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 第三章传染性病害的发生与
第三章传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一、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一)寄生性寄生性是指一种生物依附于其它生物而生存的能力。具有寄生性的生物称寄生物,被寄生的生物称寄主。自养生物生物腐生异养生物专性寄生(活体营养生物)寄生非专性寄生(死体营养生物)第三章传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二)寄主范围和寄生专化性1、寄主范围一种寄生物能寄生的寄主植物的数量。2、专化型指同一种寄生物种内,根据其对寄主植物的科、属、种具有不同致病力的类型。3、生理小种病原物种或变种内、或专化型内在形态上相似,但在培养性、生理生化及对寄主植物的种和品种具有不同致病力生物型群或生物型群。第三章传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三)病原物的致病性致病性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组织具有破坏和致病的能力。寄生性不等于致病性。病原物分泌各种酶,有的可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木质素等;有的可产生毒素,破坏新陈代谢、呼吸作物等。有的产生与天然植物的生长调节物质相同或相似的物质,如生长素、乙烯等。病害对植物生理功能的影响1、呼吸作用加强。2、光合作用降低。3、细胞膜渗透性发生变化4、水份生理失调:降低根系的吸收能力;阻碍水分运输;影响蒸腾。5、影响有机物质的运输和贮藏。6、核酸和蛋白质代谢变化第三章传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一)植物抗病性的表现1、免疫、抗病、耐病、感病2、垂直抗病性、水平抗病性垂直抗病性——作物对病原物的某一或多个小种是抵抗或免疫的,而对另一些小种是感染或高度感染的,因而又称小种特异性抗性。在遗传学上,垂直抗病性是由单基因或寡基因控制的。优点:具有高抗性、易选育缺点:抗性易丧失。第三章传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水平抗病性——作物对某一病原物的全部生理小种都具有同等水平的抵抗力,其抗病效能通常是中度抗病性,在遗传学上通常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优点:抗性稳定缺点:难选育(二)植物抗病的机制1、植物固有的抗病性(形态结构和化学)2、诱发的植物抗性(抗扩展)过敏性反应、植物保卫素、PR或b-蛋白寄主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关系基因对基因假说Flor(1945)在研究亚麻锈病时提出。在寄主中有一控制抗病的基因,在病原物中就相应的有一控制致病性的基因。在寄主的抗病性与病原物的致病性的相互关系中,如果寄主的反应表现是抗病的,那病原物就不具有相应的致病性基因。而能克服这种抗病性的病原物,就必须具备相对应的致病性的基因。第三章传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三、传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一)侵入前期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或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根围开始,到病原物向侵入部位活动或生长并形成侵入前的某种侵入结构为止。(二)侵入期从病原物开始侵入寄主起,到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为止的时期。第三章传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1、侵入途径A直接侵入B自然孔口侵入C伤口侵入2、侵入过程A真菌B细菌C病毒D其它3、环境条件对侵入期的影响A湿度B温度第三章传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三)潜育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开始,到寄主表现症状为止的时期。1、病原物营养的获取及在寄主体内的扩展A营养的获取B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2、影响潜育期的环境因素A温度B湿度C寄主抗性第三章传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四)发病期从寄主出现明显症状开始,到病害进一步发展而加重的时期。此期间病原物在寄主的感病部位不断地产生各种繁殖体,构成各种特征性的病征。影响的环境条件主要有温湿度、光照、寄主状况第三章传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四、传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一)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A田间病株或其它野生寄主B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C土壤肥料D病株残体E肥料第三章传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二)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1、多病程病害2、单病程病害(三)病原物的传播方式1、风力传播2、雨水传播3、昆虫和其它生物传播4、人为传播第三章传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五、病害的流行和测报植物病害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普遍而严重的发生,对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的现象。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1、有大量感病的寄主;2、有致病力强的病原物;3、适宜于发病的环境条件。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单年流行病——凡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合适,就能完成菌量积累过程,造成某种程度的流的病害。具有如下特点:1再侵染多,潜育期短;2多为地上部病害、局部病害;3多为气流和雨水传播病害;4病原寿命不长,对环境敏感;5病原物越冬率不高且不稳定,越冬后菌量少。植物病害的流行类型积年流行病——凡病原物需要经过多年积累才能造成流行的病害。具有如下特点:1无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不重要,潜育期长2多为全株性或系统侵染,多为根病;3多为土传病害或种传病害,传播距离和传播效能均较小;4病原物的传播体往往也就是其休眠体,寿命长,侵入后环境条件对发病的影响小。5病原物越冬存活率高,年份波动小。
本文标题:2 第三章传染性病害的发生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34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