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身体十大常用穴位解析 2017
2017身体十大常用穴位解析1每天10分钟就能变年轻(拉筋运动)*女性养生:按摩10大穴位越活越年轻身体十大常用好穴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内关心胸胃、胁肋用支沟妇科三阴交、安胎公孙求外伤阳陵泉、阿是不可缺3头项寻列缺手太阴肺经列,排列;缺,缺陷,古代称闪电和天际裂缝为列缺。手太阴脉从这里别走手阳明脉。本穴位于桡骨茎突上方凹陷处。如天际之裂缝。列缺穴列缺穴位置:将双手的拇指和食指都伸开,两手虎口自然平行交叉,食指指到在手腕的上侧的桡骨边。头部与颈部的病痛都能用列缺穴来治疗。主治:偏头痛、头晕、目眩、咳嗽、咽喉肿痛、气喘等。5面口合谷收手阳明大肠经合,结合;谷,山谷。穴在第1、2掌骨之间,局部呈山谷样凹陷。合谷穴合谷穴位置:合谷穴位在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颜面以及口部的病痛都可以找合谷穴治疗主治:降低血压、镇静神经、头痛、耳鸣、虚脱、失眠、腹痛、胃痛、便秘、无汗或多汗、经痛是各种痛症的要穴7肚腹三里留(ST36)足阳明胃经足,下肢;三,基数词;里,古代有以里为寸之说。穴在下肢位于膝下3寸。足三里足三里穴位置:膝关节有两个凹窝-膝眼(又称为犊鼻-小牛鼻子),内侧为内膝眼,外侧为外膝眼,足三里穴就在外膝眼之下三寸(约四个手指)之处。只要是胃肠的疾病都可以找足三里穴。主治:主治一切胃病,诸如:打嗝、肠阻塞、胃痛。是养生保健常用的穴位。9腰背委中求足太阳膀胱经委,弯曲;中,中间。穴在腘窝横纹中点。委中穴委中穴位置:位于膝盖的后面,大腿与小腿交会的腿弯处(又称为「腘」)的横纹正中央点。因为穴位较深,可用笔末端下压。腰、腿、背的疼痛都可以找委中穴还治疗主治:主治腰部、腿部的各种疾病,久站者可用。11内关心胸胃手厥阴心包络经内,内外之内;关,关隘。穴在前臂内侧要处,犹如关隘。内关穴内关穴位置:距离手腕上的横纹两寸(约三个手指)之距离,在两筋之间。心、胸、胃等部位不适时都可以找内关穴来治疗。主治:胸闷、心悸、呕吐不止、想吐又吐不出来、晕车、安眠、偏头痛、胃痛等。13胁肋用支沟手少阳三焦经支,通肢;沟,沟渠。在此指上肢,穴在上肢尺桡骨间沟中。支沟穴支沟穴位置:手的背测横纹直上三寸(约四个手指)之距离,两骨的凹陷之中。胸部两侧,由腋下至肋骨尽处的部位为胁肋,凡胁肋疼痛均可找支沟穴来治疗。主治:主治便秘、耳鸣、肋骨间神经疼痛、心绞痛、呕吐、肩背酸痛等。15妇科三阴交足太阴脾经三阴,指足三阴经;交,交会。此系脾、肝、肾三阴经之交会穴。三阴交三阴交穴位置:位于脚踝内侧突起处往上三寸(约四个手指),与胫骨内侧交接处。三阴交是妇科的主穴。主治:主治一般妇女的疾病,以及男女的生殖器官。17安胎公孙求足太阴脾经公,有通的意思;孙,孙络,在此特指络脉。脾经之络脉是从此通向胃经。公孙穴公孙穴位置:脚掌内侧足弓最高点往脚底方向,与第一个掌骨交接之处下缘。公孙穴有『安胎要穴』之称主治:安胎、经痛、月经不调、腹泻、胃痛、腹痛、呕吐、消化不良、足踝痛、颜面浮肿、食欲不振、胸闷等。19外伤阳陵泉足少阳胆经阳,阴阳之阳;陵,丘陵;泉,泉水。外为阳,膝外侧腓骨小头隆起如陵。穴在其下陷中,犹如水泉。阳陵泉阳陵泉穴位置:小腿外侧,两骨头交接处的顶点凹陷。外科伤痛、扭挫伤等疼痛可用阳陵泉穴来治疗。主治:对于长期筋骨僵硬、酸痛、容易抽筋、起床后手脚会僵硬、足踝扭伤、膝扭伤、或扭伤了任何地方的疼痛很有疗效;习惯性便秘、胃溃疡、高血压、膝关节痛、肩关节痛亦有良好的保健效能。21阿是不可缺阿是穴位置:凡是肌肉痛,压到那里,『啊』地惨叫一声,连声说『是、是、是』的,就是阿是穴。阿是穴随病而定,并非固定位置,而是局部治疗的部位。主治:可局部消炎、局部止痛。脚掌穴位参考图手掌穴位参考图每天10分钟就能变年轻(拉筋运动)女性养生:按摩10大穴位越活越年轻女性养生按摩10大穴位越活越年轻,冬季天气寒冷,空气干燥,女朋友就得更加注意美容养颜。其实冬季想养颜抗衰、永葆青春也很简单,不一定要吃多少名贵的药材、食品,冬季经常按摩以下10大穴位就能让你越活越年轻。动作要领:屈臂手心向上,用另一手大拇指按压穴位。稍用力,以感酸、胀为度,左右各按1~2分钟。取穴方法:仰掌微屈腕关节,掌后第一横纹上2寸,在两条大筋之间。作用:有宁心安神、疏肝降逆、调和脾胃、活血通络之功效。女性养生:按摩1、掐内关穴动作要领:一手拇指张开,虎口拉开,另一手拇指按压穴位进行揉按,两手交换按压1~2分钟。取穴方法:拇、食指张开,使虎口拉紧,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压在虎口上,拇指关节前弯曲,拇指尖所指凹陷处即是穴位。作用:具有通经镇痛、解表清热、开窍醒神、熄风之功效。主治头面五官疾病,治牙痛有特效。女性养生:按摩2、按合谷穴失眠按合谷穴給你一夜好眠动作要领:用两手拇指或食指肚,按住两侧太阳穴,先做顺时针方向揉动8次,再做逆时针方向揉动8次。取穴方法: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一寸凹陷处。作用:可祛风止痛、活络明目,有防治头痛、治疗眼疾的作用。女性养生:按摩3、揉太阳穴动作要领:一手握拳以曲骨处叩击另一手的劳宫16次,再换手叩16次。取穴方法:握拳,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轻压掌心,中指与无名指两指间即是穴位。作用:清热泻火,开窍醒神,能除心烦,治心火过盛引起的口腔溃疡,以及精神方面的疾病。女性养生:按摩4、叩劳宫穴劳宫穴动作要领:用拇指、中指掐在睛明穴上,同时食指点按两眉间的印堂穴,可谓一手点三穴。点掐时闭气不息,点至自觉气满时为止。点时一松一紧,点压1~2分钟。取穴方法:正坐闭目,目内眦角上方1分处。作用:疏风清热、通络明目。可治疗眼疾、神经性头痛,也可治打嗝女性养生:按摩5、掐睛明穴动作要领:用两手拇指、食指捏住左右耳轮,自上而下搓摩,以耳部发热发胀为好。作用:有聪耳明目、活络通窍的作用,且对全身健康都有好处。女性养生:按摩6、按摩耳轮耳前三穴动作要领:以拇指尖按摩另一臂的曲池穴,两手交换按摩1~2分钟。取穴方法:仰掌屈肘,肘横纹头呈现凹陷处即是穴。作用:祛风解表,调理肠胃,疏利关节,能调理脏腑功能,泻火去热,是治疗上肢偏瘫的主要穴位。女性养生:按摩7、按曲池穴动作要领:两手相互搓热,两手依次在命门穴上下来回搓热,可做2~3分钟。取穴方法:由肚脐中做线环绕身体一周,该线与后正中线之交点就是命门穴。作用:有培补肾阳、通利腰脊的功能,能壮肾补虚,温补脾阳。可治疗腰部虚冷疼痛、遗尿、腹泻等症。女性养生:按摩8、搓命门穴动作要领:用手大拇指按揉两太冲穴3~5分钟。取穴方法:由第一二趾间缝向足背上推,至二骨联合前缘凹陷中即是穴。作用:清肝泻火,舒肝解郁,调经和血,疏肝理气,是治疗肝病的特效穴。女性养生:按摩9、揉太冲穴太冲穴动作要领:双手握拳,以曲骨处敲打穴位。或者以拇指肚按揉穴位,须用力,以感麻胀为度。按揉、敲打5分钟以上为好。取穴方法:屈膝成90°,由外膝眼往下量四横指距胫骨外一横指处。作用:调理脾胃,调补气血,疏通经络,扶正培元,是治疗胃肠疾病的重要穴位。常按此穴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还可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律,提高防御疾病的能力。女性养生:按摩10、拍击足三里穴
本文标题:身体十大常用穴位解析 201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22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