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文学接受几个概念文学欣赏、文学鉴赏文学接受、文学阅读文学消费由小到大时空限制如何理解萨特的这段话呢?分析萨特在这里实际上是将读者和阅读推到了文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位置。还提及到了读者的参与活动表现。文学活动既包括文学创造,也包括文学消费。如果说在文学创造阶段文学活动的主体是作家,那么,在接受阶段,文学活动的主体则已转变为读者。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文学作品,只是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只有经过读者的接受,才能形成审美对象并实现作品价值。文学鉴赏的意义是实现文学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作用的中间环节。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一种力量。是文学批评的基础。读者的文学接受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文学接受的发生,虽然集中体现为读者对于文本的阅读,但这种发生,又是读者在特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基础上,在特定接受动机的支配下,在特定接受心境的影响下展开的。一、文学接受的发生不同的由于人生经历不同对于相同的事件会有完全不同的反应。医院,癌症。文革,红卫兵,疯子。(人生经验所决定的知识和情感的储备)不同的文学经验也影响作品解读。接受动机:为了考试而看书,跟为了喜爱,在一种激动的状态看同一本书的不同感受。特定心境:不同的心情下,对于同一本书有不同的感受。对于时间,在爱情的喜悦中,时间很快过去,而在痛苦中,度日如年。(一)期待视野20世纪60年代,尧斯将其进一步引入了文学与文学史的阐释之中。此后,“期待视野”遂作为“接受美学”的核心术语广为人知。期待视野是“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简称。2、“期待视野”形成的原因你认为读者“期待视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读者的“期待视野”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人生由人生经历、生活实践和文化教养等形成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即读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框架、审美趣味、情感倾向、人生追求、道德信仰、政治态度等。(3)特定的生理机制由读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状况等生理因素导致的精神趋向与心理欲求等。比如女性往往期待细致入微的感受,男性读者往往更期待粗犷不羁的情感宣泄。儿童天真活泼、善于幻想,会期待看到以花鸟鱼虫为主角的童话故事;青年勇于追求、敢想感干,对传奇故事、爱情小说更感兴趣;老年人往往处事冷静、喜欢思考,会希望看到对人生哲理的冷峻揭示,对世态炎凉的描写刻画等等。3、“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1)文体期待文体期待即读者由文学作品的某种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这种指向,意味着读者希望体味到某种文体所可能具有的特定艺术韵味和魅力。面对一部以再现为基本手法的长篇小说,你的文体期待是什么呢?分析读者会期待着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的塑造。面对一首诗歌,你的文体期待是什么呢?分析读者会期待节奏、韵律以及某种抒情意境的出现。(2)形象期待形象期待是读者由于作品中的某种特定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这种指向,意味着读者希望从初次接触到的形象和情景中,看到某种符合人物性格特征或符合某种特定情绪的氛围的展示与渲染。当看到“青松”、“寒梅”、“白莲”、“岩石”“阴沉的云”、凄厉的风”、“雨巷”、“孤雁”之类形象时,你会有怎样的形象期待呢?分析“青松”、“寒梅”、“白莲”、“岩石”会使我们期待着文本中出现对那种冰清玉洁、坚忍不拔的人格精神的赞美;当我们看到“阴沉的云”、凄厉的风”、“雨巷”、“孤雁”之类形象时,会期待着作品展现出一个哀怨的故事,或熔铸一个抑郁的抒情意境。另外,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名字也为我们提供了形象期待的空间。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起的比较成功的,让你产生形象期待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名字。分析“阿Q”、“贾政”、“英莲”、“座山雕”、“蝴蝶迷”(3)意蕴期待意蕴期待即读者对作品的较为深层的审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态度、思想倾向等方面的期待。实践表明,在具体的文学阅读活动中,读者总会期待着作品表现出一种合乎自己理想的人生态度,流露出一种与自己相通的思想倾向等等。4、“期待视野”在阅读过程中呈现的三种状态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十年前看“春晚”万人空巷,而今天“春晚”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1)完全顺应完全顺应,即文本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意境指向等,与读者的期待视野中的预先测定完全一致。读者在阅读(欣赏)之前有一个“期待视野”,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后有一个阅读感受,二者的距离就是“审美距离”。试想,当你一看到题目就能预知立意,一看开头,就能猜中结尾,人物一出场,就能准确到判定其性格特征,以及即将演示的故事情节,甚至能知道他(她)下一句的台词。面对这样的文本,你固然会得到一种确证自己的先见之明的满足,但同时也会因为期待指向畅通无阻而感到索然无味,会因为缺乏主动创造的机会而心灰意懒,而最终失去阅读的兴致。请同学们鉴赏下面一首诗的节选,谈谈你的感受。(2)完全遇挫完全遇挫,即文本由于文句组合的牵强附会,或文本内涵过于模糊,超出了读者的期待视野,阻绝了读者介入。这样的文本也许不无深意,但因为无迹可寻,令人如坠云里雾中。一些“意识流”小说也有此弊端。这类作品即使很有价值,在普通读者那里也往往难以实现。比如爱尔兰小说大师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这部长篇小说是西方现代派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作,它的出版是现代派小说的一个高峰,对东西方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是世界文学的一部扛鼎之作。布卢姆多年前失掉了儿子,总觉得精神上受到无法弥补的创伤。他的妻子对他不忠,更使他羞愧难当。而斯蒂芬总觉得对母亲有过爱恋而对不起父亲。他抱着负罪的感觉,渴望在精神上重新找到一位父亲。一天,布卢姆和斯蒂芬相遇。斯蒂芬喝得酩酊大醉,布卢姆精心照料他。这样他们就在彼此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精神上最重要的东西:布卢姆找到了儿子,斯蒂芬找到了父亲。布垆坶回家后告诉妻子莫莉,说斯蒂芬以后要加入他们的生活。这位充满情欲的妻子刚刚告别了情人,从斯蒂芬的到来朦胧地得到一种母性的满足。又混合着对一个青年男子的情欲冲动。但是,斯蒂芬婉言谢绝了布垆坶的好意,他离去后,莫莉在快要睡着的瞬间,又回忆起她和布垆坶相互热恋的时光。“Ulysses”是拉丁文,即希腊神话的英雄俄底修斯——“Odysses”。“Odysses”被译作《奥德赛》。乔伊斯借用荷马史诗《奥德赛》的主人公尤利西斯的名字作为自己的书名,并把这位古希腊英雄战后回国在海上飘流10年,经历种种艰险,终于回到祖国伊萨卡与妻子团圆的故事予以现代化。但是,乔伊斯并不是完全模仿和照搬,而是根据写作目的和自己的需要加以改造。他用心良苦,叙述了自己的“尤利西斯——布垆姆在都柏林近19个小时内的经历。尤利西斯的妻子珀尼洛普是一个美丽、聪明、善良的女子。尤利西斯离家20年杳无音信,她一直等待着,坚信她的丈夫一定会回来,对丈夫忠贞不渝。布垆姆的妻子莫莉却放荡不羁、风流成性。乔伊斯之所以用极大的反差来塑造与《奥德赛》中的尤利西斯、珀尼洛普、特莱默克斯相对应的布卢姆、莫莉与斯蒂芬,就是为了让读者从反差中认识到,现代西方文明中已没有了古代文明中的英雄和英雄业绩,没有了令人向往的忠贞爱情和伦理道德,没有了坚定不拔的毅力和务实精神。代之而起的是庸俗猥琐,孱弱无能,家庭破碎,道德衰徽,思想空虚,行为动摇。乔伊斯反差式的对应手法正体现了他的思想的深刻性。《尤利西斯》号称“天书”,著名作家曼斯菲尔德说它“晦涩难懂到可怕的程度”,二战期间,甚至有电检人员认为这是一部密码,而非小说。乔伊斯在小说中广泛运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手法,不仅在遣词造句方面刻意创新,而且运用了大量典故、引语、神话,采用内心独白、时空混淆、自由联想、梦魇、象征、暗示等手法。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十八章,也是最后一章,四十页近五万字无标点的内心独白显示出莫莉意识流动的不间断性。花真的我们女人就是花朵全是花朵女人的身体真的他这辈子总算说出了一个真理还有太阳今天是为你放光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喜欢他的因为我看得出他懂女人体贴女人而且饿知道我能让他听我的那天我尽给他甜头引他开求我答应可是我不愿马上回答一个劲儿地望着海望着天空心里想到许许多多可以想像,对于读者来说,它的陌生和隔阂会大到何等程度。为了使中国的普通读者能够尽可能领略原作的风采,我国著名翻译家萧乾先生在85岁高龄时同他的夫人文洁若女士共同翻译了《尤利西斯》,并且加了许多注,而且注释的量几乎和译文的量相等。(3)既有顺向相应又有逆向遇挫既有顺向相应又有逆向遇挫,即一方面,文本在不时唤起读者的期待视野中的预定积累,同时又在不断设法打破读者的期待惯性,以其出其不意的人物行为、故事情节或意境调动读者的想象。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正是如此,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可能会因期待指向的暂时受挫而不适,但很快又会为豁然开朗的艺术境界而振奋。比如司汤达的〈〈法尼娜·法尼尼〉〉给予我们的正是这样的一种阅读体验。小说中的法尼娜是一个贵族的女儿。一天,父亲把一位烧碳党人——彼耶特鲁接到家中养伤。在帮忙护理送饭过程中,法尼娜与彼耶特鲁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爱情。伤好后,彼耶特鲁回到了烧碳党人中继续战斗,并成了领袖。因忙于革命活动,彼耶特鲁竟忘记了爱情,使法尼娜陷入极度苦恼之中。按一般读者的预测,以下的情节很可能是法尼娜设法追寻彼耶特鲁,但在司汤达的笔下,法尼娜向红衣主教提供了除彼耶特鲁之外的烧碳党人的干部名单,致使19名革命领导人被捕。法尼娜的动机是:烧碳党人垮了,不再闹革命了,彼耶特鲁自然就会回到他的身边。在突发的变故面前,彼耶特鲁怎么办呢?按一般读者的期待,他很可能立即设法营救自己的同志。但小说中却是彼耶特鲁前往自首,与同志们一道坐牢,他心里想的是:如果自己得以脱身,肯定会被怀疑为叛徒。只有前往自首,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二)暗隐的读者(又称为“隐含的读者”)“暗隐的读者”,是伊塞尔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他有一本论文集的题目就叫《暗隐的读者》(又译为《隐含的读者》)“暗隐的读者”是指在文本结构中已经包含的,允许读者用不同方式实现的各种不同解释的可能性,这相当于他早年提出的文本中的“召唤结构”。在具体使用中,“暗隐的读者”常指文本意义及其产生的过程,即读者通过阅读使文本潜在因素具体化的过程。伊塞尔认为,读者的阅读是在一个“暗隐的读者”引导下发生作用的结果。关于“暗隐的读者”的争议朱立元先生认为,伊塞尔的“暗隐的读者”概念,只注意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割裂了读者与作家创作之间的关系,因此,他认为,代之以“潜在的读者”更为科学。这样的见解,无疑更有利于我们清楚认识读者与文学接受活动之间的关系。我国当代作家刘绍棠曾力倡“乡土文学”,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京东平原运河滩上的农民生活,这便决定了他文本中“潜在的读者”主要是农村广大劳动群众。比如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晦涩难懂。在这样的文本中,“潜在的读者”主体就不可能是普通群众,而是学者型读者。正如乔伊斯本人曾经宣称的:实际上,文学接受的发生也就意味着文本中“潜在的读者”开始向“现实的读者”的转化。一般说来,那些与“潜在的读者”相近的读者,往往最能理解文本的内涵,最易与文本之间形成交流,因此,也就最有可能成为“现实的读者”。当然,文本“潜在的读者”与“现实的读者”之间,并不可能完全对应。也就是说,“潜在的读者”不可能限定读者的范围,不可能排斥作者期待之外的读者介入阅读。刘绍堂的作品隐含读者虽然主要是农民,但工人或知识分子也可能是它的读者;乔伊斯的作品隐含的虽然主要是学术型读者,但随着对现代派文学接受能力的提高,普通读者也同样可能对其产生兴趣。二、文学接受的发展文学接受的发展是指文学文本具体的阅读过程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为基础,读作品中的文本符号进行着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一)空白怎样理解伊塞尔的这段表述?“空白”是伊塞尔的核心概念,即文本、读者之所以能够统一在一起,连接点是对“空白”的填补,这个“空白”类似于英伽登的“未定点”。伊塞尔指出,“空白”是文本中需要读者依自己的想象加以填充的“未言”部分或“空域”。这个“空域”是由文本本身提出的。比如《红楼梦》中就有很多这样的“空白”。中外现代、后现代文学文本中的“未定点”和“空白”很多,所以解读它们的一个行之有效方法就发现发现其中的“空白”——隐含的
本文标题:文学接受一概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57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