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西人际关系比较第一节中西人际关系的显著区别第二节跨越中西方人际交往的差距第三节实现跨文化交往的有效途径第一节中西人际关系比较一、人际关系的诉求不同文化的基础西方中国法律宗教科学道德艺术科学艺术二、“个体”和“群体”的侧重点不同(一)西方文化主张“个体先于群体”崇尚个人与自我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取向。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雅典民主制,在强调城邦的利益的同时就十分强调个人的作用。西方民族的生产方式以工商航海为主,决定了其生活方式不可能长期保持聚族而居,血缘纽带比较松散。在社会变迁中,地域性的国家代替了血缘性的民族,个人本位代替了宗族本位。个体的基本社会角色是公民而不是家族成员。人与人之间不是以血缘为基础的人伦关系,而主要是国家政治制度规定的法的关系。西方文化将人放在与自然对立的关系中去规定。在这种文化中,个体总是要使自己独立于他人,自我是独立自主的,自我表达和实现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西方人概念:只有每个个体都自由发展,群体才可能自由发展。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培养一种谋求驾驭自然、征服社会的基本精神赫拉克利特提出“运动”是世界的普遍原则柏拉图提出“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二元对立”的观点。《圣经》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三个基本观点:其一,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人有上帝赋予的统治自然的权利;其二,人只有通过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艰苦斗争才能得以生存;其三,人与自然的产物蛇是对立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及征服、驾驭自然的观念是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文化与海洋文化的质的规定性有关系。亚里斯多德:《物理学》、《天体学》等。欧几里得“几何学原理”。阿基米德的浮力定理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牛顿的力学和光学理论;瓦特的蒸汽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学西方文化的“个体本位”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是以个体的人作为社会的核心。在西方,个人就是社会的细胞。西方强调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取得自我成功,以促进社会发展,没有个人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就没有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个体本位”的自然社会基础海洋贸易黑格尔说:“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势使人合,山势使人离,在西半球的北温带濒海形成了一个陆,正如希腊人所说,有着一个广阔的胸膛”。在海洋贸易及人与海的搏斗中,培养出西方人个体本位的文化精神。罗马哲学讨论的重点是人的问题。“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最高的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个人主义出发,倡导个性自由、平等。强调个人的德行、个人能力决定个人的地位和价值,把个人自由、个人幸福推崇为人类最普遍的、永恒的本性。18世纪的启蒙运动,西方思想界对人的价值、权利、人性、自由、平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倡导自由、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20世纪萨特建立起新的自由观,提出人是绝对自由的,自由是同责任相联系的。尼采认为,个人生命的本质是对权力的追逐,实现自我的权利意志成为人生最高的价值目标。他提出了极端利己主义的主张,为个人的一己之利,可以不考虑任何人以至整个社会的利益牺牲他人和社会利益,以达到个人目的。西方海洋文化孕育出来的社会精神,使西方人形成一种个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皆由己而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己,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家庭中,强调成员的自由、权利和独立意志,淡化个人对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在财产归属上,西方沿袭的是“同居而异财”的方式,虽然同居,但财产分属十分明晰。(二)中华文化主张“群体重于个体”重群体轻个体是中国传统伦理的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先民们长期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形成了重土轻迁,父母在不远游,眷恋家园国土的情怀。其社会结构是加过一体模式,家成了国的缩影,国成立一个扩大的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使中国人自然而然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事就是天命,人道即天道。人伦、人情与人缘三位一体,使个体的价值只能依存于群体的实现而实现。在中国人看来,血缘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君臣、朋友等关系均由此推出,个人在这些群体的关系中是一个依存的分子,几乎没有自我的空间和余地中国人习惯于将个人称为角色而不称个体,是具有群体生存的需要。只有自我被放在合适的社会关系中时,才是最有意义、最完全的。作为年轻的父母,是为传宗接代、养育出色的孩子,为团体、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从古至今,这一伦理价值取向引导中国人重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天人和谐”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国人的行为方式。1、对“天”的认识春秋时期:昊天不佣,降此鞫讻。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隋国的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儒家文化进一步奠定了对天的认识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进一步提出“尽人事以听天命”的主张。老子认为,道先天地而生,天地是道德载体。庄子则把道解释为自然的天,人不能与天对抗,一切都要依循于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系统构建了天人关系的理论“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尊也”。“天者,万物之祖,天不变,道也不变”。董仲舒把天道的天与人间社会联系起来,建立起一套天人合一的理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天人合一”自然也就会产生“天人感应”。张载系统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系人与天地万物具有共同本性,同源一气,气是天人合一的基础。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均由气构成,人与万物有共同的本性。人生的重要使命是认识天地万物的规律,从而通过自觉的人性修养,达到圣贤的境地。“万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张载把“天人合一”看做人的最高理想境界,主张穷理尽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要求人类社会必须完成人道,实行天道,最终达到人道与天道——人与大自然的统一。程颢、程颐进一步阐述了这一道理“万物皆是一个天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望”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人与自然有共同的本原,认识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二,自然运行的规律,体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三,人类社会要从自然规律中探求出个体修养的意义,使个体修养符合天道,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第四,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均应顺应自然。“群体本位”产生的社会基础人的社会存在依附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传统的自然经济的生产结构形态即小农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思想文化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是以封建君主为中心的,个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这一结构的形式——封建国家“群体本位”的主要思想“群体本位”强调个人与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统一性,在肯定个体存在和发展的价值观的前提下,强烈要求个人的存在于发展必须同整个家庭、整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严格适应他在家庭关系与社会结构中被确定的身份和角色的规定性,在这种关系中,一是互尽义务,而是单向服从。要求做到“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在家庭中,父子、夫妻、兄弟构成最基本的关系:子服从父,妻服从夫,弟服从兄。在家庭内部,实行同居共财制,财产由尊长掌握。子孙私擅,系违法违规行为。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中,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的程度由血缘关系的亲疏程度而确定,形成“夫贵妻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母以子贵”的裙带风,裙带风的负面效应则是一人获罪,祸及全家。群体本位要求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在两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必须克制自身的愿望和要求,甚至牺牲个人利益,服从或适应家庭乃至社会群体的意志与利益。三、人际关系的模式不同中西方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从跨文化角度分类工具型情感型混合型1、情感型人际关系取向这是在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基础上延伸发展起来的关系交往双方表现出信任、亲和、重情重义的态度特点:关系持久、牢固,也会产生亲情困境或情感危机2、工具型人际关系这是人们在交往时为达到某一目的或获取某种利益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只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采取的手段。特点:非个人化、非情感化,理智而直率,表现出不牢固、不稳定特征。3、混合型人际关系取向这是一种既有情感性又有工具性的混合式人际模式一般而言,这类关系可能包括亲戚、邻居、熟人,或相处较融洽的同学、同行、客户,还可能是交往双方共同认识的第三者。这是最典型、最普遍,最有效的类型。从旁观者角度来看,一个人可能同时涉入几个不同的群体中,置身于不同的关系网内;从当事者角度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而编织其独特的关系网,他们以“人情”准则来维持这种关系人际关系取向的比较分析区别中西方人际关系取向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取向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取向偏向“情感型”和“混合型”关系以工具型为主要取向中国——情感型中国重人情和面子,人际交往讲究“做人情”、“送人情”、“注重礼尚往来”、“欠情还情”,提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为朋友两肋插刀”。人情,面子和命运是支配中国人生活的三大女神。——林语堂美国——工具型很少顾及人情、面子,公事公办,不讲情面。交易时以“公平交易”为准则,按法则办事,即使亲朋好友也要人事两清,公务处理上,不受感情影响以客观法则为准,对事不对人,公私分明,即使是亲人之间也是第二节跨越中西方人际交往的差距一、正视跨文化交往的差距案例:一位德国人眼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图示)蓝色为德国,红色为中国1、表达个人观点2、生活方式3、守时4、人际关系5、表达愤怒的方式6、排队7、自我8、星期日街景9、聚会10、餐厅里(噪音)11、胃痛时的饮品12、旅游时13、美女标准14、处理问题的方式15、一日三餐16、交通工具17、晚年生活18、洗澡时间19、心情与天气20、领导21、时尚22、孩子23、对待新事物24、心目中的彼此(一)中西方人际关系差异的本质是文化的差异人际关系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某一特定文化中的人际关系准则只能在自己的文化中按其特定的条件理解。(二)正视跨文化交往差距的存在多从对方的文化视角理解其交往行为,主动地去接受对方的文化。二、重视交往个体心理方面的主要干扰(一)排除民族优越感的干扰民族优越感是指一个民族认为自己所处的文化群体的行为、规范、思维发生方式和存在方式由于其他文化群体的心理定势。(二)排除民族成见和偏见的干扰民族成见:指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及这一民族的文化,基于主观的认识而得出的过于简单和扭曲的看法。民族偏见:是指在很少或没有经验的基础上,对一种文化群体所持的非客观的评价。(刻板印象)英国人:有绅士风度、聪明、因循守旧、爱传统、保守;非洲人:爱好音乐、无忧无虑、迷信无知、懒惰;日本人:聪明、勤劳、有进取心、机灵、狡猾(三)消除民族歧视民族歧视:人们排斥、避开其他民族群体或与其他民族群体保持距离的行为。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民族,容易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民族产生集体歧视心理。
本文标题:中西人际关系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38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