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有关流行性出血热PPT模板.ppt
浅谈流行性出血热眉县人民医院内二科:魏静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也被称作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地方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病情危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广泛性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损害。传染源我国黑线姬鼠为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城市型(日本、朝鲜)和我国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我国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目前认为有以下途径可引起出血热传播:⒈呼吸道: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⒉消化道: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⒊接触传播: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⒋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⒌虫媒传播:老鼠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可引起本病的传播。出血热人群分布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流行性出血热具有普遍的易感性。由于接触机会不同,在男性青壮年农民发病较多,男性约占2/3左右,16—60岁年龄组人群占发病数的90%。农民发病占90%。另外,近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强度上升明显,城市居民中的发病数升高。临床表现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本病典型表现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主征,以及发热、低压,少尿、多尿与恢复期等五期临床过程。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大多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内可达39~40℃,热型以弛张及稽留为多,一般持续3~7日。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高度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和剧烈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胃肠道症状也较为突出,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但热度下降后全身中毒症状并未减轻或反而加重,是不同于其他热性病的临床特点。低血压期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一般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可全并DIC、心力衰竭、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临床表现心率加快,肢端发凉,尿量减少,烦燥不安,意识不清,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呼吸短促,出血加重。本期一般持续1~3日,重症可达6日以上。且常因心肾功能衰竭造成死亡,此期也可不明显而迅速进入少尿或多尿期。少尿期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二者经常重叠或接踵而来,也有无低血压休克,由发热期直接进入少尿期者。本期主要临床表现为氮质血症,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也可因蓄积于组织间隙的液体大量回入血循环,以致发生高血容量综合征。本期多始于6~8病日,血压上升,尿量锐减甚至发生尿闭。重者尿内出现膜状物或血尿,此期常有不同程度的尿毒症、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伴有高血容量综合征者,脉搏充实有力,静脉怒张,有进行性高血压及血液稀释等。重者可伴发心衰、肺水肿及脑水肿。同时出血倾向加重,常见皮肤大片瘀斑及腔道出血等。本期一般持续2--5日,重者无尿长逾1周,本期轻重与少尿和氮质血症相平行。多尿期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24小时尿量达3000ml为多尿,多尿达4000~10000ml以上。多尿初期,氮质血症、高血压和高血容量仍可继续存在,甚至加重。至尿量大量增加后,症状逐渐消失,血压逐渐回降。若尿量多而未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亦可发生电解平衡失调(低钾、低钠等)及第二次休克。本期易发生各种继发感染,大多持续1~2周,少数长达数月。恢复期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液稀释与浓缩功能逐渐恢复,精神及食欲逐渐好转,体力逐渐恢复。一般需经1~3月恢复正常。急救措施多年来的经验证明,抓好“三早一就”(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就地倒有医疗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把好四关(休克、肾衰、出血、感染)亦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坚持早期定度有助于发现危重患者;采用多种方法监测病情,进行预防性治疗、防止致死性并发症的出现,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疾病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鼠,人通过接触鼠的排泄物污染的食品、空气、血液均可感染该病。1.灭鼠防鼠:灭鼠是防止本病流行的关键。2.疫苗接种:流行季节前一个月接种出血热疫苗能有效预防出血热发病。3.灭螨防螨:要保持屋内清洁、通风、干燥,用湿式清扫。4.注意食品卫生:做好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要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5、做好个人防护:流行季节避免坐卧草地,不在草地上晒衣服;劳动时防止皮肤破损,破损后应及时消毒包扎伤口;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疾病预防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是灭鼠,值得医患注意的是:生活在疫区或潜伏期内到过疫区者,初期症状有发热、出血、肾脏损害等症状时应高度警惕,发生低血压休克时就地抢救。近年来,由于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提高,治疗措施的不断改进,抓好“三早一就”,本病的病死率已普遍下降,绝大多数的病人(95%)均可治愈出院,病后无明显后遗症,可完全恢复健康。极个别病人由于病情重,治疗不及时,严重者导致死亡。疾病护理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情复杂,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特别是注意:1.恢复期以前绝对卧床,协助患者定期翻身,适当拍背。2.严格记录出入量,病程各期限制均次入量,一般不超过500ml,以防诱发心衰肺水肿。3.注意口腔及皮肤护理。4.保证足够热量,早期以清淡流食为主,待肾功恢复逐渐过渡到正常普通饮食。鉴别诊断一、以发热为主症者应与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急性胃肠炎和菌痢等鉴别。二、以休克为主症者应与休克型肺炎、暴发型流脑、败血症休克、过敏性休克等鉴别。三、以出血为主症者应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伤寒肠出血、溃疡病出血等鉴别。四、以肾损害为主症者应与肾小球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及其它原因的肾功能不全相鉴别。五、以腹痛为主症者应与外科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腹膜炎、肠梗阻及急性胆囊炎相鉴别。谢谢!
本文标题:有关流行性出血热PPT模板.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96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