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辞赋(简)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辞赋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节魏晋南北朝辞赋的特点一、抒情化及诗赋的合流二、语言趋向骈偶化,出现辞赋的一种新形式——骈赋三、辞赋的题材大大扩展抒情、说理、咏物、叙事,各种内容都出现;登临、凭吊、悼亡、伤别、游仙、招隐,各种人生题材都写到。其中最多的是咏物赋。飞禽、走兽、奇花、异草,天地、风云、江河、湖海,都是辞赋描写的对象。这类赋,有些侧重于“体物”,但有寄兴者,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或托物以讽,如张华《鹪鹩赋》、谢惠连《雪赋》、谢庄《月赋》、鲍照《飞蛾赋》,就不是一般的咏物赋,而是高度形象化的咏物抒情赋或咏物讽刺赋。第二节魏晋辞赋一、建安、正始时期的辞赋(一)王粲的《登楼赋》第二节魏晋辞赋一、建安、正始时期的辞赋(一)王粲的《登楼赋》创作缘起《登楼赋》,是在荆州登麦城城楼所作。王粲流落荆州,得不到刘表的重视,深抱怀才不遇的感慨;又眼见兵燹日炽,国家离乱,有家难归,内心充满悲愤与忧惧。故借登楼骋望之机,寓情于景,写下这篇小赋。第二节魏晋辞赋一、建安、正始时期的辞赋(一)王粲的《登楼赋》创作缘起内容《登楼赋》写羁旅之愁与怀才不遇的悲哀。一开始描绘荆州的险要与富庶,郊野的美景却引发了故乡阻隔的情怀。接着抒写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把眼前之景与欲归不得的忧思联系起来,揭示了当时南北“壅隔”的政治背景。最后进一步抒发时难未平、壮怀莫展的感慨。《登楼赋》篇幅短小,语言精美,多用骈句,写景与抒情结合紧密,是魏晋时期辞赋转变阶段中的代表作之一。第二节魏晋辞赋一、建安、正始时期的辞赋(一)王粲的《登楼赋》(二)曹植的《洛神赋》《洛神赋》虚构自己在洛水遇神女的故事。渲染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意缱绻却又因人神殊途而无法交接的惆怅哀怨,格调高雅,感情真切,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对神女容貌、情态的刻画非常细致生动,前所未有。如开头一节: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辅靥承权。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这里用了一连串最为美好、灵动的形象来比喻神女,华丽的语言中充满生气,给读者以充分的美感上的满足。第二节魏晋辞赋一、建安、正始时期的辞赋(一)王粲的《登楼赋》(二)曹植的《洛神赋》(三)阮籍、向秀与正始辞赋阮籍赋至今存七篇。他的诗“厥旨渊放,归趣难求”,其赋也多闪灼其辞,不直接涉及时事,但其愤世疾俗之情,却随时借题迸发,且辛辣尖刻。其讽世之尤切者为《猕猴赋》。向秀的《思旧赋》比较有名。是向秀思念故友嵇康、吕安的抒情短赋。全篇总共不足二百字,几乎刚开头就结束了。但从这种欲言而难语的文章体制和文中悲凄的感情气氛,可以看出作者心情的沉重以及当日政治的黑暗与恐怖。第二节魏晋辞赋一、建安、正始时期的辞赋二、两晋辞赋(一)西晋辞赋陆机的辞赋陆机赋今存近三十篇,其中较著名的是《叹逝赋》、《豪士赋》与《文赋》。《叹逝赋》是为悼念亡故的亲友而作,颇有“忧生之嗟”,情调十分悲凉。《豪士赋》是为讽谏齐王而作。《文赋》是继曹丕《典论·论文》之后一篇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对文章的构思过程及作文的艰苦,作了细致的描摹,对各体文章的不同风格作了具体的说明,在文学批评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第二节魏晋辞赋一、建安、正始时期的辞赋二、两晋辞赋(一)西晋辞赋陆机的辞赋潘岳的辞赋潘岳赋今存二十余篇,其赋以长于抒情见称。《秋兴赋》、《西征赋》、《闲居赋》是其颇负盛名的代表作。潘岳赋都流露着低沉、伤感的情绪。这既是潘岳个人的特点,也反映了时代的特点。第二节魏晋辞赋一、建安、正始时期的辞赋二、两晋辞赋(一)西晋辞赋陆机的辞赋潘岳的辞赋左思的辞赋左思赋完整的仅《三都赋》、《白发赋》。《三都赋》,属于传统的京都赋一类,有“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晋书·左思传》)之誉。此外郭璞的《江赋》、木华的《海赋》也辞名篇第二节魏晋辞赋一、建安、正始时期的辞赋二、两晋辞赋三、陶渊明和东晋辞赋东晋比较杰出的辞赋作家就是陶渊明。陶渊明的辞赋今存三篇:《归去来兮辞》、《闲情赋》和《感士不遇赋》。其赋抒情坦率真挚,风格平易自然,在魏晋时期独树一帜。第二节魏晋辞赋一、建安、正始时期的辞赋二、两晋辞赋三、陶渊明和东晋辞赋《归去来辞》语言相当朴素,但清新流利。将写景、抒情、哲理熔为一炉,以表现他厌弃官场、向往高洁的心情,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在艺术上已是炉火纯青。《感士不遇赋》着重抒发怀才不遇、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苦闷,显得比较激烈。《闲情赋》热烈地渲染男女之情。文辞流宕,色彩丰艳。第三节南朝辞赋一、刘宋时期的辞赋(一)鲍照的《芜城赋》南朝刘宋时期的辞赋同整个文坛一样,风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变平淡为绮丽,变典雅为新奇,语不单行、文益藻绘,色彩更为浓丽。杰出的辞赋有鲍照、谢惠连、谢庄鲍照赋今存十篇,《芜城赋》是其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芜城赋》是一篇慨叹历史兴衰变化的吊古之作。芜城指广陵(今扬州),广陵在西汉时已成为繁华都市。到刘宋时,连遭破坏。鲍照大约于大明四年至广陵,见其荒凉破败,乃作此赋以抒发其今昔盛衰之感,故以“芜城”命篇。第三节南朝辞赋一、刘宋时期的辞赋(一)鲍照的《芜城赋》赋首先通过今昔盛衰的强烈对比,尤其描写城市荒芜一段更是凄清可怖,将一个“芜”字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读后产生无限的悲伤与惆怅。然后在此描写的基础上直抒胸臆,以芜城之歌作结第三节南朝辞赋一、刘宋时期的辞赋(一)鲍照的《芜城赋》在写战乱之后景象的一节,作者将主观情绪渗透在客观景物之中,以悲怆的语调、峭拔的气势、阴森狞厉的形象,描摹这座荒弃的城市:泽葵依井,荒葛罥(juàn,挂)塗。坛罗虺蜮(huǐyù螫人的毒蛇和含沙射影的蜮),阶斗麏(jūn指獐子)鼯(wú,形似松鼠)。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饥鹰厉吻,寒鸱吓雏。伏虝(古同虎)藏虎,乳血餮肤。崩榛塞路,峥嵘古馗。白杨早落,塞草前衰。稜稜霜气,蔌蔌风戚。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灌莽杳而无际,丛薄纷其相依。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颓。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凝思寂听,心伤已摧。第三节南朝辞赋一、刘宋时期的辞赋(一)鲍照的《芜城赋》赋通过广陵城的盛衰变化,对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图修世以休命”的妄想进行了含蓄的讽刺,对乱后的荒凉破败寄寓了深沉的感慨。这篇赋运用华丽典雅的词藻,警策整齐的排句,清亮和谐的韵律,描写抒情,写得苍劲悲凉,凝炼哀切,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三节南朝辞赋一、刘宋时期的辞赋(一)鲍照的《芜城赋》(二)谢惠连的《雪赋》《雪赋》假托司马相如与梁孝王的对话,描摹雪景。“联翩飞洒,徘徊委积。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初便娟于墀(chí台阶)庑,末萦盈于帷席。……眄隰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联翩”、“徘徊”、“便娟”、“萦盈”这些摹态词,都选得比较精当,能够表现飞雪的状态,并且有声音之美。第三节南朝辞赋一、刘宋时期的辞赋(一)鲍照的《芜城赋》(二)谢惠连的《雪赋》(三)谢庄的《月赋》《月赋》假托王粲与曹植的对话,以描摹月景。语言工丽,并且把朦胧悠渺的月色与惆怅的情绪相互渗透,达到了较好的抒情效果。如: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写月中世界,如此晶莹剔透、空明澄虚,真可令人消释烦虑,心志清宁。总之,从这样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南朝文学对美的追求,以及语言表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谢惠连《雪赋》与谢庄《月赋》,可以看到这时咏物赋的一些重要变化。内容上,多写人生悲感,善叙悲情,成为南北朝辞赋的重要特色。结构上,虽仍用“述客主以首引”结构篇章,但已不是用来铺排叙事,而是以之咏物抒情;不是用来结构宏篇巨制,而是以之结构精巧的短章。语言上华美浓丽,锤炼精工。因此,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三节南朝辞赋一、刘宋时期的辞赋二、齐梁陈时期的辞赋齐梁陈时期是赋风的重要转变时期。这时的赋,词采更加艳丽,不但追求对偶精切,而且讲求声律和谐,句式逐渐趋向骈四俪六,隔句作对;有的则较多的运用五、七言诗句,而且是律化的诗句,使赋更接近于抒情诗,出现诗赋合流的趋势这段时期共有辞赋作家五十五人,辞赋作品一百七十八篇。杰出的作家首推江淹,萧纲、萧绎在当时也比较有名。第三节南朝辞赋一、刘宋时期的辞赋二、齐梁陈时期的辞赋(一)江淹的《恨赋》和《别赋》《恨赋》以人生不可避免的遗憾——死亡作为描写对象。赋一开始就以浓厚的悲伤情调作总体的描写:“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然后分别以秦始皇、赵王迁、李陵、王昭君、冯敬通、嵇康为代表,指出无论何人,不管志得意满还是潦倒一生,到头来都得魂归丘垅,一死了之。最后概括说:“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垅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春去秋来,华屋丘山,任何人也逃脱不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这篇赋所表现的内容是东汉末年以来关于人的生命价值思考的概括。第三节南朝辞赋一、刘宋时期的辞赋二、齐梁陈时期的辞赋(一)江淹的《恨赋》和《别赋》《别赋》通过对各种人离情别绪的描写,刻画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心理状态,表现了他们离别时的感伤。赋将人们生活中这种普遍存在的感情加以概括,又从各种人的生活经历中体现出来,并显示其各自的特征,写得比《恨赋》更细腻,更富感染力。接下来看一下写情人之别,于忧伤中充满了诗意的美感: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第三节南朝辞赋一、刘宋时期的辞赋二、齐梁陈时期的辞赋(一)江淹的《恨赋》和《别赋》(二)萧纲、萧绎的赋萧纲赋今存二十三篇,其中较有特色的是写艳情的赋如《眼明囊》、《鸳鸯》和《采莲》等。这种艳情赋虽涉及女性美,但大体上都写得比较含蓄。萧绎赋今存八篇,也较多涉及艳情。如《荡妇秋思赋》从萧纲萧绎赋可以看到,梁陈赋已完全摆脱汉大赋的铺张扬厉,走向抒情化、骈偶化。这些赋文词清丽,情思绵渺,描写细腻,有南朝民歌中风情小调那种轻巧流丽的韵味。第四节庾信和北朝辞赋庾信的《哀江南赋》《哀江南赋》是庾信赋中的名篇。他亲身经历了侯景之乱与梁朝的覆亡,又长期羁留北方,屈仕北朝。他作此赋的目的是“伤身世”,但更主要的是“哀江南”,即哀悼梁朝的覆亡。第四节庾信和北朝辞赋庾信的《哀江南赋》赋前序是一篇能独立成章的骈文,交代作赋的缘由,概括全篇大意。语言精丽,意绪苍凉。《哀江南赋》的正文,以自身的经历为线索,历叙梁朝由兴盛而衰亡的经过。篇制宏大,头绪纷繁,感情深沉,叙事、议论、抒情结合一体。《哀江南赋》不仅内容丰富,其艺术构思与描写技巧也达到很高的水准。首先,它采用自传体与史诗性相结合的结构方式,叙述中穿插描写与抒情,将作者的史识与强烈悲慨的故国情思珠联璧合,是这篇赋的突出特点。其次,虚实相生,疏密相间,文采富丽。第四节庾信和北朝辞赋庾信的《哀江南赋》庾信是南北朝辞赋的集大成者。《北史·文苑传》指出当时南北不同的文风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南朝与北朝辞赋同样有这种差异。而庾信则融合南北赋风为一体。他的赋既具有南朝赋的发越清绮,又具北朝赋的贞刚气质,从而形成一种绮丽苍劲、发越悲凉的风格。他是赋史上最杰出、最重要的辞赋作家之一。思考题列举南北朝时期重要的辞赋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本文标题:第六章魏晋南北朝辞赋(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76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