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艺术创作--2艺术创作活动
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有一段题画诗:“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自然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画中之竹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艺术家运用已经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将生活中得来的素材――诸多表象做材料,围绕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胎儿――艺术意象,随即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方法,把它物化为供人欣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的全部创作活动过程。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一、艺术创作过程(体验构思物化)(一)生活体验它是创作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之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或准备阶段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二)艺术构思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之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得艺术意向得以创作和成熟。1、艺术胚胎萌发和孕育阶段2、完整的艺术意象的成熟阶段形成艺术意象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句出北宋晏殊的《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句出北宋柳永《凤栖梧》)‘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古人治学讲究“厚积薄发”,所以第一阶段,重点在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看,要博览;其次的阶段就是要思考,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看了那么多东西,就会互相比较,和自己的经历比较,就有所得,就外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最终的成就要返璞归真,也是大学中说的“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也是老子中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学习的最后是体悟自然的规律,顺应于这个规律“随心所欲不逾矩”。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三)意象物化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和鉴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构思艺术意象和意象物化都要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艺术语言包含文学语言、其他艺术门类中起类似文学语言作用的一切艺术想象的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以及各种艺术媒介。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艺术语言符号的运用有规律可循:1、特定艺术语言和特定艺术类别互制律。2、艺术语言和艺术思维的互彰律。3、内部艺术语言和外部艺术语言转化律。4、自觉运用艺术语言与非自觉运用艺术语言的同一律。5、诸种艺术语言交递运用律。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二、艺术创作中的心理和思维活动(一)形象思维(意象思维)与艺术思维艺术思维科学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抽象思维面对五颜六色的苹果、柑橘、香蕉、菠萝……,我们却说“水果”,甚至说“植物的果实”;面对千姿百态的大雁、海燕、仙鹤、天鹅……,我们却说“飞禽”,甚至说“鸟纲”。这是不是有点儿没趣、生硬?俄罗斯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理论是冷冰冰的,可它能叫人去获得温暖。”当我们面对“抽象”一词的时候,似乎也有一种“冷冰冰”的感觉,似乎它超越了眼前看到的现实,跑到了它们的背后,甚至是“脱离”了它们。这种感觉是很正常的。抽象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类型,具有概括性、间接性、超然性的特点,是在分析事物时抽取事物最本质的特性而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思维活动。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形象思维是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体系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包括审美判断和科学判断等),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包括文学语言、绘画线条色彩、音响节奏旋律及操作工具等)创造和描述形象(包括艺术形象和科学形象)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达利《内战的预感》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二)意识与无意识意识:意识是思维主体对信息进行处理后的产物。是指人在清醒状态下对现实的一种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的心理活动。无意识:指未被意识到的、潜在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大致分为:1、误差无意识;2、病患无意识3、梦幻无意识;4、本能无意识;5、习惯无意识;6、集体无意识【1)人类生理进化中形成的集体无意识。(2)民族文化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集体无意识。】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三)艺术灵感:久思不解的关键问题突然因某一事物的触发而在无意中产生一种顿悟。灵感可分为两种:1、在形象思维中爆发的灵感2、在抽象思维中爆发的灵感达利《记忆的永恒》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艺术灵感的产生条件:1、业已形成并比较巩固的艺术心理定势。2、在艺术家头脑中要储存着大量的文化知识信息、专业知识信息和社会生活表象等以供回顾和寻找。3、大脑皮质中必须建立解决艺术创作问题的优势兴奋中心,只要一触机,便会立即爆发艺术灵感。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四)形象思维的特征及其逻辑规律1、形象思维的特征:(1)形象性(2)想象性(3)情感性(4)艺术个性(5)审美性2、形象思维的逻辑性(1)形象思维的思维形式:a、基形意象b、完形意象c、群形意象d、易形意象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是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祝福》鲁迅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2)形象思维的逻辑规律:Ⅰ、和谐律A、意象的整体画面要层次分明、有条不紊、布局合理、结构完整。B、内容和形式的统一。C、基形意象、完形意象、群形意象和易形意象之间的联接要高度和谐与统一。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Ⅱ、融合律A、艺术意象和中心思想的高度融合。B、形象和神融为一体。C、情和景水乳交融。Ⅲ、理想律在形象思维过程中,按照作者的审美理想进行思维活动。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五)艺术思维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转化的特殊规律艺术思维中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互相转化的特点是严格地遵循着艺术美的规律来进行的。1、按照艺术意象理想化的规律进行互相转化。2、遵循着艺术意象中深层内涵的意蕴以外现的艺术形象的独特的神韵表现出来的原则进行转化。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活动这幅作品是一幅控诉罪恶战争的杰作,它作于1936年西班牙内乱之前。达利运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以一个巨大的残缺的人体,象征受难的群众。蔚蓝的天空,布满了乌云,大地上撒满了土豆,象征着西班牙荒芜的土地。所有这一都是对战争的有力的控诉。西班牙画家达利的《内战的预感》,是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作。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论依据是柏格森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和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它的重要特点是以写实的手法或近乎抽象的手法表现人的潜意识,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或是荒诞的情景,或是奇特而又近乎抽象的画面。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属于前一种手法。画中的主体形象是人体经拆散后重新组合起来的荒诞而又恐怖的形象。形似人的内脏的物体堆满了地面。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写实的手法画出来的,具有逼真的效果。这显然不是现实的世界,而是像人做噩梦时所呈现的离奇而又恐怖的情景。这是当时笼罩在西班牙国土上的内战的预兆在画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作品是对非正义战争的一种控诉。
本文标题:艺术创作--2艺术创作活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32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