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管窥蠡测梨花体赵丽华与梨花体梨花体•“梨花体”谐音“丽华体”,因女诗人赵丽华名字谐音而来,因其有些作品形式相对另类,引发争议,又被有些网友戏称为“口水诗”。赵丽华的诗歌风格和仿制她诗歌风格的诗歌,被人们称为“梨花体”。梨花体诗•《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我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赵又霖和刘又源•一个是我侄子•七岁半•一个是我外甥•五岁•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诗作解读•《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赵丽华点评]•既是对华莱士·史蒂文森《田纳西的坛子》在敬意之后的一个调侃和解构,也是对自身厨艺诗艺的自信展示。•《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诗人芦哲峰点评]•我们的认识永远都有局限性,想认识这个世界的全部,只能是徒劳。••[诗人芦哲峰点评]先来看诗的内容,本诗表面上写了两个孩子。其实写的是三个人,两个孩子以及作者自己。两个孩子是正面描写,作者自己隐在幕后。正文写道:两个孩子,结伴出去玩了。然后呢,然后没了。不,然后诗才开始。两个孩子出去玩了,剩下了孤单的作者,在旁边看着。所以诗的标题才会是:我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因为,孩子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相互之间无法进入。孩子寂寞或者不寂寞,大人孤独或者不孤独,都是对方无法真正理解的。但是,依然会有爱,作为孩子和大人之间的纽带。《我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赵又霖和刘又源一个是我侄子七岁半一个是我外甥五岁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众说纷纭”•网络产物“梨花诗”是网络暴力产物。对于一位经常上网的人来说,如果他不知道诗人“赵丽华”,以及与她相关的“梨花体”和“梨花教”,那么他肯定是落伍了。•“新闻事件”•对于时下炒得纷纷扬扬的“梨花体诗”、“裸体朗诵”等,叶延滨说,诗坛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出现这些情况也很正常。但这并不是文学现象,只是“新闻事件”。•南京大学中文系傅元峰博士:“所谓的‘梨花体’只是赵丽华很少一部分的作品,而真正代表赵丽华水平的并不是这些所谓的‘梨花体’,并且赵丽华也不能代表中国当下的诗歌创作水平。”•赵姐姐的诗我不怎么读,是因为一读她的诗我就想谈恋爱。——雪小禅•“她的诗还是有趣的,但是毕竟只是小聪明。”诗人徐勇韬如此表示,他认为“诗歌不仅仅只是去关注那些虚弱的风花雪月和玄幽的精神痛苦”。对网友的反应,徐表示:“她的诗本身是对经典文本和经典诗意的一个反讽,而网友则又对这种反讽进行了反讽。”•即兴诗•赵丽华多年前曾经在网上写过一组即兴诗,这些诗如今被人贴在各大网络论坛上,形成风潮。一方面是大肆的批判和嘲弄;另一方面仿作她的诗也成为一种风尚,甚至形成一种名曰“梨花体”的“诗歌流派”。赵丽华为此接受记者采访,她自称自己的诗歌被严重歪曲,并且否认《谁动了我的花内裤》是自己的作品。文艺接受的心理条件有三个:心理图示、接受经验、接受心境•心理图示•所谓接受心理图示,是指接受主体在接受文艺作品之前业已存在着的一种先在的比较稳定的认识心理结构,是接受者认识作品的基本心理模式。接受主体•接受主体的心理图示对文学接受程度至关重要,接受主体如果没有理想的审美心理图示,那么再伟大的文艺作品都将变得黯然失色。从某种意义上讲,审美接受的全部奥秘都根源于接受主体在接受文艺作品时业已存在的一种独特的先在的心理图示。•克罗齐:要了解但丁,就要把自己提高到但丁的水平。•梨花体的理解现在呈现出一种两极现象。一方面,有很多有名的诗人作家很推崇梨花体赵丽华是近年来诗歌界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她的诗歌被公认为在探求诗歌感性与知性、内在复杂度与外在简约形式的切点上有超乎寻常的把握和悟性,写作姿态随意、自如,毫无矫情、造作,有时从容、淡定,有时又大胆、前倾……——千寻。你不要试图去帮助她(赵丽华),她有着自己的倔强,她有着自己的光亮。—郁葱。另一方面,普通受众过度把梨花体简单化了。对他们来说,梨花体没有艰涩难懂的字词,不会用典,也不会使用一系列鲜明的诗歌语言和表现形式,很符合当代口味。它的写作方法很有趣:1.随便找来一篇文章,随便抽取其中一句话,拆开来,分成几行,就成了梨花诗。2.记录一个4岁小孩的一句话,按照他说话时的断句罗列,也是一首梨花诗。3.当然,如果一个有口吃的人,他的话就是一首绝妙的梨花诗。4.一个说汉语不流利的外国人,也是一个天生的梨花体大诗人。•相对简单随意的写作方式让梨花体诗的受众极其广泛,不管是出于好奇从众跟风还是其符合自己审美趣味的原因,梨花体诗的受关注程度和点击量都直线飙升了。接受经验•接受经验,指接受主体在审美接受中表现出的一种惯例化的心理范式。接受主体是通过接受经验去发现、评价文艺作品的价值的。•梨花体的流行,不能说不与网络受众的接受经验有关。人们的心理中总有求异求新的因素存在,梨花体、羔羊体等网络诗歌以其新奇的形式、直俗浅白的表达让人耳目一新。在文学接受过程中,不仅仅符合人们接受经验的作品才能被读者接受,反其道而行之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梨花体等诗歌,开放尺度远远大于以往诗歌形式,成为一种趋势也未尝没有可能。接受心境•接受主体的接受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的,接受活动得以展开的环境就是接受心境。接受心境受主体自带情绪、由审美客体间接触发的情绪和属于超个体生成的情绪影响。接受心境•南京大学中文系傅元峰博士指出,诗歌软件的出现,北京诗人也夫进铁笼中体验生活,莫小新教授裸体授课等等,“表明了整个时代浮躁的态势,这种浮躁态势下,诗歌遭遇恶搞,并非偶然。“我认为在这场争论中,谈论诗歌的意义与前途毫无疑义。”傅元峰博士认为“被网友恶搞的作品是赵丽华的实验性写作中比较失败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被迅速放大,让赵丽华和‘梨花体’成为攻击的靶子,真正值得研究的倒是网友集体表现出来的集体无意识心理。”结合以前的“网络暴力”现象,傅元峰博士把它的产生归结为“瞬时性、跟风性与偶然性情绪的宣泄”。“而这种缺少独立思考、缺少冷静意识、缺少平民情怀的网络暴力,一起打开了文化情绪的闸门。”就赵丽华事件而言,傅元峰直言不讳:“需要反思的不是赵丽华和当代诗歌,而是盲目参与的网民们的集体无意识,这就是我们时代的文化浮躁病。集体无意识•群众的集体无意识也促进了它的传播人人都渴望参与,渴望积极的面对新变化新挑战,梨花体诗歌门槛很低,受众必然广一点,备受网络大众推崇也可以说得通了。另外群众的集体无意识中打破常规渴望变异刺激以及跟风从众的心理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一位经常上网的人来说,如果他不知道诗人“赵丽华”,以及与她相关的“梨花体”和“梨花教”,那么他肯定是落伍了审美注意•引发审美注意,影响有意注意稳定性的因素中梨花体诗歌占了具有新奇的形式这一项,这一条项比其他两项深邃的情感和诗意的语言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普及范围也更广一点。期待受挫•期待欲望也促进了梨花体诗歌的繁荣,期待视域“每一环节的转换、倒错、阻塞都会形成”期待受挫“.阅读过程中一定的的期待受挫能让人们更对其感兴趣。梨花体诗歌以一种诡异且迅捷的姿态给普通大众打开了一扇近距离接触诗歌的窗户,让高雅平民化,给普通大众发了通行证,似乎人人都可以读诗作诗懂诗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本文标题:管窥蠡测梨花体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7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