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词目:1975国际椭球英文:internationalellipsoidlg75释文: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于1975年推荐的正常地球椭球。其长半径a:6378140米,地心引力常数GM=3.986005×1014米3/秒2,地球重力场二阶带球谐系数J:=108263×10一,地球自转角速度w=7.292115×10-5弧度/秒。词目:1980国际椭球英文:internationalellipsoidlgso释文: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1979年推荐的正常地球椭球。其长半径a=6378137米,地心引力常数GM=3.9860047×1014米3/秒2,地球重力场二阶带球谐系数.,:=108263×10一,地球自转角速度w=7.292115×10。弧度/秒。词目:参心坐标系英文:reference-ellipsoid-centriccoordinatesystem释文:以参考椭球的几何中心为原点的大地坐标系。通常分为:参心空间直角坐标系(以x,y,z为其坐标元素)和参心大地坐标系(以B,L,H为其坐标元素)。词目:差分定位英文:differentialpositioning释文:在固定测站和流动测站上进行同步观测,利用前者所测卫星定位误差数据来改正后者定位结果,以提高精度的卫星定位。词目:粗码英文:coarse/acquisitioncode,C/Acode释文:又称捕获码。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发播的一种用于发播粗略测距及快速捕获精码的伪随机噪声码。由两个l0级反馈移位寄存器组合而产生,其码长短达1023比特(二进位数),易于捕获;码元波长约293米,测量精度约达2.93米。在全球定位系统定位中,需对C/A码进行搜索,若以每秒50码元的速度搜索,只需20.5秒便可搜索完毕而捕获到卫星而获得导航电文。通过导航电文提供的信息、即很容易捕获P码。词目:大地测量英文:geodeticsurveying释文:用于解决大地测量学学科问题和在广大地区内为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所进行的精密测量。测量时,通常应顾及地球形状、大小和重力场因素。它是建立国家和区域大地控制网的基本手段,也是地形测量和其他各种工程测量的基础工作,并为研究和测定地球形状和大小、空间目标坐标和方位,以及地壳变形等提供资料。其平面控制网,一般用三角测量、三边测量、边角测量、精密导线测量和空间大地测量建立,并配合天文测量和重力测量,通常将观测结果归算到地球椭球面上,计算各点的大地坐标,最后通过地图投影换算为平面直角坐标,作为平面基本控制;高程控制网,一般用水准测量建立,以测定各点的正常高,作为高程的基本控制。词目:大地测量学英文:geodesy释文:研究和确定地球及其他天体的整体形状、大小、重力场及其整体与局部运动和表面点的几何位置以及它们的各种动态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根据研究时所利用的观测量和研究的内容之不同,又有多个分支:研究利用几何观测量的,称几何大地测量学;研究利用重力加速度等物理观测量的,称物理大地测量学;研究综合利用各种大地测量方法,解决基本理论问题的,称理论大地测量学;研究地面大地控制网布设与施测理论和技术的,称应用大地测量学;研究地球椭球体的数学性质、定位方法和大地坐标解算理论问题的,称椭球(面)大地测量学;研究确定地球和其他天体的各种运动状态及其机制的,称动力大地测量学;研究利用自然和人造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测量仪器载体的,称空间大地测量学;研究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观测对象或测量仪器载体的,称卫星大地测量学;研究利用恒星测定地面点水平位置和方位的,称天文大地测量学;研究解决海洋领域问题的,称海洋大地测量学。此外,还有月球大地测量学、行星大地测量学等分支学科。词目:大地基准英文:geodeticdatum释文:用作大地坐标系的基本参考依据和大地坐标计算的起算数据。包括参考椭球参数和定位参数以及大地坐标的起算数据。词目:大地控制点英文:geodeticcontrolpoint释文:简称大地点。在全国或某一地区布设的有统一等级精度标准大地坐标的控制点。其平面坐标或高程由大地测量法求得。词目:大地体英文:geoidalbody释文: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它是地球的物理模型,接近于一个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成的旋转椭球体。因此在几何大地测量中,采用旋转椭球体去逼近大地体,而作为地球的几何形体。词目:大地线英文:geodesic释文:地球椭球面上连接两点的最短程曲线。其上每点的密切面(无限接近的3个点所构成的平面)都包含此点的曲面法线。因曲面法线互不相交,故为一条空间曲面曲线。在球面上,大圆弧(球面上的法截线)是对应的大地线。但在地球椭球体面上,除两点均位于大地子午线或纬线上外,大地线均位于它两个端点的正反法截线之间。在椭球体面上进行测量计算时,应以两点问的大地线为依据,而在地面七测得的方向和距离等,应归算成相应于它的方向和距离等。词目:大地原点英文:geodeticorigin释文:用于归算参考椭球定位结果,作为建立国家水平控制网和进行观测元素归算及大地坐标计算的起算点。是在国家测量控制网上选定一个适中的大地点K,并在此点上实施精密的大地天文测量和高程测量,获得此点的天文经度λk、天文纬度ψ。和至某一相邻点的天文方位角αK及点的正高Hg,进而利用该点的垂线偏差的子午分量ζ与卯酉分量77。以及大地水准面差距Ⅳ。和椭球定向的3个旋转参数£。、eλ、ez等6个参数值,即可得大地原点的大地经度LK、大地纬度B。、至某一相邻点大地方位角AK和大地高日K,以此构成大地测量基准作为大地测量的起算数据。中国的大地原点设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词目:大地坐标系英文:geodeticcoordinatesystem释文:是以地球椭球赤道面和大地起始子午面为起算面并依地球椭球面为参考面而建立的地球椭球面坐标系。它是大地测量的基本坐标系,其大地经度L、大地纬度B和大地高H为此坐标系的3个坐标分量。它包括地心大地坐标系和参心大地坐标系。词目:导航卫星全球定位系统英文:NavigationbySatelliteTimingandRanging-GlobalPositioningSystem(NAVSTARGPS)释文:简称全球定位系统(GPS)。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用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天候空间定位、导航和授时的卫星系统。由GPS卫星组成的空间部分、若干地面站组成的控制部分、以接收机为主体的广大用户部分所组成。空间部分由24(21+3)颗工作卫星均匀分布在倾角为550、高度为20200千米的6个轨道面上,以12个恒星时为周期运行,构成覆盖全球上空的GPS卫星星座,以保证在全球各处都能实时地观测到高度角超过l5。、数量不少于4颗的工作卫星。每颗卫星都实时地发播测距用的P码(精码)和C/A码(粗搜索码)以及包括卫星星历、电离层模型系数、状态信息、时间信息、星钟偏差和漂移信息等内容的导航电文。控制部分包括:1个主控站、5个监控站和3个注入站,负责全面监控此系统的工作和向卫星注入测距码与导航电文。它主要为美国军方服务,用于飞机、导弹、舰艇和战车以及野外人员的导航与定位,还广泛用于包括测绘在内的各种民用领域中。词目:地心坐标系英文:geocentricCOOrdinatesystem释文:以地球质心(总椭球的几何中心)为原点的大地坐标系。通常分为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以x,y,z为其坐标元素)和地心大地坐标系(以B,L,H为其坐标元素)。词目:电离层折射改正英文:correctionl'ortheionosphericrefraction释文:对电磁波通过电离层时由于传播速度的变化及传播路线弯曲而产生的折射误差进行的改正。电磁波在电离层中产生的各种延迟,都与其传播路径上的电子总量有关,而电离层中的电子密度将随太阳黑子的活动、地理位置的不同、季节的变化及时问(如白天与晚上的差异而产牛变化,且与电磁波传到天线的方位有关。计算分析表明:电离层延迟的影响在天顶方向可达50米,在水平方向可达150米。可通过三条途径解决:利用导航电文中提供的电离层模型加以改正,一般用于单频接收机,可将其影响减少75%;使用双频接收机以减少电离层延迟,观测并经双频观测值改正后,伪距的残差可达厘米级;采用两个观测站的同步观测量求差,可削弱其影响,如两地面点相距10千米以内,求差后测定的基线长度残差可达1×10-6,但当基线较长时,电磁波通过电离层的传播路径的相似性较差,测定的基线长度残差仍将较大,故单频接收机仅用于l5千米以内的基线测量。词目:动态定位英文:kinematicpositioning释文:以确定与各观测历元相应的、运动中的、接收机载体的位置或轨迹的卫星定位。定位时,至少应有l台接收机处于运动状态。按定位元素不同分为:①绝对动态定位,以确定运动中的单个接收机载体的三维地心坐标或轨迹为目的;②相对动态定位,通过安置在运动载体上的接收机(称流动站)与安置在基准点上的接收机(称基准站)进行同步观测,经差分处理以获得流动站的位置或轨迹。按观测数据处理时间不同分为:①实时动态定位,运动中接收机载体的位置数据可实时获得;②非实时动态定位,运动中接收机载体的位置数据不能实时获得,而必须经事后处理方可获得。按接收机运动状态的不同又可分为:①连续动态定位,指运动中接收机载体的位置数据是按规定的时间间隔、经自动观测而获得的;②准动态定位,是流动的接收机依次在选定的一系列流动站上各观测若干时问后,再搬到下一站的动态定位。词目:对流层折射改正英文:correctionforthetroposphericrefraction释文:对电磁波通过对流层时由于传播速度的变化以及传播路线弯曲而产生的折射误差所进行的改正。电磁波的对流层延迟与对流层的大气折射率和电磁波传播方向有关,而对流层大气折射率与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有关。为减少对流层延迟可通过实测测区的气象资料,利用同时顾及了大气折射率和电磁波传播方向影响的对流层大气折光模型进行改正,可减少对流层延迟的92%~93%。当基线较短、两个测站的气象条件一致且较稳定时,利用基线两端的同步观测进行相对定位,即可较好地减弱大气折光的影响。词目:多路径效应英文:multipatheffect释文:由于电磁波载波信号本身与受到障碍物反射的电磁波相叠加,而对定位精度产生影响的现象。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它对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可达分米级。为减少其影响,在安置天线时应尽量避开如水面、平坦光滑的地面、平整的建筑物等强反射物,并选用防多路径效应的天线。词目: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英文:GlobalOrbiting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Russian(GLONASS)释文:由前苏联研制并初步建立而由俄罗斯接替部署、在全球范围内应用的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此系统的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均匀分布在3个轨道平面上。轨道面夹角为1200,倾角为64.8。,卫星离地高度19100千米,绕地运行周期约ll时15分。词目:反电子欺骗技术英文:anti-spoofing(As)释文:又称As技术。美国国防部在全球定位系统中采用的对精码进行加密处理,防止对精码进行电子干扰和非特许用户对精码进行解码的限制性技术。它是将P码与更加保密的w码进行模二相加而形成Y码,使得非授权用户无法接受L2频率(1227.60兆赫)的P码信号。导致既不能用P码进行实时定位,又不能用P码和C/A码作相位测量进行联合解算。词目:惯性测量系统英文:inertialsurveyingsystem(Iss)释文:由加速度计、陀螺仪等惯性敏感元件和计算机组成,用于确定载体的空问位置和姿态,以及重力加速度或重力异常和垂线偏差等地球重力场参数的组合系统。其核心足一个安装有精密陀螺仪的惯性平台。将3个陀螺仪分别安置在惯性平台的3个相互正交的轴线上,利用其高速旋转具有的定向性即可确定南北、东西、上下三个轴线的方位;在每个轴线上各安装一个具有高
本文标题:测量学-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4029 .html