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中国文学史袁版考研笔记
中国文学史绪论第一节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一、史家记述:(一)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屈原、贾谊立传,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辞赋家,文学发展过程初步描述。(二)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史记》前史官之文发展过程追述;(三)齐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南朝宋以前诗歌发展历程,关于诗歌史比较详细论述。(四)(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文学发展线索。二、目录学著作:(一)斑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诗赋略论》对诗赋发展有初步的描述。(二)此后,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传统,在著录书目的同时考辨源流。(清)幻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者。三、在诗文评方面:(一)(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以下20篇论及文体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展论述。(二)(梁)钟嵘的《诗品序》,文学发展详细论述。(三)郑玄《诗谱序》追述诗歌起源,历数周文、武、成王以至懿、夷、厉、幽王时政治变迁与诗歌关系,政治角度对诗歌发展描述。(四)(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体流变角度,论述文学发展。(五)白居易《与元九书》,《诗》、《骚》以来诗歌发展历程作总结。(六)李清照的《词论》追述了词的发展概况。(七)(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为398位唐代诗人作传,间有评论,从中可以看出唐诗发展的因革流变。(八)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题辞,汉魏六朝文学发展脉络。(九)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对明代诗人一千六百余家作了评述。(十)《全唐诗》,为唐代诗人作简介,可看到唐代诗歌发展线索。四、文学史著作:20世纪初出现,林传甲京师大学堂编写讲义《中国文学史》为滥觞。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分别代表了20年代、30年代、四五十年代、60年代文学史著作所能达到的成就。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分体文学史最早、最有影响著作。五、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六、其他因素对文学影响:先秦两汉文学作品之简练跟书写繁难有关系;唐宋词的演唱方式对创作的影响;印刷术发明以后大量文献得以广泛而长久流传,这对宋代作家学者化,进而对宋诗以才学为诗特点形成有重要影响;宋元说话艺术对小说创作影响,宋元戏曲演出方式对剧本创作影响。第二节中国文学的演进一、影响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一)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1、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2、朝代的不平衡。3、地域的不平衡。一是不同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二)相反相成的因素。俗与雅;各种文体(诗者缘情,赋者体物;诗不忌简,赋不厌繁;诗之妙在内敛,赋之妙在铺陈;诗之用在寄兴,赋之用在炫博);复古与革新;文与道。第三节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一、三古、七段划分如下: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第二段:秦汉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九个方面:一、创作主体;二、思想内容;三、文学体裁;四、文学语言;五、艺术表现;六、文学流派;七、文学思潮;八、文学传媒;九、接受对象。二、概述:(一)上古期包括先秦、秦汉。总:体裁,思想基础,儒重社会功能,道重审美价值已形成。1、第一段先秦文学。创作主体由群体到个体;史从巫中分化出专门从事人事记录;士兴起活跃;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2、秦汉文学属于上古期的第二段。创作主体处境变化,士聚集形成若干作家群体,以歌功颂德或讽喻谲谏为己任。(二)中古期魏晋到明朝中叶划分依据:(1)文学自觉在南北朝完成;(2)文学语言古奥到浅近;(3)诗、词、曲鼎盛;(4)文言小说魏晋南北朝初具规模,唐代成熟,白话短篇小说宋元两代繁荣,白话长篇小说元末明初出现《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等作品;(5)出现印刷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传媒;(6)创作主体和对象,包括宫廷、士林、乡村、市井等各个方面。1、第一段魏晋到唐中叶。(1)五七言古体诗繁荣发展并达到鼎盛,五七言近体诗兴起、定型并达到鼎盛。文向诗靠拢,出现骈文;赋向诗靠拢,出现骈赋。杜甫承前启后。“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两个诗歌的范式确立;(2)文学创作个性化;(3)宫廷核心作用,形成文学集团并相互切磋,提高文学技巧;(4)玄学佛学渗入文学。玄学真和自然,佛教真与空、心性、境界的观念,文学观念多样化。2、第二段是唐中叶开始,“安史之乱”起,南宋灭亡止。(1)韩、柳倡古文引起文学语言和文体改革,宋欧阳修等完成改革;(2)诗歌到宋寻到新路。就宋诗与唐中叶以后诗歌延续性而言:中晚唐始,重日常生活描写,相关人文意象增多,宋代已成风气;(3)由杜、白开创反映民生疾苦、积极参与政治的传统及忧患意识,晚唐减弱,宋代加强;(4)宋诗人学者身份合一,议论成分增加,化俗为雅的美学追求;(5)唐中叶后曲子词兴盛,经温、李等之手,成为宋文学代表;(6)唐中叶后传奇兴盛,标志中国小说进入成熟阶段;城市文化背景下唐代“市人小说”兴起,宋代“说话”的兴盛,标志文学新发展。3、第三段元代到明中叶。(1)元代始叙事文学占主导。文学对象从案头读者转向勾栏瓦舍听众;传媒除纸上读物,还有说唱扮演;元文学以戏曲和散曲为代表,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与以温州为中心的南戏;明传奇对元曲继承与发展;(2)元末明初出现《三国志演义》、《水浒传》两部长篇白话小说。(三)近古期嘉靖后总特点:(1)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商品化;文学作品的内容、题材、趣味发生变化;(2)王学左派影响,创作主体个性;肯定情欲;理学禁欲主义冲击;(3)小说最富生命力。1、嘉靖初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文学集团和派别大量涌现及论争。诗文方面公安、竟陵、神韵、格调、性灵、桐城派主张和实践;词方面有阳羡、浙西、常州词派主张和实践;戏曲方面有“临川派”和“吴江派”两大群体论争。1、第二段从鸦片战争开始。(1)向西方寻求富国强兵路同时寻求到新文学灵感;(2)文学创作发生变化。救亡图存的意识和求新变于异邦的观念,成为文学的基调。文学被视为社会改良工具,小说地位得到肯定;外国译作逐渐增多,文学叙事技巧更新;报刊媒体出现,写作方法变化,出现报刊文体。近古期终结,在“五四”运动爆发的1919年。三古七段和朝代分期双视角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先秦是中国文化发生初创时期,是上古期第一段。先秦文学尚未从浑沌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分离,其特征与这时文化形态有着密切关系。第一节中国文学的源头一、远古歌谣和神话,我们称之为传说时期文学。例:据说是神农时代《蜡辞》(《礼记·郊特牲》)大约是农事祭歌;传说尧舜时《击壤歌》、《南风歌》等,是后人伪托;韵语可能是原始歌谣遗留。如《吴越春秋》载《弹歌》,反映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已具韵律,显是古老歌谣。《吕氏春秋·音初篇》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候人兮猗”,是夏代诗歌遗文。二、文字产生后,脱离传说时期。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是所知最古文字。甲骨文代表商代晚期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甲骨卜辞文句简朴形式单一,仅有少量记事文字,但其产生具重大历史文化意义,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三、诗歌最初与乐、舞结合。《吕氏春秋·古乐》载八阕,内容从题目看,“载民”歌唱始祖;“玄鸟”即燕子,可能是本部落图腾;“遂草木”歌唱草木茂盛;“奋五谷”歌唱五谷生长;“敬天常”遵循自然法则;“达帝功”以下反映宗教信仰。《尚书·益稷》载帝舜时《大韶》。《诗经》作品都是乐歌。约在春秋后,诗歌分化独立,向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第二节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文史哲不分。先秦文学非纯文学,先秦文化呈现综合形态。有些文学作品是史、哲学著作,史、哲学著作也有文学意味。(一)司马迁《太史公自序》云颛顼命南正(官名)重掌管天,北正黎掌管地,即掌天文、祭祀事,周宣王之时,重、黎后人成司马氏,掌周史,可以看出史学与巫术分化过程;据《尚书·洪范》可知商代已形成“五行”思想;《易》卦爻辞,已具备“阴阳”观念;“德”观念于商萌芽,在周发展,形成敬德保民思想。(二)春秋战国时,探索宇宙人生、进行哲学思辨、关注社会政治、讨论治国之道的诸子说理散文成熟,表现鲜明个性,浓郁情感,丰富形象,具较强文学性。二、先秦诗歌:宗教颂赞祷祝诗—政治叙事诗—言志抒情诗。三、楚地文学。铁器最早,间接促进战国楚文化发展。屈原说:“惜诵以致愍矣,发愤以抒情。”(《楚辞·九章·惜诵》),在楚地民风、民俗、及民间曲调基础上,屈原“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王逸《离骚经序》),借鉴《诗经》艺术精神和手法,作出琦玮瑰丽诗篇。四、模糊性、争议性。有些非一时一人作,传承中可能有损益,师说和后学说可能混杂、增删;秦火后,多为汉人重新编定,难免有讹误。汉代传授先秦经典学派很多,产生很多异说,模糊了先秦文学本来面貌。第三节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文化承担者身份、地位发生变化。一、夏商代和西周初,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主要承担者是巫觋,出于巫术祭祀目的而创制的韵文或歌谣是主要文学作品。上古巫史不分,史也具宗教性。史官除从事宗教活动外,还从事锡命、册命、载录氏族谱系等政治活动。史长于记人事、观天象、悉旧典。《商书》中的《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诸篇,是史家最早的散文创作。史官世代传业,儒家所传经书,多为其旧藏典籍,其文辞可分质朴与文采两类:所记录的,如《周书》中的《大诰》、《康诰》、《酒诰》都是朝廷的诰誓,辞风质朴,不加文饰;自作的,如《周书》中的《洪范》、《顾命》等篇,条理细密、文思清晰。二、西周时学在官府,文化为贵族所垄断。官学内容,据《周礼·地官》载六艺:五礼、六乐、五射、五驭、六书、九数。贵族是西周、春秋文学主要创作者;同时也有民间歌谣,作者大都平民。三、春秋战国时,文化知识转移到士(贵族和庶人之间的阶层)。第四节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先秦文学大致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一、夏商文化。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说:“夏商二代文化略同。”即贯通夏商文化某些相同的制度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都以原始宗教为主。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一)诗歌。传说南音起于涂山氏所咏《候人歌》,东音起于夏孔甲的《破斧歌》。夏商时代已有较完整的诗歌出现。如夏启时的《九歌》,与祭天活动有关,应该是祭祀歌谣;商代如《诗经·商颂》五篇,歌颂咏祖先,歌舞娱神,都用于祭祀;商代韵文还包括《周易》中某些卦爻辞。诗歌内容或怨上刺世、申诉痛苦,或抒发爱情、歌咏劳动,运用象征、比兴、白描、叠咏等手法,用韵参差多样,古代诗歌萌芽状态特点。(二)散文。巫史文化昌盛促进散文发展。商代的《商书》中《盘庚》是记录盘康迁都于殷时发表的训辞,文字古奥,是商人作品。二、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克己复礼”,巫术宗教文化被礼乐文化取代,自西周始中国进入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一)“礼乐”精神实质是对社会秩序自觉地认同,而这些“礼乐”概念又是从前代原始巫祭文化,尤其是巫祭仪式中发展出来,目的在于维护等级制度,它的核心是“德”、“仁”等一些政治伦理观念。周代文化改革家们通过“神道设教”法,完成理性文化对原始文化突破。(二)周代文学更加关注历史、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史官文化”因此成熟。《周书》“诰”、“誓”以文献形式,记录周初征服商人历史,反映周初社会关系和政治理想;鲁《春秋》经孔子修订,基本精神是“道名分”(《庄子·天下》),
本文标题:中国文学史袁版考研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25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