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01 胡塞尔人本主义现象学探析
胡塞尔人本主义现象学探析王路平华中师范大学关键词胡塞尔;人本主义;现象学现代西方哲学有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前者以逻辑实证主义、分析哲学和结构主义为主要代表,后者以现象学、存在主义为主要代表。现象学是人本主义思潮中比较早的学派,其创始人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胡塞尔(1859—1938)。风行一时的存在主义就是从胡塞尔现象学那里得到其理论基础的。目前我们理论界研究胡塞尔的现象学,大多集中于其现象学方法和意向性理论,很少有专文从总体上联系胡塞尔的人本主义思想来加以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初步的尝试,以推进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深入研究。一、“欧洲危机”的克服胡塞尔认为,真正的哲学应该是有人的意义的科学,而现象学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种于人有意义的哲学,因为唯有当人具有绝对真理时,人才有意义。哲学家应该是“人类的公仆”,他所肩负的人类历史责任就是寻找一种超时空的绝对真理,为各门科学提供依据,为重建人性准备基础。因此,哲学应当是在自己的范围中独立地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而不应依靠其他科学。然而近现代以来,欧洲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却造成了欧洲人性的危机,欧洲科学的危机和欧洲哲学的危机带来了欧洲的危机。由于欧洲危机,西方文明越来越不关心人,把人当物看,脱离“人的生活”这一理性唯一正确的方向,从而导致对人生意义和人的价值的遗忘。“‘人的生活’在这里不是就生理物理的意义上而言,而是指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一种在历史过程中的文化创造活动。人总是不断地为自己提出任务和寻求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人通过这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不仅改造了周围世界,而且还改造了人本身。由于人对他们在理论和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的不理解或所犯的错误而发生的危机,也将通过人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本身来解决。人的有目的的生活是一个基础,危机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也将在这个基础上被人认识和克服。”[(1)]而现象学就是克服欧洲危机的唯一正确的途径,因为,它使哲学和科学彻底回到主体性上来了,而纯粹的主体性乃是一切意义和价值的真正赋予者。人的有目的的生活的核心是人的意识生活,人所面对的对象是人所意识到的对象,人是在对对象进行认识,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中与对象打交道。因此胡塞尔说:“理性与一切存有者之间存在着最深刻的本质联系。直到这个在意识中日渐显露出来的世界问题,这个一切谜中之谜最终成为被实际加以探讨的课题之前,理性和它的存有者始终是不可思议的——理性从自身出发赋予存有者的世界以意义;反过来,世界通过理性而成为存有者的世界。”[(2)]胡塞尔不仅看到了欧洲危机是人性的危机,而且还看到这种危机深藏着的历史根源。胡塞尔认为,哲学成为一种与人有关的严密科学的理想,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就开始了,而笛卡尔和康德几乎走到了这个理想的门槛。可惜,笛卡尔的“我思”是一种实体性的灵魂心理学,他没有建立先验哲学的体系;康德仅仅是把认识的形式建立在先验的主观性上,而把认识的内容留给了经验的领域,所以他们都未能登堂入室。从文艺复兴直到19世纪,以客观主义和自然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自然科学迅猛发展,从四面八方冲击和威胁着这个理想,使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丧失了人的意义,欧洲科学陷入了深刻的危机。在以后的发展中,这种客观主义和自然主义及其变种如实证主义等,对欧洲文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而追求与人有关的严密科学的哲学,则日益暗淡下去。在胡塞尔看来,客观主义和自然主义是一种日常素朴的意识观念,它把感性观察到的事实,看作是最终的毫无争议的唯一真理,以虚假的形式把人和人的意识自然化、物化,从而使人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丧失殆尽,人变成了一个经验客体和经验对象,甚至可以采用与研究自然同样的物理、化学的方法去研究人。这时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从“自然立场”出发,遗漏了被研究对象“人的意义”,破坏了古希腊的传统理想。这种科学越发展,人就越无意义,“这种独特现象意味着,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3)]对于这种科学来说人的价值和意义是无所谓的,它“在原则上排斥了一个在我们的不幸的时代中,人面对命运攸关的根本变革所必须立即作出回答的问题:探问整个人生有无意义。”[(4)]如果听任这种科学发展下去,就会全面否定人的意义,人类历史就会出现悲剧:欧洲人和欧洲科学陷入危机。胡塞尔还进一步着重对客观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变种实证主义的科学观进行了批判。实证主义主张,科学无非是事实的科学,因此科学不应回答有关价值的问题,因为它超出了纯粹客观事实的范围,而涉及主体的问题。而胡塞尔则认为,科学应以全部存有者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科学研究的范围既包括客观领域中的东西,也包括主观领域中的东西。有关意义、价值和理性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科学的任务不应局限于研究“纯粹的”客观事实。实证主义主张科学只应研究客观事实,是对科学任务的限制。同时,胡塞尔认为,实证主义的科学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错误的。因为实证主义看不到主客体之间的统一关系,看不到客体的意义是由主体授予的。实证主义抛弃与主体相关的哲学理念,必然导致欧洲的人性危机。胡塞尔为了摆脱和克服欧洲危机,实现古希腊的理想,他要建立一种作为严密科学的“第一哲学”,这就是他的现象学。现象学不依靠自然科学而只依靠人的先验意识为基础,“如果认识批判是一门不断想明晰所有的认识种类和认识形式的科学,那么它就不能运用任何一门自然的科学,它不能与自然的科学的成果和它们对存在的确定发生联系,这些成果和确定对它来说是有问题的。”[(5)]因为“现象学的特征恰恰在于,它是一种在纯粹直观的考察范围内、在绝对被给予性的范围内的本质分析和本质研究。”[(6)]胡塞尔认为唯有他的这种现象学才能为科学提供理性的根据,才是科学之科学。而这样的哲学必然是一套纯粹观念的体系,是先验意识的系统,它具有无可置疑的正确性,最大程度的明晰性,是绝对的终极真理。他认为这种现象学一经建立起来,以客观主义和自然主义为代表的整个理论作为绝对的最后形式就会完结,欧洲人和欧洲科学的危机就会得到真正的克服,只要达到了现象学绝对真理这个世界意义的最终源泉,人就获得了人的价值和意义。那么现象学的绝对真理在哪里呢?胡塞尔认为它在“先验”(又称“超验”)的王国中,在先验意识的领域里。而现象学就是要探求先验的王国,在先验意识的领域里寻找现象学的绝对真理。怎样去寻找呢?胡塞尔认为这就要通过现象学还原法。二、现象学还原法胡塞尔认为,现象学研究的对象,既不是客观世界,又不是与客观世界联系的各门具体科学,而是人的意识中的“现象”。“现象”这一术语在胡塞尔那里有着独特的含义,它是指能呈现在意识中的一切可能的东西:精神的或物质的,实在的或不实在的,总之,凡是由意识活动所构成的对象即是现象。胡塞尔认为这种现象就是哲学研究的领域,他把这叫做“面向事物本身”,这里的“事物”即是“现象”,就是说要返回到现象,即返回到意识领域。现象中有一种抽象的本质观念叫做“纯粹现象”。在这里,本质不是超越现象的东西,本质即是现象,是诸现象中的一种纯粹的和一般的现象。所谓“纯粹的”意味着最初的、直接给予的,所谓“一般的”意味着非具体的、摆脱了感性内容的。因此这种“纯粹现象”又叫“纯粹观念”。胡塞尔认为,现象学的对象就是在意识的内在直观中把握到的纯粹现象,现象学就是力求描述这种意识活动以及由这种意识活动所构成的意识对象的本质结构。怎样来揭示纯粹现象呢?胡塞尔提出了一整套“现象学还原法”的学说。所谓现象学还原法,简言之,即是关于主体摆脱一切预先的假设,凭直观或直接体验的描述来发现纯粹现象的方法。总的来说,这一方法分为两个阶段三个步骤。即准备阶段的现象学悬置法,实行阶段的本质的还原和先验的还原,本质的还原达到事物的本质,先验的还原达到世界的本原。第一步,现象学悬置法这一步只是现象学还原的准备阶段,它的任务只是把存在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悬置起来,把我们引进纯粹意识的领域。所谓“存在的观点”是指对象的世界独立于和外在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的观点,以及反过来,对象的世界依赖于和内在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的观点。前一种观点常被称为唯物论或实在论,后一种观点常被称为唯心论。胡塞尔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以对存在问题的判断的预先假设为前提的,要进行真正的、彻底的哲学研究就必须抛开这种预先假设。所谓“历史的观点”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对于世界的看法,不论是哲学的还是科学的。胡塞尔认为,既然现象学是为一切其他科学提供基础的,那么它就是一种追根求源的学说,就必须从开端开始。现象学不关心历史上所发生过的一切学说,不跟在它们后面沿着它们的路线前进,而把它们摆在一边,不受这些先入之见的束缚,独立地创新地研究最根本的基础问题。胡塞尔认为存在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使我们完全被外在世界所淹没,完全丧失了人的全部存在的意义,丧失了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因为无论是存在的观点或历史的观点都没有去探究世界的理性的基础,也就是说没有对世界从根本上作理性的解释,因而都不涉及哲学的根本点,可以说是一种“前哲学的态度”。要实现从“前哲学的态度”到哲学的态度的转变,就要“面向事物本身”,这首先必须把存在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悬置起来。胡塞尔所谓“悬置”,又称为“中止判断”、“存疑”、“加括号”,基本意思是把对象世界的存在和由之而来的心理现象统统放在一边,中止判断,不加考虑,即把它们统统放进括号里,存而不论。这样一来,一切已知的东西都成了意识现象,即意识现已排除了一切超越之物,成了“纯粹意识”。第二步,本质的还原胡塞尔主张,当完成了现象学悬置这个准备步骤以后,就达到了纯粹意识的领域,就可以进一步在纯粹意识领域里进行本质的还原和先验的还原。胡塞尔认为经过现象学悬置之后,我们达到了纯粹意识的领域,但是纯粹意识还只是一个意识之流,尽管它排除了一切超越之物(超越主体意识自身之外的东西),却还没有排除个别性。因为在纯粹意识中既包括具体个别的现象,也包括了一般的共相的本质现象。本质并不是现象背后的东西,也不是超脱于现象之上的观念,而是存在于现象之中的,是现象的意义和结构。因此,本质的还原不能采用演绎或归纳等间接的逻辑方法,它必须是一种本质直观。他说:“现象学的操作方法是直观阐明的、确定着意义和区分着意义的。它比较,它区别,它连接,它进行联系,分割为部分,或者去除一些因素。但一切都在直观中进行。它不会理论化和数学化;就是说,在演绎理论的意义上它不作解释。”[(7)]所以,本质直观就是一种直接的“看”,通过这种“看”而把握和描述现象的本质。在这里的“看”与通常所说的“看”是不同的。通常所说的“看”是指用眼睛看,所看到的是具有感性内容的东西,胡塞尔所说的“看”是指“看”本质。本质是纯粹的观念,用眼睛是看不到的。因此,胡塞尔所谓的“看”实际上是指反省自己的主观意识。为何胡塞尔要把这种反省说成“看”呢!这是因为他要求人们不要去猜测,而要把自己所直接意识到的纯粹观念完全地、正确地描述出来。这样所谓“直观本质”就是直接地审视和探究本质。纯粹观念既不是简单地理解为主体的心理活动的现象或对个别之物的感觉印象,又不是被理解为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本质在各方面的外在表现,而是被理解为某种直接被给予的绝对的本质,它具有普通的意义而独立于个别意识,从而使它能为科学知识提供可靠的基础,但是它又只能显现于个别人的意识之中,这种现象的被揭示,不是通过理性的抽象活动,而是通过非理性的直观,然后对之加以描述。胡塞尔还将本质直观具体化为“自由想象的变更”这一方法。即通过增加或删减包含在直观描述中的各种属性中的组成部分,以获得一变中之不变者,这个变中之不变者就是被描述对象的本质。例如“房子”,我们可以自由地想象一些属性给它:高的、大的、红的、有阳台的……,但这些组成部分都是可去掉或变换成矮的、小的、窄的、无阳台的……,所以它们都不是房子的本质,但如果除去“可住人”这一属性,房子就不成其为房子了,这才是房子的本质属性。由此可见,胡塞尔所谓纯粹现象无非是一种超时空的先验观念,他通过现象学的本质还原使这种“先天形式”本体化,把它作为存在的本原来构造存在的世界。然而在这里,
本文标题:01 胡塞尔人本主义现象学探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41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