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发展经济学第四章 人力资源
第四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本章主要内容4.1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4.2教育与人力资本4.3就业与劳动力充分利用4.4中国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人既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受益者,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资源。人口增长和就业需要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同时,人的劳动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人的组织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维系和推动着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人的素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一节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全球人口正在快速增长,到2025年将达80亿。由于新增人口基本上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这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减少贫困、营养与健康、环境保护等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一、人口增长演变的三个阶段西方的人口转变理论按照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动关系,把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阶段。第二阶段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第三阶段是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阶段。人口转变理论也被广泛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发展。20世纪初到中叶,发展中国家仍处于人口转变的第一个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口增长率较低。50年代以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能像20世纪初的发达国家那样很快进入人口转变的第三阶段。二、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早在18世纪,斯密就把人口增长看作是经济增长两个主要因素之一。19世纪初,马尔萨斯的观点则相反。他认为人口增长将会导致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粮食短缺将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经济增长不得不停滞下来。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马尔萨斯的理论又发展为“人口陷阱理论”,用以说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停滞不前的原因。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是有利还是有害,应该视具体情况和环境而定。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口增长对经济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压力。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使人均耕地面积和自然资源迅速减少,人口增长对经济造成的压力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发展造成了重要的障碍。发展中国家人口的特点1、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十分迅速。2、人口素质普遍不高。3、人口城市化速度快。实现人口转变的意义首先,只有降低出生率,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才能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质量。其次,只有降低人口增长速度,实现人口增长类型的转变,才能克服对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第三,只有实现人口增长类型的转变,才能消除发展中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粮食严重短缺的现象。第二节教育与人力资本由于人力资本的匮乏,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人力资本的投资渠道主要有营养及医疗保健、学校教育、在职人员培训、择业等。其中教育是最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一、人力资本及其形成途径人力资本就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劳动力质量。1960年,舒尔茨系统、深刻地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发展动力做出了全新的解释。对物质的投资可以形成机器设备、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本;而对人的投资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形成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状况制约着物质资本的效能。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十分匮乏,大大降低了物质资本的投资回报率。人力资本的投资渠道(1)用于教育和培训的费用。(2)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3)个人和家庭用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费用。教育与人力资本在人力资本形成的各种途径中,教育和培训是最重要的,也具有最明显的投资特征,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社会功能在于:第一,教育使一个人终生享受的消费方式;第二,教育使劳动者的流动性大大增加;第三,教育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第四,妇女接受教育能对社会作出重大贡献。中国的教育1949年以前,中国的教育十分落后。建国后得到恢复、发展。文革期间遭到破坏。1978年后开始迅速发展。教育投资一直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影响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二、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在提高,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在下降。重视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质量,便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素质、技能和知识水平都很低,这也成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因此,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意义(1)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起点比较高,要求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要均衡增长。(2)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和吸收能力。经济增长—科学技术—人力资本(3)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身体素质低下的状况,延长劳动年限和提高人均寿命。(4)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增强人们的现代化意识,有利于造就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一定技术专长和健康体魄的劳动大军,从而为社会经济综合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本的供给保证。第三节就业与劳动力充分利用就业不足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由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人口增长、国际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日益严重,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带来了一些其它的经济、社会问题。一、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斯密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国民财富的增加,是由劳动生产率和参加生产的劳动者人数这两个条件决定的。对劳动者的需求,必随一国收入和资本的增加而增加。李嘉图认为,工人的就业状况取决于劳动的供给和对劳动的需求。当工人人数供过于求时,工资下跌,工人人口的繁殖率下降而减少劳动供给,反之则相反。资本积累有利于增加就业和提高社会各阶级的生活水平。二战后的早期发展经济学家,也认为经济增长,尤其是资本积累能够自动解决就业问题。但事实相反。1969年起,国际劳工组织实施了世界就业计划。改善就业状况的意义第一,改善就业是减少贫困、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最有效的策略。第二,改善就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是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第三,改善就业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必由之路。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失业是指既有劳动能力,又有劳动意愿的人却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失业可分为公开失业和非公开失业。发达国家的失业一般是公开失业,即劳动者没有工作,劳动力资源被闲置。发展中国家除了公开失业,还有大量的非公开失业,即劳动者形式上没有失业,但劳动力资源被全部或部分闲置。劳动力非充分利用公开失业和非公开失业统称为劳动力非充分利用(underutilization)。爱德华兹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非充分利用归纳为5种形式:(1)公开失业,包括自愿和非自愿失业。(2)就业不足,劳动者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于其愿意且能够工作的时间。(3)虽然形式上没有失业,也不是就业不足,但是有劳动能力和工作意愿的劳动者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分为:①伪装失业(disguisedunderemployment),指劳动者所做的工作实际上只需花费其工作时间的一部分就能完成。②隐蔽失业(hiddenunderemployment),指劳动者因找不到工作而选择非就业活动。③过早退休。(4)健康受损害者,因营养不良和缺乏保健措施使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少于其意愿工作时间。(5)非生产性的劳动者,由于缺少其他投入要素的配合,致使劳动效率低下,工资收入微薄。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状况一向不好。1960年-1990年,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从6.7%增加到8.2%(不含中国),呈不断上升趋势。据国际劳工组织2001年《世界就业报告》统计数字表明,全球劳工总数为30亿,其中伎俩失业的人口约为1.6亿,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的人口则高达10亿,其中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从全球范围来看,对资本的需求远远高于对劳动力的需求,且资本的流动性远远高于劳动力的流动性;对高技能劳动的需求远远高于对低技能劳动的需求;全球经济竞争就是就业的竞争。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劳动力数量增长很快,90年代平均增长率为2.1%,大大高于发达国家0.5%的增长速度;而且劳动力素质较低,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特别是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失业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三、失业、就业的理论探讨发达国家的就业政策经历了从自由到政府积极干预的转变过程。“萨伊定律”20世纪之前,由于发达国家的失业问题还不突出,就业理论的核心是“萨伊定律”。认为生产能够自动创造需求,不会产生全局性的生产过剩的危机和失业。主张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到了20世纪30年代,发达国家发生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和失业。凯恩斯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创立了新的就业理论。认为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生产过剩的危机和失业。主张通过政府干预实现充分就业。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与发达国家有着本质的不同。从20世纪50年代起,发展经济学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有关就业问题的理论。刘易斯50年代,刘易斯用“二元经济”理论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问题。他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有无限的劳动力可以供给。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高于农民的收入水平。传统的农业部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工业部门。随着工业部门的持续发展,过剩的劳动力将逐步被吸收。但实际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并不像刘所描述的那样,而是在城市已经出现大量失业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不断地涌向城市。哈里斯-托达罗模型60年代,哈里斯和托达罗修正了刘易斯的理论(哈里斯-托达罗模型)。他们认为,刘的理论是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依据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一致。发展中国家往往在城市失业条件下,仍然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准备向城市迁移的农民要考虑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城乡实际工资的差异水平,二是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大小。二者的乘积就是城市的预期工资。只要城市的预期工资高于一个有保证的农村工资,农村劳动力就会在城市失业已经存在的条件下继续向城市流入。Wu=Wf·(1-u)+Wi·u其中,Wu代表迁移到城市后的预期收入,Wf和Wi分别代表城市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的工资率,u代表失业率。相应地,1-u代表能在正规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用Wr代表农村的收入水平,如果WuWr,农村劳动力就会向城市迁移。当Wu=Wr时,对农村劳动者来说,在哪都一样,城乡劳动力分布达到了一种均衡状态。由于城市正规部门的工资Wf远远高于农村收入水平Wr,所以即使失业率u很高,即使在正规部门找不到工作处境将很艰难(非正规部门的收入Wi很低),城市的预期收入Wu仍然可能高于Wr,吸引着农村劳动者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第四节中国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这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给解决就业问题带来困难。中国的就业格局,同中国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传统的劳动配置格局经济发展应该是一个遵循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这双重主题推进的过程。在改革前,中国经历几十年的工业化过程,在工业比重大幅度提高后,农业劳动力比重仍然偏高,城市化水平相对低下,不同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主要是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制度造成的。1、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及其损失改革前中国的经济体制模式是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服务的。在资本稀缺的经济中,必须通过计划分配的机制把各种资源按照产业发展的优先次序进行配置。为维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形成了与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相应的城乡劳动力配置制度和就业体制。传统体制下劳动力配置制度的特点(1)保障城镇劳动力的全面就业。(2)保持城镇职工的低工资水平。(3)抹平具有不同人力资本禀赋的职工之间的报酬。(4)实行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2、就业结构的非典型化古典经济学就已经揭示了结构变化的规律,即资本和劳动力受报酬水平的吸引,将随着经济发展,逐渐由农业转向制造业以及国际贸易等产业。克拉克从统计的角度证明,资源的结构变化规律是从农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
本文标题:发展经济学第四章 人力资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13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