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7到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临床儿科杂志第34卷第5期2016年5月JClinPediatrVol.34No.5May2016·381·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5.016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指南修订专家工作组本指南所称7 ~ 24月龄婴幼儿是指满6月龄(出生180d后)至2周岁内(24月龄内)的婴幼儿。对于7~24月龄婴幼儿,母乳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但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对能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必须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与此同时,7~24月龄婴幼儿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的发育、感知觉以及认知行为能力的发展,也需要其有机会通过接触、感受和尝试,逐步体验和适应多样化的食物,从被动接受喂养转变到自主进食。这一过程从婴儿7月龄开始,到24月龄时完成。这一年龄段婴幼儿的特殊性还在于父母及喂养者的喂养行为对其营养和饮食行为有显著的影响。顺应婴幼儿需求的喂养,有助于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并具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7~24月龄婴幼儿处于1000日机遇窗口期的第3阶段,适宜的营养和喂养不仅关系到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长期的健康。针对我国7~24月龄婴幼儿营养和喂养的需求,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目前已有的证据,同时参考WHO等的相关建议,提出7~24月龄婴幼儿的喂养指南。1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母乳仍然可以为满6月龄后婴幼儿提供部分能量,优质蛋白质、钙等重要营养素,以及各种免疫保护因子等。继续母乳喂养也仍然有助于促进母子间的亲密连接,促进婴幼儿发育。因此7 ~ 24月龄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需要以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婴儿满6月龄时,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对发育完善,可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样化食物。同时,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以及心理、认知和行为能力也已准备好接受新的食物。此时开始添加辅食,不仅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也能满足其心理需求,并促进其感知觉、心理及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发展。1.1关键推荐①婴儿满6月龄后仍需继续母乳喂养,并逐渐引入各种食物;②辅食是指除母乳和/或配方奶以外的其他各种性状的食物;③有特殊需要时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调整辅食添加时间;④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婴幼儿,应选择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1.27 ~ 24月龄婴幼儿继续母乳喂养的益处婴儿满6月龄后仍然可以从继续母乳喂养中获得能量以及各种重要营养素,还有抗体、母乳低聚糖等各种免疫保护因子。7 ~ 24月龄婴幼儿继续母乳喂养可显著减少腹泻、中耳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继续母乳喂养还可减少婴幼儿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此外,母乳喂养婴儿到成人期时,身高更高、肥胖及各种代谢性疾病明显减少。与此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还可增进母子间的情感连接,促进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母乳喂养时间越长,母婴双方的获益越多。因此7 ~ 24月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可持续到2岁或以上。1.3辅食的定义本指南定义辅食为:除母乳和/或配方奶以外的其他各种性状的食物,包括各种天然的固体、液体食物,以及商品化食物。目前WHO对辅食的定义:除母乳以外任何的食物和/或饮料(包括婴儿配方奶、较大婴儿配方奶和水)。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认为:除母乳以外任何含有营养素的食物和/或饮料(包括婴儿配方奶、较大婴儿配方奶,但不包括水)。欧洲儿科胃肠肝病和营养学会(EuropeanSocietyforPediatric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andNutrition)认为:除母乳和母乳替代品外所有的固体和/或液体食物(不包括婴儿配方奶和较大婴儿配方奶)。为倡导母乳喂养,减少大众对婴儿配方奶的误解,本指南强调配方奶是母乳替代品,不是辅食。如母乳充足,婴儿满6月龄后不应该添加配方奶,而是必须引入其他各种有营养的食物作为辅食。1.4为什么强调在6月龄时添加辅食婴儿满6月龄时是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婴儿满6月龄后,纯母乳喂养已无法再提供足够的能量,还有铁、锌、维生素A等关键营养素,因而必须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引入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在这一时期添加辅食也与婴儿的口腔运动能力,及其对不同口·标准·方案·指南·临床儿科杂志第34卷第5期2016年5月JClinPediatrVol.34No.5May2016·382·味、不同质地食物的接受能力相一致。过早添加辅食,容易因婴儿消化系统不成熟而引发胃肠不适,进而导致喂养困难或增加感染、过敏等风险。过早添加辅食也是母乳喂养提前终止的重要原因,并且是儿童和成人期肥胖的重要风险因素。过早添加辅食还可能因进食时的不愉快经历,影响婴幼儿长期的进食行为。过晚添加辅食,则增加婴幼儿蛋白质、铁、锌、碘、维生素A等缺乏的风险,进而导致营养不良以及缺铁性贫血等各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并造成长期不可逆的不良影响。过晚添加辅食也可能造成喂养困难,增加食物过敏风险等。少数婴儿可能由于疾病等各种特殊情况而需要提前或推迟添加辅食。这些婴儿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辅食添加时间,但一定不能早于满4月龄前,并在满6月龄后尽快添加。1.57 ~ 24月龄婴幼儿的母乳喂养量为了保证能量及蛋白质、钙等重要营养素的供给,7 ~ 9月龄婴儿每天的母乳量应不低于600mL,每天应保证母乳喂养不少于4次;10 ~ 12月龄婴儿每天母乳量约600mL,每天应母乳喂养4次;而13 ~ 24月龄幼儿每天母乳量约500mL,每天母乳喂养不超过4次。对于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满6月龄后需要继续以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1.6为7 ~ 24月龄婴幼儿选择乳制品普通鲜奶、酸奶、奶酪等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远高于母乳,增加婴幼儿肾脏负担,故不宜喂给7 ~ 12月龄婴儿,对于13 ~ 24月龄幼儿可以将其作为食物多样化的一部分而逐渐尝试,但建议少量进食为宜,不能以此完全替代母乳和/或配方奶。普通豆奶粉、蛋白粉的营养成分不同于配方奶,也与鲜奶等奶制品有较大差异,不建议作为婴幼儿食品。无乳糖大豆基配方奶可作为婴幼儿慢性迁延性腹泻时的治疗饮食,但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2从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7~12月龄婴儿所需能量约1/3~1/2来自辅食,13~24月龄幼儿约1/2~2/3的能量来自辅食,而婴幼儿来自辅食的铁更高达99%。因而婴儿最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富铁的高能量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入其他不同种类的食物以提供不同的营养素。辅食添加的原则: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从一种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逐渐增加食物种类,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如烂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应适应2~3d,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2.1关键推荐①随母乳量减少,逐渐增加辅食量;②首先添加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富铁的泥糊状食物;③每次只引入一种新的食物,逐步达到食物多样化;④从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⑤辅食应适量添加植物油。2.27 ~ 9月龄婴儿添加辅食7~9月龄属于辅食添加开始阶段,主要是让婴儿适应新的食物并逐渐增加进食量。添加辅食应在婴儿健康且情绪良好时开始,遵照辅食添加原则,循序渐进。为了保证母乳喂养,建议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先母乳喂养,婴儿半饱时再喂辅食,然后再根据需要哺乳。随着婴儿辅食量增加,满7月龄时,多数婴儿的辅食喂养可以成为单独一餐,随后过渡到辅食喂养与哺乳间隔的模式。每天母乳喂养4~6次,辅食喂养2~3次。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应选择合适的较大婴儿配方奶作为补充。合理安排婴儿的作息时间,包括睡眠、进食和活动时间等,尽量将辅食喂养安排在与家人进食时间相近或相同时,以便以后婴儿能与家人共同进餐。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可选择强化铁的婴儿米粉,用母乳、配方奶或水冲调成稍稀的泥糊状(能用小勺舀起不会很快滴落)。婴儿刚开始学习接受小勺喂养时,由于进食技能不足,只会舔吮,甚至将食物推出、吐出,需要慢慢练习。可以用小勺舀起少量米糊放在婴儿一侧嘴角让其吮舔。切忌将小勺直接塞进婴儿嘴里,令其有窒息感,产生不良的进食体验。第1次只需尝试1小勺,第1天可以尝试1~2次。第2天视婴儿情况增加进食量或进食次数。观察2 ~ 3d,如婴儿适应良好就可再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如蛋黄泥、肉泥等富铁食物。在婴儿适应多种食物后可以混合喂养,如米粉拌蛋黄、肉泥蛋羹等。在给7~9月龄婴儿引入新的食物时应特别注意观察是否有食物过敏现象。如在尝试某种新的食物的1~2d内出现呕吐、腹泻、湿疹等不良反应,须及时停止喂养,待症状消失后再从小量开始尝试,如仍然出现同样的不良反应,应尽快咨询医师,确认是否食物过敏。对于婴儿偶尔出现的呕吐、腹泻、湿疹等不良反临床儿科杂志第34卷第5期2016年5月JClinPediatrVol.34No.5May2016·383·应,不能确定与新引入的食物相关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婴儿不适应此种食物而不再添加。婴儿患病时也应暂停引入新的食物,已经适应的食物可以继续喂养。7 ~ 9月龄婴儿需每天保持600mL以上的奶量,并优先添加富铁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等,逐渐达到每天1个蛋黄和/或鸡蛋(如果蛋黄适应良好就可尝试蛋白)和50g肉禽鱼,其他谷物类、蔬菜、水果的添加量根据婴儿需要而定。如婴儿对蛋黄和/或鸡蛋过敏,在回避鸡蛋的同时应再增加肉类30g。如婴儿辅食以谷物类、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为主,需要额外添加约5 ~ 10g油脂,推荐以富含α-亚麻酸的植物油为首选,如亚麻籽油、核桃油等。7 ~ 9月龄婴儿的辅食质地应该从刚开始的泥糊状,逐渐过渡到9月龄时带有小颗粒的厚粥、烂面、肉末、碎菜等。2.310 ~ 12月龄婴儿添加辅食10~12月龄婴儿已经尝试并适应多种种类的食物,这一阶段应在继续扩大婴儿食物种类的同时,关注增加食物的稠厚度和粗糙度,并注重培养婴儿对食物和进食的兴趣。10~12月龄婴儿的辅食质地应该比前期加厚、加粗,带有一定的小颗粒,并可尝试块状的食物。绝大多数婴儿在12月龄前萌出第1颗乳牙,可以帮助婴儿啃咬食物。此时婴儿的乳磨牙均未萌出,但婴儿牙床可以磨碎较软的小颗粒食物。尝试颗粒状食物可促使婴儿多咀嚼,有利于牙齿的萌出。合理安排10~12月龄婴儿的睡眠、进食和活动时间,每天哺乳3~4次,辅食喂养2~3次。辅食喂养时间安排在家人进餐的同时或在相近时。逐渐达到与家人同时进食一日三餐,并在早餐和午餐、午餐和晚餐之间,以及临睡前各加餐1次。10~12月龄婴儿应保持每天600mL的奶量;保证摄入足量的动物性食物,每天1个鸡蛋加50g肉禽鱼;一定量的谷物类;蔬菜、水果的量以婴儿需要而定。继续引入新食物,特别是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等,增加婴儿对不同食物口味和质地的体会,减少将来挑食、偏食的风险。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婴儿仍应选择合适的较大婴儿配方奶作为补充。特别建议为婴儿准备一些便于用手抓捏的“手抓食物”,鼓励婴儿尝试自喂,如香蕉块、煮熟的土豆块和胡萝卜块、馒头、面包片、切片的水果和蔬菜以及撕碎的鸡肉等。一般在10月龄时尝试香蕉、土豆等比较软的手抓食物,12月龄时可以尝试黄瓜条、苹果片等较硬的块状食物。10~12月龄婴儿在添加新的辅食时,仍应遵循辅食添加原则,循序渐进,密切关注是否有食物过敏现象。2.413 ~ 24月龄幼儿喂养13~24月龄幼儿已经大致尝试过各种家庭日常食物,这一阶段主要是学习自主进食,也就是学会自己吃饭,并逐渐适应家庭的日常饮食。幼儿在满12月龄后应与家人一起进餐,在继续提供辅食的同时,鼓励尝试家庭食物,并逐渐过渡到与家人一起进食家庭食物。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增强,应鼓励幼儿自主进食。满12月龄幼儿能用小勺舀起,但大多散落,18月龄时能吃到大约一半的食物,而到24月龄时能比较熟练地用小勺自喂,少有散落。13~24月龄幼儿的奶量应维持约500mL,每天1个鸡蛋加50~75g肉禽鱼,每天50~100
本文标题:7到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52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