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课时:眼和视觉授课教师:许金花想一想你吃饭的情景,当时你都感觉到什么?P78闻到了饭菜的气味---------------看到了饭菜的形状和颜色------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饭菜的温热---------听到家人的谈话------------------嗅觉视觉味觉触觉听觉△通过这个游戏,我们意识到眼是人体观察事物获取外界信息和形成视觉的重要器官。眼具有哪些结构呢?视觉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眼睑睫毛泪腺眼球眼的结构眼球眼附属结构眼睑睫毛泪腺结膜1243黑眼球白眼球大脑皮层形成视觉形成物像晶状体(对折射起决定作用)白内障房水对眼球起营养作用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52134678910角膜瞳孔视神经玻璃体晶状体睫状体视网膜脉络膜巩膜虹膜有色素,中央有小孔。光线的通道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透明胶状物白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房水暗室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角膜:透明,透过光线巩膜:白色、坚固,起支持保护作用视网膜:有感光细胞小结:内容物:眼球壁眼球外膜中膜内膜: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虹膜:调节瞳孔大小脉络膜:营养作用,形成暗室凸透镜,折射光线稀薄液体透明胶冻状光线强:瞳孔缩小光线弱:瞳孔扩大链接生活我们俗语所说的“黑眼珠”和“白眼球”分别应当是眼球的哪部分结构?虹膜(黑眼珠)巩膜(白眼球)二、视觉的形成过程说出视觉形成的过程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总结:视觉的形成大脑一定区域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玻璃体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视觉神经物体反射(成像)(形成视觉)有一个小女孩,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她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可能是身体的哪部分发生了病变?•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1、眼球的完好2、视神经没断3、大脑中主管视觉的区域正常二、视觉的形成人眼是如何调节的?1.人眼看远处和近处时的调节物体距离睫状肌晶状体曲度物像位置远近舒张收缩增大减小视网膜上视网膜上二、视觉的形成人眼是如何调节的?2.强光和弱光下的调节光线较强光线较弱瞳孔缩小,避免光线太强,损伤视网膜。瞳孔放大,以便有更多光线进入眼睛落在视网膜上。虹膜调节瞳孔的大小眼睛与照相机视觉的形成讨论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在拍照时,镜头、光圈和胶卷分别起什么作用?晶状体——瞳孔——脉络膜——视网膜——镜头光圈暗室壁胶卷大家自己观察一下,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同学上课时看不清黑板都带了眼镜,而我们的爷爷奶奶再看书时却要把书放得远远的,想一想这是为什么?三、近视及其预防2020/1/2122远视近视近视和远视不同曲度的凸透镜折光情况示意图近视正常眼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近视眼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矫正凹透镜远视远视远视正常眼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远视眼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矫正凸透镜病因物像位置矫正(眼镜)晶状体曲度眼球前后径近视眼远视眼大长视网膜前凹透镜小短视网膜后凸透镜近视眼的预防•“三要”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四不看”不在直射的光线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1、人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是指()A、虹膜和角膜B、角膜和巩膜C、角膜和虹膜D、巩膜和虹膜2、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物像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是()A、视网膜、视网膜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C、视网膜、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视网膜3、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A、角膜B、巩膜C、脉络膜D、视网膜CD基础练习D1/21/20204、矫正近视眼佩戴的镜片是:()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凹面镜5、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到达视网膜。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基础练习CB(3)如果眼球的前后径,或者晶状体曲度,远处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折射后会落在视网膜的,因而看不清远处物体,称为眼,可以用配戴的方法来纠正。(4)物体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是落在[]上,这个信息通过[],传到,而形成视觉。(1)对光线的折射起决定作用的结构是[]。(2)人从暗室走到阳光下,瞳孔会变。1晶状体小过长变凸前方近视9视网膜11视神经大脑达标与提高凹透镜教师寄语:如果你想要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就应该增强爱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应间断性用眼;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饮食。
本文标题:视觉的形成(修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7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