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工程预算与管理19-2
第十一章.工程项目建设监理的目标控制第一节.建设监理目标的基本概念一.工程项目二.工程项目建设监理工程项目建设监理的目标是控制投资、工期和质量,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全面的组织协调,是实现投资、工期和质量目标所必需运用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人们常常把工程建设项目监理概括为:“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投资、工期和质量的三控制;合同和信息的二管理;全面的组织与协调。第一节.建设监理目标的基本概念三.建设监理目标建设监理工作只有明确了监理所应达到的目标值,才能谈的上控制。而工程受控的三个方面“投资、工期和质量”是一个既统一又相互矛盾的目标系统,确定目标值的最困难之处就在于,在确定每个目标值时都要考虑到对其它目标的影响,进行各方面的分析比较,做到目标系统最优化。第二节.监理目标控制原理一.控制的基本理论1.控制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确定目标标准、检查成效、纠正偏差。2.建立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被控子系统(受控系统)和控制子系统,彼此依赖信息流联系起来。3.控制过程的形成依赖于反馈原理,它应该是反馈控制与前馈控制的组合。4.在控制中纠偏要采取措施,采取措施要讲究方式方法。第二节.监理目标控制原理二.监理目标控制系统的一般模式1.监理目标控制系统是指监理班子以一定组织形式、一定程序、一定手段和四种措施(组织、技术、经济、合同)对项目监理目标进行全过程的控制,确保监理总目标的实现。2.控制系统包括:组织子系统、程序子系统、手段子系统、措施子系统和信息子系统,其中信息子系统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其它几个子系统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人通过程序,利用一定的手段,采取一定的措施,实现其目标。第二节.监理目标控制原理3.控制层次:控制按任务的不同分层控制,控制层次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直接控制层,即作业控制层(如现场派监理员控制);另一类是间接控制层,亦称战略控制层(控制总负责、驻地监理工程师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的控制)。4.控制是按事先拟定的计划和标准进行的。5.控制的方法是检查监督、引导或纠正。6.控制是针对被控系统的整体而言的。第二节.监理目标控制原理7.信息是控制的基础。控制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工程项目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资料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项目设计阶段所拥有的原始信息资料:(1)各种合同资料。(2)各种计划、施工方案、设计图纸和定额,各种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规程、规定等信息资料。第二节.监理目标控制原理(3)各种控制人员和控制责任、权力和利益的资料,其中包括各种信息由谁来收集、保管和传送,控制决策由谁作出、谁执行和审批程序等。第二类是运行过程反馈的实际信息资料:(1)各种工程变化资料,包括协作条件变化、标准的变化、工程内部情况的变化以及工程变更等。(2)工程实际进展资料,包括工程量完成情况,工程进展、工程质量及材料消耗等。第二节.监理目标控制原理第三类是对上述两种信息资料加工处理而形成的比较资料:(1)实际情况与计划标准的比较资料。(2)实际情况与历史上各个时期同类工程项目的比较资料。8.控制同计划和组织有着紧密的联系。控制保证计划的执行并为下一步计划提供依据,而计划的调整与修正又是控制工作的内容,控制与计划构成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链”。第二节.监理目标控制原理三.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监理目标动态控制原理与实施动态控制原理:(1)工程项目投入,即把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到设计、施工中;(2)设计、施工、安装的行为发生后称为工程进展,工程进展过程中必然碰到干扰,有干扰是必然的、没有干扰是偶然的;(3)收集反映工程进展情况的实际数据;(4)把投资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等计划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第二节.监理目标控制原理(5)检查有无偏差,如无偏差,项目继续进展,继续投入人力、物力、资金;(6)如有偏差,则需采取控制措施。以上流程每两周或每月循环进行,并由监理工程师填写报表送业主和总监理工程师。四.自我控制与他人控制的概念在“自营式”的基建管理体制下,主要实行自我控制,即任务执行者自行控制其所执行的任务,如设计者控制设计、施工者控制施工等。第二节.监理目标控制原理任务执行者所执行的任务,由与他无直接组织关系的他人进行控制,称为他人控制。如业主单位控制设计和施工任务,政府质量监督站认证工程质量的制度等即属他人控制。建设工程领域的自我控制是必要的,同时他人控制也是合理的必要的。这如同一位高明的牙医可以为别人拨牙治病,但却难以动手为自己拨牙是一个道理。五.合同控制控制理论的角度来看,合同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控制措施。它是他人控制和自我控制的结合体。第三节.建设监理的组织协调一.“协调”的概念协调就是要促使相关各方协同一致,齐心协力,以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协调在西方项目管理中也被称为“界面管理”,是指主动协调相互作用的子系统之间的能量、物质、信息交换,以实现系统目标的活动。第三节.建设监理的组织协调用系统方法分析项目协调的一般原理有三大类:一是“人员/人员界面”;二是“系统/系统界面”;三是“系统/环境界面”。系统方法强调,要把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处理。总体的作用规模要比各子系统的作用规模之和为大,一定要重视协调管理、发挥系统整体功能。在工程项目建设监理中,组织协调最为重要,最为困难(中国国情尤其如此),也是监理是否成功的关健。一个成功的总监理工程师,应是一个善于“通过别人的工作把事情做好的管理者”。在监理管理中时常有侧重“控制”,而忽视“协调”的情况,这是监理管理的缺陷与偏见。第三节.建设监理的组织协调二.“协调的目的、范围与层次”协调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实现质量高、投资省、工期短的三大目标。协调的范围可分为系统内部的协调和对系统外部的协调。外层协调又可分为近外层(一般建有合同关系或协议)和远外层协调(无合同关系或协议)。第三节.建设监理的组织协调三.工程项目系统内部关系的协调1.工程项目系统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要注意:(1)在人员安排上要量才录用。(2)在工作委认上要职责分明。(3)在效绩评价上要实事求是。(4)在矛盾调解上要恰到好处。第三节.建设监理的组织协调2.项目系统内部组织关系的协调宜从以下方面入手:(1)要在职能划分的基础上设置组织机构。(2)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的目标职责、权限。(3)要事先约定各个机构在工作中的相互关系。(4)要建立信息沟通制度。(5)要及时消除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第三节.建设监理的组织协调3.工程项目系统内部需求关系的协调(1)抓计划环节,平衡人、财、物的需求。(2)对建设力量的平衡,要抓住瓶颈环节。(3)对专业工种的配合,要抓住调度环节。第三节.建设监理的组织协调四.工程项目系统与远近外层关系的协调1.业主与承建单位关系的协调(1)招标阶段协调(2)施工准备阶段协调(3)施工阶段协调(4)交工验收阶段协调(5)协调总包与分包单位关系第三节.建设监理的组织协调2.与设计单位关系的协调(1)真诚尊重设计单位的意见(2)主动向设计单位介绍工程进展情况3.协调远外层的关系(1)与政府关系的协调(2)与社会团体关系的协调第四节.监理工作的组织一.工程项目实施监理的程序1.定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成立项目监理组织2.进一步熟悉情况,收集有关资料3.制定监理规划4.制定各专业监理工作计划或实施细则5.根据计划规范地展开工作6.监理工作总结第四节.监理工作的组织二.工程项目建设监理的基本原则1.权责一致2.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3.全面讲究经济效益4.严格监理,立场公证,热情服务5.重点做好事前控制6.坚持以说服为主的工作方法三.建设监理的组织形式四.监理组织的人员结构及其基本职责
本文标题:工程预算与管理19-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92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