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税收征管模式研究主要内容:税收征管的基本问题税收征管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税收征管理念与模式分类我国税收征管模式运行的评价完善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基本构想思考题:1、评价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运行,并指出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应该如何完善。2、结合我国的国情,试构想我国现阶段的税收征管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第一节税收征管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税收征管的基本概念税收征管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税收征管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不对称税收征管的基本业务内容税收征管机构的设置一、税收征管的基本概念税收征收管理是税务机关依法对征、纳过程进行组织、管理、检查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广义的税收管理包括税收立法管理、税收行政执法管理和税收司法管理。二、税收征管要解决的基本问题1、依法征纳税收,确保税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2、提高征管效率。三、税收征管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不对称1、税收监督部门与征管者行为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征管者占据了信息的优势.2、征管者与纳税人涉税信息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纳税人占据了信息的优势。四、税收征管的基本业务内容1、管理系列主要职责:掌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基本情况,对税源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评估和预测,对税收法律政策的贯彻执行,对减免税审批和目标管理,对重要票证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协调征纳关系。主要目标:(1)为征收部门、稽查部门提供有关的涉税信息,使征收部门能够利用这些信息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纳税申报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及时把握其产生欠税的可能性,正确选择清欠的方式;使稽查部门能够利用这些信息制定更有效率的稽查计划和开展稽查活动;(2)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主要内容:(1)税务登记管理;(2)纳税评估,即对辖区内的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作出评估,并把评估结果及时反馈到征收系列和稽查系列中,使之成为这些系列在实施申报稽核和开展税务检查的主要依据(目前还是属于该系列);(3)收集纳税人及有关税务当事人的涉税情报;(4)审批减免退税,举行税务听证和行使税务行政复议权;(5)实施发票管理;(6)分析税源现状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应的措施。2、征收系列主要职责: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纳税申报,审核纳税申报的正确性,对可疑的纳税申报及时转送稽查部门调查处理;及时组织税款入库,防范欠税产生和及时追缴欠税等。主要目标:不断提高纳税申报的准确率,并依法及时地把已形成的税金组织入库,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形成。主要内容:(1)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纳税申报,扣缴税款申报;(2)组织税款入库(包括被稽查部门及有关部门查处的应追缴的税款、滞纳金和罚款);(3)防范欠税产生和及时追缴欠税;(4)及时把纳税申报、税款收缴、申报稽核等情况向管理部门和稽查部门通报;(5)实施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及其分析。3、检查系列主要职责:对管理相对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的情况实施稽查,并对其履行义务的正确性作出判断,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对税收犯罪案件及时移送司法部门处理。主要目标: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堵塞偷逃税漏洞,使税款流失程度降到最低,维护税法的尊严和国家税收利益;另一方面,通过税务稽查及时对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增加税收违法的风险成本,从正反两个方面增强人们依法纳税的意识。主要内容:实施税务稽查,主要是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的检查。具体的检查方式主要包括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专案检查。一般对税务人员依法征管税收行为的检查不在此列,而是通过税务监察和税收执法检查等方式实施监督。4、纳税服务系列主要职责:最大限度地满足纳税人行使其享受纳税服务的相关权利的要求,并帮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更有效率地履行各项纳税义务和行使相应的权利。主要目标: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推动纳税质量的提高。纳税服务涉及的内容主要属于公共服务的部分,非公共服务应由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主要内容:税务机关应提供的纳税服务,主要包括:(1)公告税法,明确纳税程序;(2)解释税法,提供相关的纳税咨询与辅导;(3)对纳税方案的合理合法性作出判定意见,但一般不提供具体的纳税方案;(4)提供多种纳税方式供纳税人选择;(5)提供舒适的纳税场所和各种文明服务;(6)把纳税服务意识贯穿于整个税收征管活动过程之中,通过提高征管效率和执法水平,使纳税人有效地节省纳税成本,并从中获得公平待遇。五、税收征管的机构设置(一)税务机关的定义税务机关是指各级税务局、税务分局、税务所和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并向社会公告的税务机构,其中,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并向社会公告的税务机构是指省以下税务局的稽查局。(二)目前我国税务机构的总体架构国家税务总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地、市、州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县、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税务所以及根据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方案》设立的各级稽查局等机构。在省以下的税务机关分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个系统。国家税务总局对国家税务局系统实行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的垂直管理,并协同地方政府对地方税务局实行双重领导。(三)国家税务总局的职能与内部机构的设置1、主要职责(1)具体起草税收法律法规草案及实施细则并提出税收政策建议,与财政部共同上报和下发,制订贯彻落实的措施。负责对税收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的征管和一般性税政问题进行解释,事后向财政部备案。(2)承担组织实施中央税、共享税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基金(费)的征收管理责任,力争税款应收尽收。(3)参与研究宏观经济政策、中央与地方的税权划分并提出完善分税制的建议,研究税负总水平并提出运用税收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建议。(4)负责组织实施税收征收管理体制改革,起草税收征收管理法律法规草案并制定实施细则,制定和监督执行税收业务、征收管理的规章制度,监督检查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指导和监督地方税务工作。(5)负责规划和组织实施纳税服务体系建设,制定纳税服务管理制度,规范纳税服务行为,制定和监督执行纳税人权益保障制度,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履行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纳税服务的义务,组织实施税收宣传,拟订注册税务师管理政策并监督实施。(6)组织实施对纳税人进行分类管理和专业化服务,组织实施对大型企业的纳税服务和税源管理。(7)负责编报税收收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开展税源调查,加强税收收入的分析预测,组织办理税收减免等具体事项。(8)负责制定税收管理信息化制度,拟订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组织实施金税工程建设。(9)开展税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参加国家(地区)间税收关系谈判,草签和执行有关的协议、协定。(10)办理进出口商品的税收及出口退税业务。(11)对全国国税系统实行垂直管理,协同省级人民政府对省级地方税务局实行双重领导,对省级地方税务局局长任免提出意见。(12)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2、内设机构(1)办公厅(2)政策法规司(3)货物和劳务税司(4)所得税司(5)财产和行为税司(6)国际税务司(7)收入规划核算司(8)纳税服务司(9)征管和科技发展司(大企业税收管理司)(10)稽查局(11)财务管理司(12)督察内审司(13)人事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办公室第二节税收征管模式及其构建原则一、税收征管模式的基本概念税收征管模式是税务机关为了实现税收征管职能,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税收征管组织机构、征管人员、征管形式和征管方法等要素进行有机组合所形成的规范的税收征管方式。二、税收征管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一)以实现高效与法制为追求目标的原则1、实现征收管理高效化要求征管模式必须建立在以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基础上,征管组织机构的设置、征管形式的选择、征管方法的运用都必须充分体现效率的要求。征管模式的高效化主要体现在下列两个方面:(1)征纳成本的普遍下降。(2)税收漏损的有效控制。2、要确保依法征纳税收的实现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解决好征纳信息的不对称的问题,而这与征纳税收的透明度以及与隐瞒或扭曲真实征纳信息必须承担的责任有直接关系。(二)因地制宜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就是要避免税收征管的模式化。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构建征管模式,就是要确保该模式的运行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征管水平和人文状况相适应,有助于协调征纳关系并使之处在和谐的状态上。第三节税收征管理念与模式分类一、税收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基于对管理相对人的人性形成的一种看法,并在这种看法下产生相应的管理模式。目前在理论上,对人性假设主要有三种理论,即X理论、Y理论和权变理论。X理论认为,多数人生来就是懒惰的,都想尽量逃避劳动和少做事情;多数人生来就没有雄心壮志,宁愿听别人指挥,而不愿意承担风险,不愿负任何责任;人生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的目标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矛盾的,所以必须采取强制的、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多数人劳动和工作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但也有一少数人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服感情冲动,只有这些人才能担负起管理的责任。X理论强调的是管理的权威性和服从性,管理工作只是管理着的责任,被管理者的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而无权参与管理。Y理论认为,人生本来是勤奋的,只要把工作安排好,环境条件有利,工作就会和游戏、休息一样自然。人们更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实现目标,外来的控制和管理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惟一方法;人们完成目标任务的积极性同获取成就的报酬有直接关系,而报酬中最有意义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一般人在正常情况下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能主动承担责任和追求责任,而逃避责任、缺乏抱负是管理不当的结果,不是人的本能;人们具有想象、发明、创造的主观能动性,管理者的职责是改进组织条件和工作方法,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达到组织和个人的目标。Y理论更加强调人们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权变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动机也是错综复杂,这些需要也是随着人的发展、工作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每个人的需要个不相同,需要的层次因人而异,在不同的组织或统一组织的不同部门,人们也会产生不同的需要;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于各种管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反应;组织的目标、工作的性质、人员素质等,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当一个目标达到以后,应继续以新的内容激起人们的胜任感,使之为达到新的更高的目标而努力。二、税收征管模式分类“监督管理型”的征管理念。“服务管理型”的征管理念。1、“监督管理型”的征管理念认为,纳税人都是不能依法纳税的,都存在着偷逃骗抗税的动机,税务机关只能通过强化监督和严厉打击的方式来堵塞税收流失.在这种理念下,征税双方被有意无意地设定在一种对立的状态下。2、“服务管理型”的征管理念认为,纳税人基本上都是能够依法纳税的,都是值得信任的公民,税务机关的主要工作是如何更有效率地协助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并提供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执法环境。在这种理念下,征纳双方是处在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在彼此相互信任下,各自行使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第四节我国税收征管模式运行的评价一、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建立与改革(一)“一员到户,各税统(分)管,征管查一人负责”模式(二)征管查分离模式1、改革过程2、内容实行税款征收、纳税检查相分离或征收管理与纳税检查分离的征管形式,并据以调整和加强县(市、区)税务机关的征管机构,建立相应的征管制度体系(包括征收、管理、检查各系列的工作规程和公开办税制度等)。3、评价(三)集中征收,重点稽查模式1、改革过程1993年10月,全国税收征管改革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设想》(讨论稿),制定了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1994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草拟了《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意见》并提交全国税务局长会议讨论。征管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建立一个有现代化技术支持的、相互协调制约的申报、代理、稽查的税收征管新格局,把以前“分离”模式的内部制约机制延伸到纳税人、代理人和征税人三者之间全方位的制约。1995年12月,召开的全国税务局长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向大会提交了《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方案》,提出了新征管模式。1997年新
本文标题:税收征管模式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17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