后果,因此人是防灾救灾中的首要防救对象。(2)人员伤害的人群差异(影响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因素——年龄、性别、收入、居住条件、健康状况等)2、财产损失(1)直接经济损失: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2)间接经济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2)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的灾情特点特点空间上时间上现象上广泛性滞后性广持久性后久隐蔽性蔽(1)特殊性: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3)自然灾害对不同类型资源的影响属性被破坏后情况矿产资源等非可再生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水资源可再生受灾后虽然可以再生,但过程非常缓慢大气资源可再生生物资源可再生总体上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一个物种灭绝后,就永远消失而不会再生土地资源可再生一旦受灾,将导致森林被毁、土壤破坏、草地退化等环境问题。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1)地域差异的表现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目前人类虽然难以改变致灾因子,但是改变受灾体特性是有可能减少灾害损失的。从区域角度看。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减灾防灾投入,降低灾害危害程度,忽视防灾抗灾的经济发达区在灾害中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灾害危害程度的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决定了受灾体的经济含量,另一方面还决定了受灾体抵御灾害的能力。这两方面都影响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高低。(3)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思考:根据图1.8,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一定灾强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是还应考虑到灾情损失与发达的经济相比较小,即灾情损失的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所以说,防灾抗灾能力强使得危害程度低;一旦受灾,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而那些经济水平低且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经济损失绝对量小,相对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危害程度高。本节知识结构
本文标题: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968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