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湖北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1湖北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推动湖北国有企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促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根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央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湖北国有经济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一、“十一五”时期湖北国有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湖北国有经济发展成效卓著的五年,也是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和逐步完善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省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兼并重组力度加大,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活力和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基本形成,国有经济综合实力稳步壮大,布局结构逐步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较好地发挥了主导作用,也为“十二五”时期湖北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一)全省国有经济发展现状截止“十一五”末,全省国有企业(三级以上)共5536户,其中,中央在鄂企业(包括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在鄂企2业、其他部委所属的中央在鄂企业和位于其他省市的中央企业在鄂子企业)3401户,占全省国有企业总户数的61。4%,省本级503户,占总户数的9。1%,市州及以下1632户,占总户数的29。5%。截止“十一五”末,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38407。1亿元,其中,中央在鄂企业30292。1亿元,省本级1346。7亿元(仅含目前已纳入省国资委统计范围的国有企业资产),市州及以下6768。3亿元;全省国有企业净资产总额为14072。3亿元,其中,中央在鄂企业11968。8亿元,省本级448。9亿元,市州及以下1654。6亿元。2010年,全省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5690。8亿元,其中,中央在鄂企业13732。6亿元,省本级678亿元,市州及以下1280。2亿元;累计实现利润1165。1亿元,其中,中央在鄂企业1028。4亿元,省本级23。2亿元,市州及以下113。5亿元;累计上缴税金1101亿元,其中,中央在鄂企业983。8亿元,省本级24。8亿元,市州及以下92。4亿元。(二)“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成就1、国有经济总体实力显著提高。“十一五”时期,全省国有企业户数不断减少,但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总体实力明显增强。到“十一五”末,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户数从“十五”末的1058户减少到886户,仅占全省规模以上3工业企业总数的5。5%,但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777亿元,占全省工业企业的41。5%,年均增长23。4%;实现利润612亿元,占全省工业企业的36。7%,年均增长20。1%;上交税金1412亿元,占全省工业企业的47。8%,年均增长23。7%。2、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逐步优化。国有资本逐渐从不具优势的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向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集中。从行业分布来看,全省国有资本主要分布在传统优势产业。到“十一五”末,湖北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中,汽车制造业国有企业资产总量4445亿元,能源电力3481亿元,冶金2675亿元,石化1254亿元,四大产业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量占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量的30。9%。同时,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聚集的步伐明显加快。2010年,全省地方国有企业中,地质勘察及水利业、建筑业、金融业和社会服务业的国有企业资产增速分别达到180。4%、96。6%、56。4%和32。1%;从区域分布看,全省国有资本加快向“两圈一带”战略的关键节点和重点区域集中,向“一主两副”中心城市集中,国有资本区域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到2010年底,省本级、武汉、黄石、宜昌、襄阳、荆州、孝感等单位的国有资产总量已占全省地方国有资产总量的92。9%;从企业分布来看,国有资本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十一五”时期,在积极支持中央在鄂企业发展的同时,省级重4点推进了九大产业板块的调整重组和发展①,组建了五大投融资平台公司②,积极推动国有资本向产业板块和平台公司聚集。各市州也大力推动了一批重要国有企业的联合重组,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和重要的投融资平台,国有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日趋明显。到2010年底,东风汽车公司的总资产超过3200亿元,武钢集团总资产达到2038亿元。全省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已达58。2%,有16家企业的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专栏1、①省国资委出资企业“九大板块”原指能源板块、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板块、有色金属板块、林板加工板块、煤炭物流板块、营运平台板块、房地产板块、酒店旅游板块、盐业板块。随着近两年来省出资企业调整重组的深入推进,省国资委将煤炭物流板块、房地产板块、酒店旅游板块分别并入能源板块、联发投、鄂西圈投,同时,正在着手组建农业产业化板块、工程咨询服务板块,并酝酿组建文化板块。未来还将根据国有企业调整重组和发展实际,适时组建其他产业板块。②五大省级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包括: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湖北省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湖北省长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简称省联发投、省鄂西圈投、省交通投、省长江投、省高新投。3、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增强。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明显。5到“十一五”末,全省共有10302家国有企业完成了改制,总体改制面达97。23%,盘活存量国有资产770多亿元。7861户企业通过民营化改制、兼并和破产等途径,退出了国有序列,涉及资产600多亿元。35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通过改制,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一批骨干企业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凸显。2010年,全省有8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进入全国企业500强,东风汽车、武钢集团两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地方国有企业中,有30户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有4户超过100亿元。有26户企业的盈利超过1亿元,其中有3户超过10亿元。4、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基本形成。“十一五”时期,全省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基本形成,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基本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到“十一五”末,省级和12个市州,以及5个国有资产总量较大的县市设立了独立运作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其他市、县绝大多数都明确了国资监管的责任主体。全省共出台地方性监管法规和规章制度文件365件,960户企业移交国资监管机构监管。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全面加强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企业党组织在改革发展中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6湖北国有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仍然不尽合理。国有资本在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占比较低,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尚不健全;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科技创新尚未成为引领国有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知名品牌。许多企业产品仍处于产业链低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外延扩张式发展方式在不少企业中仍在延续;三是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任重道远。多数地方国有企业规模偏小,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大公司、大集团。一些企业股份制、公司制改革不到位,产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仍然不尽合理,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差距。国有资产证券化率不高。一些改制企业遗留问题仍然较多;四是国资管理体制仍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大授权、大国资、大配置、全覆盖”的国资监管格局仍未完全形成,相当一部分经营性国有资产仍未纳入统一监管。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县(市、区)的国资监管仍存在漏洞,监管的机制体制有待完善,监管工作有待加强。(三)机遇与挑战“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也将迎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湖北国有经济扩大既有优势、加快发展步伐提供了重大契机;国家推进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7策取向,为湖北国有资本加快进入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提供了强大动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等全省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为湖北国有资本更好地发挥引领性、基础性和功能性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国际及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加快向内陆地区转移,为湖北国有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把握好这些机遇,对“十二五”时期湖北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充分认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湖北国有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国际经济发展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金融危机和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其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超过预期。各国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加深,投资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经济走势和市场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湖北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处于较低水平,而能源资源消费量巨大,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缺油、少煤、乏气的能源供应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同时,较多的污染物排放与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加剧,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紧迫而艰巨;支持过去8经济高速发展的传统优势趋于弱化。劳动力成本上升与结构性供求不平衡并存,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受到严峻考验,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寻求新的发展动力任重道远。总的来看,“十二五”时期,湖北国有经济面临的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风险更加难以掌控。面对这些挑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二、“十二五”时期湖北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调整优化国有经济的“三大布局①”,推动国有资本的“五个集中②”,整合发展资源,提升发展水平,着力打造一批产权结构多元、治理结构完善、运营效率较高、企业文化先进的新型国有企业,使湖北国有经济的竞争力进入全国前列,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建设“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中的支撑、引领、主导和骨干作用,促进湖北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专栏2:①优化国有经济的“三大布局”是指:优化国有经济的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和企业布局。9②推动国有资本的“五个集中”是指:推动国有资本向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国有经济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领域集中,向能够形成产业集群和“增长极”效应的重点地域集中,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中,向企业的主业集中。(二)基本原则——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保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为保障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科学发展,增强企业活力。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外延发展方式,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开展自主创新,注重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内涵式、集约化发展之路。——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重点企业,国有经济要“进而有为
本文标题:湖北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62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