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介绍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论)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的形成二、商品经济的矛盾三、劳动价值论意义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三、剩余价值的产生四、资本主义的危机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论)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的形成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2、资本的原始积累。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二、商品经济的矛盾4、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5、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6、商品价值量的决定。7、价值形式的发展那与货币的产生。8、货币的本质和职能。9、价值规律及其作用。10、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劳动价值论意义1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2、深化对拉克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1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4、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二、资本主义所有制15、所有制和所有权。16、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三、剩余价值的产生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18、剩余价值的实质。19、资本的本质。20、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21、剩余价值率。2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23、超额剩余价值。24、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25、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26、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27、资本有机构成。28、相对过剩人口。29、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30、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31、资本周转及其速度。32、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3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34、利润和平均利润及剩余价值分割。35、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四、资本主义的危机3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3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38、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39、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成及局限性。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40、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行程和本质。41、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论)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商品经济的矛盾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一、资本主义的形成2、资本的原始积累。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4、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5、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6、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二、商品经济的矛盾7、价值形式的发展那与货币的产生。8、货币的本质和职能。9、价值规律及其作用。10、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劳动价值论意义1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2、深化对拉克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1-3、资本主义的形成萌芽:地中海沿岸城市形成雇佣劳动(14世纪末)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本质货币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资本原始积累(15世纪末—19世纪初)暴力剥夺农民土地例如:英国“圈地运动”途径暴力掠夺货币财富例如:拉美:白银20亿两非洲:贩卖黑奴1亿人政治革命:1640年英国革命、1789年法国革命形成(19世纪30—70年代)产业革命:(工业革命)19世纪30年代英国、60—70年代法国和德国5、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含义:有用性使用价值特点:自然属性作用: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含义:一般人类劳动价值特点:社会关系作用:交换价值的基础对立:二者不可兼得二者关系统一: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含义:具体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作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含义: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作用:形成商品的价值对立:具体劳动反映自然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关系二者关系统一: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6、商品的价值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正常条件、平均熟练程度和强度的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基础,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增,由市场自发形成。)9、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等价交换。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分配比例及其作用作用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垄断发生消极后果:可能导致两极分化资源浪费选择题:1、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范畴是(单选)A计划经济B自然经济C市场经济D产品经济2、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他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他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单选)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不可能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3、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句话包含的意思是(多选)A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B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C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因而不是商品D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因而不是商品4、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单选)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创造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5、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多选)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B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D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6、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单选)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C商品与货币的对立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7、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多选)A与货币的价值量变化无关B与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有关C与商品的生产价格无关D与商品的供求变化有关8、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单选)A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B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C商品的交换来体现D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论)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三、剩余价值的产生四、资本主义的危机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1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4、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二、资本主义所有制15、所有制和所有权。16、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三、剩余价值的产生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18、剩余价值的实质。19、资本的本质。20、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21、剩余价值率。2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23、超额剩余价值。24、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25、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26、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27、资本有机构成。28、相对过剩人口。29、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30、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31、资本周转及其速度。32、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3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34、利润和平均利润及剩余价值分割。35、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四、资本主义的危机3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3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1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4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二、资本主义所有制15、所有制和所有权。16、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18、剩余价值的实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19、资本的本质。20、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21、剩余价值率。2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生产方法23、超额剩余价值。24、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25、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26、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三、剩余价值的产生资本积累27、资本有机构成。28、相对过剩人口。29、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30、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资本循环、周转、再生产31、资本周转及其速度。32、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工资和剩余价值分配3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34、利润和平均利润及剩余价值分割。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35、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四、资本主义的危机3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3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14、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者本人生存劳动者家属的生存价值构成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商品它是价值的源泉使用价值特点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能够创造比自身更大的价值选择题:9、资本主义劳动力商品价格的要素是(多选)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在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维持后代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10、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多选)A它能创造出新价值B它是价值的源泉C它能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D它能创造出比劳动力本身更大的价值18-38、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两重性:劳动和增殖(一)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的本质:能带来剩余价值剩余价值:雇佣工人创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及剩余价值率:m'=m/v绝对剩余价值:延长(长度和强度)相对剩余价值:缩短(二)剩余价值生产方法超额剩余价值:差额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雇佣工人创造剩余价值原因:扩大再生产本质:扩大剥削(三)资本积累源泉:四个因素后果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相对过剩人口趋势:灭亡资本循环:三阶段和职能(四)资本循环、周转、再生产资本周转:时间和构成再生产:两大部类平衡(五)工资和剩余价值分配工资:劳动力的价值利润和平均利润:资本家分割(六)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揭露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选择题:1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重要意义(多选)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B阐明不同资本有不同周转方法C确定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D划清了剩余价值生产的一种方法12、剩余价值率是(多选)A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D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13、单个资本主义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是为了(单选)A生产相对剩余价值B生产绝对剩余价值C追求超额剩余价值D追求平均利润14、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单选)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15、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依靠(单选)A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获得B降低工人的工资获得C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获得16、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单选)A本企业内部工人的剩余劳动B本部门以外工人的剩余劳动C本部门内部其他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D其他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17、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导致(多选)A单个资本增大B不变资本增大,可变资本相对缩小C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D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18、在西方国家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主要原因是(单选)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C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D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绝对增19、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多选)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20、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多选)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生产资本21、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单选)A原料和燃料B辅助材料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22、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多选)A提高剩余价值率B提高资本有机构成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D节省不变资本2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多选)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利润率的提高C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下降D资本周转速度减慢24、剩余价值理论(多选)A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B是劳动价值论的基础C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本质D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40、
本文标题: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63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