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电器控制与PLC技术-0-绪论(2012.)
ljx@fjut.edu.cn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李建兴E-mail:ljx@fjut.edu.cn电器控制与PLC技术ljx@fjut.edu.cn0绪论0.1几个基本概念0.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概况0.3机遇与挑战0.4本课程的内容与要求ljx@fjut.edu.cn0绪论0.1几个基本概念自动化(Automation)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地进行操作或运行。自动化主要研究的是人造系统的控制问题。ljx@fjut.edu.cn0绪论0.1几个基本概念自动控制(AutomaticControl)自动控制是关于受控系统分析、设计和运行的理论和技术自动控制则除了对人造系统的控制问题研究外,还研究社会、经济、生物、环境等非人造系统的控制问题。例如生物控制、经济控制、社会控制及人口控制等,显然这些都不能归入自动化的研究领域的。不过,人们提到自动控制通常是指工程系统的控制,在这个意义上自动化和自动控制是相近的。ljx@fjut.edu.cn0绪论0.1几个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ljx@fjut.edu.cn0绪论0.1几个基本概念电气控制(运动控制或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是以电动机为控制对象)过程控制: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以生产过程的有关参数,如温度、压力等为控制对象)ljx@fjut.edu.cn0绪论0.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概况0.2.1电气控制的发展概况①电力拖动方式的变化19世纪末电动机逐渐代替了蒸汽机,出现了电力拖动集中拖动(20世纪初):以一台电动机拖动多台设备,或使一台设备的多个动作由同一台电动机拖动。机械传动系统复杂,电气控制线路比较简单。单独拖动(20世纪20年代):以一台电动机拖动一台设备分别拖动(20世纪30年代):多电机拖动,各个运动机构分别由不同电动机拖动。简化了机械传动机构,电气控制线路复杂。ljx@fjut.edu.cn0绪论0.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概况0.2.1电气控制的发展概况②控制方式的变化在控制方法上: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在控制功能上:简单→复杂在操作上:笨重→轻巧;从控制原理上:硬件控制系统→软件控制系统ljx@fjut.edu.cn0绪论0.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概况0.2.1电气控制的发展概况③控制手段的变化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断续控制)电机放大机、磁放大器、晶闸管购成的反馈控制系统(连续控制)顺序控制器(20世纪60年代)数控机床(20世纪50年代)可编程序控制器(PLC)(20世纪70年代)。近年提出PAC的概念数控技术、变频技术ljx@fjut.edu.cn0绪论0.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概况0.2.1电气控制的发展概况上述各种先进控制设备的应用,促进了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单机自动化→综合自动化ljx@fjut.edu.cn0绪论0.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概况0.2.2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①19世纪40年代前后(手工阶段)手工操作状态,凭经验人工控制生产过程,劳动生产率很低(a)手动控制(b)自动控制水温的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示意图ljx@fjut.edu.cn0绪论0.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概况0.2.2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②19世纪50~60年代(仪表化与局部自动化阶段)(一些工厂企业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检测和控制仪表-----采用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多数是气动仪表);过程控制系统结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被控参数------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参数;控制目的------保持这些参数的稳定,消除或者减少对生产过程的主要扰动;理论-----频率法和根轨迹法的经典控制理论,解决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值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ljx@fjut.edu.cn0绪论0.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概况0.2.2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③19世纪60~70年代(集中自动化阶段)(工厂企业实现车间或大型装置的集中控制)检测和控制仪表-----采用单元组合仪表(气动、电动)和组装仪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实现直接数字控制(DDC)和设定值控制(SPC);过程控制系统结构------多变量系统,各种复杂控制系统,如串级、比值、均匀控制、前馈、选择性控制系统;控制目的------提高控制质量或实现特殊要求;理论-----除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开始应用ljx@fjut.edu.cn0绪论0.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概况0.2.2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④19世纪70年代以来(集散自动化阶段)(现代过程控制的新阶段)检测和控制仪表-----新型仪表、智能化仪表、PLC、微型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结构-------由单→多变量系统,由PID控制规律→特殊控制规律,由定值控制→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由仪表控制系统→智能化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空间分析、系统辨识与状态估计、最优滤波与预报)、智能控制理论(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专家系统、遗传算法等)。ljx@fjut.edu.cn0绪论0.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概况0.2.3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①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也称集散控制系统DCS是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图形显示技术为一体的装置。系统在结构上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优点:使系统的危险分散,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能方便灵活地实现各种新型的控制规律与算法,实现最佳管理。ljx@fjut.edu.cn0绪论0.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概况0.2.3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②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ControlSystem)ljx@fjut.edu.cn0绪论0.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概况0.2.3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②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ControlSystem)现场总线是一种计算机的网络通信总线,是位于现场的多个总线仪表与远端监视计算机装置的通信系统现场总线技术的特点:开放性、智能化、互操作性、环境适应性现场总线把控制功能彻底分散到现场总线仪表,真正实现分散控制的功能。目前多种现场总线标准共存,无法真正体现网络控制系统的优点,如开放性、互换性和互操作性等。ljx@fjut.edu.cn0绪论0.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概况0.2.3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③工业以太网…上位机工业以太网设备1智能控制器2设备2智能控制器3设备3智能控制器n设备n智能控制器1服务器数据库浏览器Internet远程监控浏览器浏览器网关以太网作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技术,在工业自动化和过程控制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ljx@fjut.edu.cn0绪论0.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概况0.2.3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先进过程控制(AdvancedProcessControl,APC)成为发展主流过程优化受到过程工业界的关注。过程优化主要是寻找最佳工艺操作参数,使生产过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综合自动化是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潮流开放系统和标准化目前,自动化技术正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ljx@fjut.edu.cn0绪论0.3机遇与挑战自动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的标志。我国在这些方面的研制水平与世界上先进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许多方面还是以引进国外技术和产品为主。十七大提出“五化并举”,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ljx@fjut.edu.cn0绪论0.3机遇与挑战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是今后一个历史时期我国信息化战略重点之所在。我国工业与信息化部的成立,标志着信息与信息化开始融合,融合发展是工业化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信息化的本质要求。自动化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主要手段近年来,人力资源的短缺也在不断促进自动化技术应用与普及。ljx@fjut.edu.cn0绪论0.4课程内容与学习要求ljx@fjut.edu.cn0绪论0.4课程内容与学习要求0.4.1课程性质本课程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本课程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知识的覆盖面较宽,是强电、弱电的结合,机、电、液(气)的结合。ljx@fjut.edu.cn0绪论0.4课程内容与学习要求0.4.2教学目标熟悉PLC常用输入输出设备(低压电器)的原理、规格及选用;熟悉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PLC的基本原理、指令及应用、程序设计方法;掌握PLC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具有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修的能力;具有设计、改造设备PLC控制系统的能力ljx@fjut.edu.cn0绪论0.4课程内容与学习要求0.4.3教材及参考资料①教材《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李建兴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出版②参考书《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方承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8出版《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方法与工程应用》廖常初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2《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与应用系统设计》陈在平、赵相宾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出版ljx@fjut.edu.cn0绪论0.4课程内容与学习要求0.4.4网络资源本课程2005年被评为“福建省精品课程”课程网站:相关自动化网站:如:中国工控网三菱电机自动化充分利用校图书馆资源ljx@fjut.edu.cn0.4.5课程内容及时间安排(共56学时、3.5学分,其中授课38学时、实验18学时)0绪论(1-2学时)1常用输入输出电器(6-7学时)2电器控制原理及系统分析(12学时,其中实验4学时)3PLC入门知识(6学时)4小型PLC及指令系统(10学时,其中实验2学时)5PLC程序设计(10学时,其中实验6学时)6PLC控制系统设计(8学时,其中实验4学时)7PLC网络与通信(2学时)(实验考试2学时)0绪论0.4课程内容与学习要求ljx@fjut.edu.cn0.4.6实验内容及时间安排实验指导书:参考教材(第八章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实践)补充实验指导书、统一实验报告格式实验安排:共18学时,实验均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①典型电器控制系统分析与故障排除实验(4学时)②PLC认识与基本实验(2学时)③PLC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6学时)④PLC综合应用实验(4学时)⑤实验考试(2学时)0绪论0.4课程内容与学习要求ljx@fjut.edu.cn0.4.7与本课程相关的主要实践环节安排①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第六学期末1周)②PLC课程设计(第七学期初2周)③电气控制综合工程实践(第八学期初2周)0绪论0.4课程内容与学习要求ljx@fjut.edu.cn0.4.8考核办法(考核分为三个方面)笔试(60%)侧重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设计与分析能力的考核实践考核(30%)侧重学生对PLC基本操作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考核的考核平时与作业(10%)侧重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与写作能力的考核0绪论0.4课程内容与学习要求ljx@fjut.edu.cn0绪论谢谢!
本文标题:电器控制与PLC技术-0-绪论(201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88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