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十首古诗词
曹植《七步诗》曹操曹植曹丕亲兄弟君臣字孟德,汉献帝时官拜丞相,后被封为魏王。字子恒,曹操之子,与曹植为一母同胞,曹操死后即位称文帝,废汉建魏。善军事,也喜文学。字子建,曹操之子,曹丕的亲弟弟。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曹子建集》,存诗80余首、赋文40余篇。10余岁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立他为太子。然其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遂立长子曹丕为太子。曹丕嫉恨其才华,即位后屡次借机为难他。作者简介: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即位后,欲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作一首诗,否则就杀头。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写作背景: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曹植在《七步詩》中,‘豆’和‘萁’比喻什麼?兄弟之情朋友之情父子之情答案“豆”指的是曹植“萁”指的是曹丕七步诗诗句的意思“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煮豆子用来做成美味的食物,过滤豆渣,留下豆汁做成食物。“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豆秸在锅下熊熊燃烧,豆子在锅中翻腾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你我本都是同根出生的植物,何必这么急迫地来煎熬我呢?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把豆渣压干做成豆豉。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诗意理解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诗作寓意: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曹丕;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实。《七步诗》的表达特点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体会?或者说,你认为兄弟手足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不应互相猜忌、倾轧,而应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学古诗,我们更要会运用古诗里的名句:①我们想要对那些为争夺老人财产而大打出手的不孝儿女们,说一声: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②我们还想对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子,说一声:③我们更想对那些企图分裂中国的西藏喇嘛们,说一声:“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萁成灰,豆成汁两个都痛苦,一个兄、一个弟,骨肉相连、血脉相通,是什么让他们这样?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戒子行》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鸟鸣涧》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选自《王右丞集笺(jian)注》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涧:两山之间的小溪。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月出:月亮出来。时鸣:时常,不时。不时地啼叫。时:时常,偶尔。桂花:木犀的通称。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惊:惊动,惊扰。作品译文: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山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山涧中时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月亮出来了,竟惊动了正在栖息的小鸟,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春景的喜爱之情。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赏析作者简介王昌龄(西元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天子王昌龄”。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与李白、孟浩然、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诵读全诗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句解芙蓉楼送辛渐1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的西北角。2辛渐:作者王昌龄的朋友。这首诗是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辛渐去洛阳时所作。3寒雨:秋雨。心中惆怅、孤独,才觉雨寒。秋雨一般有忧愁之感。4连江:满江。洒满江面。有苍茫之意。5夜入吴:夜晚镇江下起了秋雨。镇江属吴地,故说“夜入吴”。6平明:天刚亮。7客:指辛渐。8楚山孤:意为友人离去后自己如楚山般孤寂、孤独。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雨”二句的意思是说:昨夜镇江下了一场绵绵秋雨,凄风冷雨让人倍感忧伤;天刚亮,就送别好朋友回洛阳,远望你将行经的楚地,使我感到楚山孤影般的孤独。句解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3冰心:指人的品德美好。心象冰一样晶莹剔透,一样纯洁。4玉壶:在古语中具有多义性,它可以指洒壶、月亮、灯、滴漏等。在此把“玉壶”解释为酒壶,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也极符合王昌龄当时的心态。1洛阳:辛渐是诗人的同乡,同为洛阳人。2如相问:如,如果。相问:问起(我),向某人打听(我)。“洛阳”二句的意思是说: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情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象盛在玉壶的冰那样洁白透明。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全诗赏析关于送别诗你还知道哪些?慰勉即将分手的友人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感念友人深情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浸透着和友人厚谊与不舍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谁知道大诗人杜甫?给同学们谈一谈。1.你知道杜甫的诗有哪些?《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江南逢李龟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春望》《登岳阳楼》......一、知诗人、明背景:杜甫:字子美,号少陵。是唐代诗人,他写的诗多是反映生活的苦难,人们称他为“诗圣”,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和诗仙李白并称为“大李杜”,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百花争艳,鸟语花香,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第六首。(注:“小李杜”指贺知章和杜牧)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玄宗、唐肃宗时期,边关守将安禄山、史思明发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开元后期,由于大唐盛世安定繁荣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渐丧失了以前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他纵情享乐,宠爱杨贵妃,信任宦官高力士,把朝政全交给宰相李林甫处理。李林甫为了巩固本身权位,多用胡人担任节度使。结果给胡人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的机会。安禄山本是混血胡人,貌似忠诚,生性狡诈;由于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使。安禄山见唐室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便于公元755年,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为儿子庆绪所杀。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朝义杀害。于是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自杀,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读诗人独自一个人在锦江边上一边散步,一边赏花。从题目上看,作者“寻”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诗中,和杜少陵一起去寻找吧!二、解诗题、说题意:江畔(pàn)独步寻花蹊(xī):指小路.自在:自由自在。娇莺(yīng):娇小可爱的黄莺.恰恰(qià):啼指鸟儿和谐动听的鸣叫声.啼(tí):鸣叫.戏蝶(dié):嬉戏的蝴蝶留连:舍不得离开.时时舞:不停地飞舞.三、看注释、解诗意:1.学习掌握生字词及其注释。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边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千万朵无比繁茂的花把花枝都给压弯了。嬉戏的蝴蝶不停地在花丛中飞舞,舍不得离开,自由自在的小黄莺正在枝头上欢快地鸣叫着。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解诗意。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四、反复读、展想象: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远)千朵万朵压枝低。(近)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动静结合,过渡自然品味写法:思考:主题是什么?•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描绘的是一幅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关于花的好句。。。•一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了。•一阵风吹来,蜻蜓花摇了几下,那样子多迷人,真像一位穿花裙的姑娘在跳着优美的舞蹈。•迎春花,色彩没有玫瑰娇艳,芳香没有牡丹浓郁,可它不畏严寒,第一个用生命向人们报告了春天的来临。•每逢秋风来临,露水成霜时,树叶脱落了,群花萎缩了,惟有菊花迎风而立,傲霜怒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清风吹过,一阵阵花雨飘落下来,山野像铺上了一床彩色的大锦被。《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本文标题: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十首古诗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02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