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碰撞与冲突(上课)ppt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第二课碰撞与冲突课标要求(1)了解19世纪中期文学的特点及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2)欣赏19世纪中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3)列举19世纪中期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碰撞与冲突1、背景(1)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政治)(2)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纷呈(政治)(3)社会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拜金主义(思想文化)(4)浪漫主义不再适应社会现实(现实)(5)资本主义加紧扩张,亚非拉人民积极进行着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2、发源:法国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根本: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3、代表人物及相关著作法国司汤达——《红与黑》文章情节:评价:描绘于连人生经历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地位:公认的批判现实主义经典作家。《红与黑》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也使司汤达成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地位:公认的批判现实主义经典作家,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高利贷者》,揭露金钱社会的罪恶与丑陋。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勃朗特姐妹英国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果戈里——《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复活》列宁评价托尔斯泰的作品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死魂灵》陀思妥耶夫斯基美国马克吐温:《竞选州长》《百万英镑》死魂灵:小说描写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买卖死魂灵(俄国的地主们将他们的农奴叫做“魂灵”)的故事。乞乞科夫来到某市先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打通了上至省长下至建筑技师的大小官员的关系,而后去市郊向地主们收买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准备把他们当做活的农奴抵押给监管委员会,骗取大笔押金。他走访了一个又一个地主,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买到一大批死魂灵,当他高高兴兴地凭着早已打通的关系迅速办好了法定的买卖手续后,其罪恶勾当被人揭穿,检察官竟被谣传吓死,乞乞科夫只好匆忙逃走。《死魂灵》的发表震撼了整个俄国,在作者锋利的笔下,形形色色贪婪愚昧的地主,腐化堕落的官吏以及广大农奴的悲惨处境等可怕的现实,揭露得淋漓尽致。从而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鲜明的批判倾向和巨大的艺术力量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定杰作,是俄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中讽刺作品的典范(1)真实的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2)揭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罪恶;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3)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的决定作用;(4)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和正面人物。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司汤达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著名小说《红与黑》,以其进步的思想倾向,以及对当时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描写,和对典型性格的出色的刻画,在全世界享有盛名。“红与黑”小说中的“黑”代表法国封建贵族复辟势力及教会组织,而“红”则代表了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时代内容简介:《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乃至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及两次爱情经历的描写,揭示了复辟王朝时期的波澜的阶级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会腐败,贵族反动和资产阶级利欲熏心的广阔生活画面。于连的两次爱情动机都是以爱情占有为出发点最终要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故事情节:天真美丽的欧也妮是悭吝精明的百万富翁的独生女儿,她爱上了破产的表哥,并不惜激怒爱财如命的父亲,倾尽全部私蓄资助他闯天下。至此,父女关系破裂,母亲吓得一病不起。在苦苦的期待中丧失了父亲、损耗了青春的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的负心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发表于1834年,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方面,在表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和不足之处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主要写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面条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走上堕落之路。同时还穿插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故事。通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主要舞台,作家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人欲横流、极端丑恶的图画,暴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无情冷酷,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然灭亡,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特征。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和贫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通过材料,你知道为什么《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吗?《人间喜剧》由法国社会一个又一个悲剧组成,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情节都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狄更斯(1812~1870)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匹克威克外传》是他的成名作,也是英国第一鄣现实主义作品。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代》(1854)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1859)。《雾都孤儿》。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大卫·科波菲尔》(1850)是半自传体的小说,它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其他作品。它通过一个孤儿的不幸遭遇描绘了一幅广阔而五光十色的社会画面,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司法界的黑暗腐败和议会对人民的欺压。作品塑造了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特别是劳动者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深切同情。作者还企图通过大卫·科波菲尔的最后成功鼓舞人们保持对生活的信心,极力培养读者的人道主义观点。这部小说最后仍以一切圆满作为结局,表现了作者的一贯思想。勃朗特三姐妹是英国家喻户晓的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对女性独立性格的叙述、艾米丽·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对极端爱情和人格的描写、安妮·勃朗特在《艾格尼丝格雷》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寂寞情绪,令人回味无穷。一家三姐妹占据了英语文学名人史中的三个席位,恐怕连众多男性作家都自叹弗如,无怪乎会有络绎不绝的崇拜者们在英国哈沃斯的勃朗特故居寻觅三姐妹留下的痕迹。《简·爱》获得了成功,受到重视,《呼啸山庄》,《呼啸山庄》被誉为“最奇特的小说”,艾米莉·勃朗特也以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勃朗特姐妹1847年,《简·爱》和《呼啸山庄》在英国先后出版。《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它开始曾被人看做是年青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的社会现象,它不久便被评论界高度肯定,并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至今久演不衰。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小说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简.爱的成长历程,她从小失去父母,寄住在舅妈家,不平等的待遇让她饱受欺凌,小小年纪就承受了别人无法想象的委屈和痛苦。成年后,她成了桑菲尔德贵族庄园的家庭教师,她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主人的尊敬和爱恋,谁料命运对她如此残忍,她为这段婚姻又付出了难以计算的代价,但自始至终她都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执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丽,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谈话。就像当我们都经过了坟墓,站在上帝脚跟前时,我们都是一样的,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俄国大作家,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列夫·托尔斯泰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战争与和平》插图《战争与和平》小说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插图《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一部既美不胜收而又博大精深的巨著。通过这个故事托尔斯泰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1877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在相继失去儿子和精神上最后一根支柱——伏伦斯基后,经过一次和伏伦斯基的口角,安娜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绝望之余,她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揭露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果戈里(1819~1852)俄国19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836年果戈理发表了讽刺喜剧《钦差大臣》,果戈理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从而揭露了农奴制俄国社会的黑暗、腐朽和荒唐反动。1842年果戈里发表长篇小说《死魂灵》。历来被认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钦差大臣》叙述了以俄国某市市长为首的一群官吏听到钦差大臣前来视察的消息,惊慌失措,竟将一个过路的彼得堡小官员赫列斯塔科夫当作钦差大臣,对他殷勤款待,阿谀、行贿。正当市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这位“钦差大臣”,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之时,传来了真正的钦差大臣到达的消息,喜剧以哑场告终。该剧是整个俄国官僚界的缩影,堪称俄国戏剧史上的里程碑,对俄国和世界戏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
本文标题:碰撞与冲突(上课)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982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