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2.《庆祝旧历元旦》教案公开课
温州翔宇中学初中部八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史振东审核人:时间:2017年12月19日1课题:《庆祝旧历元旦》课题庆祝旧历元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散文的文体特征,利用课后的“阅读提示”,培养自主阅读能力;2.了解温州中考散文阅读语段的考点;3.掌握散文课外阅读语段解题的方法技巧。教学重点抓住散文的文体特征,利用课后的“阅读提示”,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教学难点掌握散文课外阅读语段解题的方法技巧。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复备一、导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预习案】(课前完成)【基础积累】1.根据注音写汉字。(完成时间:2分钟)jiān熬()闲guàng()wánkù()()zì意()biàn论()心jīng()liúhuáng()()月xīn()kǎi叹()挑xìn()pīngpāng()()pú人()——煎逛纨绔恣辩旌硫磺薪慨衅乒乓仆【整体感知】2.自读课文,参考《五年中考三年模拟》P108-110,散文板块的方法技巧,从以下方面进行阅读批注。(1)整体感知,概括内容;①概括文章内容:批注:技巧:②把握文章主题:批注:技巧:(2)阅读语段,体会作用;①段落的作用:批注:技巧:②句子的作用:批注:技巧:【自主质疑】积累三句关于春节的古诗词。仆([pū]向前跌倒:前~后继。)思考:作者在庆祝旧历元旦中,遭遇到了哪些烦恼?思考:作者为什么认为庆祝旧历元旦违背了科学理性。补充:作家作品资料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本文选自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林语堂散文》提示:开头段、过渡段、结尾段,以及形成对比、补充说明的语段,和景物描写的语段。温州翔宇中学初中部八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史振东审核人:时间:2017年12月19日23.在学习过程中,我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我还有哪些内容不太理解?请写下你的困惑。我的发现:我的疑点:——整体感知,把握中心,理清脉络,弄清结构,品味词语,体会作用,抓住修辞,赏析语言,揣摩手法,体会技巧,以及考生对文章的读者意识。展示案(课堂探讨)【品味体悟】4.语句赏析,理解含意;考点:拟题:答案:——本文笔调闲适,意趣优雅,语言幽默。5.理解标题,体会作用;考点:拟题:答案:——“旧历元旦”之称,隐含历法的新旧之辨,“庆祝”二字,则表现了作者始于无奈,终于从众的心理变化。【把握中心】6.归纳主旨,体会感情。考点:拟题:答案:——本文揭示了传统民俗节日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塑造力的道理,也表现了作者对传统节日文化不自觉的适应与顺从。反馈案(课堂检测)【拓展探究】7.知识迁移,延伸探究:请仿照示例,从以下三个备选项中,选择一个传统节日,从来历与内涵方面进行整理与介绍:A.中秋节B.端午节C.清明节示例:春节原名为元日,相关的庆祝活动在夏代已经开始。作为岁首大节,它确立在汉朝。汉太初元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阴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除夕为每年的最后一天。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是节日体系中的核心大节,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春节蕴涵的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意义,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也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除夕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熬夜守岁,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结,在外的游子不远千里万里也要赶回家来。我选择(中秋节):示例:中秋节在中国的民俗节日体系中,中秋节形成较晚。汉魏时期,中秋节日尚无踪迹,唐宋时期,以赏月为中考点:修辞及其作用;抓住关键词理解作者思想情感;联系作者资料揣摩句子包含的信息;从表达方式入手,析哲理、剖情感、绘意境;句子表层意和深层意;重点字词的表达作用。学生交流展示——即考查认读能力,概括能力,筛选信息能力,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温州翔宇中学初中部八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史振东审核人:时间:2017年12月19日3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出现,明清时期,中秋上升为民俗大节。中秋是中国秋季的传统大节,它的地位仅次于春节,中秋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事的团圆,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视为团圆节。人月两团圆的意境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生活中的理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托了人生的美好愿望。传统中秋节俗十分重视亲情的培育与表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训练案(课后完成)8.材料探究材料一:1999年,国家对原有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调整,形成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7天的长假。然而在经历20多个黄金周之后,人们在不断审视着它的疲态:交通“超负荷”、景区“超负荷”、服务“超负荷”……黄金周的初衷是通过长假促进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但黄金周的含金量正在打折扣。材料二: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从2008年起,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从之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其中五一劳动节从放假3天减为1天,新增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调整为从从农历除夕开始计假。《办法》通过增加“小长假”是节假日分布更合理,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求。材料三:将清明、端午、中秋纳入到国家法定节假日,增加了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传统文化影响力。可实现民众尽情分享民族“文化空间”的心愿,这不仅有利于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真正意义上贴近百姓的愿望和情感,让大家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的探究结果:节假日调整顺应形势、民意,将清明、端午、中秋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教学后记
本文标题:2.《庆祝旧历元旦》教案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15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