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第一章 影视与文学的渊源
第一部分影视与文学第一章影视剧与文学的渊源导论:电影以及在其之后出现的电视剧与文学的联系是一种“自然”生成的文化现象。它涉及到产业经济、艺术观念、意识形态、受众习惯等诸多问题,同时也隐含着文化史上精英和大众的长期矛盾以及文化观念变革的命题。了解影视剧的发生史,是我们对文学与影视关系研究的开始。由于电影史提供了大量丰富详尽的资料,这为我们理解电影与文学在何种情形下联姻,以及早期电影如何借助于文学叙事的方式使自身成熟起来等问题能够有较清晰的把握。至于电视剧,由于电视机落户于普通百姓人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人们日常休闲阅读的替代品,因此延续了纸媒介时代通俗文学的许多特点。本章的内容正是从历史的角度,通过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使学习者对影视与文学的脉络关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把握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嘉布遣路大咖啡馆放映了卢米埃尔的12部短片,标志着电影正式诞生。电影诞生初期,电影短片表现的内容一般是日常生活的简单记录。为了吸引观众,电影之前流行的娱乐节目,如魔术、打闹或追逐喜剧、儿童幻想剧甚至强盗故事等,很快被直接从舞台搬到银幕上。为了吸引中产阶级观众,最初采取的办法是改编文学作品,即拍摄所谓的“艺术电影”。这时电影的艺术性即是体现在对文学故事、情节、人物等表现手法的照搬和借用上。1915年,格里菲斯拍摄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向来被认为是电影叙事成熟的标志性作品。这既是一部改编之作(《同族人》),同时也是借鉴狄更斯小说的表现形式,形成了电影蒙太奇剪辑、叙事方法。第一节早期电影与文学的交汇一、基本情况概述1、乔治·梅里爱1896年10月,世界电影史上另一位奠基人物,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拍成了《贵妇失踪》一片,片中有他发明的电影技巧,如“停拍一分钟”的方法,把电影拍摄得如同神奇的魔术一般。梅里爱原本经营罗培·乌坦剧院,有着丰富的戏剧舞台演出经验,因此,他借用以往的经验将许多戏剧演出的方法,诸如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机关设置、以及景或幕的划分等应用到电影上来。这种从戏剧舞台上移植到电影中的系统分工,一直延续至今。梅里爱还是最早将戏剧和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导演。1899年,他根据自己剧院里上演的神话剧《灰姑娘》拍摄了同名电影,而且是将原来戏剧中的演员、服装和布景原封不动地搬上了银幕。此后,他使用了同样的方法又拍摄了《圣女贞德》、《小红帽》、《蓝胡子》、《鲁滨逊漂流记》和《格里佛游记》等影片。最为著名的一部影片是根据儒勒·凡尔纳和H·G·威尔斯的两部名著小说改编的《月球旅行记》。按照乔治·萨杜尔的说法:“《月球旅行记》取得的成功,标志着舞台导演对卢米埃尔式的‘户外摄影’的胜利。”《月球旅行记》一片在欧洲和美国销售了几百部拷贝,还使全球第一个经常性的影院在美国的洛杉矶建立起来。曾写过《星球大战》、《时光机器》、《月球历险记》等著名科幻小说的作家H·G·威尔斯也为梅里爱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影片中的大蘑菇、像贝壳一样的动物和月亮神等,都是梅里爱根据威尔斯小说所描写的样子制作出来的。2、百代时期的“艺术电影”真正大规模的改编规划出现在1906年以后。当时已经采取工业化生产电影的法国查尔·百代公司占据着全世界电影市场的主要份额。皮埃尔·德库塞勒所领导的‘作家及文艺家电影协会’的成立,使百代公司获得了将大部分法国戏剧拍成电影的独占权利。”1907年到1908年期间,电影业发生了巨大危机,许多电影院顾客寥寥无几——“题材危机”所导致的结果。这一时期上映的影片除了纪录片、风光片之外,追逐片和打闹喜剧占据电影的主体,情节简单且相互模仿:比如奶妈、跛子、和宪兵混杂在一起的追逐片,伯爵夫人结婚以后丢失孩子,母亲悲痛地投河自尽,被满脸胡子的萨瓦人救起,十八年之后又从衣服上的标记认出自己的女儿之类,观众对此类缺乏想象力的影片已经深感厌烦。法国的拉菲特兄弟的“艺术影片公司”,直接邀请当时法国最有名的作家创作新的剧本,还聘请了法兰西喜剧院的著名演员以及优秀的布景师和音乐家,这无疑大大增强了其所拍摄的影片的艺术水准。1908年12月,“艺术影片公司”的第一部影片《吉斯公爵的被刺》放映,该片获得了巨大成功。著名作家拉夫当担任编剧,是该片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拉夫当编写的剧本非常巧妙,整个剧情是一个新的《犯罪的故事》。血腥的暴行通过人们熟悉的故事来激动观众,即使不用语言,观众也能够完全了解。”这部影片的成功,具有巨大的示范效应,使得当时法国著名的电影制片公司都开始拍摄自己的艺术影片。“作家和文艺家电影协会”的导演阿尔贝·卡普拉尼在1909年改编了左拉的小说《小酒店》,影片长度达到800米,成为当时一部影片的长度之最。不久之后,该协会根据欧仁·苏小说《巴黎的秘密》改编的同名影片长度达到1500米,1912年6月根据维克多·雨果小说《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影片,长度达到5000米,足足可以放映5个小时。当时一部影片的价格往往也是根据长度来计算,每一米底片5法郎到10法郎。由此可见,影片的长度也直接关系到电影制片公司的利益,改编文学作品也是电影制片公司获取利益的一条重要渠道。3、改编报刊连载小说根据报刊连载通俗小说改编的电影能够获得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当时一部改编自连载小说的影片名为《蒙面大侠》,在艺术家眼中并不被看好,高蒙公司的著名导演费雅德曾经这样宣称:“我们要把法国电影从《蒙面大侠》的影响下拯救出来,让它们朝着更高的水平发展。”但是,在《蒙面大侠》获得巨大的利润时,高蒙公司和费雅德就开始着手拍摄一部名叫《芳托马斯》的分集影片。之所以选择改编《芳托马斯》这部小说,主要是因为它有着广阔的读者群,小说发行了60万册,被译成20种文字,流传极广。费雅德根据小说的最初几集,拍摄了5部影片,结果为高蒙公司带来了很高的声誉,以至于不久,美国也开始仿效这种连载小说电影。1913年,在当时的美国,连载小说是报纸吸引读者的一条重要渠道,为了争夺报章连载小说的生意,《芝加哥太阳报》和《芝加哥美洲报》曾经大打出手,他们各自的打手时常在芝加哥市内互相开枪射击。《芝加哥太阳报》联合山立格公司,将发表在自己报章上的连载小说拍成电影《卡斯林奇遇记》,于1913年12月29日在芝加哥100家电影院同时上映,该报纸的销路一星期内就增加了15%。因为是系列电影,观众为了知道下一集影片的内容,纷纷买来报纸看上面刊登的连载小说,以求先睹为快。《芝加哥美洲报》的老板赫斯特(影片《公民凯恩》的原型人物)随即联合爱迪生公司,拍摄了《洋娃娃的故事》来与之抗衡。此后,几乎所有的美国报纸都竞相仿效这种做法,把连载小说摄制成系列电影。改编为电影带来了空前的声誉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往往也给电影导演带来巨大的声誉。1915年,格里菲斯导演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上映。该片是根据托马斯·狄克逊牧师小说《同族人》改编的,由于原小说具有强烈的赞扬种族主义组织三K党倾向,改编之后的影片又把其中的主要情节保留了下来,比如,白人少女被一个残暴的黑人杀害,无辜的卡梅隆一家遭到黑人士兵的围攻,在万分危急关头,三K党火速赶来营救出白人一家等。为此,影片上映时引起了激烈的论战,甚至在一些美国城市引发了激烈的武斗。不过,激烈论战的结果,反倒使影片在商业上的成功进一步扩大,观众达一亿人次,上映时间延续15年之久。二、中国电影和文学的联姻德尼·圣-雅克称:“电影诞生以前,在人类想象性作品结构的历史发展中发生了一个革命,它对于现代媒体的整个历史肯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就是大众小说的出现-----这一转型标志大众阶层进入文化领域,大众文化将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文化,这种文化之汇合借助于分享现实和想象的一种认识模式。该模式就是小说-----因此不难理解,走向虚构叙事的美国电影趋向小说的认识模式,甚至可以说趋向文学的类型------”(加拿大)安德烈·戈德罗《从文学到影片——叙事体系》,刘云舟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9月版,第215页。早期的中国电影,除了拍摄过京剧《定军山》(1905年)和反映社会题材的短片《难夫难妻》(1913年)以外,世俗的滑稽喜剧片具有相当的数量。1913年以后,亚细亚影戏公司的张石川陆续拍摄了《新娘花轿遇白无常》、《风流和尚》、《二百五白相城隍庙》、《脚踏车闯祸》、《打城隍》、《老少易妻》、《赌徒装死》《一夜不安》、《店伙失票》等电影短片。这些影片大多属于市井俚俗故事,其中许多片子都带有滑稽打闹的成分,例如:《老少易妻》表现的是在一个荒年,许多人卖身求食,一个老头和一个少年各买了一个装在麻袋里的女人,结果老头买的是小姑娘,少年买的是老太婆,后来两个人同意互换。1、鸳鸯蝴蝶派清末民初,上海等地的市民阶层逐渐增多,满足市民社会文化需求的报纸刊物大量出现,如《小说时报》、《游戏杂志》、《礼拜六》,以及《申报》和《新闻报》副刊。在这些报刊上大多刊登被称为“鸳鸯蝴蝶派”的作品,包括黑幕小说、武侠神怪小说、侦探小说等类型。由于鸳鸯蝴蝶派小说具有很广泛读者群体,因此被大量改编成电影发行,许多小说作者被邀请参加电影的编剧工作。从1921年至1931年,中国各影片公司总共拍摄了大约650部故事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鸳鸯蝴蝶派文人参加制作的,影片的内容也多为鸳鸯蝴蝶派文学的翻版。------1924年,包天笑首先受聘于明星公司担任编剧,先后编出了《可怜的姑娘》、《空谷兰》、《多情的女伶》等电影剧本;其他如周瘦鹃、朱瘦菊、张碧梧、徐碧波、程小青等人,也先后加入电影界,他们一面继续写作礼拜六派的小说,一面担任了各影片公司的编剧,或兼任电影宣传工作。”[1][1]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56页。2、改编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对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的改编影片,在1926年由天一公司率先大批生产,如《梁祝痛史》、《义妖白蛇传》、《珍珠塔》、《孙行者大战金钱豹》、《唐伯虎点秋香》等,在其宣传文字中,常有“千古韵事”、“香艳凄婉”、“神怪奇丽之事”这样的文字,以投市民大众的兴趣爱好。随后又拍摄了《花木兰从军》、《刘关张大破黄巾》、《西游记女儿国》、《铁扇公主》、《明太祖朱洪武》等片,国内各个电影制片公司纷纷效仿,接连拍摄了一大批取材于《水浒传》、《封神榜》、《三国演义》、《七侠五义》、《西游记》、《三言二拍》等古典小说改编的影片。如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摄制的《美人计》(取材于《三国演义》,元元、天生公司拍摄的《五鼠闹东京》(取材于《七侠五义》),长城画片公司拍摄的《石秀杀嫂》、《武松血溅鸳鸯楼》(取材于《水浒传》,大中国影片公司拍摄的《哪吒闹海》、《姜子牙火烧琵琶精》、《红孩儿出世》(取材于《封神榜》)等。3、武侠神怪片继古装片之后在国内大为流行的是武侠神怪片。1928年5月,明星公司根据平江不肖生(向恺然)所作的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摄制了影片《火烧红莲寺》,由于该片引起了巨大轰动,于是,明星公司在3年间连续拍摄了18集,并引得其他公司纷纷效仿。以“火烧”命名的各种武侠神怪片纷纷出现,如暨南影片公司拍摄的《火烧青龙寺》和《火烧白雀寺》、天一公司拍摄的《火烧百花台》、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拍摄的《火烧九龙山》、复旦影片公司拍摄的《火烧七星楼》等等;第二节电影故事片的成熟与文学的启示——格里菲斯与狄更斯1915年2月8日,格里菲斯导演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美国首次上映。乔治·萨杜尔称这一天是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它在制作方面以及叙事技巧方面确有许多被认为是“革命性”的。在制作方面,《一个国家的诞生》是好莱坞历史上第一次推出的高成本影片,总投资为10万美元,至于所产生的利润,有人估计纯利竟可达2000万美元之多,在电影史上也是一个破天荒的记录。按照萨杜尔的说法:“通过这部影片,美国电影在企业经营方面起了极大变革,使好莱坞自此以后得以摄制一些比意大利影片规模更大、更豪华的故事片,由此开辟了走向超级影片和巨额酬金的道路。”在技巧方面,电影学者邵牧君称:“格里菲斯运用了许多前所未闻的技巧:用极远景来拍摄南北两军的大战场面,用相当近的特写来描绘某些动作。”“在影片结尾处
本文标题:第一章 影视与文学的渊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3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