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六讲-道教文化常识
第六讲道教文化常识基本内容•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道教的基本教义•道教的经典和标记•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道教常用的称谓、仪式•道教宫观与道教名山•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理论广泛容纳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意识和学术思想,是古代宗教、民间巫术、神仙方术、阴阳五行及道家思想等汇聚、融合的产物,带着鲜明的中国特色。1.道教的起源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道教的理论体系源于先秦老庄之学和秦汉黄老之学,其神仙谱系的构成大量吸收了古代民间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的内容,而长生不老的信仰则与秦汉盛行的神仙方术思想有直接的渊源,同时道教的宗教形式如符咒、斋醮、符箓等也显然取自古代到汉末的民间巫术。此外,中国古代的医药学和养生术也构成道教的重要来源。1.道教的起源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原始道教阶段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2.道教的创立和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原始道教阶段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代表。东汉末年,即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在蜀中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张陵(又称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因信徒入教必须交五斗米,故名之。原始道教阶段张陵之孙张鲁继续弘扬其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因老子宣扬“道”,所以“五斗米道”即为早期的道教。后来,倡导道教的张陵,被称为张天师,被尊为道教的创始者。稍后的张角创“太平道”,也属于早期道教。太平道以阴阳五行、符箓咒语为根本教法,与《太平经》所谓奉天地、顺阴阳五行而杂以巫术的思想基本吻合。它的传教方式是:“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太平道: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以东晋道士葛洪、北朝高山道士寇谦之、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南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为代表。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金元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全真派,正一道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全真道也称全真教或全真派,是兴起于金代的北方最大的道教宗派,创始人为陕西咸阳人王喆,号重阳,以老子的《道德经》、儒家的《孝经》、佛教的《般若心经》为主要经典。正一道也称正一教或正一派,即传统的天师道。正一道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二、道教的基本教义(一)以神化了的“道”为核心信仰,宣扬“道”是“万物之母”。“道”是“万物之母”道教尊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老聃)为教祖,将其书《老子》改名为《道德真经》,作为宗教的主要经典。《老子》,又名《道德经》。该书提出“道”是“万物之母”,“德”是道的显现;“道”是无所不在的力量,“德”是道的行动。所以道教的基本教义,即宣扬道是“万物之母”,是宇宙万物之中最核心的东西。(二)乐生、重生、贵生,并千方百计地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道教有一整套修炼的办法,分为内养、外养、房中术。修炼的目的是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三、道教的经典和标记道教的主要经典为《道德经》和《道藏》。道教尊老子为教祖,将《老子》一书改名为《道德经》,作为道教经典。《道藏》是道教经典的汇编,集道教经典之大成,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编写出我国第一部《道藏》。明代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道藏》。三、道教的经典和标记道教的标记为八卦太极图。四、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尊神•神仙•护法神将(一)尊神:是道教信奉的主要神灵,主要有三清、四御、三官、日月星宿、四方神等。(1)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住清微天之玉清宫•上清灵宝天尊,住禹余天之上清宫•太清道德天尊,住大赤天之太清宫居中者是玉清元始天尊,他右手虚捧、左手二指虚拈圆球,以旁征古界形成之前“天地未形,万物未生”的宇宙混沌状态,道教谓之元始(或天极)阶段---元始的意思为本源,开始。“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天尊是对几位最高神的尊称。元始天尊作为道教的第一尊神,确有其高高在上,超凡入圣的风度,在所有神仙中元始实行着清净无为的统治,形同精神上的偶像,但在民间他的影响并不很大。这位手捧半黑半白,黑中有白点,白中有黑点的“阴阳镜”的神仙,是上清灵宝天尊,也称太上道君---元始阶段分出阴阳想象的过渡,道教谓之混元(或太极)。他的主要职责是“广度天任,慈心于万劫,薄及于众生”。道教中有关他的文字记载不多,仅有的一点记载也不十分清楚,显得灵宝天尊来历有些身份不明,相对受到冷落。三清中知名度最高,影响最大的是右边这位太清道德天尊,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老子,太上老君。你看他手拿一把画有阴阳镜的扇子象征着世界的最初形成,阴阳的相互作用变化分出天地,万物由此出现,道教谓之由“太极”而分出的“两仪”,既太初阶段。作为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提出道的哲学概念,其著作《道德经》为道教理论奠定了基础,出于对道的信仰,信徒们将老子神化,尊其为祖师。(2)四御•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玉皇大帝总执天道之神南极长生大帝协助玉皇执掌人间寿夭祸福紫微北极大帝执掌天地经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执掌南北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后土皇地祗(女神)执掌地道,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山河之秀四御的职责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极长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道教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因道教将三官的诞辰日编在三元日,即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故三官大帝又称“三元大帝”。由于三官职能与民众利害密切相关,故而知名度很高,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广州的三元宫。(3)三官三官殿天官造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通常的说法是,三官即尧(天官)、舜(地官)、禹(水官),也就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三位部落首领。传说三官本是元始天尊的三个儿子,天尊将始阳九气、清虚七气、晨浩五气吸入口中,经九九之期,融会贯通,结成灵胎圣体,于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从口中突出三个婴儿,这就是尧、舜、禹。关于三官天官唐尧相传尧时敬天爱民,上应天相,以风调雨顺被后人尊为天官。地官虞舜舜时民风高尚,地不生灾,故被尊为地官。水官大禹大禹继承父志,因势利导,治理了空前的洪水灾害,所以被尊为水官。三官大帝的地位三官大帝在道教中级别不是太高,但由于三官职能与民众利害密切相关,故而知名度很高。旧时,各地遍布三官庙、三官庵、三官堂、三官殿等。根据以上传说,道教把三官配三元,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道士有三元斋,俗称三元节,是忏罪的日子。(4)日月五星日为大明之神,作男像,以金色太阳为饰。月为夜明之神,作女像,以白色月光为饰。五星,古为岁星(木星)、镇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荧惑星(火星)。五星又称五曜,和日月合称七曜,道教经典中常赞颂这些神明。二十八宿诸星和北斗,也是道教崇拜的星神。(5)四方之神: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古代神话谓东方之神为青龙,因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组成龙形,位于东方,属木,其色青,故称青龙,亦作苍龙;虎,为百兽之长,它的威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常常跟着龙一起出动,‘云从龙,风从虎’成为降服鬼物的一对最佳拍档。朱雀又可说是凤凰或玄鸟。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它也有从火里重生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老而不死曰仙”,仙又有人仙、地仙、天仙和神仙之分。道教神仙的队伍十分庞大。最常见的神仙有:真武大帝、文昌帝君、魁星、八仙、天妃娘娘(妈祖)、财神等等。(二)神仙神仙:真武大帝传真武为净乐国太子,后在武当山修炼,得道飞升,威镇北方。真武原指黄道圈上二十八宿中的北方七宿玄武,呈龟蛇形象,为星宿神。宋代玄武被人格化,成为道教大神,龟蛇亦变成真武手下两员大将。神仙:真武大帝为避赵宋始祖赵玄朗之讳,改称真武。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大都、与南宋对抗时,传北京西直门外有龟蛇显现,真武被尊为北方最高神,世祖下诏建庙祀真武。神仙:真武大帝明代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向南京进攻时,传真武曾显像助威。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在武当山大力营建宫观,历时七年,真武信仰达到鼎盛,全国各地掀起修建真武庙的高潮,武当山亦成为全国各地真武庙的祖庭。神仙:真武大帝因北方在五行中属水,故真武又是水神,有防止火灾之威力。全国著名的真武庙还有:广东佛山祖庙,云南昆明太和宫,广西容县经略台真武阁。神仙: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左右有金童、玉女,他俩的身份是听差加秘书,中分掌威仪、书记三界中善恶功过的小神,权力还不小。在南方,他俩俗称周公、桃花。关于金童玉女文昌原是星官名(民间俗称文曲星)。宋元间道士称,天上文曲星曾于西晋末降生四川梓潼七曲山为张亚子,以后历代转世,玉皇大帝命他掌管人世功名利禄,遂成为道教大神文昌帝君,备受读书人的崇拜。神仙:文昌帝君自元代起全国各地均兴建文昌庙、文昌祠、文昌阁等供奉文昌帝君。七曲山文昌宫(梓潼大庙)是全国文昌庙的祖庙。贵州贵阳文昌阁,主楼是九角三层宝塔形建筑,国内罕见。神仙:文昌帝君魁星神仙:魁星魁星指北斗七星中组成斗形的前四颗星。道教称其主文运(“魁”有“首”之意),故与文昌帝君一样,备受读书人崇拜。旧时魁星阁、魁星楼亦遍布各地。魁星典型塑像为一赤发蓝面鬼,一足立:于鳌头之上,一手捧斗,一手执笔(“魁”字由“鬼”、“斗”组成)。“魁星点斗,独占鳌头”被视为读书人应试获中之征。神仙:魁星民间最熟悉的神仙群体。八仙传说故事先后见于唐代文人记载,至明代最后定型。神仙:八仙八仙指李铁拐(也称铁拐李)、汉钟离(也称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仙共赴瑶池祝贺金母圣寿山东蓬莱传为八仙过海故事发生地,当地建有蓬莱阁曹国舅隐居山巖韩湘子蓝关度叔汉锺离何仙姑飞行侍母蓝采和歌板行乞吕洞宾黄粱一梦铁拐李借尸还魂张果老倒骑毛驴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传她生而神异,救助过不少海上遇难渔民和船只,后在福建莆田湄洲岛羽化升天。当地渔民在岛上盖庙祭祀。神仙:天妃娘娘(妈祖)道教继承民间传说,把妈祖列为道教女神(海上保护神)。妈祖得到宋元明清历代皇帝褒封。全国沿海城市均建有妈祖庙、天后宫、天妃宫、朝天宫等供奉妈祖。神仙:天妃娘娘(妈祖)湄洲天后宫是最早的一座妈祖庙妈祖信仰也随华侨传至海外。据统计,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500多座妈祖庙。湄洲岛妈祖庙为妈祖庙的祖庭。湄洲岛妈祖庙、天津天后宫和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神仙:天妃娘娘(妈祖)蓬莱阁景区天后宫内的天后像天后是海上生产作业的保护神,是沿海民间最崇拜的神祗。她姓林,名默,福建莆田湄州湾贤良港人,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林默的父亲林源,宋初为泉州巡检使,是一个负责沿海治安巡逻的小官;母亲王氏。关于天后娘娘渔村渔灯节,为妈祖祝寿财神护法神将:关圣帝君(三)护法天神关帝、门神、土地、城隍等关羽在宋代以后才名声大震,因其为“忠、孝、义、节”的楷模而屡受皇帝褒封。儒家尊其为“武圣人”;佛家尊其为伽蓝神;道教则尊其为关圣帝君。关公遂成为惟一受到儒、释、道三教共同尊崇的偶像。道教称,关圣帝君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辟恶,乃至招财进宝,庇佑商贾等等“全能”法力。旧时关帝庙数量之多,居全国诸庙宇之首。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是全国规模最大、最为壮观、保存最完好之关帝庙。河南洛阳的关林,传为埋葬关羽头颅之处,也是著名的关帝庙。一是因为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二是道教把教化为神,道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那么神也就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天上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地上的山河湖海,人间的圣贤豪杰,都能化为神。从这个意义上讲,道教是多神论。关羽是一代豪杰,封其为神,取其忠和义。在中华民族得到的范畴中,把忠作为一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应该旅行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把义作为一个人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必须具备的行为准则。道教把《道德经》作为神圣的经典,崇尚忠义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供奉关公也是顺理成章的。道教为什么供奉关羽?门神土地神城隍神护法神将:王灵官王灵官名王善,是宋朝萨真人(萨守坚)的弟子。后成
本文标题:第六讲-道教文化常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8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