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四篇辅导何自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第四篇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结构第十六章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秩序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影响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三、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区域经济合作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一、贸易全球化二、生产全球化三、金融全球化四、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第三节国际经济秩序一、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二、国际经济协调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第十七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对外开放第一节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一、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三、对外开放的简要历程四、对外开放的主要经验第二节经济领域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一、发展对外贸易二、引进和利用外资三、实施“走出去”战略第三节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和国家经济安全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二、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安全第四篇的主要内容本篇着重阐述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及其特点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及采取的对外开放政策。通过学习这一篇,要求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认识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了解中国在与整个世界经济发生联系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应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所采取的政策,包括战略对策和策略。与传统教科书相比的特点:1,着重对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即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影响及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没有像传统教材那样对国际生产、国际金融与投资、国际贸易等进行分析,这是体系结构的创新。2,着重分析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其特点,阐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方向和措施。第十六章的结构及主要问题一、结构第一和第二节中着重阐述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即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表现;第三节着重阐明世界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国际经济秩序及其创新。二、问题本章围绕两个重大理论问题展开,一是经济全球化问题,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问题。前者侧重对当代世界经济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揭示其运动的客观规律性,这是观察和理解当代世界经济的出发点;后者侧重对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和经济秩序进行分析,阐明其结构和运行的特点及效果,揭示创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必然性。第十六章的主要问题一、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实质。二、如何理解国际经济秩序变革的实质。三、中国在创新国际经济新秩序中的主张和作用。一、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实质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一是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跨国商品及服务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三是法国学者雅克阿达的观点,他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世界的支配和控制本书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和配置,推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相互联系的过程”。本书的定义接近于IMF的定义。2.经济全球化的起点经济全球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对此问题,学术界认识不一致,一是认为经济全球化的现象早已有之。持这一观点的人指出,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对经济全球化的问题早有论述,并深刻地分析了全球化的本质。二是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的新事物。提出这一主张的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只有在20世纪晚期,在信息和通讯技术提供的新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世界经济才真正具有全球化。三是认为经济全球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全球化始于资本主义的诞生时期,“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这一世界性现象联系在一起的。而狭义的经济全球化则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历史过程。当今“全球化”既是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劳动分工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也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力图向全球扩张的产物。本书将经济全球化的发生定位为20世纪80年代,但是把经济全球化的萌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联系在一起。资本主义关系产生起资本家就开始奔走于全世界;第一和第二次产业革命加速了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张,19世纪末世界市场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兴起和发展。这个定位强调了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性,即它表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新的水平,世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一是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球化。二是认为经济全球化既反映了当前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状况,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张的集中表现。三是认为经济全球化更有利于西方强国、特别是美国,经济全球化就是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剥削的全球化。四是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个客观的过程,不能说它是“姓资”还是“姓社”。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只要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这样高的水平,就会出现经济全球化。本教材的观点:一是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在国际范围内的扩展和延伸。二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使世界范围的各类生产要素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和更为合理的配置,使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得到更加充分的涌流。三是经济全球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推进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和科技上具有较大优势,通过制定规则为自己谋求利益。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对等的国际制度,可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和承担更少的成本。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和对国际制度的主导权。也就是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因历史延续可以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而且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自我加强和自我维持的。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双刃剑积极影响:(1)改善资金和先进技术不足的局面。(2)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3)推动对外贸易的扩大。(4)在参与国际合作中维护自己的权益。(5)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消极影响:(1)被强迫接受发达国家规定的游戏规则,承担超越自己水平和能力的责任。(2)资本流动的冲击。(3)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使他们的民族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4)降低国内政策的有效性。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实质须注意四个基本点其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其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三、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发展趋势。其四、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具有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性,同时,经济全球化又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二)如何理解国际经济秩序变革的实质:从单极霸权秩序转边为多元合作秩序。1.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性质(1)建立二战后初期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以及后来产生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三大协定为基本法律框架,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2)性质现行国际经济秩序是在二战后初期按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意志和需要建立起来的,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带有强烈的霸权主义的性质和特点,是霸权国家强加于国际社会所形成的弱国服从强国、发展中国家服从发达国家的经济秩序。2,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特点(1)国际生产体系建立在不合理的分工基础上。发达国家的生产集中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其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高,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小,市场风险较低,通过国际贸易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生产集中在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市场风险较大,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利润水平较低。(2)美元霸权主导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其一,美元既是美国的主权货币又是国际主导储备货币。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和外部世界顺差几乎不可避免,从而使世界经济失衡无法根本解决。其二,美国依靠美元的国际本位货币地位而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国”和“准世界中央银行”。美国向世界输出货币,将汇率调整与经济调整的责任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加剧了南北两极分化。其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缺乏民主性和平等性,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策中拥有绝对否决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掌握着控制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要被忽视,只能处于被控制地位,失去经济自主权。其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调节渠道有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时常常附加种种苛刻条件甚至干涉其内政。(3)国际贸易体系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其一、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以垄断高价向发展中国家出售工业品,以垄断低价购买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进行不等价交换的剥削。其二、发达国家掌握话语权,主导着贸易自由化进程,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各种不切实际的开放市场要求。其三、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高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依赖。(4)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居主导和控制地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主导的现行国际经济秩序下,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垄断着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和相关国际组织的话语权,而发展中国家只能被动接受,这是造成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各国受益不均、南北差距显著扩大的最重要原因。3.经济霸权、冷战思维与国际经济秩序(1)经济霸权。在观察国际经济秩序运行方面,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经济霸权理论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金德伯格(CharlesKindleberger)RobortGilpin)等人。经济霸权理论,又叫霸权稳定论认为,世界经济只有在一定的秩序规范下才能稳定运行,而世界经济中有一个霸权国是稳定世界经济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这样一个霸权国来建立和维护世界经济秩序,那么世界各国间的矛盾将越演越烈,世界经济将处于动荡和混乱之中。霸权国的作用:1.制定国际经济竞争规则和政策协调。2.执行国际经济竞争规则。3.稳定世界经济。4.促进经济发展。5.控制危机。(2)美国霸权的兴衰美国作为二战后的经济霸主已经衰落,称霸世界的美梦已经破灭:从70年代开始,一方面,日本,德国等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对美国说不,另一方面,美国的经济实力明显下降。维持了近三十年的美国霸权地位开始动摇。1.相对优势被逐渐削弱.5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40%以上,90年代下降到20%多。另外国民生产总值中服务业的比重占到60%以上,华而不实。战后初期美国的工业品生产占世界的30%,现在只剩下百分之十几了。除了高科技产业外,其重化工业及加工制造业已经严重萎缩。2.国际收支状况恶化。2008年,美国在货物和服务方面的贸易赤字近70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9%。3.经济增长缓慢。增长速度战后初期3%左右,目前则在2%左右。4.过度消费,储蓄不足1960年-1985年,美国家庭平均将9%的税后收入储蓄起来。在这25年中,每年的储蓄率均在7%-11%间徘徊。1985年以后储蓄率不断下降,到2007年已跌至不足2%。5.财政状况恶化。2009年美国财政赤字达到1.4万亿美元,占当年美国联邦财政开支的38%。美国国债达14万亿美元,已与美国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持平。已经出现债务违约的迹象。(3)冷战思维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的保守势力妄图建立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的一种意识与观念,具体包括:1、对手思维。2、绝对安全。3、不理解别国的安全需要。4、强权政治。5、用争霸史、挑战史来看待新兴国家。6、推行渔翁战术。4.变革现存国际经济秩序势在必然(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经济面临许多新问题其一,加剧了南北差距,使发展中国家发展不足;其二,使世界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各国宏观经济调控难度加大;其三,加剧了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并使围绕环境问题的国际博弈日趋激化。(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其一,美国的经济地位不断下降,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1950年,
本文标题:政治经济学辅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9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