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 10公共营养师技能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与评价成年人最常用的体格测量指标是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等,以身高和体重最重要.儿童测量常用指标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坐高、上臂围等,其中也以身高和体重最重要。一、人体体格测量身高和体重综合反映了蛋白质和能量以及其他一些营养素的摄入、利用和储备情况。反映了机体、肌肉、内脏的发育和潜在能力。能量和宏量营养素供应不足时体重的变化更灵敏.(66)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为了质量控制而设,力求测量数据的一致性,目的就是获得最佳的秩序和效益。2.体格测量工作的标准化1)最有经验的调查人员所测的数值2)多人多次测定同一个体的平均数值(一)体格测量的标准化工作准备测量工具、标准化表格、笔和记录用表讲解工作要点与统一标准化的工作部署2.准备3.测量并填表每个指标测两次,分别记录在两张记录表中,两次测定不能连续下来4.计算测量数据检验两次测量值之间的精确度和准确度5.比较与评价调查员与监督员数据比较,找出准确性与精确性上存在的误差.能力要求:P68表2-1,表2-2P70表2-3,表2-4对婴幼儿进行身长、顶—臀长(3岁以上儿童测坐高)、头围、胸围和体重等形态指标测量,可以用于评价婴幼儿的营养状况。1.卧式标准量床或量板的使用(用于3岁以下婴幼儿纵向测量)底板一块头板两块可移动的滑板一块带刻度的围板两块(二)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婴幼儿身长、顶臀长、头胸围、体重测量的意义和方法身长、顶臀长作为婴幼儿的纵向测量指标主要与骨骼生长有关,反映长期营养、疾病和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73)头胸围是婴幼儿的常用的横向测量指标,通过观察头胸围交叉年龄并与实际年龄向比较,可评价婴幼儿颅骨、胸廓等发育状况,可反映婴幼儿的营养状况。体重是反映婴幼儿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且体重测量误差小于身长的测量误差,是常用评价指标。(1).头围测量:被测婴幼儿取坐位或仰卧位;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或前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处,软尺经后脑勺枕骨粗隆及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读取软尺与零点重合处的读数,以cm为记录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75)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方法注意:测量时婴幼儿需脱帽,软尺紧贴皮肤,不能打折;长发或梳辫者应先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使软尺紧贴头皮。(2).胸围测量:被测婴幼儿取仰卧位,自然平躺,使其处于平静状态,测量者立于婴幼儿右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被测婴幼儿胸前右侧乳头下缘,右手拉软尺使其绕经右侧后背以两肩胛骨下角下缘为准,经左侧回至零点;读取软尺与零点重合处的读数,以cm为记录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76)注意:测量时应保持软尺在婴幼儿后背的位置准确,必要时可由一名助手帮助固定后背软尺位置;软尺轻触皮肤,对于皮下脂肪较厚的婴幼儿,软尺接触皮肤宜稍紧些。取婴幼儿平静呼吸时的中间读数。(3).身长测定:被测婴幼儿脱去帽、鞋、袜,穿单衣仰卧与标准量床底板中线上。(76)由一名助手将婴幼儿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左手握住其双膝,右手移动滑板使其接触婴幼儿双侧足跟测量身长,读数,以cm为单位进行记录,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注意:保持婴幼儿头顶和足跟一条直线,防止其出现身体扭动现象。(4).顶臀长测定:被测婴幼儿脱去帽、鞋、袜,穿单衣仰卧于标准量床底板中线上。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左手提婴幼儿下肢,使膝关节屈曲,大腿与底板垂直,右手移动滑板使其接触婴幼儿臀部测量顶-臀长,读数,以cm为单位进行记录,保留小数点后一位。(76)(5).体重测定:婴幼儿体重测定1岁以下取卧位,1-3岁取坐位。被测婴幼儿事先排空大小便,测量时脱去外衣、鞋袜和帽子,只穿背心和短裤,按不同测试体位要求使婴幼儿安定地位于体重计中央。如被测婴幼儿哭闹厉害,无法独立配合完成体重测量,可采用减差法进行。读数以kg为单位,记录至小数点后两位(76)注意:测量读数过程中不能手扶婴幼儿,同时注意防止婴幼儿身体剧烈扭动。如不能脱去衣物,则设法扣除衣物重量。测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意义(1)上臂围可反映营养状况,与体重密切相关。我国1-5岁儿童的上臂围13.5cm以上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中等,12.5cm以下为营养不良。(2)皮褶厚度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的指标,反映人体皮下脂肪的含量。它与全身脂肪含量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78)。皮褶厚度计的使用方法(80)(1)使用前必须校正。(2)压力要求符合规定标准(10g/cm2)。(3)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特定部位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右手握皮褶计测量距左手拇指捏起部位1cm处皮褶厚度。(4)右手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充分夹住皮褶。(5)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6)一般要求在同一部位测量3次,取平均值为测量结果。二、实验室指标收集和判断收集患者尿液,对病理性糖尿和蛋白尿的捡出更为敏感。(1)任意尿(2)晨尿(3)餐后尿即留取任何时间的一次尿液,适用于门诊、急诊患者。本法留取尿液方便。但易受饮食、运动、用药等因素的影响即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标本,为较浓缩和酸化的标本。受前天膳食影响较小,其化学成分较恒定,故采用较多。(一)尿液的收集和保存(4)白昼尿及夜间尿(5)24h尿(6)负荷尿白天12h(早8点至晚8点)夜间12h(晚8点至明晨8点)的尿液,进行尿量、尿比重等对比测量,对心脏和肾脏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1)早饭后排空尿液,然后口服硫胺素5mg、核黄素5mg、尼克酸50mg、抗坏血酸500mg(按测定需要选服用);2)最后将服药后4h内所排出尿液全部收集于棕色瓶中.量体积后取约100mL放入预先加有100mg草酸的小棕色瓶中;3)尿液混匀后调pH值至4.0,即可测硫氨酸、核磺酸、抗坏血酸或N1-甲基尼克酸胺的含量。因为尿中的溶质在一天不同的时间排泄的浓度不同,为准确定量而要收集24h尿液。尿液是一种良好的细菌培养基。尿液留取后应即时检验,若必须推迟检验或收集24h的样本,则应放冰箱冷藏或加防腐剂。一般速检。2.尿液的保存(86)(1)冷藏于4℃如果收集的尿液所要进行的检测不宜加防腐剂,最好放入4度冰箱保存;在收集尿液样本时每次留取尿后应立即冷藏。福尔马林/甲苯/麝香草酚/浓盐酸碳酸钠/氯仿/混合防腐剂(2)放入化学防腐剂检验尿液中的营养素及其代谢产物是重要的营养概况评价手段。(1)用于测定人体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2)用于测定水溶性维生素的耐受实验和研究水溶性维生素的代谢。(3)用于研究人体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的需要和代谢情况。(4)研究和评价糖尿酸和药物等的代谢情况。(86)3.尿液用于营养评价的意义:正常粪便主要由消化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和无机盐及水等组成。粪便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情况;可以判断胃肠、肝胆胰腺系统的功能状况;了解肠道菌群分布是否合理,检查粪便中有无致病菌以协助诊断肠道传染病;进行营养代谢实验.常要收集粪便,收集的时间至少3天.(88)(二)粪便的收集和保存粪便的保存:(1)固定液中保存(适用寄生虫及虫卵检测,采集24小时的)(2)冷藏保存(纸盒装的采集后放入有盖的玻璃瓶然后放入冰箱保存.时间2-3天)(3)运送培养基保存(腹泻病人致病菌检测)(4)0.05mol/L硫酸保存(做氮平衡实验)(5)冷冻保存(用于矿物质代谢研究)(89)粪便用于营养学研究的意义(1)用于测定人体蛋白质的需要量(氮平衡法).(2)用于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氮平衡法).(3)用于研究人体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的需要量.(4)用于评价食物矿物质的吸收率以及影响矿物质元素吸收的因素.(5)用于检测体内矿物质随粪便的排泄情况.(90)血液样品的种类包括指血、耳垂血、足跟血、静脉血、眼眶取血等。一般在早晨空腹或者禁食6小时以上采取血样。2.抗凝剂的使用好的抗凝剂应该是用量少、溶解快、不带进干扰实验杂质和不改变细胞的形态.常用抗凝剂中草酸钾最为常用,肝素也较常用。(三)血液的收集和保存血清和血浆的分离血清和血浆的区别: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而血清没有,其他成分一样.(93记)血清和血浆都需要采血后立刻分离。目前常用的化学或生化方法大多用血清进行。若需血清标本则直接将血液注入清洁的试管或小瓶内,待其凝固后取上层血清即可。若用全血或血浆进行检验,应将血液注入含有抗凝剂的试管或小瓶内尽快分离出血浆和各成分。血浆的分离比血清快且量多。
本文标题:10公共营养师技能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32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