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北京市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北京市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二〇〇六年一月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第1条规划编制第2条规划的基本依据第3条规划期限第二章“十五”计划回顾第4条总体回顾第5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第6条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第7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三章“十一五”时期发展条件与主要挑战第8条“十一五”期间外部发展环境变化第9条“十一五”期间平谷自身发展条件变化第10条平谷“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第四章区域性质定位第11条“十一五”期间平谷区域性质定位第五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第12条努力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性工作的历史性任务第13条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构建开放型经济第14条建设高效、诚信的发展软环境第15条建设节约型、生态型社会第16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17条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第六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第18条“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第七章功能区域划分第19条发展次区域分布第20条重点建设区第八章产业发展目标及布局第21条农业发展目标及布局第22条工业发展目标及布局第23条旅游业发展目标及布局第24条房地产业发展目标及布局第25条物流业发展目标及布局第26条商业发展目标及布局第27条老龄社会服务业发展目标及布局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目标第28条人口规模与生活空间、基础设施平衡发展第29条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第30条卫生事业发展目标第31条文化事业发展目标第32条体育事业发展目标第33条科技事业发展目标第34条就业和社会保障建设目标第35条人才事业发展目标第36条法制建设发展目标第37条安全生产事业发展目标第38条信息化事业发展目标第39条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目标第40条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目标第41条民政、残疾人事业发展目标第42条档案事业发展目标第十章生态涵养目标第43条建设可持续林业生态系统第44条加强区域水环境治理第45条污染治理水平全面提高第十一章平谷新城发展方向第46条平谷新城发展目标第47条平谷城区拓展方向第48条平谷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第49条全面完善新城公共服务设施第50条建设环保节能型城市第51条完善公共交通体系第52条维护城市公共安全第53条提高城市消防保障能力第54条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第十二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55条农村地区中心镇体系第56条中心镇功能定位第57条加快农村人口向乡镇中心聚集第58条重点建设特色农民居住新村第59条全面改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第60条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服务水平第61条完善农村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第62条推广使用新能源第63条提高农村社会福利水平第十三章“十一五”期间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重点领域第64条公路体系建设第65条开发区、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第66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67条城市功能完善第68条公共服务领域建设第69条生态建设与资源综合利用第70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第十四章规划实施第71条认真进行规划衔接第72条科学安排政府资金第73条研究制定配套政策第74条组织实施重大工程第十五章规划调整第75条规划调整第一章规划背景第1条规划编制(1)规划启动。为了适应北京市平谷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和北京市政府的统一部署,2005年1月平谷区人民政府成立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启动编制《北京市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用以规划未来平谷区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2)规划的编制方法。平谷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采取“政府主导、专家领衔、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方法进行编制,政府主持,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10家国家部委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组成专家组,就规划纲要和区级重点专项规划提出专家意见稿,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公众讨论,形成规划文本。第2条规划的基本依据(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10)》(2004)(2)《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3)《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5)(4)《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关于制定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5)《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14项重点专项规划(6)《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2005)(7)《平谷区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战略地位与区域经济合作研究》(2005)等10项平谷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第3条规划期限规划期2006~2010年第二章“十五”计划回顾第4条总体回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2001~2005)期间,北京市平谷区坚持“工业强区、旅游富民”的总体发展战略,经济和社会保持了持续、协调、健康的发展态势,完成了《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第5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1)2005年,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6%。2005年预计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2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9%。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2)“十五”期间,平谷区主要社会公共服务指标稳步增长。2005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比重达到69.6%,义务教育普及率100%,每千人拥有病床数2.96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重点实施了与市级名校联合办学、区医院扩建、影剧院改造、区文图两馆和体育中心建设等社会事业项目,全面提高了全区公共服务水平。第6条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50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36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7%。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商品住房、家用汽车、移动通讯、网络信息产品等逐步走入普通居民家庭。第7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五”期间,实施了密三路、新平蓟路、兴谷开发区、峪口工业集中地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缓解。通过泃河综合整治、新城污水处理厂、京津风沙源治理、杨家台水库等重大项目,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重点实施了一批旧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第三章“十一五”时期发展条件与主要挑战第8条“十一五”期间外部发展环境变化(1)国家经济发展向环渤海经济圈转移。“十一五”期间,国家的主要经济增长区域将向环渤海经济圈转移,顺义临空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唐山京唐港将成为“十一五”期间环渤海经济发展重心。平谷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节点,区位条件将发生历史性变化。(2)国家实施“城乡统筹”战略。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思路,各级政府从投资和政策支持上向郊区倾斜,向社会公益事业倾斜,这为加快推进平谷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创造了条件。(3)“新北京、新奥运”为平谷带来机遇。北京市在“十一五”期间举办举世瞩目的奥运盛会,将会为平谷旅游、房地产开发和奥运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平谷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带来机遇。第9条“十一五”期间平谷自身发展条件变化(1)京平高速公路建设。京平高速公路将于2007年建成通车,形成平谷连接首都和天津新港、京唐港的快速陆路通道,改变平谷区位条件,对地区经济产生重要带动作用,影响平谷区“十一五”期间发展战略、功能调整、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2)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新定位。在北京市的新功能定位中,平谷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具有发展都市型工业、现代制造业、物流、休闲度假等多项功能。同时平谷被确定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水源保护区,“十一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任务加重。(3)平谷物流功能全面建成。依托连接空港和天津新港的快速交通系统,2005年开始建设的平谷马坊物流园区,“十一五”期间将建成北京东北部的综合物流园区之一,发达的现代物流业将对平谷经济发展产生强有力的带动作用。第10条平谷“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1)经济结构需要转变。平谷经济总量偏小,区内支柱产业和知名大企业较少,经济发展抗风险能力较弱。一产比重偏高,二产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仍需调整。(2)基础设施瓶颈尚未全面打破。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不能满足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道路、供水、供电等公用基础设施,工业、物流、旅游等产业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全面加强。(3)城乡二元结构仍比较明显。农村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还有待提高,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4)生态建设任重道远。平谷区生态建设水平现状与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山区、半山区林木绿化率仍需提高,地表河流水质状况有待改善,城区的污染企业需要逐步搬迁。第四章区域性质定位第11条“十一五”期间平谷区域性质定位京东发展门户山水宜居新城清洁制造中心精细果蔬基地生态休闲绿谷京东发展门户随着京平高速公路修建,将形成连接平谷和首都中心及天津新港的快速通道,平谷的区位条件将发生历史性变化,成为北京面向环渤海经济圈的前沿地带,在发展策略和产业组织上将向窗口地区转型,成为北京东部重要的经济发展门户。山水宜居新城结合生态涵养的重要功能,依托优质的水源、空气和美丽的田园风光,以浅山区适度开发、新城城中村改造、新城泃洳河水系改造为突破口,配合交通、市政管网、教育、医疗等综合设施的改善,建设首都郊区特色型山水宜居新城。清洁制造中心抓住成为东部制造业发展带的重要契机,结合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水源保护区的特点,发展环境友好型都市工业和现代制造业。推动制造业、都市工业清洁化生产,大力发展环保型装备制造业,形成产业聚集,使平谷成为首都周边具有示范效应的清洁制造中心。精细果蔬基地结合平谷林果业和蔬菜种植业的传统优势,“十一五”期间依托与首都城区、空港、海港的快速通道优势,推动果品蔬菜产业升级,着力发展精细化、外向型、高附加值的果品蔬菜生产,使平谷成为首都郊区的优质精细果蔬供应基地。生态休闲绿谷依托平谷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植树造林及水源涵养等方式,落实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发挥自然山水、人文地质景观优势,发展山水休闲旅游,建设两区三带多组团的旅游重点地区,使平谷成为京郊生态休闲绿谷。第五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第12条努力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性工作的历史性任务(1)彻底打破骨干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8年以前,平谷将通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全面改善地区骨干基础设施条件。重点推动京平高速公路、区内路网体系、天然气主管线、电力输变设施、重要工业和物流园区基础设施等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2)完善区域功能性基础设施。根据“十一五”期间平谷区功能定位,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充分运用市场化融资手段,从市政建设、公共服务、城市房地产、旅游、会展、休闲娱乐等多方面完善平谷作为首都郊区新城的功能性基础设施。(3)全面提高各级政府基础性工作水平。认真研究各地区各部门发展思路,完成平谷新城总体发展规划、平谷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平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乡镇镇域规划的制定与修编工作。建立平谷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信息数据库。就影响区域发展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第13条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构建开放型经济(1)以资金、项目引进为发展原动力。结合平谷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明确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于区外的理念,有选择的主动承接首都制造业外迁,加大农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物流业的资金、项目引进力度,将基础设施投资纳入招商范围,推动平谷工业化、城市化进程。(2)面向区外市场构筑产业体系。完善面向区外的营销系统,以外部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标准作为产业发展方向。农业面向首都和出口市场,实施蔬菜和果品生产的精品战略。工业注重制造业产业链的构建,接受首都中心、空港的产业辐射。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和医药制造等行业积极开拓外部市场,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产业改造升级。发展综合物流、建设面向区外中高消费群体的住宅、旅游度假设施。第14条建设高效、诚信的发展
本文标题:北京市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7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