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风俗习惯⑴唐高宗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的服色,浅绯色为五品官服色,深绿色为六品官服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为八品官服色,浅青色为九品官服色,黄色为宫外之人及庶民服色.⑵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或团圆节,这一天人们会进行赏月、吃月饼、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灯塔、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日活动。⑶《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远地,攀桂仰天高。水路凝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4)《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元夜踏灯》(清)董舜民“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元宵节)、《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6)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元宝,河南一些地区把饺子和面条一起煮,寓意为“金线穿元宝”。(7)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描写的是重阳节人们饮菊花酒。(8)“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执针线。仙裙玉佩空自如,天上人2间不相见。”-----七夕节。七夕节,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的风俗习惯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等。(9)周代的《仪礼》中有详细规定,婚俗礼节为“六礼三书”,其中“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就是求婚,问名是请教女子姓名,纳吉是占卜生辰八字是否合适,纳征为交纳彩礼,请期是确定迎亲日期,亲迎是迎接新娘。“三书”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10)传统婚礼流程为: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找事昭示)、发轿、起轿、中途颠轿(意在档煞)、新娘下轿、三箭定乾坤(射天、射地、射向远方)、过火盆、跨马鞍、拜堂、掀盖头、喝交杯酒、敬茶改口、进入洞房。(11)中国丧葬仪式步骤: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有时在断气时就进行)、报丧、奔丧、停灵、守灵、大殓、出殡和下葬、烧七、守孝、牌位、扫墓。1)初终病危之人一定要居于適寝,即正寝、正室。将死之时,家属守在床边,“属纩以俟绝气”。2)赴派人向死者的上级、亲属和朋友报丧。后世赴写作讣,以丧主的名义用书面形式发出,称讣告、讣文。丧主一般是死者的儿子,由长子领3头,父丧称孤子,母丧称哀子,母或父已先卒,又逢父或母之丧,则称孤哀子。如长子早死,则以长孙居前,称承重孙。妇女不能主丧。讣告的写法有一定的格式,要写明死者(父称显考,母称显妣)姓名、履历,生卒年月日时及出殡日期。另有所谓哀启,详述死者生平,随讣文分送。3)设重、设燎重是一块木牌,置于堂前庭中,大小也以死者身份而分等级,其作用是暂时代替神主牌位,以象征死者的亡灵。晚上在庭中和堂上燃烛,叫设燎。设燎照明,是便于死者的亡灵享用供品。(12)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13)据史料记载,“守岁习俗”最早其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14)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15)唐代送别习俗:送别时间:多在清晨或傍晚时分。送别地点:多在水边、渡口、长亭之处。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送别方式:饮酒作别、音乐相伴作别、设祖帐送行。(16)自先秦以来,中国的发酵酿酒就有浊、清之分,所谓浊酒,是指那些用曲量较少、投料较粗糙、发酵期较短的米酒,这种酒又称浊醪,4也通称为“白酒”。从外观上看,浊酒酒液浑浊,酒味甜,酒度低。这种浊酒属于最低差的发酵酿酒。宋代,饭前饮酒,饭后饮茶。(17)元朝的质孙宴(质孙,蒙古语,义为颜色)颇具特色。宴会开始时,要由一、二个大臣宣布成吉思汗的有关法令,然后宴会才能进行。宴会进行的时候,有喝盏之礼,设专人高呼月脱(义为请用),大家敬酒。宴会上有教坊女乐和角骶(摔跤)表演助兴。质孙是蒙元特有的一色服,出席质孙宴的人,都要穿质孙服。(18)元朝社会生活情形给人以陌生而神秘的感觉,但是,“开门七件事“却留下强烈的印象,元曲《百花亭.玉壶春》中原话道:“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据文献记载,元朝蒙古人有四种酒,一种是蒙古人自己酿造的马奶酒---忽迷思,其他三种为米酒、葡萄酒、蜂蜜酒。(19)元朝蒙古人上至皇帝,下至国人都剃一种叫“婆焦”的发式,据说这种发式是用来阻挡向两边斜视,使人不能狼视,因此这种发式也叫“不狼儿”。元朝妇女服饰分为贵族和平民两种,贵族以蒙古人为主,为皮衣皮帽,材料多为貂鼠皮和羊皮。元朝官服基本依照汉族服装,“幞头,制以漆纱,展其双脚,”就是我们常说的乌纱帽。(20)元代婚礼中值得特别注意的首先是居于特殊地位的蒙古人的礼俗。父亲可以为儿子向女方求婚,若女方父亲同意,就饮“布浑察儿”(许亲酒)。又有“不兀勒札儿”,译称“许婚筵席”。“不兀勒札儿”这个词原意是“颈喉”,这里实际上指羊的颈喉,这个部位的骨头十分坚硬,许婚筵席上吃这个部位的肉,表示定婚不悔。元代蒙古人实行一夫多妻制,“有5妻更娶妻”。元代蒙古人还实行“收继婚制”,也就是“父死则妻其从母,兄弟死则收其妻”。这种婚制,中国北方许多民族都曾实行,汉文文献中称之为“蒸母报嫂”(21)唐前期,女性大多大胆追求个性美,着装服色的选择将官方规定弃置一旁,甚至盛行穿胡服、戴胡帽等;施面妆也是“浓妆艳抹”。唐朝妇女的日常服装,上身着衫,下身穿裙。衣裙上有瑰丽的花纹,裙子以红色最为流行。富家女子常常用精美的丝织品做衣料,衣服柔薄而精巧。从总体上看,唐代服装造型雍容华贵,配饰富丽堂皇;质料唐以丝、麻为主,以红、紫、黄为等鲜艳的暖色调为主要色调。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22)从初唐到盛唐女子服饰的演变:从窄小到宽松肥大。“慢来罗裙半露胸”,描述的是唐代女子服饰袒胸露背的开放形象。唐代女子服装,分衣裙、冠帽、鞋履几类。唐制规定,女服分四种,朝服、公服、祭服、常服。前三种为后妃命妇女官于朝会、祭祀等正式场合穿着的大、小礼服,后者为日常穿着。唐代女子常服,基本上是上身是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衫为单衣,襦有夹有絮,仅短至腰部。裙子长而多幅。此外还有袄、半臂、缦衫等。袄为夹衣,长于襦而短于袍。半臂是短袖的紧身上衣,套于衫外,流行于唐前期。缦衫是女子歌舞时穿在外面的罩衣,短小易脱。其衣裙颜色丰富多彩,以红、绿、紫、黄色最为流行,如时人所云“红裙妒杀石榴花”、“藕丝衫子藕丝裙”、“折腰多舞郁金裙”等,衫、襦、袄、裙上多有织文和绣文,如唐诗所描述:“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衣料有丝绸、棉布、葛、麻、毛等,6而以丝绸最为常用。(23)唐代女子发首,以戴各式便帽和梳髻为主。所戴便帽,初行幂,次行帷帽,再行胡帽。唐初女子有“蔽面”习俗,妇女外出多戴幂,幂是一种大幅方巾,一般用轻薄透明的纱罗制成,戴时披体而下,障蔽全身。女子发饰以梳髻为主,名目有半翻髻、云髻、盘桓髻、惊鹄髻、倭堕髻、双环望仙髻、乌蛮髻、回鹘髻等数十种。发上饰品有簪、钗、步摇、胜、铀、花等。面部化妆有敷铝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诸多方法,淡妆者采其二三,盛妆者悉数运用。(24)中国早在公元前的周朝就有了“成丁礼”(也叫“入社式”)、“冠礼”(也称“元服”)、“笄礼”(“笄”即女子束发用的簪子)等成人礼文化。周朝时,贵族男子20岁时由父亲在宗庙主持冠礼,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结发加冠后可以娶妻;贵族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后结发加笄。笄礼参礼者以女性为主。主人、正宾、赞者、赞礼、摈者和执事由女性担任。(25)周礼将礼划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合称“五礼”。吉礼是祭礼,“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以祭礼将列位于五礼之首;凶礼是丧葬之礼;军礼是与军事活动有关的战事之礼,包括田猎、校阅、献俘、出师等;宾礼是诸侯对王朝的朝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之礼;嘉礼则是亲和万民的喜庆之礼,包括冠笄、婚嫁、飨燕和亲朋之间的庆贺活动。(26)清代男子服饰主要有袍服、卦、袄、衫、裤等,其中最主要的礼服是袍卦。有一种多纽扣的马甲,称“巴图鲁看坎肩”(巴图鲁是满语,7是“勇士”之意),这种马甲正胸钉一横排纽扣,共十三粒,俗称“一字襟”马甲或称“十三太保”。女子一般为旗髻、马褂(款式有挽袖、舒袖两类)、坎肩、褂澜、衬衣、氅衣、围巾、裙子、云肩、一口钟。(27)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佛之日,又称“成道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为吃腊八粥。(28)节日对联: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端午节)和风吹绿柳,时雨润春苗。喜看三春花千树,笑饮丰年酒一杯。(春节)万家灯火同秋月大地光明不夜天。(元宵)入酒菊香由我醉向秋山色带云看。(重阳)话中秋,年年岁岁庆团圆。迎佳节,神州处处笑声浓。(中秋)(29)服饰成语:广袖高髻【释义】宽大的衣袖,高耸的发髻。形容风俗奢靡【出处】《童谣》(汉)城中好大眉,四方眉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披襟解带【释义】比喻敞开胸怀,心地坦白。【出处】《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典故】晋朝时期,王羲之为会稽内史时,孙兴公推荐支道林,说他看问题拔新领异。王羲之自傲不愿见他。后来王羲之外出办事见到高僧支道林,就和他谈起了《庄子·逍遥游》,没想到支道林的论述十分精辟与新奇,8王羲之披襟解带,洗耳恭听。凤冠霞帔【释义】指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贵族女子和受朝廷诰封的命妇的装束。【出处】《潇湘雨》(元·杨显之)第四折:“解下了这金花八宝凤冠儿,解下了这云霞五彩帔肩儿,都送与张家小姐妆台次,我甘心倒做了梅香听使。(30)婚嫁是结婚嫁娶的意思,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秩序,传递香火,延续人类文明的一种仪式礼节。通过婚嫁行为,一方面获得社会群体的认可,另一方面,确定正式的配偶关系。婚嫁行为由最初的乱婚无度进化到今天的一夫一妇制,反应人类生存文化的巨大进步。(31)嫁妆由于嫁妆项目繁琐,某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可用利是代替,新娘可自行挑选合自己心意物品。男家上头所需用品包括:镜、红头绳、尖梳、子孙尺及一对龙凤烛。女家方面:木梳、比梳、剪刀、针线包及红丝巾。由「好命」亲友边替新人梳头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然后将扁柏和红头绳系在新人的发上。(32)三朝回门婚后第三日新婚夫妇回娘家祭祖甚至小住。9(33)龙凤褂龙凤褂裙每一件均是纯手工一针一针缝制的,是很个人的传统工艺,绝不可分工合作。褂裙这个词中,“褂”指上衣,“裙”指下裳,现今流行的款式,是经历了许多年的演变,变得更时尚及舒适。(34)古代成人礼冠礼和笄礼古代的成年礼本意是为了禁止与未成年的异性通婚。冠礼是成年礼的一种高级和代表性形式,冠礼即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礼记》云:“夫礼,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成丁礼演变而来,一直延续至明代。具体的仪式是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由于要穿戴的服饰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鞋
本文标题:风俗习惯 修正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75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