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鱼类养殖学 第十一章 鱼类的越冬(2学时)
制作:程汉良1/33海葵课前提问Q&A制作:程汉良3/33Q&A1多选稻田养鱼适合的养殖鱼类有()A草鱼B鲤鱼C鲢鱼D黄鳝ABC制作:程汉良4/33Q&A2判断稻田养鱼会使水稻产量略有减少错第十章鱼类的越冬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的水体冬天均要结冰,在这个阶段,大量的鱼种和亲鱼都要越冬,有时没有出售的商品鱼也需要越冬。历年越冬死亡率都在10-20%(闷塘)。中国南方和北方的界线:秦岭-淮河制作:程汉良6/33第一节越冬池环境条件和鱼类的生理适应越冬水域由于水面封冰,使水与大气隔绝,这样水体内部必然要发生与封冰前完全不同的变化:1、随气温下降,冰层加厚,水温也逐渐降低2、没水源补充的水体,因冰冻和渗透,水量减少3、有机物分解,生物呼吸作用耗氧,当氧供应量不足时,氧气开始下降,有害气体因不能向外扩散而积累,浓度逐渐增加4、CO2和有机酸的积累使pH值向酸性变化制作:程汉良7/33一、水位主要渗透流失,越冬期间应分期注水2~3次制作:程汉良8/33二、水温1、冰封后水温的变化:水面结冰后,冰下水温依距离冰层的远近呈垂直分层现象。距冰层越远,水温越高,近冰层处水温为0.1~0.3℃,冰下水深1m处水温达0.8~1.2℃,冰下水深2m处水温1.6~2.5℃2、鱼对低温的适应:鱼对低温的抵抗能力与机体的含水量和个体大小有密切关系含水量:鱼类体内含游离水越多,其耐寒力越差个体大小:鱼体越大,越能适应低温雌鱼在怀卵时代谢水平比末怀卵时高,对温度降低的生理适应能力也就随之降低应特别注意水温过低和水温大幅度下降对小规格鱼种和怀卵量较大亲鱼的危害制作:程汉良9/333、1~2℃是理想的越冬水温水温如偏高,鱼的代谢强度增强,增加能量的消耗,对安全越冬是不利的1~2℃时,鱼的代谢维持最低水平,鱼体中的能量消耗可降到最低限度,而对鱼没有什么危害1~2℃时水域的其它生化作用基本停止,减少对氧的消耗,更利于安全越冬水温太低,鱼会冻伤(保证冰下水深1.5m即可)制作:程汉良10/33三、溶氧1、冰封期溶氧状况来源:浮游植物和沉水植物(如菹草)等的光合作用,明冰产氧量多、乌冰次之,最次为覆雪冰消耗:鱼类、其它水生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水底腐殖质和有机物的分解作用,以及水中某些化合物的还原作用,缺氧通常从水底层开始。如果浮游植物量大,透明度好(明冰)一般不必担心缺氧问题,但如果浮游植物少,又是乌冰需特别留心,浮游动物大量繁殖也会造成缺氧制作:程汉良11/332、鱼对氧的适应如果池水底层不缺氧,鱼处于水底层,基本停止游动;发现鱼分散游动就是底层缺氧和环境条件不适的标志(鱼溜边)冬季鱼类的栖息地点不是以水温的高低为依据而是以溶氧的高低变更其栖息位置当冰下缺氧时鱼类就上游接近冰层产生了冰下鱼浮头的现象制作:程汉良12/33冬季在止水泡沼打“冒眼鱼”就是利用鱼类因缺氧上浮这个现象1月下旬,由于冰加厚和日照短是溶氧的最低点,可能对鱼造成危害,这时须加强管理对低氧忍耐力最强的鱼是葛氏塘鳢,其次是泥鳅、鲫、乌鱼在0.1~0.2mg/L时能生存,再次为鲤鱼;这些鱼无氧时可利用脂肪不直接氧化而通过酵解作用的逆转而转变为糖,减少对氧的消耗而获得能量,因此,鱼体内脂肪的贮存量很重要越冬水体保证溶氧4~6mg/L即可,过高对安全越冬反而不利制作:程汉良13/33四、CO2和H2S冰封期间CO2、H2S的变化正好与溶氧相反整个冬季由于有机物质的分解,水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CO2的含量逐渐增加当CO2达80mg/L时呼吸困难;100mg/L时中毒,呈现昏迷等麻痹症状;200mg/L时死亡H2S迅速氧化,而剧烈消耗水中的氧气,保证水底层不缺氧,就可防止或减少H2S的产生制作:程汉良14/33五、冰下照度明冰最好,其照度能满足藻类光合作用的需要(透光率20~50%);乌冰次之,光合作用强度大大降低(透光率10%);覆雪冰最次,不能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产氧为负(20~30cm雪时,透光率仅0.1~5%)1998年和2000年北方大雪,灾年。水库需要用拖拉机扫雪。制作:程汉良15/33六、底质对水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中气体状况和pH影响两方面:淤泥多,有机物分解产生CO2、H2S,同时使pH降低,因此越冬池要选未淤化的底质(淤泥少),对安全越冬有利制作:程汉良16/33七、浮游生物1、浮游植物:种类少,多是些适低温、低光照、具鞭毛、活动能力及趋光性较强的种类;如条件合适,生物量同夏季无多大区别2、浮游动物:主要由原生动物、剑水蚤和轮虫组成,生物量很大;成为越冬池抑制浮游植物繁殖和耗氧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清除,各渔场越冬前必须用敌百虫杀浮游动物一次制作:程汉良17/33第二节鱼类越冬期间死亡的原因北方越冬期间死鱼事故屡有发生,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后果很严重!制作:程汉良18/33一、越冬水体严重缺氧是越冬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1、池水清瘦,浮游植物量少,冰透光性差,光合作产氧量不够消耗量2、野杂鱼多,或放鱼密度过大,引起缺氧3、土壤渗水严重,造成水位下降,水量少而缺氧4、污水流入,增加耗氧因子而缺氧5、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本身耗氧,又摄食浮游植物,抑制光合产氧制作:程汉良19/33二、鱼种规格小,体质差及受伤等也是死鱼的原因之一鱼的规格小,肥满度差,体内贮存的脂肪等营养物质少,不足以满足越冬期的消耗,因而身体亏虚而死亡体重越大,肥满度越大,越冬力越强,成活率也越高;鱼种最好在50g/尾以上并塘时拉网受伤、其它疾病等也会造成鱼类越冬死亡制作:程汉良20/33三、管理不善越冬期间经常检查溶氧、鱼的活动情况和水位变动情况,并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漏水:要及是加水春节前后要经常检查溶氧,1~2月份是溶氧最低的时候,DO降到3mg/L时危险。注重扫雪:改善溶氧状况,必要时可适当施肥(包括大水库等也要扫雪)制作:程汉良21/33四、低温许多鱼类水温长时间低于0.5℃会冻伤,降至0.2℃以下会死亡,在采用循环水增氧时最易出现这种情况制作:程汉良22/33五、鱼病春季冰融前后,极易发生鱼病,很多渔场死鱼都是这时发生,如1986年融冰期吉林数万公斤鲤鱼种死于鲤春病,其它如气泡病、水霉、竖鳞病、斜管虫病等也很流行,应及时防治原因:鱼体质弱措施:开河后彻底杀虫1次(硫酸铜、敌百虫、硫酸亚铁3合1)精养池鲤鱼死亡而鲢鳙鱼未死(通威)制作:程汉良23/33第三节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的措施制作:程汉良24/33一、培养体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提高其耐寒力和抗病力规格越大、肥满度越大,鱼对不良环境抵抗力越强,成活率越高越冬前精养细喂,增加脂肪积累,提高肥满度;“寒露”前后,鱼生长减慢、开始积累脂肪(封冰前1个月称为“育肥期”)选择培育耐寒品种(建鲤越冬能力较差)严格遵守检疫和消毒措施:入越冬池前进行浸洗消毒,如3-5%的食盐水浸洗5min制作:程汉良25/33二、改善越冬池的环境条件1、慎重选择越冬水域:较好的越冬水域应符合如下条件冰下最大水深不浅于1.5m底层淤泥不超过15cm,平坦、保水力强有良好的水源,河水、水库水、井水等不含有毒物质交通方便。不符合上述条件的越冬池应加以改造制作:程汉良26/332、改善越冬池环境条件去掉过多的淤泥,并用生石灰清塘清除害鱼:凶猛鱼类和杂鱼雪封冰成乌冰时,应利用晴天捞出乌冰让其重新结冰对改良溶氧状况相当有利清除浮游动物:可保证浮游植物的数量和产氧的充足(敌百虫杀桡足类1ppm,杀轮虫2ppm)有雪马上扫除:可提高光照度,有利浮游植物的光合产氧越冬池边设挡风设备对降低冰厚有一定作用可接种一些冬季藻类制作:程汉良27/33三、适时放养,合理安排越冬密度也是安全越冬的关键之一水温10℃左右拉网并塘,不能低于8℃最好单养没结冰前可少量投饵,直至鱼完全停食越冬鱼的密度:流水越冬池:0.5~1kg/m3,即10cm鱼种4~8万尾/亩;条件好的止水越冬池:0.3~0.4kg/m3,即10cm鱼种2~3万尾/亩,亩放500kg左右较安全,也有超1000kg的,风险较大。制作:程汉良28/33四、肥水越冬(也称生物增氧越冬技术)施肥:无机肥按1.5ppm有效N和0.2ppm有效P混合施用,用稀眼布挂袋,深度超过冰厚。即每亩施硝酸铵5~6kg,过磷酸钙3~4kg(2m水深),施肥次数可根据检测溶氧、水色等来判断是否需要施肥(新观点:越冬水体施N肥易造成亚硝酸态N和氮N中毒,因此,仅施P肥既可)控制浮游动物(2ppm敌百虫杀轮虫),扫雪等制作:程汉良29/33五、加强越冬期间的管理工作1、越冬期间以水为基础,以氧为前提,加强专人管理:检测溶氧、CO2、H2S的含量两周一次2、及时扫雪,防止惊动鱼类:3、晚停食、早开食:只要有鱼摄食就可投喂一定的饲料,春天冰溶化后可尽早投喂饲料,对提高越冬成活率有利制作:程汉良30/33第四节越冬期间的补氧方法1、生物增氧:利用冰下适低温、低光照的浮游植物2、注水补氧:3、循环水补氧:水量不足或缺少水源的止水越冬池缺氧时,可用原塘水循环补氧4、充气补氧:用动力带动气泵,将空气压入设置在冰下水中的胶管中,在胶管顶端连砂滤器5、其它补氧方法:氧气瓶;化学药物;射流增氧器;饱和式增氧机等总的来说,越冬要经常检查溶氧的变化,改善溶氧要以防为主,使溶氧稳定在4~6mg/L为好制作:程汉良31/33鱼类安全越冬要点小结1.选塘:冰下水深1.5m,淤泥少,水源足2.清塘或水体消毒:生石灰、漂白粉1ppm、敌百虫1-2ppm3.放鱼:水温10度,单放,浸洗消毒,合理密度,耐寒品种,500kg/亩左右4.冰下施肥:0.2ppm有效磷(过磷酸钙3-4kg/亩)5.加强管理:①控制浮游动物:敌百虫1-2ppm;②监控溶氧、CO2等,1月是关键,必要时增氧曝气(增氧机,过氧化钙);③扫雪;④补水;⑤防病:开河时是关键;⑥晚停食、早开食。制作:程汉良32/33Q&A1单选越冬期因氧气不足而死鱼的现象常常发生在()月份。A.11-12B.12-1C.1-2D.2-3C制作:程汉良33/33Q&A2判断冰下鱼类依水温的高低变更其栖息位置冰下水中溶氧越高越有利于安全越冬提高冰下水温可以提高越冬成活率冰下水温低于0.5℃时间较长,主要养殖鱼类就要死亡错错错对制作:程汉良34/33复习题1.说明冰下水温及溶氧的变化情况。及对鱼类的影响2.越冬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提高越冬成活率的措施有哪些?4.说明越冬期间有效的补氧方法5.封冰后水体内部与封冰前出现哪些不同的变化6.为什么越冬水温稳定在1~2℃最为适宜?
本文标题:鱼类养殖学 第十一章 鱼类的越冬(2学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5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